百度极速搜索再升级 预测搜索不搜即得
4月18日消息,就在百度推出“极速搜索”短短一个月时间,有细心网友发现,百度极速搜索再次升级:极速搜索实现了“零延时”的搜索效果,并且能预测用户搜索词,不搜即得。
对于百度打出“即搜即得”的“0.03s”是什么概念呢?人类眨一次眼0.2秒,博尔特起跑0.16秒,子弹穿过木板0.05s,也就是说,你眨一下眼的时间,百度平均大概可以完成5次极速搜索。而在此次的技术优化中,包含预测搜索、搜索提示、搜索补齐等多项技术更新,最核心的则是预测用户搜索词,不搜即得。
当用户输入关键词的过程中,后台技术能够通过预测用户搜索词进而给出匹配的非常好的结果。举例来说,当用户搜索“雾霾”,输入“wumai”时,结果自动实时展现雾霾搜索页。同样,了解天气,输入“tq”,就能够方便获取本地天气预报。此外,当用户输入关键词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应的搜索提示。如用户搜索“火车票”这一关键词,在输入过程中,搜索框会出现“火车票预订”等预测搜索结果,并加入暗含预测的“小脚印”提示,同时在输入框里补上灰色的“预订”,以便帮助用户做出搜索结果的提示和引导。
如用户想要查找“火车票”关键词提示框会含有“火车票预订”的结果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的改变是,当用户在搜索的过程中,输入一半信息词如“刘德”,若下方出现的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则可以在不完成输入的情况下,直接按下键盘方向键的“→”键,便会自动跳转到想要的搜索词“刘德华”。相比原来依靠鼠标定位选择关键词的方式方便了许多。
输入“刘德”时,如果预测展现了“刘德华”结果,用户按“→”键后,当前输入会自动变为“刘德华”
百度推出的“极速搜索”不仅在后台实现了 “预测搜索”、“提前加载结果页”等技术动作,对用户前端操作也进行了细节的体验与优化,这就意味着用户无需学习更多搜索技能,在保持原有的搜索习惯不变的情况下,更方便地享受更高速的搜索体验。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搜索产品往往因其渗入度高,相应的用户感知并不明显,因此搜索产品面临的技术创新,也应是从用户获取信息的特质出发的,对信息获取工具的考核。首先是判断它能否获得需要的信息,然后判断它能否更快的获得想要的信息,通俗的来说就是考验搜索产品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与目前互联网行业许多容易复制的产品与技术不同,搜索引擎的每项技术都存在两年甚至更长的技术壁垒。
早在一季度,百度已经陆续推出搜索页右侧知识库应用、极速搜索、时间图谱等一系列创新搜索产品,且均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这些搜索产品的创新为网友展现更丰富、智能地聚合页面及拓展信息,改变了用户从海量数据中检索、甄别、整理的传统搜索体验模式,将资讯与推荐信息等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实现了“即搜即得”的搜索革新。
与此同时,百度先后突破了超大规模数据存储、新一代搜索引擎富媒体数据处理、语音识别、面向新一代搜索的用户建模和意图识别、跨语言信息处理与搜索等多项核心技术,直接将高质量搜索结果在大搜索中进行聚合和展现优化,还可以和用户实现智能交互。
极速搜索模式的上线与优化,让百度与其它搜索引擎的距离再次拉大,这种“零等待”的搜索速度,其它搜索产品短时间内很难跟上脚步,可以说,百度“极速搜索”让同行遭遇了一次优胜劣汰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