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新闻频道 PCPOP首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台湾有多远 写在COMPUTEX2014开幕之前

    记得伍佰曾经唱过一首歌《台湾制造》,在没有真正接触台湾制造业之前也许你不会明白。但是当你和台商聊起他们的制造业时,你会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对“台湾制造”这个名词的自豪。

●工艺的迷恋

    台湾厂商对于工艺的迷恋是非常让人感动的,有时候看着他们毁掉了一个又一个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模具,就是为了摸索出更好的生产工艺,确实不由得让人叹服。这种对工艺的迷恋,我曾经在很多台湾厂商那里见到过。

台湾有多远 写在COMPUTEX2014开幕之前

台湾制造,这是一个让台湾人骄傲的口号

    举个例子吧。在两年前,我曾经对机械键盘有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当时,全世界制造键盘最好的技术,几乎全部集中在台湾工厂的手里。比如出货量每月能到十万支的爱旺,比如拥有非常好的ABS背光工艺的立宝等等。

    当时,还处于洪荒年代的机械键盘品牌对于这些生产工艺推崇备至,在一款到当时做工被很多人惊为天人的发烧品牌机械键盘里,我们甚至看到了厂商在自己PCB最显眼的位置打上了一个大大的“台湾制造”LOGO,这种对极致工艺的追求,溢于言表。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个品牌却最终死在了对制造工艺的迷恋之上。

    在机械键盘飞速发展的那两年,最终发展壮大的,是把控了电竞市场的雷蛇和赛睿,是把控了办公市场的罗技和雷柏,是掌握了机械轴的樱桃,他们没有一个是来自台湾的品牌。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而死在工艺上的另一个鲜活例证,则是来自于台湾第一首富家庭。

    “如果Intel不给我们授权,那我们就自己制造Pentium4!”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陈文琦这声颇具悲壮色彩的怒吼。但是这句怒吼又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当核心产权牢牢的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拿不到任何生产授权的威盛几乎是在瞬间,消失在了PC零售市场之上。

台湾有多远 写在COMPUTEX2014开幕之前

陈文琦 王雪红 夫妇

    而谁又能想到,十年之后,妻子王雪红一手缔造的HTC,也走上了一条和当年夫君所创威盛几乎完全相同的一条道路。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说HTC的成长,分别遇到了惠普、微软、欧美电信运营商以及谷歌等四位贵人。但是,不论HTC最终成就了多少的辉煌,它却永远在操作系统、零部件供应、电信运营和组装制造这个闭环里获取着最末端的微薄利润。

    HTC也曾经试图摆脱这种状态,不论是从最初惊艳全世界的Dimond,还是第一款安卓手机G1,HTC也确实在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上进行着不断的创新,但是最终结果相信HTC很失望。它没有iOS和APP Store,它也不能生产一款手机全部的零部件。

    当HTC最终拿出一部生产工艺逆天到连自己都搞不定的New One时,这个曾经首屈一指的手机品牌透出了一丝悲壮的色彩。就像十年前夫君陈文琦发现自己再好的主板芯片组最终只能听命于Intel一样,相信王雪红也终会明白自己只是谷歌和Orange、AT&A们瓜分用户的工具。

●微笑曲线和创新

    但是,我们能说台湾的品牌不善于创新么?为什么一直在重复着代工的老路?纵然拥有了全世界最好的制造技术,但是最终不还得听命于合同?其实不然,台湾也许是世界上最有创新活力的地区之一。

台湾有多远 写在COMPUTEX2014开幕之前

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先生的微笑曲线理论

    就像上面这根微笑曲线,我想这也许是最能代表台湾创新精神的一个标志。如果没有这个理论,我们也许就不会看到现在的宏碁,甚至也不会看到现在的“台湾制造”。也正是在这个理论的驱动下,我们看到了众多台湾工厂前赴后继的投入老人新技术的研发。

    只是,和我们所熟知的微软创新了人类的生产力,苹果谷歌创新了移动互联网,小米创新了饥饿营销-_-!相比,台湾的创新,几乎把自己全部的力量投入到了生产制造之中。而这,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对工艺的迷恋。

台湾有多远 写在COMPUTEX2014开幕之前

富士康的机器人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键盘,当雷蛇赛睿们已经开始每月以近十万出货量时,台湾厂商们则孜孜不倦的追求着生产工艺上的进步再进步。从ABS涂层的抗耐磨,到不透光的PBT材质做出背光,再到鬼斧神工的热升华键帽,一批又一批的研发创新前赴后继。而随之出现的,则是雷蛇赛睿们工艺一次又一次的升级。

    再举个更著名的例子,富士康的百万大军计划。郭台铭甚至先后在沈阳、廊坊、太原、上海、深圳建设了多座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当然,他这么干并不是为了制造出X战警变形金刚。他的目的很简单,用机器人取代人力,获取更高的制造精度和生产速度。

    台湾有多远 写在COMPUTEX2014开幕之前

扭曲的微笑曲线扩大了低利润的代工规模,吞噬了高利润的自主品牌

    也就是说,台湾的创新,是服务于制造业。台湾创新的动力,只是为了拿下更多的订单。而施振荣先生所创立的微笑曲线的另一端:品牌和服务,已经完全被这种浓厚的制造氛围所淹没。甚至,当有的代工企业即使想在品牌和服务上下功夫的时候,却往往发现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在这个领域创新的能力。

    仔细的观察这些年来台湾在品牌和服务上的创新,不管是当初说要对抗苹果的HTC和华硕,还是郭台铭的立志要和三星殊死一搏,无一不愈发式微愈发力薄。

    似乎,在渡过了DIY的黄金时代之后,台湾在IT科技领域的版图上,越走越远,就像HTC从那个闭环的最末端膨胀,但最终又走向了利益闭环的最末端一样。

    你觉得,距离IT科技的核心利益圈,现在的台湾有多远?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