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极致速度 笔记本双SSD实战RAID 0
泡泡网笔记本频道8月27日 看过笔者上周的文章《编辑支招 根据软件使用情况挑选笔记本》的朋友已经可以知道,其实大部分的情况下,平时的办公和家用对显卡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如果CPU和内存足够的话,我们是可以轻松应对大部分事务的,但细心的读者肯定也能发现,笔者并没有提到硬盘,自有电脑以来,硬盘就一直是所有硬件当中最拖后腿的了,为了平衡CPU和硬盘的速度,有了内存,有了CPU的一级、二级、三级缓存,而后又有了Page File。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如何把硬盘的速度提升到极致。
什么是RAID?
RAID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写,意为“价格便宜具有冗余能力的磁盘阵列”,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在1987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安全性或者提高数据读取性能。当时出现这种数据存储方式的原因和我们刚才开头看到的一样,是为了平衡性能,因为磁盘的性能每年只能增长7%,而CPU每年却能增长30%-50%。
RAID技术主要包涵Raid 0-RAID50等多个规范,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而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主要便是提升性能的Raid 0和提高安全性的RAID1。
Raid 0:N块硬盘同时存取数据,RAID后总容量为阵列组中最小硬盘容量的N倍,理论速度可以达到原单块硬盘速度的N倍。没有数据冗余,一旦一块硬盘出现问题,则全部数据都会被毁坏。
RAID1:如果两块硬盘组成RAID1,则RAID后总容量为原硬盘中较小容量硬盘的容量,速度也会有所下降。两块硬盘中数据完全一样,即使其中一块出现问题,另外一块硬盘也可以正常工作。
我们今天主要介绍Raid 0。
Raid 0在当下的实际意义
不太老的笔记本除了加条内寸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提高它的性能,而不会被淘汰吗?
买来的笔记本有个好的CPU了,有个差不多的显卡了,内存不够加点也能到8G甚至16G了,但是机械硬盘大大的托了后腿,怎么办?
换成固态硬盘或许是个好办法,但如果还不满足呢?那就组RAID吧。如果不愿意花超过1T硬盘的钱去买一块只有120G的固态硬盘,那买一块一样的机械硬盘和之前的硬盘来组RAID,如果追求更加极致的性能,那就用两块固态硬盘来组RAID。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用两块固态硬盘组成Raid 0能够使硬盘达到怎样的速度。
首先我们要选择一台支持RAID(BIOS中的硬盘模式有RAID选项)的笔记本(至于不支持RAID的笔记本,还可以组建软RAID,关于软RAID我们下回再讲),笔者这次选择的笔记本为AlienWare今年推出的新款M17X(i7-4710MQ 8G 1TB 80G mSATA R9 M290X 4G独显 Win8 购买链接),为了有更好的对比,组RAID前后的测试均未使用机身自带的80G mSATA。
组RAID的硬盘笔者选择了固态硬盘金泰克240G(购买链接)。
将两块固态硬盘分别安装入两个硬盘位。
更改SATA模式为RAID,如果不是预装好Win8系统的电脑,到此处BIOS设置就完毕了,如果是预装了Win8系统的,还需要进行以下设置。开机按F12,选择改变启动模式,进入如下画面。
选择Legacy模式,Secure Boot关闭。注:此项设置也可在BIOS设置中更改,将这两项更改好即可。重启计算机,会出现如下画面:
根据提示按Ctrl I
选择 1.Creat RAID Volume
设置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重启安装系统了。
安装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系统识别容量为两块硬盘容量的总和。
接下来我们将对RAID前后的硬盘速度做一个比较详细的对比,有直接的硬盘拷贝速度,也有专业硬盘检测软件的检测结果。
由移动硬盘(USB3.0)拷入数据(左为RAID前,右为RAID后)
硬盘内拷贝(左为RAID前,右为RAID后)
CrystalDiskMark测试成绩(左为RAID前,右为RAID后)
HD Tune测试成绩(上为RAID前,下为RAID后)
AS SSD Bench测试成绩(上为RAID前,下为RAID后)
ATTO Disk Bench测试成绩(上为RAID前,下为RAID后)
接近10倍的速度提升,这样的成绩我想应该足够让大家心动了。好了,两块固态硬盘组RAID就是这样了,同理,大家手边如果有合适的电脑,也可以试着自己动手用机械硬盘来组一下Raid 0,或许也会有惊喜。
总结: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Raid 0是有风险的,一旦其中的一块硬盘出现问题,那么所有的数据都会面临丢失的危险。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里说过,有100%的利润就值得铤而走险,面对如此巨大的性能提升,我想这点险还是值得冒的,当然了,安全问题还是要注意,随时备份重要数据,RAID后的硬盘只能作为一个工具存在,尽量避免让它成为一个存储设备,现在的硬件技术确实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还是有那么微乎其微的概率存在,免得真的出现了万一连哭都来不及。下次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软R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