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音频频道 PCPOP首页      /      音频     /      评测    /    正文

问题不在价格高!微型音箱的二次革命

    从2003年开始,消费类电子产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以笔记本电脑、随身媒体播放器、DC/DV为核心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成为整个IT消费类市场的绝对主流。而传统硬件配件厂商、渠道商也纷纷加入消费类电子甚至整个3C市场。对于多媒体音箱这个低调了长达10年之久的行业来说,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思路来迎接新的IT时代,这便是多媒体音箱的微型化。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多媒体音箱,尤其是2.1声道的产品,对于整个音箱行业来说便是“瘦身”最成功的一类产品。在“多媒体音箱”概念诞生之前,音箱市场并不存在2.1的概念。两个声道组成的立体声,无论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中,都可以很好的表现聆听者面前180度以内范围声场的定位。甚至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2.0音箱”这种说法。是什么促生了音箱的“瘦身”。

   
 
 从2.0书架箱到微型音箱,期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是应用的需求,来自PC台式机多媒体应用的需求。从最初的PC可播放CD到Pentium处理器推出后,可以完成VCD电影的软解压,以及紧接着到来的MP3的播放。丰富的多媒体需求,让PC必须具有一个与之相称的发声设备。我们不能指望给PC配上一台功放和一对传统的书架箱。哪怕是10多年后的今天,你也不会这么做。为了PC的多媒体应用,音箱必须瘦身,多媒体音箱也由此而生。

    在多媒体音箱诞生后的10年间,虽然有千元以上两声道有源音箱这样特殊的点缀,但市场的主体仍被2.1产品和小型2.0产品牢牢把握。多媒音箱市场10年累计销量上亿台,从书架箱到2.1音箱的“整容”功不可没。

    与10年前多媒体在台式机PC上的应用相比,目前多媒体音箱又面临两个重大变化。

    第一,全球PC的组成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台式机占有比例相对笔记本正在不断萎缩。而对于中国内地市场而言,这个变化更加显著。据业界普遍预估,2005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出货总量至少约在5600万~5700万台间,相较2004年的4700万~4800万台增长15%~20%,而中国笔记本市场增长将达23%以上。

 
 Alteclansing制造了第一台多媒体音箱,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MP3播放器和MP4电影播放器更是被国内众多厂商所看重,它们认为相对国内9000万的PC保有量和1亿以上的网民,MP3甚至MP4的市场保有量还远小于这个数字。显然,MP3厂商所期望的市场保有量也不会低于千万级。

    面对这两个千万级保有量的市场,多媒体音箱是不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也许再次“整容”也在所不惜!

    说书架箱到2.1音箱的变化是“整容”大手术,似乎一点也不为过。无论外形还是声学结构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让音箱适合台式机的应用,音箱在10年前,缩小了一次;10年后的今天,2.1音箱还不得不再“小”一次,来适应市场的新热点需求。

    以目前市场已有的“微型音箱”为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系列。
 
    创新的Travelsound系列以及与创新MP3搭配的微型i-Trigue系列;漫步者的M系列三款产品;以苹果iPod为核心的周边音箱产品。它们的“微型”程度和风格各有不同,定位也有不同。但我们不妨总结一下目前“微型音箱”市场几个分类。
 
    便携派,代表作是创新的Travelsound。这类产品最大诉求是“便携”。对于音箱来说便携最需要解决的是供电问题,电池供电成为了这类产品的必选放案。但显然,以目前的技术来说,虽然摆脱了“电线”的纠缠,但重量、体积并不能实现“完美便携”。

 创新的Travelsound 200

    iPod派,代表作Alteclansing inMotion。这类产品有可能是为专门的MP3播放器专门定做,除了iPod外,其他MP3播放器厂商也有相应的产品。这类产品以iPod的周边最为丰富,相信有iPod的榜样在,大家都会跟进这块市场。而另一方面,得到MP3的启发,一些“音乐手机”同样也需要类似的周边产品的支持。这也是音箱厂商最看重的一部分。手机,一个年保有量6亿部的市场……

 
 JBL的On Stage IPOD

    音质派,代表作漫步者M2。在漫步者M2诞生前,没有一款微型音箱敢拿音质作卖点的。由于此次的瘦身过于夸张,音箱本身的机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将小音箱的声音做好是今后微型音箱发展的最大技术难题。

 
 漫步者M2音箱

    无论市场中的微型音箱属于哪派或者更有自己独到的定位,但我们也不难得到它们共同的特点——精致!它们也面临同样的困难——音质与接受度。

    微型音箱目前面临着两个困难:第一,怎样被市场和用户所接受;第二,怎样在把音箱做得更小的情况下保证更好的音质。

 
 这样的组合,你可以接收吗?

    我们首先来看看大家对微型音箱有哪些疑问。目前,大家对微型音箱的态度非常鲜明,而不接受的观点则显得更为刻薄。他们认为:微型音箱根本就没有必要!有必要给MP3专门搭配一款音箱?有必要给笔记本电脑搭配音箱?笔记本已经内置扬声器为什么还要音箱?音箱的音质和价格之间不成比例,太贵了!微型音箱根本不可能便携,没有意义。

    拒绝的理由很充分,我们能理解这样的观点。显然,主要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集中在价格、外观和声音产品表面层,而是大家目前比较难接受“微型音箱”所带来的全新的应用方式。消费者并没有这方面的应用需求和习惯,从而有了以上这些拒绝的理由。对于微型音箱市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但我们认为,微型音箱市场环境的逐步形成,这样的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是微型音箱的另类

    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从国外市场来看,应用的针对性会更强。例如,如果你只有一对音箱,你是否能够忍受将音箱的插头整天穿梭于台式机、笔记本、MP3随身听、甚至你的游戏机之间?第二,能够被市场接受的东西,一定是定位准确的产品。

    2.1音箱从声学理论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一个结构。正因为它产品定位准确,让大家将台式机与2.1音箱搭配形成习惯。也许你要说,这是价格的问题,显然这并不完全正确,10年前200元一对的音箱,在今天也许还是同样的价格,虽然10年来大家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但为什么目前多媒体音箱市场主流价格仍是200元左右呢?

    音箱的最终用途是用来听得,能否带给大家让大家满意的声音是取决它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从目前的微型音箱来看,只有很少的作品能带给大家非常满意的声音。而从另一个角度,当你选择了微型音箱时,能否将它合理的应用也是你需要考虑的。正如大家对2.0音箱和2.1、5.1音箱的认识一样,你不会去追究一款2.1音箱有多么好的中频,同样你也不会指望一款适合听音乐的2.0音箱去发出像大多数2.1音箱一样的低频。

    而从技术而言,今后是不是有可能把微型音箱的声音做的更好?答案是肯定的。

    从对微型音箱声音有影响的几个因素看,音箱的体积是比较不好妥协的一个因素,毕竟“微型”是前提,那么掌握好箱体体积与微型和声音之间的平衡是今后发展的要点。

    其次,功放以及相关电路,如果为了追求极度便携,选择电池供电,从目前的技术和设计经验来看,电池过低的电压以及很容易形成的电压降基本可以和“好声音”说再见了;如果采用外接电源甚至USB供电,那么可以做到很不错的效果,而功放芯片的散热、可提供的功率以及散热将是目前就可以看到的明显问题,同样这也是一个需要平衡的问题。但得益于半导体工业的飞速发展,高效的数字功放芯片应该可以有效地改善这方面的问题。

 
 M2扬声器单元拆解,从左自右分别是:
振膜/音圈/定心片/盆架/钕铁硼磁体/T铁/钕铁硼磁体/防磁罩

    最敏感的问题,来自于扬声器。让一个1~2英寸的扬声器发出与5英寸扬声器一样的声音,这是什么概念?不恰当的说,是让这两种尺寸相差巨大的扬声器在相同时间内推动相同体积的空气……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从技术上我们可以使小扬声器的性能更加接近大扬声器一些。为了有更强的动力,小扬声器磁钢必须使用更高磁通密度磁体材料,例如现在应用最多的钕铁硼磁体。

    而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扬声器设计时有效地增加振膜的冲程来提高扬声器的推动力。虽然,我们不知道未来的小扬声器能达到怎样的性能。但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与我们现在市场中看到的3英寸以下扬声器单元相比,素质远好于它们的绝不在少数。只是大家都不舍得应用在主流产品中而已。而今后,一定会有更好的更小尺寸的扬声器。

 
 创新将iTrigue系列中专利钛金属膜单元,应用在微型音箱上

    当然,“好”的定义并不是说让一对微型音箱和一对书架箱或者2.1音箱去做怎样的对比,虽然微型音箱的中高频可以因为设计而变得更好,甚至很容易超越目前的2.1音箱,但是让两只不足2寸的喇叭去发出怎样的低频是没有什么指望了。当然,相信大家能够喜欢2.1那丰富臃肿的低频,也就有理由来适应微型音箱单薄的低频声?毕竟,它们是具有不同应用定位的两类产品。

    虽然前面我们已经谈了不少微型音箱的内容,但显然这个市场的现有规模还非常有限,传统的多媒体音箱公司也并不是都热衷于这片市场。

    麦博,对微型音箱市场的态度是,保守观望,并不急于盲目的跟风。其实在麦博曾经发布的几款产品,从外形和功能来看,已经非常符合“微型音箱”的定位,显然不盲目跟风不是因为没有产品,而只是对市场一种的态度。

    冲击波,在一个月前他们曾向我们明确表示非常不看好“微型音箱”市场,而在本文完成前两天,冲击波已经将“微型音箱”产品列入了今年的计划之中。

    漫步者,两个月来的M1、M2的大力推广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甚至在Nokia的广告中看到了M1的身影,而据我们了解这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合作,而不是简单的产品的捆绑。而早期推出的M3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创新,将在9月份左右推出更新系列的随身音箱系列,丰富微型音箱的产品线。

 
 创新与Zen Micro搭配的音箱

    三诺,我们前不久看到三诺关于MP3音箱和微型音箱产品的设计图,效果非常出众,相信在不久后会于大家见面。

 
三诺M·POD,较早上市的一款微型音箱

    而中国著名的外设品牌世纪之星,以往从未向音箱市场伸手,而在一周前,也发布了自己的“笔记本音箱”。

    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前面提到的一些数据,中国大陆市场笔记本电脑的保有量 5000万台以上,增长速度20%左右;MP3等随身便携媒体播放器市场保有量,预计千万台以上;世界2005年手机保有量6亿部。这些,都是微型音箱的目标,这个市场看上去实在很有吸引力,而它几乎与现在的多媒体音箱市场毫不冲突也不重叠。
         
    目前的多媒体音箱市场,经过十多年的洗礼,结构非常稳定。品牌、渠道、产品都已非常成熟。相对竞争更加激烈的其他配件来说,多媒体音箱市场仍具有不错的利润率,但面对整个DIY市场的变化和萎缩,数码类产品的兴起,多媒体音箱作为提供声音的外设,怎能放着这块大蛋糕而无动于衷?
           
    多媒体音箱市场是否趋于饱和,我们并不好下定论,但多媒体音箱市场以现在的状况发展,不会增长,一定是事实,如何寻求更有效的增长,找到新的增长点是多媒体音箱市场的重点所在。我们很清楚,在中国的多媒体音箱市场销量最大的仍是那些200元以下的主流产品,而即便这样,我们的多媒体音箱的销量远不及欧美等国家。这是什么原因?我们目前市场产品过于单一化,不是样式、声音的单一化,而是应用层面上的单调。

    当一类产品整个市场都被单调的应用所困扰时,那么这块市场趋于饱和的事实的到来也不会太远了。即便在摩尔定律下飞速发展的半导体工业有时也为此而头疼。看看Intel,当CPU主频提升对于应用变得很有限时,HT的提出便是很好应用层面的拓展;当显卡的3D效能足以满足主流市场应用时,nVIDIA在前一代新产品中率先提出Shader Model3.0以及SLi的应用,市场效应非常明显。

    也许关于Intel和nVIDIA的例子与我们要谈的“微型音箱”面临的情况不怎么相像。但是我们只是想说明,在像CPU、图形芯片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里,为了赢得市场,它们不能一方面的努力拼命把产品性能作的更好,赢得市场的产品不一定要性能较好,而一定是要最符合市场需求,最有用的产品。

    同理,在多媒体音箱市场同样需要有这样精确定位的应用方向来拓展现有的市场。而十年前和今天相比,多媒体音箱市场从应用层而言毫无区别。我们很高兴看到微型音箱市场的诞生,这个在今天不被大家接受的市场,是否会成为多媒体音箱市场的一次拓展,一次飞跃?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