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Mp3频道 PCPOP首页      /      正文

历史不会忘记 索尼Walkman数十年回忆

  我们前文提到过的大贺典雄——八十年代索尼公司的领军人物,也成为这部CD随身听传奇的一部分。

  在加入索尼前,大贺是一个音乐家,终日沉迷于意大利歌剧中。而索尼创始人盛田为了将艺术家拉入他的公司,前后花了10年的时间。甚至当大贺还在德国留学时就被算成索尼的编外员工,并支付其工资,这种待遇至今也没有别人能享受到。

  1959年,大贺带着对音乐的留恋正式加盟索尼,从此舞台上少了一名优秀的男中音。但是,在他的推动下,CD随身听的发展过程却因此加速。1976年春天,索尼研发小组向大贺展示了一张直径30厘米的激光音碟。它有LP唱片那么大,能容纳13小时20分钟数字声音的音乐“唱片”。这张光盘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张“数字音频唱片”。

  但是按当时取得和录制音乐的成本,大约7.5万美元1小时,每生产一张这么大容量的音乐碟片,就要耗去唱片公司100多万美元。工程本身耗资巨大以及商业发展方面的原因,使得唱片业急需创造一种新标准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为了完整的贝多芬    

  与此同时,荷兰的飞利浦也正在对自己的激光影碟进行改革。1979年春天,飞利浦首席音响工程师奥登司来到日本,向索尼演示这套设备和其他电子产品。7月,飞利浦推出了激光音碟的第一代样品,直径为11.5厘米的唱片录有1小时的音乐。飞利浦公司是激光视频唱片方面的先行者,而索尼则率先开发出数字音频信号技术。两家公司决定共同向国际数字音频光盘协会(DAD)提出规格议案。

  从1979年8月到1980年6月向数字音频光盘协会展示他们产品的新规格时,索尼和飞利浦的研发小组、物理学家和音响工程师分别到位于东京和埃因霍芬的对方实验室进行学习。在关于规格和容量的问题上,飞利浦建议采用60分钟的录制容量。而身兼音乐家头衔的大贺则认为:“难以放入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唱片是不完整的。”最后,演奏时长设置为75分钟,精确地说是74分42秒,可以容纳95%的古典音乐作品。直径为12厘米。频率、比特分别为44.1和16比特。

25人已赞
第1页:开篇:历史的声音第2页:WALKMAN磁带机篇之:变革前夜第3页:WALKMAN磁带机篇之:TPS-12变革第4页:WALKMAN磁带机篇 1979~1981:黎明期第5页:WALKMAN磁带机篇 1981~1983:功能扩大期第6页:WALKMAN磁带机篇 1983~1985:理念的张缩第7页:WALKMAN磁带机篇 1985~1987:新电源时期第8页:WALKMAN磁带机篇 1987~1989:音质改进期第9页:WALKMAN磁带机篇 1989~1991:技术变革期第10页:WALKMAN磁带机篇 1991~1993:复活期第11页:WALKMAN磁带机篇 1993~1995:节电技术成长期第12页:WALKMAN磁带机篇 1997~1999:技术烂熟期第13页:WALKMAN磁带机篇 1999~2003:退缩期第14页:WALKMAN CD机篇之一:为了贝多芬第15页:WALKMAN CD机篇之二:从傻大个到DISKMAN第16页:WALKMAN CD机篇之三:1984年到80年代末第17页:WALKMAN CD机篇之四:1989年~~1993年全盛时期第18页:WALKMAN CD机篇之五:20世纪19年代中期的新潮浪第19页:WALKMAN CD机篇之六: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第20页:WALKMAN CD机篇之七:经典产品回顾第21页:WALKMAN MD篇之一:苗头 第22页:WALKMAN MD篇之二:技术突破第23页:WALKMAN MD篇之三:打败DCC 第24页:WALKMAN MD篇之四: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第25页:WALKMAN MD篇之五:1997经典机型 第26页:WALKMAN MD篇之六:1999年经典机型第27页:WALKMAN MD篇之七:新世纪经典机型第28页:WALKMAN MD篇之八:可录MD集合第29页:WALKMAN MD篇之九:自己跟自己拼,Hi-MD第30页:WALKMAN MP3篇之一:改变一切的博士论文第31页:WALKMAN MP3篇之二:终结者的降世第32页:WALKMAN MP3篇之三:终结者的壮大第33页:WALKMAN MP3篇之四:IPOD带来的革命第34页:WALKMAN MP3篇之五:激进的韩流第35页:WALKMAN MP3篇之六:天价MP3发展史第36页:WALKMAN MP3篇之七:又将是一改革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