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轻薄牺牲很大 苹果iMac历代发展史
泡泡网一体电脑频道10月25日 随着上周五苹果新品发布,全新iPad、iMac、Mac mini三大产品线均有力作推出,对于果粉来讲是不是剩下的就是攒钱了呢?相对而言iMac、Mac mini两大产品线距离上次更新的时间较长,对于高关注度的焦点来看升级到5K屏幕分辨率的iMac是无疑的。
加上这次的升级大致iMac经历了九代更替,不能说所有真机我们都见多过但从机身演变趋势来看就是因轻薄而妥协一切;今天笔者就来细数下。知道泡泡网网友卧虎藏龙,如果下文中有说错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点,笔者必定铭记且感激不尽。
1998 iMac G3(果冻):苹果首款屏幕主机一体化产物;Bondi Blue(邦迪蓝)色外壳
1998年8月可谓是最具一体电脑代表作iMac诞生,虽然当时只有Bondi Blue(邦迪蓝)一种颜色的外壳,但相信这种屏幕主机内嵌在一起的圆滚滚设计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1999年iMac G3(果冻): 多彩外壳;支持吸入式光驱以及FireWire
多彩是这个版本最吸引人的地方,而装备上吸入式光驱以及支持FireWire,让这款科技潮物更显高大上。
2002年iMac G4 (台灯):15、17英寸机型为主,白色机身很唯美
如果说G3的果冻仅限于颜色的接近,那么被称之为台灯的G4就形象多了,白色的圆形底座加之可任意角度的屏幕,的确一代经典。屏幕尺寸上以15、17英寸为主,到了2003年也推出了20英寸机型
2004年iMac G5 (相框)造型简约,锁定白色
2004年iMac进入了苹果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并在设计上借鉴了已经很成功的iPod,并命名为相框。
2006年iMac G5 Intel Core 2 Duo 处理性能提升,主打17、20、24英寸屏幕
到了2006年处理器转向了Intel芯片,最高标配到酷睿双核性能,同时推出17、20、24英寸屏幕机型,开始受到大众追捧。
2007年iMac:20/24英寸铝制外壳
虽然这一系列产品苹果官方并没有特殊的代号,但其铝制机身就是最大的改进,让世人为之震撼,让其与工艺品相提并论。
2009年iMac:21.5/27英寸铝制外壳机身;Magic Mouse(神奇触控鼠标)
如果说这版之前的机型各位看官都不大熟悉的话,那么这款配以全新触控鼠标的拥有21.5/27英寸铝制外壳机身的iMac你一定不陌生。
2012年iMac:最薄之处仅有5mm但取消了光驱;推出了智能触控板
既然机身已经薄到只有5mm,那自然容不下光驱即便是吸入式,而且诸如耳机、SD卡插槽也挪到了机身背部,让机身两侧没有任何扩展接口,不过谁说iMac没有触控模式,2012年推出的全新智能触控板相当好用,配合苹果专用的快捷手势操控已经可以有是接近触屏机型了。
2014年iMac:5K级别Retina屏幕
Retina iMac配备了视网膜屏幕,27英寸的屏幕分辨率高达5120×2880。处理器方面可以选择主频3.5 GHz的英特尔酷睿i5处理器,同时也可以升级为主频4GHz的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版本。并标配8GB内存,1TB硬盘。它的机身边框厚度仅为5mm,屏幕像素数量提升4倍的同时,相比上一代还能节省30%的电量。
最后这款是最新机型,可见为了轻薄机身上一代就已经妥协到减去光驱,侧端口全部挪到背后,而此次更新只能把焦点锁定在跨时代的5K屏幕上,先不说有多少片源能达到5K,只说其创新乏力就是了。
虽然有果粉提到触控屏即将融合到iMac中,但前几天苹果高层明确回答说近几年都不会有相应产品推出,不知道果粉会不会伤心。但随着鼠标可以触控,还有专门的触控板以及苹果独到的触控手势也是可以满足想要触控朋友的需求。
下一代苹果iMac的亮点在何方:
随着近期苹果新品的发布也可看出其理念正逐渐变通,更符合时代潮流趋势、更相对开源化的APP应用都是苹果要跨过高冷融合大众的信号;特别是新OS X系统发布后,与iOS设备互联互通做得更好。从产品设计理念上看,机身轻薄已经做到极致除非这一年内可以有颠覆性的芯片硬件发布,否则已经最薄到5mm的参数很难再逾越;而硬件性能的更新已经不能再吸引用户的眼睛,而屏幕分辨率已经率先走到了5K级别,因此下一代iMac的更新重点绝对值得大家大胆猜想一番。
但如果苹果下一代iMac的亮点不会选择是触控屏幕上那又会在哪里呢?
猜想一:曲面屏幕iMac,既然屏幕是一体电脑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不触控就选择可扭曲吧!
猜想二:23英寸iMac版本,介乎21.5和27英寸之间的主流屏幕尺寸需求。
猜想三:大尺寸二合一平板/一体电脑设备,虽然PC产品中并未有很大的销量表现,但苹果如何成功我们一点也不意外。
当然,泡泡网从来不缺乏拥有新奇创意想法的网友,更好的功能猜想应该就在各位看官的脑子里,欢迎大家踊跃在评论框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