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手机还有空间 老牌手机以变突破
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上各大厂商出尽百宝、厮杀正酣,淘汰赛中能 “各领风骚”的必是强者。随着一批企业倒下,一批企业也正在困境中艰难转型,挣扎着崛起。这其中,海信是个很好的例子。
以生产家电见长的海信集团一直重视信息技术.从2000年正式成立移动通信研究所,到次年成立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涉足移动通信产业,海信手机在技术预研和开发上具备国内一流的开发实力,被业内公认研发能力极强。但经过十余年发展,手机一直不仅在海信阵营中显得相对薄弱,市场上更落后于“中华酷联”。海信45周年庆典前,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也曾直言不讳:“手机还有空间”。
战略调整是重中之重。2013年已经实现1000万部手机年销售,4G牌照发放后便率先推出了国内第一批4G手机,但海信并没有满足。“以前海信生产手机,有运营商托着,现在海信手机想要有好的销量,必须充分考虑用户的需要。”海信通信一位高层这样说。转型、变革成为海信内部被提及最多的词,从研发设计到市场渠道,“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是公司内部早已达成的共识。
鉴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为提振手机业务,海信集团今年将手机业务与多媒体业务(彩电)进行合并。周厚健透露,手机和彩电业务在人才、技术上许多资源可以共享,发挥协同效应。
产品设计上海信也更注重年轻时尚。今年海信充分考虑针对年轻用户的需求,陆续推出了NANA、玛卡珑、玛卡珑Plus等一系列明星手机,除了主打彩色、时尚,在软硬件配置和价格上也很有竞争力,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据悉12月底海信玛卡珑“萌时代”即将上市,这款手机具备优质美颜自拍功能,仅111克,婴儿漆手感和U型握感,极致轻盈,更加符合颜控一族的口味。
从产品融合到信息融合,海信集团早已将手机看做是集团内产业链上不可取代的一环,更是海信智能化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政策、人才、技术等资源上的倾斜,到战略上的调整,产品设计风格的转换,也许深知“不能变革就意味着死去”,为争取更多的市场认同,海信手机正以一贯稳健的步伐,努力甩掉包袱,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