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政改革信息化教学助师生远离“选择恐惧症”
去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依据高考新政,部分国内中学渐渐转型“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而逐渐成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助师生远离“选择恐惧症”,为适应高考新政改革发挥支撑作用。
数字化临摹“画像”真正做到选课制
以上海为例,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高考新政,除了语数英三科,学生可以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中选择三个科目的成绩算入高考总分。专家分析,6科选3科的排列组合已达20种,如果每个学科都按难度和考试要求分成两层,则可以产生160种选课组合;如果课程分层更细、或者有不同的进度时,选课组合还会超过160种。且一旦实行了弹性制选课制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选几门课,提前修完高中课程。
然而,高考并非小事,决策还需谨慎。“高一年级有些学生多选一些课,有计划提前毕业,但人数很少。”最早试行高考新政的浙江柿杭二中校长叶翠微讲道:“学校里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少,但家长担忧比较多。主要还是担心少了一年的复习时间,影响高考成绩。”而这也是普遍学生及家长的观点。那么,对第一次拥有“私人订制”权利的学生而言,在茫茫数据云海中,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选课方案”是一道难题。与此同时,老师及学校也需要给予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有效运用选择权,让个性发展能够最大化。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社会各个教学方提出独到的见解,如:国内众多教育机构提出了“高中规划师”的概念,从师资配置、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前布局,协助学生进行学科选择、人生规划。国内教育装备商希沃则提出一个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希沃易+”,助力高考新政改革,为“选课制”带来更便利的效果。此类整体解决方案可通过信息化教学、数字化分析,为每个学生描绘出一个画像,而此画像将直接指导学生在高中阶段选科评估。当数据逐步累加,会比临时做的一个评估测试题更具有参考意义和科学性,使日后选课更为精准、便捷及高效。除此之外,将交互智能平板、教师智能终端、学生智能终端构成黄金三角,再配以多媒体交互白板工具、无线互联工具、互动课堂系统等,就可以轻松实现多媒体授课、移动授课、师生实时互动、及时测评和教学质量分析等功能,使课堂内的沟通及信息分享变得更加充分,从而打造一个自由的研讨式、体验式的创新教学环境。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疑惑,都能及时被老师迅速掌握,让平常羞于发问的学生也能变得更加活跃。
挑战转型走班制 轻松实现导师制
高考新政对学生的选课方面加重了负担,更是对老师教学的传统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学生自主选择”必然引发教学模式转型——“走班制”。“走班制”意味着没有固定的班级和班主任,老师也难以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教学。这种情况下,想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必定带来的一个新的趋势——“导师制”。目前,现有师资力量以及师资素质已出现了相对不平衡的现象,需合理有效分配,转型“走班制”,实现“导师制”是不争的现实。
在这一方面,深圳中学的表现不俗。深圳中学王占宝校长强调,虽然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但除了应因高考开展的自主选课、分层教学外,深圳中学已逐步启动网络学习、社会学习、国际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平台,为更好的实现走班制而做出相关努力。
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多次举得重大突破,曾如镜中花月的高中“选课制”、“走班制”和“导师制”,正在转变为更清晰的现实。据统计,国内平均每天有16家企业进入教育领域,搭建教育生态的观念在教育行业内逐步得到认可,平台化教学的优势不可小觑。如“希沃易+”这一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它设置自己的专属账号,并随时随地上传自己的课件,繁重而无序的备课资料将成为过去;同时利用搜索功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目标课件下载,既可以丰富教学材料,让学生将知识了解地更为透彻,也可以实现平台中的教学资源海量共享,让大山深处的学生和城市中心的学生一样,看到同一片广阔的世界。此功能不仅合理有效的分配师资力量,更为实现“导师制”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让教育和知识一样没有边界。据悉,贵阳市第一中学等中学作为最早使用此类平台的学校之一,深刻体会平台带来的高效与便利,信息化教学效果愈发显著。
随着教育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讯息存储的成本降至冰点,数字化教学为高考新政改革带来了实现转型的充分可能性。率先尝试信息化教学的中小学,已经逐步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和政策改革双重利好条件下的欣喜转变。我们期待这一转变在师生身上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增强师生综合素质,共同助力教育信息化水平迈上更高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