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无人机频道 PCPOP首页      /      无人机频道     /      新闻    /    正文

中国军用无人机20年:利剑、翼龙、歼6…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中国空军7月3日派出1架攻击-1型无人机,赴新疆皮山地震灾区侦察灾情。这是空军无人机首次执行抗震救灾侦察任务,也证实了空军已在新疆部署了攻击型无人机。本期《观棋》讲述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的故事。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无人机对于中国空军来说并不是新生事物。总的说来除靶机之外,军用无人机主要分侦察攻击两大用途,关于不断涌现出新型号的侦察型大家族的故事以后会再讲,这里就讲述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承担着直取敌项上人头使命的剑客们的故事。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攻击型无人机相对于有人机的优势主要是其体形小,难以被雷达发现,适合偷袭敌重要而又较为脆弱的战场节点。早期无人机很少具备武器发射能力,因此这类无人机普遍采用自身携带战斗部的“同归于尽”方式摧毁目标,类似于现在时兴的巡飞弹。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90年代初期,以色列根据贝卡谷地作战的经验研制了“哈比”反辐射无人机。该机依靠其成本低廉利于大规模战争,盘旋时间充裕适合长时间压制,信号特征低隐蔽性好以及反雷达频谱宽有利于对付装备多种防空导弹的防空系统等优势,成功打动了中国空军。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90年代中期,首批“哈比”交付中国空军。该机空重135kg,翼展2.1米,使用“北方奔驰”卡车作为底盘,上有9个发射箱,每个箱子分上下两层各装一架“哈比”。每个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作战单元包括三辆发射车,一辆控制车和大量辅助侦察设备。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无人机营归属南京军区空军所属雷达兵部队,作为防御性兵种,雷达兵从此有了主动打击手段。当时处于对台一线的南京军区空军有着三大全军首装“杀手锏”的说法,第一个是著名的苏-27战斗机,第二个是S-300防空导弹,第三个就是“哈比”无人机。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哈比”展示打击效能。根据以色列提供的数据,针对连续波照射模式雷达时其圆概率误差是15米,针对脉冲波雷达时误差是8米,但从实际攻击测试效果来看,几乎是次次垂直直接命中雷达天线,其32kg重的战斗部对中小型雷达是毁灭性的。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服役前10年,“哈比”的存在几乎一直是秘密。直到2004年为针对台军新一代“爱国者”PAC-3等新型防空导弹系统,空军将现役“哈比”送交以色列方面进行升级和延寿。美国和台湾地区得到这一消息之后立刻从中作梗,要求以方扣押这批飞机。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还好以方最终将它们全部送还,但也没有进行升级。一如之前“费尔康”流产后的故事,美国人再一次的无理阻挠并没有让中国放弃对“哈比”的升级和国产化。之前为军队研制了多种侦察用无人机的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所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早在上个世纪末,国产“哈比”的研制已经展开,只是在原装“哈比”改进计划告吹后项目进一步加速。由于相对原品有诸多改进,其飞行试验长达5年,曾在2003年遭遇3次事故(其中一次还带有战斗部),最终克服困难历时8年完成研制。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国产“哈比”最早在若干年前一次演习后的展示中亮相。其体积更大,不仅战斗部更重,也能携带更完善的探测系统,对关机后的雷达有更好的攻击效果。当然这也使得国产系统单车携带无人机数量减为原来的一半,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而就在“哈比”送交以色列的同一年,在位于中原大地的空军编余飞机储存中心,官兵们正围着一群已经退役在此“颐养天年”的“老兵”歼-6战机忙上忙下。不久,这些粗看没什么变化的歼-6恢复了生命,再次腾空而起......但座舱里却没有飞行员了。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虽然歼-6性能早已过时,但其飞行速度和挂载对地武器后的战斗轰炸机群相当,有迷惑敌防空系统的可能性;利用歼-6无人靶机的改装经验对其进行改进,在当时缺乏先进装备的备战环境下,不失为一种突破台军“大台北防空圈”的另类思路。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由于和靶机一样都是一次性飞行(任务航迹甚至更为简单),加上飞机操作都是机械或液压直接操纵,所以歼-6无人攻击机需要的飞行动作都可以编为程序,由简单的任务计算机控制一套机械装置代替飞行员去执行,某种程度类似一个大号“哈比”。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参照靶机的改装经验,歼-6无人攻击机也采用了以内部预先编程为主+外部无线电指令干预的控制模式。但为了能准确飞向目标,飞机脊背加装了INS+GPS组合导航天线,并加装了被动雷达导引头。根据不同用途也可外挂其他任务设备。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为了更好的模拟攻击机群主被动信号特征,实际出动时它们会挂载两个吊舱,一个用于改变雷达反射信号,另一个用于施放电子干扰。它们在改装后还能额外挂载4枚250kg低阻航弹,尽可能的增加毁伤效能——如果能幸运突防,那就炸个痛快。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首批改装之后,更多歼-6飞往对台一线若干个机场进行改装。根据不同的机场,它们被编入各无人机攻击大队。在南国的阳光下,平时整齐地停放在停机坪上的它们,铝原色机体闪闪发光,和几十年前守护祖国天空时的样子没什么区别。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但这些使命已经不同的老兵们,生命只有最后一次了。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它们的出击命令将被第一个下达,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依序滑到起飞线,以最短的时间全部放飞,为后续调来机场的战机腾出空间,飞向对岸早已设定好的目标。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这种赴汤蹈火的“自杀攻击”的确悲壮,背后则是中国空军缺乏现代化反辐射作战能力的尴尬。除了各自的性能缺陷外(如“哈比”突防速度仅为480km/h),它们都存在着难以感知周边环境,易被干扰的问题,并不适合作为反辐射作战的主力。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随着苏-30MKK和歼轰-7A战斗轰炸机批量服役,防空压制作战的手段更加灵活有效,“哈比”+歼-6无人攻击型这对组合逐渐回到了它们本应占据的“奇兵”地位。随后开始研制的中国空军第二代攻击型无人机在定位上终于开始走向新的方向。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国内出现多个大中型长航时隐身或准隐身无人机方案。这些方案多采用超大展弦比平直机翼布局,虽然并非所有型号都被采用,有的甚至没有造出原型机,但它们在气动上的探索为后来“翼龙”和“彩虹”们的诞生积累了经验。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很早就传出研制消息的“翼龙”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该机由611所研制,2007年10月首飞,分为出口型(已经出口非洲多国)和自用型两种。自用型于2012年左右服役,被正式命名为攻击-1型,并参加了2014年珠海航展。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和自杀式无人机相比,攻击-1的探测攻击手段都要完备很多。在其机头下部有一个光电探测转塔,集成远红外成像头、激光测距和激光定位“三合一”,不仅可以在全天候条件下支持自身携带武器的使用,还可以为其他平台发射的精确制导武器服务。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攻击-1有2个外挂点,可以使用多种精确制导对地武器,也可以外挂PL-90空空导弹自卫。由于升阻比极大,加上使用低油耗的活塞发动机,该机具备4000km的航程和20小时的留空时间,很适合在新疆这种地域广阔的地区执行任务。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攻击-1的精确打击能力已经在“和平使命-2014”中牛刀小试。此番部署新疆,它有望像中东战场上美军无人机那样在反恐作战中大显身手。相信随着使用经验的丰富,类似彩虹-4这样更大的,和美军“死神”同等级的无人机也会装备部队。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和“翼龙”不同,“利剑”代表的是攻击型无人机的另一个方向。近年来美、俄、法都不约而同推出了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攻击机,除了俄罗斯“鳐鱼”后来下马之外,美国X-47B和法国“神经元”都成功进行了试飞,取得了大量技术成果。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和“翼龙”不同,“利剑”代表的是攻击型无人机的另一个方向。近年来美、俄、法都不约而同推出了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攻击机,除了俄罗斯“鳐鱼”后来下马之外,美国X-47B和法国“神经元”都成功进行了试飞,取得了大量技术成果。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由于沈飞此时担负着繁重的国家重点型号生产任务,原型机改交洪都飞机公司生产,并在贵州飞机公司进行试飞工作,开了国内军用飞机研制的先河。2013年11月“利剑”使用一台RD-93涡扇发动机首飞成功,该发动机也用在“枭龙”战机上。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和“翼龙”类似,该机也装有卫星数据链天线。全机采用低可探测设计,其内部弹舱至少可携带2枚500kg级别激光制导/“北斗”制导炸弹。如果未来“利剑”发展型要上航母,还需要增加着陆钩,以及更加复杂的着舰辅助系统等大量设备。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利剑”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除了看得见的发动机喷管这些细节需要改进,X-47B背后完整的一套包括指挥控制、情报获取和通信中继在内的大系统也是发挥新一代无人机作战能力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无论如何,这次我们终于赶上了时代。

中国空军攻击型无人机20年

  新一代攻击无人机的目标早已越过那湾已不再如天壑般难越的海峡。它们将或在兴都库什山脉绝岭之中寻找恐怖分子的踪影,或在西太平洋深处驾驭徐徐海风突破敌舰队防空网,开启一个不一样的时代。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