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办公个人频道 PCPOP首页      /      办公个人     /      新闻    /    正文

真的是高科技!剖析彩色激打工作原理

p;   在基本结构上,彩色激打与刚刚介绍过的黑白激打完全相同,打印控制器、打印引擎和打印语言之类的概念都是相同的。在基础的实现原理上,彩色激打与黑白激打也完全一样。
 图4 墨粉被吸附在感光鼓表面,形成墨粉影像。

 图5 墨粉转移到打印纸上,经加热后固定。经过连续的过程,完成打印工作。
 
    所不同的是,彩色激打为了获得彩色图像打印,必须使用更复杂的墨粉和影像转印步骤,而这些步骤不可避免造成彩色激打与黑白激打在打印速度上的差距。

    与喷墨打印机一样,彩色激打采用CMYK配色系统,使用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黑(blacK)四种不同颜色的墨粉,并经过四个同样的打印循环将墨粉转印到打印纸上。再经过加热、熔化,墨粉结合在一起永久性固定在纸张上,这样就实现了各种颜色的打印。

    不过,各个打印机厂商在实现四个打印循环的具体方案上有所不同。目前最常见的主要有两种技术:一种是黑白激打中使用的感光鼓方式,另一种则是感光带方式。感光鼓方式较为简单,当处理一种颜色时,墨粉被吸附在感光鼓表面不动,接下来第二种颜色的墨粉再直接叠加到上面,之后是第三种、第四种,直到CMYK四种颜色墨粉统统都被吸附到感光鼓表面为止。然后,所有墨粉被一起转印到打印纸上加热固定。

    感光带方式则与之不同,它在感光鼓旁边额外增加了一条转印胶带,处理某种颜色的墨粉时,墨粉会先从感光鼓转移到这条胶带上放置。然后感光鼓表面清洁完毕后处理下一种颜色的墨粉,同样,第二种墨粉也转移叠加到转印胶带上。CMYK四种墨粉处理完毕之后,再从转印胶带统一转移到打印纸上加热固定。

    这两种方案不仅在实现技术上不同,对应打印机的组成结构也有些不同,但在最终处理上都是一致的。墨粉被一次性转移到打印纸上,并非分别转移,毕竟这么做会导致不同颜色无法混合充分,彩色打印效果不佳。

    由于彩色激打相当于重复4次黑白激打的打印过程,它的打印速度理论上只有黑白激打的四分之一。因此,积极发展新技术来提高打印速度就成为各打印机厂商和引擎厂商的重点。
<    喷墨打印机在彩色打印方面的出色表现人所共知,由于采用液态的墨滴,不同色彩可以在打印过程中充分混合,进而生成层次分明、色彩自然且过渡平滑的彩色打印效果。但激光打印机使用的是固态的墨粉,难以像喷打的墨水一样充分混合。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彩色激打难以在彩色打印效果上媲美喷墨技术呢?

 图6 基于感光鼓技术的打印引擎

 图7 基于感光带技术的打印引擎
    答案是否定的。诚然,早期彩色激打产品的打印效果较为糟糕,它采用蹩脚的半色调技术,通过视觉欺骗来造成“彩色打印”的错觉。这种半色调技术只能够控制墨粉的“有”、“无”,而无法控制其浓度。因墨粉颗粒远远小于打印像素点的尺寸,因此一个像素点必须由许多微细的墨粉颗粒共同组成。由于人眼无法区分如此微小的尺寸,而“误以为”是这些墨粉综合形成的颜色,但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觉。
 
    如果我们将一个打印像素放大几千倍观察,便会发现这个像素充满了比例不同、排列各异的青、品红、黄、黑四种颜色的墨粉,这些墨粉并没有真正混合在一起。这样的机制不可避免导致早期的彩色激打无法打印出色彩逼真、层次分明、过渡平滑的图像,打印品质平平。

    当然,这种情况早已成为历史,如今的彩色激打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它不仅能够控制墨粉的有、无和具体数量,还能够控制激光照射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某个像素点的浓淡配比(每种单色中允许有256级浓度),同时还允许在同一个位置叠加多个不同颜色的墨粉。而在最后阶段,这些墨粉会被加热后熔在一起,形成真正的彩色像素点。
 
    例如,我们将一个绿色的像素点按照图8的模式同等放大,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纯粹的绿色像素点,这说明黄色墨粉与青色墨粉已经被加热熔合为一体了。相比之下,传统技术放大后的像素点则是不同比例黄色、青色墨粉的混合,墨粉比例不同决定颜色的偏向。
 图8 放大数千倍的单个像素。
可以看到不同色彩和比例的墨粉排列填充,
但它们并没有混合为一种颜色。
 
    因此,中高端彩色激打的彩色打印品质相当出色,达到数码彩扩及热升华打印的水准,将喷墨打印技术远远抛在后头。这也是彩色激打越来越受到企业单位宠爱的主要原因之一。
0人已赞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