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无人机频道 PCPOP首页      /      无人机频道     /      新闻    /    正文

无人机下有“黔人” 贵州不是无人机空白区

无人机下有“黔人”

无人机发烧友在观山湖公园练功。

无人机下有“黔人”

  唐赟正在解说该公司的第四代六轴无人机。送变电公司供图

  最近,这个摄影师却迷上了无人机,因为这个小小的机器可以飞到空中,进行航拍。这是以前他自己没有尝试过的角度。这里的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遥控设备或由程序控制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他的朋友圈里面,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出现用无人机拍摄的贵州某个地方的俯瞰图,比如坝陵河大桥、筑城广场等。这些个从“上帝的角度”看到的贵州地标,变得不一样。

  在航拍世纪城时,他的无人机坠落,最终失联,在痛惜了几天之后,他再次购买一台新的无人机。

  和吴东俊一样,贵州正涌现出一大批无人机的使用者,并且人数呈不断增多的趋势。他们用来航拍、测绘、矿产资源勘探、灾情监视、交通巡逻、电力巡线、治安监控人工降雨等。

  专门从事无人机销售的贵州斯凯威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13年该公司的产值是107万元, 2014年是300万元,而2015年预计超过1000万元。

  事实上,早在14年前,贵州民间就已经出现无人机的使用了。

  “第一代”无人机 主要用于电网架线

  唐赟从2006年就开始玩无人机。

  当年从空军航空大学毕业,所学专业是电气自动化的他,一毕业就到隶属于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的贵州送变电工程公司工作,这个公司的主要工作是为电网架线。最初的4年,他都是在一线操控无人机。

  他操控的第一个无人机,便是公司在2001年引进的飞艇。其作用是将电线从一个铁塔拉到另一个铁塔,被称为“飞艇放线”。

  飞艇是这个公司第一代无人机,价值20万元的飞艇不仅昂贵,其缺陷也很多,飞艇自重2斤,充上氦气之后,长度达到6.5米。这意味着,这个大家伙在搬运的时候,是极其麻烦的,需要大卡车运输,抬上山还得好几个壮汉。

  除此之外,“使用一次至少需要两天的准备工作”唐赟说,充一次氦气的成本是3000元,并且只能使用一天,晚上就要将氦气放掉。“由于这是一个大球体,其抗风性差,遇到风强一点的天气,牵线就可能失败。”唐赟说。

  尽管如此,飞艇依然给电力放线的工人带来极大的便利。此前没有飞艇,放线的工人得先在两个铁塔之间砍出一条宽5米左右的通道,然后再将重达一吨的钢丝绳拉上铁塔。这样做的弊端是,破坏了树木植被,如果遇到峡谷,还有可能用掉一个月的时间。

  参加工作后的唐赟开始参与飞艇的研发和改进,最短的时候达到5米,还让其成为国内首个在4500米海拔飞行放线的无人机。

  同样在2006年毕业的还有张睿昕,在贵州大学学工商管理的他,毕业之后便和另外两个伙伴凑了10万元,在大西门开了一家航模店。

  他喜欢航模,尽管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他喜欢操控航模在空中飞行,这也是个技术活。当时,贵州喜欢航模的人并不多,这是一个“烧钱”的爱好,一个航模的价格在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一旦坠落,基本上钱就全砸里面了。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喜欢航模的少年,在后来的日子里,会在贵州的无人机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巧合的是,同样在2006年,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创办了深圳大疆创新(以下简称“大疆”) 。这个名字后来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无人机行业中都是响当当的。

无人机下有“黔人”

  发烧友在关岭拍摄坝陵河大桥。

  无人直升机 花2年时间才玩转

  2009年,唐赟开始使用无人直升机放线。

  这个公司的第二代无人机几乎是里程碑似的改革。相对于飞艇来说,无人直升机的稳定性好,除了不怕风等自然因素的干扰,还无需充氦气,并且其全长1.8米,体积已经缩小了太多。然而,其硬伤也很明显,由于其体积过小,飞到500米之外,只有手指甲那么大。此时需要操控着和对面铁塔的人通过对讲机,随时修正无人直升机的坐标。

  此外,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技术掌握也很难。

  唐赟举了个例子,遥控器上面的操纵杆由上至下的过程,仅仅3厘米的距离,可以分成1024个点位。“操控无人直升机的时候,你甚至看不到我的手在动。”另外,看到无人直升机,就需要判断飞机受到哪些力,然后反方向给它施加力,以保持平衡。

  唐赟说,他专程到北航培训三个月,即使这样,也是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完全摸透无人直升机的操作。

  正是因为其价格昂贵,掌握飞行技术难度大,故而只在专业级玩家中流行。

  张睿昕对此也深有体会。

  他在2008年关掉了航模店,开始和他的团队成立斯凯威科技团队,专门研发无人机,“当时看黄金甲这些电影的航拍都是请国外的团队”张睿昕说,我觉得我们国家也应该有自己专业的团队。

  正如张所说,在后来,风靡一时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所用的航拍无人机,正是张睿昕和他的团队共同研发的。这都是后话,而当初他们研发的第一个无人机没有一个人购买。

  2009年,张睿昕团队有了第一个无人机产品。这个重11公斤,翼展1.8米的无人直升机,续航时间为20分钟,还可以搭载单反相机进行航空拍摄,在贵州民用无人机领域来说,是极大的突破。

  “没人购买的原因可能是宣传不够,并且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张睿昕说,他就用这个自主研发的无人直升机接一些航拍的活,以此来维系公司正常运转。

无人机下有“黔人”

  飞艇放线技术在电网工程中广泛使用。

  无人机进入“亲民时代” 售价不足万元

  2012年,几乎被定义为无人机使用元年。

  无人机的研发有了突破性进展。

  已经成为贵州送变电工程公司旗下机械租赁公司副经理的唐赟和他的团队正在研发固定翼飞机,这个被称为公司的第三代无人机。较之于前两代无人机来说,体积更小,长度也只有1.3米。其优势是只需几秒就可以从这个铁塔抵达另一个铁塔,可以运用在市区,不需要任何准备时间。固定翼飞机载重3公斤,飞行12分钟,造价是3000元,也方便携带。

  固定翼飞机在电力放线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缺点也很明显,动力有限,不能飞跃跨度大的铁塔。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唐赟将固定翼飞机和无人直升机配合使用。

  这一年,张睿昕的斯凯威科技团队研发的无人机也开始有人购买。

  “先是武警定制,用于反恐侦查,当时一台的售价是10万元左右。”张睿昕说,后来又有贵州救援队定制用于应急救援的无人机以及相关部门运用于城市管理取证的无人机。但这些销售量很少,在2012年以前,公司都只是养活自己而已。

  同样是在这一年,一直致力于无人机研究的大疆推出了一款包含飞行控制系统、四旋翼机体以及遥控装备的微型一体机—— “精灵”。这款无人机打破了此前无人直升机只能是专业玩家操控的传统,玩家们只需经过简单调试就能轻松驾驭,在机身上架设摄像机后,还可进行航拍。

  “就像是把手动挡的车改成自动挡。”一位资深玩家总结说。

  更重要的是,“精灵”系列无人机的价格也很“亲民”,售价均不足万元,这让航拍成了人人触手可及的梦想,也为大疆撬开了消费无人机的巨大市场。

  这家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和无人机制造商的销售数据显示, 2010年大疆的销售额只有300多万元, 2012年猛增至2亿元, 2013年达8亿元。公司的生产办公面积也从最初的80多平方米拓展到8万平方米。目前,大疆在北京、美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全球员工超过3000人。

无人机下有“黔人”

  固定翼飞机。送变电公司供图

  全国首个4S店落户贵州 无人机销售井喷

  2014年,无人机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

  这一年,唐赟工作室成立,他和队员们开始研发六轴放线飞行器,这被称为公司的第四代无人机。

  唐赟和他的队员们,运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保证机身结构强度的同时,最大的减轻机身重量,目前,这台无人机自重7斤,载重5公斤,可折叠,一个人用背包就可以把这个无人机背上山。

  此外,他们还给这个无人机设置了减震系统,这样上面的摄像机就会稳定,并且能第一时间将图像内容传到操作员的屏幕上,操作员可以直接根据无人机提供的画面遥控飞机方向,不用再通过双方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

  “这是我们半自主研发的,也是最有优势的一代无人机。”唐赟说,除了可以放线之外,还能够进行电力巡检等工作。

  张睿昕的贵州斯凯威科技有限公司也开始步入正轨,他们和大疆合作,代理销售大疆公司的产品。“此外,大疆研发飞控系统,我们针对行业客户做二次研发,软硬件开发都有。”张睿昕告诉贵州都市报记者。

  这之后,斯凯威公司还在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开了全国首个无人机4S店,集无人机销售、维修和技能培训为一体。

  数据显示, 2013年贵州斯凯威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值是107万元, 2014年是300万元,而2015年预计超过1000万元。

  也是在2014年,大疆还发布新的无人机“悟”,这款被称为“迄今为止最酷的无人机”,将相机集成在云台上,让航拍无人机变身“傻瓜机”。它的操控更为方便,无需专业培训,消费者就可自如操作。它还可以在空中变形,实现360度无遮挡航拍。

  1.8万元可以购买一架大疆Inspire 1无人机,该无人机最大水平飞行速度为每秒22米,可遥控飞行700多米。

无人机下有“黔人”

  研发无人机贵州大有人在

  在后来的发展中,无人机有了明确分类。

  按照系统组成和飞行特点分类,民用无人机可以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按照市场应用分类,则可分为大众消费类和行业专业类,而其作用也开始日益凸现。

  无人机可以超低空飞行,这样能弥补卫星光学遥感和普通航空摄影遥感经常受云层遮挡的困扰,而且由于低空接近目标,因此能以比卫星和航空遥感付出更少的代价,还能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此外,无人机还应用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测绘、矿产资源勘探、交通巡逻、治安监控人工降雨、国防安全、国土资源勘探、城镇规划、地震调查、环境监测、森林防火、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禁毒侦察、消防侦察等领域。正是因为无人机的应用广泛,贵州民间的研发一直都在进行。

  除了唐赟和张睿昕等人之外,一些从事职业摄像的人也在不断研发和改进着无人机。

  王红黔就是其中一个。

  2011年, 39岁的摄像师王红黔加入一个名为工作光影飞扬影视文化传播公司,担任航拍部负责人。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宣传片中注入航拍元素,会有一种大气的感觉。

  最初,公司都是使用摇臂拍摄,但这个设备笨重,不利于搬运,而且拍摄前还得花几个小时安装,拍摄范围也有限。

  为了更好的航拍效果,王红黔萌生了在玩具飞机上装摄像头的想法,但因为载重有限,无法图传等,改装失败,不过他并没有放弃。直到现在,王红黔的家里堆了一屋子的航模和无人机零部件。

  购买玩具飞机进行二次改造失败之后,他干脆亲自设计无人机的动力系统,以及机架和螺旋桨等。

  2012年,他成功用自己研发的8轴无人机代替摇臂进行航拍,“试飞效果不错。”王红黔说,那个时候已经有不少无人机面世,但他不愿意购买,因为这是批量生产的,有不同的瑕疵,而自己设计的许多功能非常人性化。

  比如他的无人机飞控系统,并非全傻瓜操作,也不是完全专业化,相当于半自动化,这样在取景过程中可以利用到更多角度。

  现在,他使用的是改进后的六轴无人机,是自己画的图纸,请人加工的。“造价2万多元,重1.8千克,飞行时间在15分钟左右。”王红黔有些骄傲的说,从来没有坠落的经历。

  王红黔说,他希望自己能研发出更加人性化和实用的无人机。这正好与唐赟、张睿昕等人不谋而合。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