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泉州真容获赞 高空俯瞰文都献礼亚艺
跨过高山穿越大海,带你飞遍大半个泉州,只为让你看她有多美。昨起,海都推出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特别报道“航拍大泉州”,广获点赞。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女研究员黄真真就说:“作为亚艺节的献礼,这些图片展示泉州真容,让世人知道泉州是名副其实的海丝起点城市。”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否好奇,这些精美绝伦的大片是从何而来?当无人机飞向百米高空,是谁在地面手控方向盘、运筹帷幄?今天,我们首度揭秘海都新闻空军:驾驭高度,领航现场,从2004年开始试水,一路走来,如今形成了有8只“战机”和11名“空军”队员的航拍队。
【反响】
一份真诚的亚艺献礼
“作为亚艺节的献礼,这些图片展示泉州真容,让世人知道泉州是名副其实的海丝起点城市。”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女研究员黄真真特意收藏了一份昨天的海都深读,她仔细欣赏了图片中古桥的照片,“桥墩躺在水上,这是我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泉州古桥”。
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是安平桥和洛阳桥的业主单位,黄真真笑自己有幸做了两座古桥十年的业主,“这一座座见证海丝繁荣史的古桥,是海丝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见证人和载体”,她希望,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如此美的泉州古迹,也能呼吁起各界人士保护古迹、整治古迹周围环境的意识。
“高度决定视野,从高空俯瞰泉州很美!用更广阔的视角,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泉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吴其魁从微信上看到了海都报的航拍大片,他说,航拍看泉州,不仅是向世人展示了更广阔、完整视角的泉州,也让见惯了每一条大街小巷、穿行于大桥之间的泉州人,从空中看到,原来她这么美。
被俯瞰的泉州惊艳
这一张张精美的泉州大片,昨天一上微博、微信,就被刷屏。
“我想不仅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就算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也会被高空拍摄的泉州惊艳。”网友小陈是泉州师院一名大三学生,平时也常拿着画笔写生泉州城景,但这个角度是她很少看到的。她觉得,这些照片就像是一次摄影展,趁着亚艺节的契机,让来到泉州的客人们,能从一砖一瓦中体会泉州的美。
武汉人小雅去年来过泉州,昨天在微信上看到泉州航拍大片后,她回忆说,上一次来泉州,走街串巷领略古城风味,这一次,从图片上看到了3D版的,“看来亚洲艺术节,泉州已经准备好迎接八方来客了”。
读者吴胜利也在朋友圈一遍遍地转发着海都报航拍图片,“航拍飞向蓝天,让读者的眼光转向另一个角度,看今朝海峡都市报,望蓝天航拍更灿烂!”
【揭秘】
海都新闻空军炼成记
起飞,降落。无人机完成一次飞行,地面上执掌机器的摄影记者也进行了一次飞行任务。呈上这场视觉盛宴的,正是海都新闻空军大队。
海都新闻空军,目前泉州有5架“战机”,漳州有3架“战机”,新闻空军队员11名。为了做到“驾驭高度,领航现场”,“空军”队员们带着他们的战机一遍遍磨合、练习。
摄影记者吕波和谢向明记得,第一架无人机模型起飞时,不到一分钟便坠入地面,电机被烧毁,随后他们购入两台模型苦练技巧,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后,模型终于可以顺利地穿过走廊,并在树木间穿梭。到现在,无人机已能随时深入新闻第一现场。(海都记者 彭思思)
海都新闻空军大事记
2004年7月15日
海都摄影记者谢明飞乘坐滑翔伞,首次从空中拍摄泉州市区。
2013年10月
《空中看泉州》策划启航,海都摄影记者谢向明乘坐动力滑翔伞飞行十余次,空中流连5个多小时,拍摄4000多张珍贵照片。
2014年12月
推出无人机航拍影像,专题影像《泉州色彩》收获好评。
2015年1月中旬
《晋江河道湿地遭填土破坏》首次将航拍影像用于舆论监督报道,一目了然。
2015年4月7日
漳州古雷腾龙芳烃项目爆炸,航拍小组携带无人机第一时间深入事故腹地,是国内外率先航拍到照片和视频的媒体。
2015年4月
海都新闻空军联合海都报房产周刊,推出《空中看房》大型航拍策划。
2015年10月
《醉瞰漳州·凤之舞》航拍系列正式被漳州市档案局收藏;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阮开森发函感谢海都报航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