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专业器材拍摄了《喜马拉雅天梯》
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由萧寒、梁君健两名资深纪录片导演联合执导,拍摄制作历时4年。电影讲述的是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它的名字来自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而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有人将8848当成旅行的终点,但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可以说纪录片摄影师在现场要兼任导演和摄影师两个角色。整个拍摄过程对摄影师的要求非常高,摄影师既要有现场把控能力,还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同时在技术上不能容忍半点的差错,因为纪录片没有再来一条,错过了你就错过了。10月16日上映的《喜马拉雅天梯》这部拿下多个“第一次”的纪录片,仅是8848这个数字就足以让人想象拍摄难度有多大。那么这部纪录片是如何完成拍摄的?让我们一起随摄影指导扎西旺加一起重温拍摄过程,一起了解摄制组如何为观众呈现喜马拉雅山的风貌。
《喜马拉雅天梯》摄影指导扎西旺加简介
扎西旺加:藏族、出生在西藏珠峰下的定日县。1983年起在中央新影厂担任摄影助理四年、198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毕业后至今在中央新影担任摄影师以及编导工作、从事纪录片三十年有余,去过近八十个国家,走遍祖国大地,参与拍摄影视纪录片百部。
要表现喜马拉雅凄凉的壮美
我之前因为腿不太好,参拍的片子不多,大部分时间在家休息,疗养。接《喜马拉雅天梯》的拍摄是因为该片题材非常新颖,特别具有挑战性。当时《喜马拉雅天梯》的制片人找到我,说要拍摄一部关于喜马拉雅天梯题材的纪录片,它讲的是关于西藏这些孩子从大山里走出来,到登山学校学习,然后重回大山里面去登山,完成自己梦想的片子,能够参与这样的一个项目非常难得,所以我就加入摄制组担任摄影指导。
在拍摄设计上,摄制组做了很多的工作,不能单纯的把她(青藏高原)拍的很漂亮,很壮美就行了。片子要表现的不只是大美,她是青藏高原,环境很恶劣,《喜马拉雅天梯》要呈现的是美的叫人感觉是凄凉的一种美,她是一种我们常人所见不到的那种美。海拔到一定高度之后,雪山颜色的白、高原强烈的光影,大反差的画面带来一种非常奇特的视觉体验。
我们需要可靠、轻便的器材
拍《喜马拉雅天梯》这个片子,我要求摄影团队一定要保证画面的稳定性,片子大部分是手持拍摄的,我们也把三脚架带到珠峰顶上去了。所以对设备的要求也是非常严苛的——既要非常好的成像力,又要非常轻便,其实这是矛盾的,在轻便和高画质之间我们做了一些考虑和权衡。
通过便携性、成像质量、高海拔、低温环境等测试,我们最终选择了佳能C系列器材、摄像机以及单反等器材。具体包括一部EOS C500 + AJA(for 4k recording)记录仪、两部C300 、以及C100和EOS-1D C各一部。
另外还用到了两部XF305摄像机和3台5D Mark III。镜头则涵盖了多款定焦和变焦头,包括14、24、35、50、85焦段的定焦电影头以及一支EF 800mm定焦,佳能“大三元(16-35、24-70、70-200)”。
在拍摄一些低海拔场景或静态镜头时,主要用到了几支电影定焦头。登山后,主要使用佳能大三元,其中16-35mm用的更多一些,在登山的时候,因为很贴近拍摄对象,高山摄影师的机器挂的是16-35mm,在近距离拍摄的时候,它既能拍摄下全景,又能用35端来保证中景拍摄。800mm主要用于在第二阶梯拍摄队员继续往上攀登的远景。
拍摄机型调度方面,《喜马拉雅天梯》的4K部分由C500+AJA记录仪完成拍摄,由于武装后的C500有些庞大,对于登山拍摄来说不容易灵活运用。所以主要用在拉萨登山学校和珠峰大本营及以下的部分。登山后,C300和C100用得更多。而1DC主要用于逐格的拍摄,同时摄影组还用到了佳能XF305和5D Mark III。
点击观看短片,了解影片拍摄背后的艰难险阻:http://v.qq.com/page/s/3/r/s0168j0253r.html
我们需要身体、技术过硬的摄影团队
拍摄普通电视片也好、故事片也好,现场起码还能跟导演沟通,能在监视器上看看回放,几个机位、演员走位之类的一清二楚。而这种题材的纪录片则完全靠摄影师现场把控。因为纪录片拍摄的时间跨度很长,之前我们做了很多适应的拍摄,在这个阶段让摄影师熟悉器材,也让拍摄对象与摄影师、摄影机之间互相适应。同时通过这些拍摄,可以发现每个摄影师的长处,有些跟拍能力不错,有些玩空镜玩的不错,有些玩光玩的不错,这样就可以对他们进行不同分工。还有在语言方面,摄制组必须能听懂拍摄对象的语言,知道他们做什么,还要对这个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对于汉族摄影师是另外一个民族文化的东西,这些都必须要去事先学习和了解。
为此,我们还专门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培养了两位有登山经验的西藏摄影师去应对高山拍摄。因为西藏本身海拔就高,而我们拍摄这个片子,就是要攀登珠峰8848米这么一个高度的海拔,影片就是要表现登山向导如何克服困难攀登珠峰的故事。这个时候普通摄影师,在海拔5000米左右已经体力不支了,况且摄影师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还有脑力劳动。这两名具有登山经验的摄影师中,其中有一位曾九次攀登过珠峰峰顶,我们需要这种具有登山经验和身体素质的人来担当拍摄大任。
接下来经过三个月的培训,我们把关于对纪录片该拍什么、怎么拍的这些理念灌输给他。纪录片对摄影师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他既要能拍出非常美的画面,构图也要好,用光也要好,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纪录片要求摄影师能够在记录对象的日常生活中捕捉到那种强烈的纪实感。
总之,我们的摄影师有多累?举个例子:拍完这个全景后拍登山队伍,既有入画的,也有出画的。在拍完队尾的背影后,摄影师马上要超过登山者到前面去拍迎面的镜头,这种拍摄就算在平原地区都很累。
喜马拉雅不给你布光的机会
《喜马拉雅天梯》在拍摄过程中,除了固定机位拍摄逐格摄影外,没有使用摇臂和轨道,完全是手持和三脚架拍摄。同时也没有使用任何的专业灯光。因为在这种纪录片拍摄当中,机动性太强,设计太多或者有太多的辅助拍摄设备反而会变得累赘。这样就不可能做到及时拍摄随时发生的事情。现场根本就没有时间等你将轨道铺好,把摇臂架好、把灯光打好的时间。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很多平稳拍摄的移动镜头,要得益于佳能的C300和C100的轻便性以及低照性能。其余的升降摇移则完全由摄影师来代替庞大的摄影附件来手持完成。
这部片子几乎完全使用现场环境光。比如说登山队员临上珠峰前,在寺庙里面的拍摄,完全是利用寺庙上方的天窗透射的自然光下完成的。还有在绒布寺的洞穴中祈祷的这段情节,只有昏暗的酥油灯和队员的头灯打亮环境。在登顶过程中,团队突遇发电机停电,在手机屏幕的映衬下,队员脸上的表情,呼出的哈气等细节将环境的恶劣和队员登顶的决心刻画的淋漓尽致……这要得益于佳能产品的高感表现,有些镜头我们用到了ISO 3200的感光度,配合大光圈来完成拍摄。
登山途中摄影师与器材之间的惺惺相惜
在西藏除了要应付长期的低温,还要面临沙尘暴、暴风雪,对人对机器都是很大的挑战,摄影组为摄影设备配备了防护罩、保暖棉罩和暖宝宝,以保证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另外,摄制组也配备了足够多的电池,由于长期处于低温状态,电池也要进行保暖措施,海拔达到一定高度和低温之后,电池的续航能力会大幅下降。在低海拔地区,一块电池能拍摄三个小时到四个小时,而在高海拔,可能只有几十分钟,所以要携带大量的电池上去。在这次拍摄全程中,佳能器材的可靠与稳定,以及电池的续航能力保证了恶劣环境下的拍摄进度。
在高寒和暴风雪的环境下,几乎不可能靠取景器和监视器来完成设置甚至对焦构图,因为你几乎看不清楚显示屏。另外在高海拔的环境下,调菜单是非常吃力的,因为摄影师都戴着非常笨重的手套,按纽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所以我们拍摄的时候,比如说在阳光强烈的中午,或者早上,或者傍晚,都经过提前的测试,什么时间段下光孔开到多少?灰片开到几档?通过长期的训练,摄影师已经很熟悉了。这里要提的是不论C500、C300还是C100均内置了ND滤镜,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切换,试想一下,在恶劣的拍摄现场,大风高寒下外加灰片几乎不太可能。
用震撼的视角记录登山人的敬畏与决心
为了保证拍摄稳定性,摄影师用了很多低机位来拍摄,包括蹲在地上拍摄或者将摄影机直接放在冰面上仰拍。在保证拍摄稳定性的同时,这种视角可以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还有一些镜头摄影师平躺在冰面上,手握机器,仰拍攀登队员用冰锤撞击冰的情景。这个画面当时也是用的16-35mm镜头,高山摄影师和攀登队员是同步运动的,攀登队员走一步,摄像机往前移一步,后面有人推摄影师,配合前进绳作为辅助工具,把这种第一视角的震撼感带给观众。
片子里还有大量的仰拍全景镜头以表现人在大自然中显得渺小,同时展现一种强大的挑战心理。这种画面大部分都是佳能C300配备70-200mm或者800mm的定焦镜头拍摄的,长焦镜头可以压缩纵深距离,也可以拍摄远处的对象,令构图更紧密。画面强烈的明暗颜色对比之下,让喜马拉雅山看起来更加雄伟挺拔、险峻。在珠峰的映衬下,人显得非常渺小,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来体现顽强的挑战心理,刻画登山者预想到的艰辛与努力。
除了这些特殊的纪实视角之外,在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间隔摄影,用来展示喜马拉雅日月星辰与风云变幻。天上斗转星移,大本营里帐篷灯火忽明忽暗,这些镜头都是使用EOS-1DC拍摄的。这款相机的高感抗噪特别的优秀,摄影师全程使用RAW的照片格式拍摄,将感光度开到3200,曝光达到30秒每一帧,在后期时将黑场拉回了100。最后影片在大银幕上放映时,几乎看不清噪点。
后期与调色还原世界屋脊的温度感
《喜马拉雅天梯》拍摄的素材有500多个小时、20TB的原始素材,三份备份,采用阵列和移动硬盘方式储存。从大本营开始,摄制团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素材备份后根本没有回放的可能,都是在一定的周期内把储存卡带回拉萨进行备份及检视,待确定素材没有问题后再将储存卡带回,不过好在佳能的素材量并不大,且储存介质通用性好,成本又低,不用担心储存卡不够用的问题。回顾整个拍摄过程没有出现过素材没有记录失败或者丢失的现象。
扎西旺加在北京呆了20多天,专门盯后期调色,跟调色师做了很多沟通。有些人觉得这部纪录片应该具有更唯美的画面风格,加点暖调。而扎西旺加认为,色调应该倾向于冷色调,同时要随着剧情情节来调色,由暖到冷。比如说在学校、孩子家里面的镜头就用暖色调。而到了大本营,随着海拔越来越高,又把冷色调得非常极致。同样是高海拔雪线以上的白色,在扎西旺加看来色调是不同的。
影片调色前(上)后(下)呈现出明显的温度差异
比如说在海拔5000米这块,我们看到的雪山,和到6000米,到7000米,到8000米,呈现出的影调是不一样的,要给观众带来越来越寒冷的那种冷调。扎西旺加要求的是要调出很多细节出来,雪地不能为了白而白,它的阴影要有很多层次。最后影片中,扎西旺加要的这些影调都实现了,让温度感通过画面影响观众。
摄影指导对影调的寥寥数语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后期调色工程,为此我们也采访了该片调色师——钟晓波。
《喜马拉雅天梯》调色师钟晓波简介
钟晓波,知名调色师,啸行天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极具丰富的2K、4K及3D立体制作经验,调色代表作品:《夜宴》《集结号》《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故宫》等。
调色前(上)调色后(下)
作为调色师,我们希望给到我们的是最原始的素材,而不是经过转码的格式,很多人会担心这种多设备、多格式的文件会不会有兼容性问题,其实这个不会,因为现在的软件对各种厂商的编码格式的兼容性已经非常好了。所以当我们拿到小样后,进行回批工作也非常顺畅,这也要得益于《喜马拉雅天梯》的DIT部门对素材进行了很好的管理,原始素材和剪辑代理文件数据都保留了下来。
《喜马拉雅天梯》后期调色采用的是DaVinci Resolve Linux系统,在调色之前我们对素材进行了审阅,因为导演和摄影指导对色彩这块有专门的要求,不仅仅是把镜头与镜头之间进行匹配调整就好,在画面色彩构造、氛围上也提了很多的意见。
调色前(左)的素材保留了大量的高光及阴影细节,给后期留下充足的调色空间(右)
《喜马拉雅天梯》的素材给后期留足了空间,其中有一个镜头是他们爬山之前去了洞穴,是使用C500拍摄的,使用RAW格式,里面有先人留下的脚印,在拍摄的时候,因为是山洞里,光比较弱,我们要体现所有岩石的色彩等,但还不能提升的太亮,产生颗粒。我在处理的时候分了很多层去处理,单独把火光拿出来处理,岩石也单独进行了特殊处理,把它的质感体现出来。佳能C500给我的感觉还原度和可调动态范围非常大,在低照、细节表现方面,我相当满意,给我的暗部层次比较多,在调的时候对颗粒控制也比较满意,不像其他机器,稍微一拉分差颗粒就很容易体现出来。包括有个晚上在大本营,从脚开始往上拍的镜头,虽然当时摄影师只有头顶上的探照灯来补光,但是画面保留的细节已经非常多了,我在调色上很从容。
另外有些导演和摄影师要求比较高的镜头处理起来就比较复杂一些,其中有一个在帐篷里面的镜头,也是晚上拍摄的,这个镜头是向导洗完澡出来,脸上有一颗水珠,摄影师要求把这颗水珠体现出来,要弄得立体感强一点。当时的这个镜头是一个橘黄色的特别暖的镜头,稍微处理不好就会很难看。需要先把画面调成正常值,然后调整帐篷的颜色,再把人的肤色和周围的环境区分开,然后再去做汗珠,当时还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人物是走来走去的,那个镜头花了将近三个小时,几乎是一帧一帧的做跟踪。做完以后摄影指导都非常激动,能实现出来并达到满意的效果实在是很不容易。
后记:
高寒、强风、低氧……正如片中绒布寺长老所说,喜马拉雅是有守护神的,相比从前的人只知道膜拜,而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在世界之巅遥望大地。伴随着登山者的脚步,早在上世纪70年代,佳能影像设备就伴随着探险家登上海拔8848米的高度。30年来,珠峰的海拔没有变,而技术革新的高度却不断刷新,优秀的影像设备将为更多观众展现更加真实、更加震撼的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