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数码相机频道 PCPOP首页      /      数码相机     /      评测    /    正文

200支尼康镜头素质横向评测 广角篇一

  尼康这个品牌在广大消费者心中一直是专业摄影器材的代名词。除了精确可靠、坚固耐用的机身外,数量庞大素质精良的镜头群也是一直支撑尼康专业形象的重要因素。随着这两年数码单反相机的低价化带来的普及热潮,尼康的数码单反D70s、D50、D2H、D2X一直到最新的D200,全都热销大卖,随之而来的是尼康单反镜头的销量飙升,甚至出现了大量镜头不降反涨的情况。例如AF-S DX 17-55/2.8G IF-ED这款镜头曾经最低卖到过不到9000元,而现在竟然涨到12000元左右。

{imageTitle}
 
 尼康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专业镜头

  而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镜头时并不够理智,受到很多所谓“专业人士”的误导,单纯的认为大光圈,高价格的镜头就是好镜头,只有使用这些镜头才能拍出好作品。事实上数码时代对镜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镜头结构设计、镀膜选择等方面要用新标准去衡量,所以很多以前的经典镜头在数码单反上表现却大打折扣。日前日本IT网站DC Watch上分期刊登了由一位资深摄影人所作的200余款尼康尼克尔镜头评测,我们将会及时跟踪编译这篇文章,希望能对广大尼康数码单反用户购买镜头有参考作用。今天我们先来看看广角变焦镜头的第一篇。

{imageTitle}

 左边是17-55mm,右边是18-55mm,两者的价格差异竟然有10倍以上

作者简介

  根本 泰人:1959年生人,从1983年至2002年一直供职于三菱综合研究所,2002年辞职后自己创办专门收集经典照相机的HAYATA照相机实验室。从10年前开始使用冷却CCD进行天文摄影并进行数码图像处理。数码相机使用则是从尼康E2/E900开始。兴趣爱好是摄影、天文观测、兰花栽培和发烧音响等。目前为日本数家摄影杂志和音响杂志投稿。

本文编译自:http://dc.watch.impress.co.jp

  本篇主要是测试D2X上使用各种尼克尔镜头时的性能表现,D2X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受到镜头性能的影响,测试人需要非常了解所使用的镜头和光圈指数,因此这次测试并不能做到十分的严谨和科学,不过希望能给广大用户有益的参考。

  在这个测试中,本来希望能够将超过200支尼康F卡口镜头全部完成,但是由于一部分长焦镜头需要向尼康公司借用,所以首先进行测试的就以笔者自费购买的镜头为主。由于我平常对镜头的保养维护比别人细心得多,所以很多不常用的镜头以及作为收藏用的镜头几乎如同全新一样。另外,评测中使用的我自己的镜头完全没有任何镜片发霉、划痕以及功能缺陷等情况。

{imageTitle}

 本次测试主要使用作者自己的尼康D2X,另外还有D70

●关于测试方法

  因为镜头比较多,而本次也不是专注于数值的评测,所以就只在在附近的学校对建筑物进行不同光圈的拍摄。由于是平面被摄物,所以照片中心和周边部分的描写力很容易表现出来,光圈的变化也一目了然。不过由于评测时无法保证CCD与建筑物的平面完全平行,因此最周边部位的描写可能会因焦点平面的偏差而出现比镜头本身性能还弱的情况。这次测试作为非专业人士的笔者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这次测试使用了林霍夫制大型三脚架以及ARCA SWISS的3向云台(编者:这可都是优异器材阿,光ARCA SWISS的云台就要上万元人民币),可以很好的给相机和镜头提供支撑。为了不在拍摄时产生震动,因此所有的拍摄都以快门线小心的进行。根据天气和拍摄时间的不同,所以拍出的照片的整体印象可能会有不少不同的场合。

{imageTitle}
 
 价值上万的ARCA SWISS优品云台

  相机完全是出厂时的状态,白平衡设置为自动,色彩空间为Adobe RGB,ISO感光度为最低的上一段,自动对焦,手动对焦镜头的话,则以机身的对焦辅助为参考,在对焦屏上确认合焦。照片储存使用RAW格式,然后使用Nikon Capture 4.3或Nikon View 6.2.5转换为JPEG格式,没有进行其他的修改。

  测试中使用了D2X以及D70作为对比,某些镜头在相同焦距的情况下,在D2X和D70上显示的最大光圈值有细微的差异,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在使用可变焦镜头的场合,则取其镜头指标的中间焦距,拍摄后的图片信息上的焦点距离可能有一点点的误差,属于操作范围内,敬请谅解。

  第一篇和第二篇中测试的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焦距在24mm以下的自动对焦镜头群。

  AF-S DX Zoom Nikkor ED 12-24mm F4G (IF)是专门对应APS-C格式感光元件的第一款小型化尼克尔DX系列镜头的。这款超广角的镜头于2003年6月28日开始发售,目前国内售价约在8500元人民币。因为尼康的单反相机全部按照1.5倍换算焦距,该镜头换算为35mm标准焦距为18~36mm。

{imageTitle}

  经过1.5倍的换算,在这之前尼康镜头中最短的Ai AF Nikkor ED 14mm F2.8D也仅相当于21mm,而且还有着巨大的前组镜片,在携带性和操作性上都不太方便。随着广角镜在紧凑性和高性能方面要求的提高,所以在12-24mm F4G发售半年之后,Ai AF Nikkor ED 14mm F2.8D就很难再在市场上看到了。

  AF-S DX Zoom Nikkor ED 12-24mm F4G IF拥有紧凑的镜身设计,全焦距恒定F4光圈,拥有超声波马达可以实现全时手动对焦,操作手感也比较出色。另外由于使用IF(Internal Focus 内对焦)设计,对焦时也不会改变镜头长度。最近一部分变焦尼科尔AF镜头都采用在变焦环在后,对焦环在前这样反传统的设计,该镜头同样采用这样的设计。所以在和传统的镜头混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搞错。

  由于在成像质量上,AF 14mm定焦镜头的表现有些不尽人意,因此AF-S DX 12-24mm也就成了现阶段D2X可以使用的18mm焦距以下镜头中的唯一选择。18mm焦距上,在和其他4支变焦镜头和1支定焦镜头对比时也有很好的表现。但在12mm广角端的表现,光圈F11时画面四角仍会有令人不满的地方。在15mm以上焦距时,如果希望画面四角也能有出色的表现,则需要使用F8以上的光圈。如果用户只注重中心部分的成像质量话,那么就可以不必在意,放心的使用全部焦段。

{imageTitle}
 
 点击图片进入AF-S DX ED 12-24mm F4G的简易成像测试页面

  不过由于在对色差的修正上有所不足,所以AF-S DX 12-24mm在各焦距下拍摄的照片中,四角建筑物边缘出现了紫边现象。使用RAW格式储存的话,可以使用Nikon Capture 4.3的色收差补正进行消除,不过还是希望尼康在下一个新镜头的时候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这个问题。

  AF-S DX Zoom Nikkor ED 17-55mm F2.8G是DX尼克尔镜头的第三款产品,于2004年6月25日开始销售,目前国内售价约12000元人民币。换算为35mm标准后是一款相当于25.5~82.5mm的全程F2.8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拥有3枚ED镜片和3枚非球面镜片的豪华设计,在DX尼克尔镜头中也能占据专业级较高级镜头的位置。同样拥有超声波马达可以进行全时手动对焦,变焦环的阻尼感很好,整体操作性一流。不过该镜头的体积可以说十分巨大,并且使用大型的花瓣型遮光罩,在携带上比较费力。这次测试的产品是向尼康公司借用的。

{imageTitle}

  虽然从价格上来看,该镜头可以称为DX尼克尔系列的招牌镜头,不过它的17mm广角端在D2X上表现并不太好。光圈直到F11也无法令画面四角有出色表现。这个结果实在令笔者难以置信,又接连进行了多次重新拍摄,连拍摄位置也改变了数次,不过这个结果始终没有变化。与AF-S DX 17-55mm之相比,早先的AF-S 17-35mm F2.8D(IF)镜头,更便宜的AF 18-35mm F3.5-4.5D(IF)甚至新的18-70mm F3.5-4.5G(IF)广角端的表现都更为出色。

{imageTitle}

 点击图片进入AF-S DX ED 17-55mm F2.8G的简易成像测试页面

  在24~28mm焦距段,光圈收至F11后,画面四角的表现变为良好;而35mm焦距的非常好的光圈是F5.6~8,55mm端上全开光圈时的表现就不错了,但四角部分的表现通过收缩光圈也不会有太大改善。。

  AF-S DX Zoom Nikkor ED 18-70mm F3.5-4.5G(IF)是作为热门数码单反D70套机的附属镜头在2004年3月19日上市的,作为单独出售的镜头则是和DX 17-55mm F2.8G一样在2004年6月25日上市,国内售价约2500元左右。换算以后的焦距约为27-105mm,包含了平时常用的广角及中望远端,作为数码单反的配套镜头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imageTitle}

  该镜头紧凑的外形和D70的机身十分相称,使用了超声波马达,可以进行全时手动对焦,变焦环的阻尼感和操作性不错,使用IF设计令镜头在对焦时长度不会变化,不过在变焦的时候镜头前组还是会伸出来。随镜头还附送一款遮光效率十分优秀的花瓣型遮光罩。

  从性能上来说,该镜头和D70也配合的恰到好处。如果希望直到画面边缘都有很好表现的话,则无论在什么样的焦距上都要使用F8以上的光圈,不过画面的中心部位在全部焦距全部光圈下都有锐利的表现,几乎没有偏色。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该镜头在性能和使用简易性上,都可以满足其需要。

{imageTitle}

 点击图片进入AF-S DX ED 18-70mm F3.5-4.5G(IF)的简易成像测试页面

  不过,在对镜头性能要求上远远超过D70的D2X上,所有焦段画面四角的画质即使光圈达到F11也无法达到画面中部的质量。不过在18mm广角端,光圈从F5.6开始画面的四角画质开始好转,就这点来说比起高价的DX 17-55mm F2.8G还要略胜一筹呢。如果在后期处理时能掌握好锐度和对比度的调整,就可以得到相当优秀的画面,所以在D2X上该镜头也是非常实用的。只要不把照片放大到A3幅面的大尺寸,还是可以有相当锐利的照片的。

  一方面AF-S DX 18-70mm外形紧凑,操作性优秀,又含盖最常用的焦段范围,成像表现良好,属于最近Nikkor镜头中的杰作,价格也十分便宜。D70之所以这么畅销,这支镜头功不可没。

  AF-S Zoom Nikkor ED 17-35mm F2.8D(IF)是尼克尔镜头中的第二款广角端达到20mm以下的超广角变焦镜头。作为最初的17mm级别镜头在1999年9月29日发售,国内售价约11000元。实际上是和数码单反相机D1同时发售的。由于是在数码时代真正到来之前的产物,所以也对应35mm全画幅胶片相机。

{imageTitle}

  作为专业用镜头,AF-S Zoom Nikkor ED 17-35mm F2.8D可以全时手动对焦,拥有变焦时镜身长度不会变化的IF系统,同时变焦过程中镜身长度也不变化。高速的自动对焦,良好的手动对焦手感,方便自如的变焦操作,整体镜头的重量平衡也很好,都让这个体积庞大的镜头有了超越一般的操作性。尤其是装在尼康优异胶片机身F5上时重量平衡也很好,同时随镜头附送了大型的花瓣型遮光罩。

  该镜头拥有3枚非球面镜片及2枚ED镜片,共计10组13枚镜片,光学性能十分优异,画面表现应该是较高级别了。事实上也有很多专业人士都对该镜头十分信赖。在刚发布的时候,很多人对于该镜头竟然采用了原来专为长焦镜头使用的ED镜片而略感惊讶,不过在数码单反时代到来后,数码相机对于纠正色差的要求相当严格,大家也就对这样的设计习以为常了。

{imageTitle}

 点击图片进入AF-S ED 17-35mm F2.8D(IF)的简易成像测试页面

  该镜头在D2X上使用的时候,焦距相当于25.5~52.5mm。虽然操作性能十分优异,但是在画面表现性能上却没有所期待的那么好。特别是在17mm端,光圈收至F11也无法良好的表现画面的周边部位。焦距转向35mm时,画质也随之变好,不过考虑到该镜头的大小和重量,再加上价格的话,这样的表现是否能让人接受就值得好好思考一下了。作为笔者本身,是把该镜头分到了不在D2X上使用之列。

  在D70上的表现从广角端到长焦端无论什么焦点距离所拍摄的照片都只能说一般而已。而且和D70的组合这个镜头实在有点显得太过沉重了。虽然说是在胶片相机上非常的优秀镜头,但是在D2X上的表现只能算平均以下。这也是数码单反挑镜头的一个明显例子

  AF Zoom Nikkor ED 18-35mm F3.5-4.5D(IF)是在AF-S 17-35mm F2.8D上市约1年后的2000年9月8日,作为普及型超广角变焦镜头开始销售的,目前国内售价约3900元。在当时来说这个级别的镜头理所当然的没有采用超声波马达,由机身马达来控制自动对焦。不过采用了IF系统,对焦速度比较快,不过在变焦时镜头长度还是会变化的。重量上远远轻于AF-S镜头,不过因为要起到遮光罩的作用,所以镜头前端被有意放大,破坏了原本的紧凑感觉。如果能够开发专用的遮光罩,让镜头前端和整个镜身一致,难道不是更好吗?

{imageTitle}

  该镜头采用了1枚非球面镜片,1枚ED镜片,共计8组11枚的光学镜片组合,能够对应35mm的全画幅拍摄。最近对焦距离为33cm,比不上AF-S的28cm,不过仍然很实用。虽然光圈叶片有7枚,但仍然有近似圆形光圈的表现。如果使用35mm胶片相机的话,在最大光圈附近的四角有图像扩散的表现。我想这应该就是普及镜头与专业镜头的区别了吧,不过,作为我个人来说,因为它设计上的紧凑,所以带它出去拍摄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而测试的结果让人惊讶,该镜头在全焦端的表现都要比AF-S 17-35mm F2.8D的要好。不仅如此,就连和最新的DX 17-55mm相比,广角端的画质也要优秀一些。画面四角略有色差,不过使用RAW拍摄则可以利用Nikon Capture 4.3进行修正,感觉该镜头表现最好的光圈值在F5.6至F8之间。

{imageTitle}

 点击图片进入AF ED 18-35mm F3.5-4.5D(IF)的简易成像测试页面

  该镜头在D70上的表现依然良好,光圈F5.6时画面周边的表现也相当好。当然并不是说画面的四角拥有完美的表现,实际上那样的镜头在现实中应该不存在吧。总之,该镜头应该能算是非常不错的镜头了。

  虽然尼康公司过去曾经首先开发了28mm的广角变焦镜头和25mm的广角变焦镜头等,不过广角端可以达到20mm级别的变焦镜头的开发却比较晚。AF Zoom Nikkor 20-35mm F2.8(IF)作为尼克尔第一代广角端达到20mm的变焦镜头直到1993年11月才登场,当时该镜头的国内价格为12000元左右,在当时是相当高级的镜头了。目前已经停产,只能在二手镜头市场上见到了。

{imageTitle}

  这款镜头诞生之时,超声波马达技术还没有诞生,所以要靠机身驱动来进行自动对焦。镜头中央有切换AF及MF的控环,可以简单的进行切换。因为在机身上改变AF和MF比较麻烦,所以当时采用了这个方法的AF 20-35mm让MF变得简单了起来。

  该镜头采用了成本很高的精研削非球面镜片作为第一镜片,镜头由高性能的11组共计14枚镜片组成,拥有非凡的性能。在广角端从画面中央到周遍部分都有非常安定的表现,拥有可和定焦镜头比拟的优秀性能。此镜头作为35mm胶片相机上使用的镜头,现在仍活跃在各个方面。由于使用了IF设计,在变焦和对焦过程中都不会改变镜头长度,操作性优秀。最近的二手市场上,该镜头的价格下降了不少,有意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

  在经过D2X的测试后,确实让人感到该镜头和其价格的相符合。在广角端20mm时光圈F2.8开始非常优秀,F4时到周边部分也比较优秀,不过此后的光圈上升画质就不再有什么提高了。其他的焦距和20mm不同,光圈F4时画面四角都表现的十分优秀,F5.6时的画质更加好出色,不过之后就没有太大变化了。

{imageTitle}

 点击图片进入AF 20-35mm F2.8(IF)的简易成像测试页面

  依照D70所要求的水准的话,从F2.8都可以有很好的表现。只有在28mm时表现的较差,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因为对焦精度不够的关系。使用F5.6的话可以在全部焦段放心的拍摄。

  依照镜头出品时间的考虑,没有使用ED镜片也是正常,不过即使这样色差也是意外的少,适当的使用Nikon Capture 4.3的色收差补正的话,可以将紫变和绿边完全消除。

  在尼康广角端20mm以下的纯正变焦镜头中,这个镜头的性能可以说排在第一位了。换算成35mm标准后相当于30~52.5mm的焦距范围虽然有点窄,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原来的28~50mm级别的镜头,如果执着于画质的话,想必是会对这支镜头十分感兴趣吧。

  AF-S Zoom Nikkor ED 24-85mm F3.5-4.5G(IF)是2002年6月22日开始发售的,第一款在普及价格带的拥有超声波马达(尼康称之为SWM)的变焦镜头,目前国内售价约2900元。可以方便的切换MF功能,使用IF设计,对焦时不会改变长度。该镜头取消了光圈环(被称为G类型镜头),在相机本身无法调节光圈大小的尼康F4和F90等相机上使用的时候,就只能使用程序曝光或快门优先的自动曝光模式。不管怎样,该镜头还是有新世代感觉的,再加上价格比较便宜,笔者的很多朋友也都入手了。

{imageTitle}

  该镜头拥有1枚非球面镜片、1枚ED镜片共计12组15枚的镜片组,光学性能优异。24mm至85mm的焦段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方便使用,如果能忍耐因为镜头小型轻量化所带来的小光圈,那么从其优秀的操作性而言,作为尼康胶片单反相机的标准镜头是十分不错的。该镜头用在APS-C尺寸的数码单反上焦距约为36~128mm,与以前曾风靡一时的胶片相机的35~135mm镜头有几乎相同的使用感觉了。

  经过在D2X上的测试后,很让笔者惊异在这样的价格上会有如此的性能。无论什么样的焦距,光圈由最大开始画面到边缘也都有不错的表现,光圈值在F5.6时更是在至今为止测试的所有镜头中有数一数二的高画质表现。当然画面中央的质量也没什么好挑剔。但是我的这个镜头好象稍微有点问题,拍出的图象有少许色差,当然这是可以用Nikon Capture 4.3消除的。

{imageTitle}

 点击图片进入AF-S ED 24-85mm F3.5-4.5G(IF)的简易成像测试页面

  不过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该镜头在D70上表现的完全没有在D2X上的出色。笔者认为这可能是D70和D2X相比在自动对焦的精度上存在差距造成的。不过即使这样,这个镜头在D70上也是可以安心使用,属于尼克尔镜头中物美价廉的一款。

  Ai AF Zoom Nikkor ED 24-85mm F2.8-4D(IF)是在2000年10月26日上市的,拥有比较大口径的同时还能保持较低价格的标准变焦镜头,目前国内售价约4500元人民币。说它大口径是因为这个24-85mm的镜头可以在长焦端达到F4的同时,广角端24mm可以达到F2.8。而它的售价只有大口径标准变焦镜头Ai AF-S Zoom Nikkor ED 28-70mm F2.8D(IF)的1/3稍多。

{imageTitle}

  这款采用IF设计的镜头虽然使用机身驱动,但自动对焦依然十分迅捷。尺寸虽然比较大,但是和28-70mm相比已经相当小型和轻量了。而且24-85mm的焦段适用于更多的情况,有了它以后笔者几乎就不带28-70mm了,可见该镜头的方便。

  该镜头在35mm~85mm的焦距范围内微距功能比较强,特别是85mm端可以进行1/2倍的微距特写。而且,在微距拍摄时有光圈值不变这样的特征,在翻拍文档等条件严格的微距拍摄时表现十分出色,是个实用范围颇广的镜头,随镜头附送大型花瓣式遮光罩。

{imageTitle}

 点击图片进入Ai AF ED 24-85mm F2.8-4D(IF)的简易成像测试页面

  在D2X上的测试结果,光圈到F5.6都有相当不错的性能,35mm附近稍微较弱,除此之外的所有焦距大体上整个画面都很平均,画面中央部分也十分锐利。35mm焦距上使用F8的光圈画面质量有所提高。该镜头的11组15枚镜片中使用了2枚非球面镜片,没有采用ED镜片。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其色差却没有因此增加。

  在D70上的表现也大体相同,作为标准的变焦镜头来说是可以安心的使用。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