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耐司(NiSi)滤镜美西报告
几个月前收到NISI(耐司)的试用邀请和滤镜系统,一直没机会试用,6月利用“美西”项目拍摄之际,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际拍摄测试,首先声明我没和耐司签嘛约,被说服参加测试的原因,仅是因为喜欢厂家市场专员的名字:不平胸何以平天下,这么励志的名字,不知到感动过多少摄影师。
我的原则是,滤镜是个宁可不用,也不能凑合的东西,把一块靠不住的玻璃,挡在你的萤石镜头前面,你是嫌贵国的雾霾不够浓吗?无论是起到保护镜头的作用,还是为了获得某些特殊效果,加一块玻璃在镜头前面,都会影响镜头的素质和成像质量。因此我认为测评一块滤镜的优劣,就是评定其对影像质量影响程度。
偏色,一直是减光镜的通病。偏红、蓝、紫的我都试用过,听说还有能拍出彩虹来的(求试用)。严格说滤镜只有两种,一种是能用,一种是不能用。偏色直接改变了图像的面貌,其次是多次反射造成的局部偏色、雾化光斑,是最不能容忍的,都是典型的质量问题。轻微偏色或在图像四角及边缘产生紫边、蓝边等,可以通过后期修正或部分修正的,只能说凑合着能用,市场上的多数滤镜品牌都属于凑合着能用的级别,称得上能用的减光镜系统,屈指可数,而且很贵。能用又不算贵的滤镜有吗?能用又不贵的东西那不叫滤镜,那叫福利。
通过这次测试,我只能说福利来了。
试用首轮推荐的滤镜是NISI Soft nano GND8(0.9) 150x170mm。
配合镜头为:TS-E17mmf/4L,相机:EOS 5D mark III。
首轮测试重点是偏色,我没有选择风光摄影惯常的日出、日落时分,以排除环境光与色温变化(偏蓝或者偏黄)对测试的影响。选择色温略接近白色的测试时间和色彩丰富的环境,更容易对色偏做出直观判断。光圈设置到极限f22,增加衍射产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坏的测试结果。不平胸找我做测试,肯定不是因为我拍的好,是相信我知道什么叫不好。
NISI还真经得起折腾;样片显示的色彩还原很准确,反差,色阶,锐度以及边缘成像,都在可控能用范围。一目了然,不偏色。
第二轮测试选择的漫射光(散射光)环境。减光镜除了偏色,还有偏灰现象,表现为在漫射光环境中拍摄的画面偏软,不够透亮或出现光斑,原因是透过滤镜的光线与镜头产生了二次反射。在镜头前叠加两块滤镜,也容易造成二次反射,使图像偏灰。
据我了解,还没有一个品牌宣布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说通过镀膜改进来缓解,期待NISI在这方面带来些突破。
测试样片:美国大蒂顿
从测试样片上看,没有出现明显的反差衰减,灰阶丰富,成像结实,即便有微小的瑕疵,完全可以通过后期轻易解决。
滤镜偏色以及对图像反差、锐度的影响程度,凭眼睛和经验得出的结论,不知道NISI的攻城师是否同意,其实什么折射率、纳米、镀膜几层啥的标榜,可能只有理科男会信,摄影师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觉。
另外必须推荐一下NISI的滤镜盒,进入风光3.0时代,摄影师的逼格比片子还要重要,什么居家旅行必备的话就不多说了,亮点自己去找吧。随着更多优秀风景摄影师的出现,滤镜盒一定比滤镜卖的还要多,这是大势所趋。
风光摄影师标配nisi 滤镜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