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猜测! 希捷收购迈拓案内幕全解析
“不可能!不可能!”12月21日下午,也就是昨天,当我们听到这条消息后的第一反应。
官方网站提供的最新标识
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美国当地时间21日4时45分,希捷(Seagate)将斥资19亿美元收购迈拓(Maxtor),双方董事会将于今天共同发布确认声明。
由于职业习惯,面对爆炸性新闻的放出,我们会不自觉的去考究新闻背后的一切原委。追溯历史,在传统的硬盘领域,希捷经常碰到对手,其中迈拓就是一个,但是鲜有对手能对它构成实质性的威胁,更完全没达到AMD对英特尔的水准,除了迈拓。
希捷这一次并购后能否取得成功,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是我们所关注的。
2005年12月21日,希捷(Seagate)宣布将斥资19亿美元收购迈拓(Maxtor),对于本次收购已经得到双方董事会的确认,预计24小时之内就会正式对外宣布。
在硬盘驱动器领域,希捷排行第一,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 )第二,迈拓第三。现在市场对硬盘的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因为除了电脑之外还有许多数码场合将应用到这种大容量、廉价的高速存储设备。
当然,这也是05年末在nVIDIA收购ULi之后的又一爆炸性新闻!由于两家在桌面及企业级产品线上,有众多重叠之处,所以两家合并真正完成还尚待时日。
2005年,希捷所提出的目标是把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做到整个市场的第一名,现在来看,全球占有率已经高达28%,远远领先第二名13%,而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会跟全球数字持平甚至更优;此外,在台式机市场,市占率已经超过三分之一,SCSI的市占率更是超过了一半,笔记本市占率也达到了10%,可以看到希捷的迅速转变已经创造了极大的成绩。
目前希捷官方网站已经确认:www.seagate.com
关于希捷
希捷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全球领先的硬盘制造商。希捷在设计、制造和销售硬盘领域居全球领先地位,提供用于企业、台式电脑、移动设备和消费电子的产品。希捷的业务模型凭借业内一流的技术和制造水平,为全球客户提供成本低、质量高的创新产品。希捷致力于以屡获殊荣的产品、客户支持和可靠性来满足全球对信息存储不断增长的需求。希捷的业务遍布全球。20多年来,希捷致力于不断开发技术和制造产品,围绕“存储技术”这一事业核心,让数字世界的梦想成真。
什么叫收购?
在《公司法》中,企业收购是指一个企业收购或购买另一个或几个企业的部分产权。收购者股权在被收购者的资产中不占控股地位的,被收购者一般仍保留原有名称;收购者股权在被收者的资产中占控股地位的,经双方协商同意可改变原有企业名称。企业收购可通过股票交易和协商等方式进行。
你是否还记得,2000年时,刚开始的希捷产品在中国用户中口碑不佳,由于某些系列的产品性能不佳,在当时被视为低档产品的代名词。
2000年,希捷是业界最先一批推出的7200转IDE硬盘,不过依旧采用MR磁头,造成发热量高、噪音大而其性能并不比同期其他厂家推出的5400转硬盘高多少,所以市场表现并不是很好。 而当时的迈拓在成功昆腾硬盘后可谓春风得意,而今天迈拓被收购,令人有些实在难以想象。
为什么是意料中又是意料之外呢?
意料中,希捷公司的股价约20美元,市值接近100亿美元,在新希捷公司中,原希捷股东在合并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比例将高达84%,是迈拓股东的5倍多,而从年收入来看,而希捷公司的年收入“仅”为迈拓公司的两倍左右。
意料外,我们并没有想到希捷收购迈拓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
伴随着消息放出,网站的回复满满一盘,众说纷纭,毕竟在桌面级市场,希捷与迈拓的影响力实在太大,有如Intel与AMD间的斗争。让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反映:
网友:这一天终于来了。。。。。
网友: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网友:....这是什么事情?怎么我感觉好像是奇瑞汽车收购福特汽车一样
网友:希望合并后会为我们带来更好更有性价比的硬盘,我买的迈拓硬盘将来找谁保修啊?(才用了1年多)
网友:对我们用户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店大欺客,奴大欺主呀。
网友:天那,硬盘界得Intel要出现了,以后怎么会有便宜硬盘啊!
是的,这一天终于来了,过去的种种玩笑突然在今天变成了现实,那种感觉是可怕的。过去,我们看到的IT收购案也只是当一个娱乐头条而已,而今天,希捷收购迈拓,将会影响到很多一部分电脑使用者,意义重大。
希捷的产品线已经实现多元化发展了。现在,不少人也知道希捷为MP3、MP4等数码电子消费产品生产硬盘。实现这种认知上的转变,说明希捷在去年已经随着IT市场的发展,及时实现了巨大的转变,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与2002年喧闹了大半年之久的日立、IBM硬盘并购案相比,希捷收购迈拓事前显得平静许多。
作为并购之后的,另一大硬盘商西部数据于22日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引自,西数亚太区总裁蔡耀祥先生对希捷收购迈拓发表的观点:
“这对西数是个好消息。首先迈拓被收购造成的市场流失,会首先被市场中另外的、也是唯一的独立硬盘供应商西数所得。”
“其次希捷收购迈拓,使希捷在中国的代理商总数达到了7家,这不符合希捷的一贯做法和规律,这些有实力的代理也会被西数重视。”
“下一阶段西数的主要任务是在现有三成的市场份额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同时大力增加品质价值,提升口碑。”
创始于1982年的Maxtor公司拥有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执行人员团队,他们使公司成为整个行业最受人尊敬的公司之一。2001年4月,Maxtor收购了Quantum HDD,成为全球最大的硬盘厂商。2001年9月,Maxtor收购了MMC Technology公司,使Maxtor掌握了生产垂直记录媒体的技术。这些战略性收购行动使Maxtor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全球资源来提供一套完整的消费者、个人以及存储存储方案。
Maxtor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硬盘供应商之一,Maxtor硬盘已经成功走进了家庭、工作以及大型企业。过去,Maxtor公司通过不间断地提供高质量产品、服务以及客户支持,成为一个公认的市场领先者。
Maxtor面向以下市场段提供产品与服务:客户端计算、品牌产品/零售、消费电子以及企业计算。公司的系列硬盘产品旨在符合每个市场段的要求。Maxtor股票在NYSE上市,交易代码为MXO,公司主页www.maxtor.com。
- 客户端计算——PC、台式机RAID以及工作站(DiamondMax®drives)。
- 品牌产品/零售——个人/外置存储方案,其中包括Maxtor OneTouch™系列硬盘、Maxtor Shared Storage™解决方案、零售盒装硬盘以及附件。
- 消费电子——面向消费电子和数字娱乐的存储方案。其中包括专为数字录影机(DVR)、机顶盒(STB)和游戏机设计的Maxtor®QuickView®硬盘。
- 企业计算——为基于Intel的企业服务器设计的高性能硬盘(Atlas®硬盘),以及为近线和中线企业存储应用设计的大容量ATA硬盘(MaXLine™硬盘)。
Maxtor公司简介 | |
愿景: | 存储是许多下一代技术产品的关键动力。Maxtor是存储行业的领先者。 |
任务: | 通过提供涵盖大范围市场段的存储产品,其中包括台式机、消费电子、中线和近线存储系统以及高性能服务器,从而巩固和加强我们的领先地位。 |
基本资料: | Maxtor公司面向全世界提供创新的、先进的存储方案。产品包括3.5英寸ATA和SCSI硬盘;Maxtor OneTouch™ USB 2.0和1394外置硬盘;Personal Storage 3100外置硬盘以及QuickView消费电子硬盘、接口及视频编辑附件。 |
执行人员: | Dr. C. S. Park,CEO兼董事会主席 (要索取执行人员照片,请将申请发送到pr@maxtor.com) |
收入: | $38亿, 2004 |
员工: | 全球约13,500名员工 |
销售与分销: | Maxtor在美国设有几个销售办事处,并在澳大利亚、中国、法国、德国、英国、香港、日本、韩国、俄国、新加坡、瑞士、台湾和U.A.E.(迪拜)设有本地办事处。 |
生产与运营: | 各种产品线的研发地点包括科罗拉多Longmont市、麻省Shrewsbury,市以及加州米尔美塔斯市。 Maxtor的生产运营过程涉及它独具特色的、设于新加坡的、以cell为基础的生产工厂,以及爱尔兰和米尔美塔斯的维修、管理和物流中心。一个新的台式机硬盘工厂最近已在中国苏州峻工,并将于2005年开始生产。 |
网站 : | |
总部: |
|
迈拓桌面级硬盘产品回顾:点击官方网站页面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迈拓走到今天的局面,由于时间尚早,官方并没有给予我们太多的答案,在这里我们也只能猜测式的发问,如果你有什么观点和看法,你也可以在我们的留言板中回复。
在美国IBM几乎就是电脑的代名词,联想收购IBM PC确实让我们震撼至今,而今天的出现的希捷收购迈拓案列,确实让我们吓出了一身冷汗。
还记得2001年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报道“随着今年迈拓完成全昆腾硬盘事业部的收购工作,全球最大的硬盘厂商已经产生,那就是 MAXTOR Corp……原来迈拓公司只生产IDE 硬盘,这也是它们的强项;而昆腾公司的高端存储技术实力有资源优势,……”看来,IT行业没有“永远”的定义,能者居上才是不变的道理。
行业趋势
目前数字存储市场的需求正在急剧升温,大体积的音频视频文件对存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快速发展的硬盘技术在其它存储设备面前继续保持着高容量、低价格的优势。希捷对迈拓的收购正是适应了目前这一形势。
希捷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ill Watkins表示:“全行业的需求量大约比上年增长20%,PB(1024TB)消费量同期增长60%。实际上,截至12月底的财季很有可能实现行业产量突破1亿。勿庸置疑,由于消费者需要越来越大的存储容量来存储、保护和分享其数字生活,所有的计算机市场和消费电子领域都在持续增长。硬盘仍旧是推动电子行业发展的数字整合核心支持技术。随着内容丰富的媒体从家庭走向汽车和移动应用,而我们的产品成为这些激动人心的新应用的组成部分,我们有望继续受益。”
消费电子产品
在9月结束的这个季度,尽管某些手持数字音乐播放器和游戏应用出现了产品转移,希捷消费电子产品的发货量仍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继续保持了消费电子市场的领先地位。本季度公司共发售了390万块消费电子硬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DVR硬盘的发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超过一倍。业内应用最广泛的1英寸硬盘ST1系列硬盘,进入了手持GPS(全球定位系统)和照片打印机等新应用领域, 12家客户对该系列的8GB硬盘进行了认证,另有5家客户正在认证中。
移动计算产品
对于希捷Momentus系列硬盘的需求持续强劲,推动希捷在该领域的份额继续增长。更重要的是,希捷在面密度上的领先优势,使容量在80GB以上的硬盘销售比上季度增加了42%。希捷的发货量增长到240万块,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50%,比上季度提高了19%。
企业级产品
正如对9月结束的这一季度的预期那样,企业级硬盘的总市场份额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但是比去年同季度有所提高。希捷共发售了310万块企业级硬盘,保持了在这一市场的领先优势。希捷的Savvio 2.5英寸硬盘的销售在本季度再创新高,发货量比上一季度提高了69%。
台式机产品
希捷继续保持台式机硬盘领先供应商的地位,本季度发货量为1740万块,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6%。由于容量在200GB以上的硬盘发货量比上一季度增长了35%,该领域的产品结构得到了改善。希捷台式机产品的渠道销售在本季度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希捷公司对代理渠道库存低于四周表示满意。
代理的不同,可以出现更多种类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目前迈拓硬盘在国内的代理已经有建达蓝德、讯宜、金喜来、时代益华和伟仕,从当初的建达蓝德一家代理,到如今的5家,这到底是利还是弊,各有看法。
其实早在2004年,迈拓在中国国内的硬盘业务由以往建达蓝德独家总代理逐渐变成建达蓝德、金喜来、讯宜等数家总代理,当时便引发了几大代理商之间的纠纷。
特别是在北京讯宜也成为其全国总代之后,矛盾进一步激化出来。北京讯宜因此也陷入了“被取消总代理资格”的传言旋涡。业内甚至有消息传出,建达蓝德以自己在迈拓多年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多年来拖欠迈拓的巨大债务为要挟,给迈拓施加压力,要求迈拓取消其它总代资格,但此种说法并未得到建达蓝德证实。而当时北京讯宜公司作出了严厉声明,强烈谴责“某些厂商因自己利益需求制造、散播不负责任,恶意诽谤的谣言……”。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迈拓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可以说是越来越艰难。硬盘产品的利润本身就很微薄,市场竞争又进一步加剧。迈拓硬盘在国内销量一路走底,逐渐被希捷超越,丢掉了市场领袖的地位。而持有迈拓股票的分析师也指出,硬盘驱动器行业正在受到储存泡沫的折磨,这种泡沫正在限制对硬盘驱动器的需求。
中国区总代理建达蓝德和讯宜之间关于谁被取消代理权的纠纷还未远去,在比预期更为不利的行业形势下,公司出现了业绩亏损,当时的迈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行业萧条,迈托经营不善
在今年7月结束的上一个财年中,希捷总收入75.5亿美元,税后净利润7.07亿美元。同时迈拓的总收入已经从2003年度的40.8亿美元下滑到上一年度的37.9亿美元,同时1.28亿美元的净利润也变成了1.82亿美元的亏损。迈拓在最近五个季度有四个在亏损,最近三年中有两年在亏损。
鉴于公司日益恶化的财政赤字,2004年第4季度公布的财报显示,迈拓公司季度亏损额高达7千万美元,合每股股票下跌28美分—决定放弃它的2.5英寸笔记本硬盘开发计划,希望藉此度过难关。
虽然产品的毛利率和平均售价较第3季度都有所上扬,但是,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迈拓公司第4季度的净亏损额为6,301万美元,较上个季度公布的5,830万美元更高一些。所以,当迈拓公司的总裁C S Park指出这些数字“诚实地反映了我们公司的成本与费用结构缺乏竞争力的现状,集中表现在桌上型硬盘产品系列上”。
2004年的迈拓在桌面硬盘的生产和设计问题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公司经营每况愈下,也导致了管理层的变动。尽管新管理层放言迈拓将会复苏,但爆出的产品问题导致其十月份股价又下跌了5%。原本主力优势的零售客户,后来销售重点全部放在企业客户方面。在今年前三个季度中,迈拓的收入已经增加了6%,毛利率已经有所改善,亏损也有减少。但是难逃恶运。
迈拓公司称将裁减400-500个工作岗位,并且预测在6月26日结束的第二季度中公司将出现净亏损,亏损额在2000—3000万美元之间,相关人士表示此举势必影响其在中国的业务。
而比之下的希捷是喜讯连连,希捷2005年9月30日的季度业绩,报告收入20.9亿美元,净收益2.72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0.54美元。报告业绩中包括1600万美元的非现金股票报酬和400万美元的重组费用。在1600万美元的非现金股票报酬中,600万美元是销售成本,1000万美元是经营费用。而上年同期收入是15.6亿美元,净收益是5400万美元,每股摊薄收益是0.11美元。上年业绩中不包括非现金股票报酬成本。
希捷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ill Watkins表示:“希捷本季度再创佳绩。各个市场上需求保持良好态势,笔记本和消费电子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希捷的持续增长及其行业领先地位反映出公司在硬盘存储市场上的实力。”
收购后的影响
对于收购,Maxtor主席兼首席执行官Dr. C.S. Park这样说到:“我们相信一次结合对我们两家公司的股东都会创造的价值,收购会带来一笔非常吸引人的费用,这样也可以使得合并后的公司价值的增进,合并后的公司会依靠两家技术上的互补,在今后为用户提供更多吸引人的多种多样的产品,也使得最终产品成本降低,新产品的更新也将会更快速的达到市场为用户服务。”
这次收购对希捷而言不仅仅是对产品线的丰富,更可以利用其生产工艺将迈拓硬盘的价格降低到一个更低的水平。据参加谈判的一名高官称,希捷希望籍此每年节省3亿美元。
硬盘制造商很看重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尤其又是一种长期的竞争,过去希捷、西部数据和迈拓三大硬盘厂商保持着高关注度。 在硬盘市场的竞争中,只有那么几个竞争者,他们分别是Hitachi(日立), Maxtor(迈拓), Samsung(三星), Seagate(希捷)和 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简称西数),还有像ExcelStor(易拓,国产品牌)销售商也在这市场中起了一个支持的作用。
希捷收购迈拓后,一个一方独大的局面将会出现,那么硬盘市场是否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局面,这也是很多人所担心的,这难道又是一个硬盘事业中的Intel?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相比较于自由竞争市场,我们知道一个垄断市场将带来两个弊端:
第一,浪费经济资源。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厂商不会把生产扩大到成本最低之点。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必然将生产进行到长期平均成本最低时才达到长期均衡,也就是生产效率可发挥到最大限度。但是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则产生于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时,这决不是长期平均成本最低之时,结果,生产效率没有得到最大发挥,资源没有最好的利用,产量少了,价格提高了,这无异于社会受到损失。
第二,社会福利损失。由于垄断厂商的产品定价高于竞争厂商产品定价,因而消费者获得的剩余减少了。这是社会福利的一种损失。其中在定量分析中,当垄断者把价格提高到超出MC=MR时,消费者剩余将会减少,所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转化为垄断者利润,另一部分则就是由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真正损失。
并购后,硬盘市场,也只有日立、西数、三星可以联合抗争,并购后能否的新希捷能否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如果说不,那么太过于草率,一切将将等待时间去证明。还有便是售后问题,原本迈拓常年积累下来的客户,这也是需要我们去照顾的用户群体,相信新希捷一定有能力给大家一个很好的答复,大家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目前,硬盘制造的成本已经没有太大差距,所以价格更多的还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希捷在2004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了五年的质保承诺,这是现在各硬盘厂商提供服务时间最长的品牌。我认为,这是希捷在2004年迈出的最具战略意义的一步,我们多么希望,合并后的希捷始终保持自己的过去声称的原则:“一切以客户的需求为主要目标”。
此次交易完成后,原希捷投资者将拥有新公司84%的股份,迈拓一方拥有16%股份,目前希捷和迈拓的股价分别为$7.25和$4.52,也就是说迈拓股票将增值60%左右。
希捷公司董事长William D. Watkins将执掌合并后的新公司,迈拓董事长C. S. Park则将会在新公司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收购迈拓后的希捷在硬盘市场的霸主地位无疑将更加难以企及,但也会在投资者之间引发一些怀疑。希捷能否顺利消化迈拓并为己所用,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我们一直想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收购案中,找到一些规律:是什么动力在推动一轮又一轮收购浪潮?如今的收购跟以前的收购有什么不同?未来新的收购潮是否会出现、何时出现?
这一次是近几年来,暨迈拓收购昆腾(Quantum)、日立(Hitachi)收购IBM硬盘部门之后,磁存储领域的第三起重大并购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当年的经典之作。
说起迈拓,我们得先提一下它并购的昆腾硬盘。在被并购前,如果说昆腾是中国硬盘产品的知名品牌,恐怕没有人反对,尤其在1998、1999年,简直有非昆腾硬盘不买的架势。的确,昆腾的技术优势使其一直走在其他厂商前面,它的新产品研发能力最强是其最大的优势。在被并入迈拓公司以后,虽然昆腾的品牌不再保留,但其尖端的研发技术仍然将极大的促进硬盘的发展。
美国Maxtor Corporation于美国时间2000年4月2日宣布,该公司已经完成了收购及合并美国Quantum公司的硬盘设备部门Quantum硬盘公司的手续。
“此次合并的成功使得Maxtor公司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硬盘企业”(Maxtor公司)。两家公司2000年的营业额合计约为60亿美元。
Maxtor公司于2000年10月份宣布两家公司针对收购及合并Quantum硬盘公司达成了最终协议。收购金额为约23亿美元。合并后的公司名称仍然采用“Maxtor Corporation”。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在今后1年半到两年期间,通过合并资源和整顿重复投资实现每年减少1亿2000万美元~2亿美元成本的目标。另外,Quantum公司与松下寿电子工业之间的关系将仍然维持现状,这一交易将使钻石Maxtor 超越希捷Seagate 及国际商业机器IBM 成为最大的硬盘制造商。对用户而言,昆腾Quantum在SCSI与钻石Maxtor的IDE技术互补情况下,可增强一定实力。
在昆腾被迈拓收购前,至少在国内市场上,昆腾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迈拓,火球这个商标代表着的就是市场份额、就是利润。
说到IBM,不仅仅是因为它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硬盘,还因为它对硬盘技术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实在太大了,除了前边提到的温彻斯特技术外,IBM的磁头技术一直走在其他厂商前面,其GMR磁头技术已经成为新世纪硬盘事实上的标准。
对电脑配件比较熟悉的用户都知道,IBM的硬盘曾经一片风光,IBM就是品质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IBM硬盘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最终用户的失望,甚至经销商也开始抵触IBM的产品,从2002年11月中旬开始,北京众多的硬盘经销商,有相当一部分拒绝销售IBM硬盘,当时市场上同档次产品中IBM的硬盘价格是最低的,甚至有的用户要购买,一些经销商还会提出善意的劝告,让客户改买其他的品牌的产品。
2002年12月,日立收购了IBM的硬盘机部门,日立(HitachiLtd)已获得欧洲执委会的同意,得以用20.5亿美元收购IBM旗下处于亏损状态的硬盘业务。
2003年1月1日成立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1月6日,日本日立公司社长庄山悦彦在东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日立公司以20.5亿美元收购美国IBM公司的硬盘驱动产业,并在美国成立日立全球存储盘技术公司,使之成为硬盘驱动业界最大的公司。
8月18日宣布与长城旗下的易拓科技成立合资公司。
日立将与IBM成立合资公司,初期持股70%,3年内将百分之百持股,预期2003年度能够转亏为盈,营收则可望达50亿美元。IBM存储事业部和日立合资的新公司在2003年1月1日开始运作。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业务发展及策略副总裁Dirk Thomas表示,日立从IBM购买的是包括世界各地生产基地和专业人员的整合资源,目前的目标是将会进一步推动产品在汽车领域和消费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达到业内非常先进、最广泛的产品组合,事实上,我们对产品线的更新将很快进行,在世界范围内公司都将进行垂直整合,以有利于技术引进的速度。
此次交易将IBM从这一令其烦恼的产业中解放出来,并与日立建立了联盟,从而使其可与EMC在该领域进行领先地位的竞争。
日立计划将收购的业务与其自身的部分合并成立一个合资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最初日立拥有该公司70%的股份,3年后完全拥有该公司。日立估计,到2006财年,其营业额应可增加至70亿美元。
与计算机其它组件类似,硬盘在过去的一年中也经历了需求缓慢和价格急速下跌。虽然IBM声称是自己发明了硬盘驱动器,但产业观察家们称,IBM近年来在该业务方面一直亏损。
都说中关村“奸商”多,从硬盘选购事件来看,经销商与用户在对待IBM-IDE产品态度达成高度的一致,经销商既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也希望客户在购买了硬盘后能够踏踏实实地用上一段时间。这不能不说是IBM硬盘厂家的悲哀,无论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毕竟事情发生了,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后续的不良影响力还将继续发挥其不良的威力。
硬盘驱动器和其他的一些电脑配件在过去的一年中需求量减小,产业下滑厉害,IBM在最近几年在硬盘部分亏损了不少钱,这也是IBM决定把硬盘部分转手给日立的主要原因。
随着中国PC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硬盘市场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硬盘厂商之间的竞争也逐步加剧,产品、技术、价格、渠道,无一不成为他们各自获得成功的“杀手锏”。2001年,随着昆腾硬盘被迈拓公司收购、富士通退出台式机硬盘市场,中国硬盘市场竞争格局变得更加简单、尖锐。
希捷能够顺利地完成对迈拓的收购,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日立却是虎视耽耽的想抓住这个机会。2003年1月,IBM就宣布完成了向新公司的硬盘业务移交工作,但公司内部的磨合直到今年才基本结束,对合并之痛有切身体会的日立想必不会轻易放过希捷。
希捷收购迈拓后,两家能进行技术上的相互补充,在资本运作上能作到最大化,对于硬盘行业的技术发展和硬盘成本的控制无疑是非常好的,相信希捷一定考虑得更多。我们以后将看到新希捷公司与日立、西数、三星,一对三的局面,希望带来的是更好的竞争,不是垄断。
希捷的制胜关键是不断开发先进的硬盘驱动器产品。它在1英寸、2.5英寸、3.5英寸等不同尺寸规格的内接和外接产品领域都是市场的领导者。产品的存储容量从2.5GB 到500GB,应用范围从价格敏感的台式电脑、消费电子产品(从手持式设备到家庭影音设备)、便携式存储、笔记本电脑及企业网络服务器。
2005年,希捷又推出了10款业内领先的新产品,涵盖:
•第一款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2.5英寸硬盘;
•第一款8GB,1英寸硬盘;
•第一款采用全机加密(FDE)保护系统的笔记本硬盘;
•突破行业标准,为汽车或其他严峻环境而设计的专业硬盘;
•容量高达0.5TB(500GB)数字视频摄像机DVR硬盘;
•最新的高大容量便携式硬盘及外接式硬盘
收购后是否一定能发生质的改变?当年的惠普收购康柏,也堪称IT收购一绝。今年2月,惠普CEO卡莉-菲奥莉娜被解职,其中收购康柏使惠普陷入了低利润业务泥潭,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卡莉在高利润的服务器和服务市场的赌注也输得一败涂地。
我们也看到收购后的企业阳光的一面,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第一步;微软收购反间谍软件公司GIANT,为Windows用户提供更安全的电脑环境;思科公司收购Protego网络公司,也旨在增加更多的安全产品;赛门铁克公司并购存储软件厂商Veritas,安全软件和存储软件方面的领先者强强联手…… ,最近NVIDIA收购ULi也为主板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残酷的竞争使得厂商们筋疲力尽,但是只有竞争才有发展,每一场竞争预示着产业的进一步前进。不断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和技术竞争使得竞争的实质不断升级,从最原始的价格竞争已经慢慢演变成了技术竞争,当然,无论厂商们如何打得难解难分,最终受益的还将是消费者。因此,在厂商们展开激烈角逐的时候,一方面将该产业推向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消费者感受到了竞争带来的利益。
企业收购时一种纯市场的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经营管理策略。企业收购的目的是追求创利的最大化,企业收购是通过取得控制权进行资本运作的一种投资行为。
前景如何,业界大小并购案会产生怎样的产业震动,目前还不能下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正如业内人士分析的那样,这场并购以及此轮接二连三的并购,对全球产业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未来的新希捷公司,从一个有趣的角度上谈及,这无疑是希捷、迈拓、昆腾这三家的合体,这对于硬盘行业来说,是可怕的。
大鱼吃小鱼,强强联合,这是一场“圈地运动”,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纳斯达克的旗帜再一次向我们飘扬的时候,我们还在犹豫什么?
2006年即将到来,回顾2005年IT出现了三件大事:第一是阿里巴巴收购雅虎,第二个是百度上市,第三就是以WEB2.0为核心的一批创新企业。收购便是其中最火热的关键字。
回到2004年12月6日,34个亿美元的收购价格,Adobe与Macromedia合并。一个2D图像软件的霸主由此产生,Adobe心中多年的一块心病也就此除去。
从当年Macromedia的故事,我们学会两件事:
1、后来者应该独自开拓一个市场,或者说抢老大们的未来市场,而不是和老大们硬碰硬;
2、要快速建立自己的标准,形成竞争壁垒。这两件事做好了,最差的结局也是被收购,反正不会死掉。再说说倒霉的Netscape吧,明明Web浏览市场是它开拓的,最后却没逃过微软的“魔爪”。就因为它没有自己建立一套网页标准,反让IE抢了先。
2005年的IT行业,市场总量在增加,用户支出的总量在增加,另一方面竞争在加剧,对于单个企业挑战更大,对于如今IT行业频繁出现的收购案,它表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市场在成熟,现在是一个需要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经营规模来获得绝对利润的增加的时代。
可以想见,未来的整个产业层次将更为清晰: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芯片技术依旧把持在极少的公司手中,在此之上的OEM 制造业也将越来越简单,此上是具有品牌的整机、网络产品、外设等的制造业(含销售),再往上是成员越来越少的软件产业和服务咨询业。
对视: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谁是获利者
当然,电信运营商也已经“加盟”进来,它们提供基础的网络架构和服务。如果再简化这个结构,那么整个产业只包含了技术型公司、硬件制造公司、软件服务公司和基础架构运营公司。这个模型也不是新的,但未来的IT公司将会越来越明确地把自己定位在某一个类上,从而突现自己的优势资源和能力。
未来的收购将很难看到90年代那样纯粹为占有客户资源、消灭竞争对手的模式了。未来的收购将朝着如何更有利于公司定位、有利于满足集成化日高的客户需求、资源重合度小的方向发展。
是的,从企业运作角度看,并购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寻求战略发展的一种模式,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这是很正常的事件,这样一次收购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当时对于零售市场,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极具震撼力的合并,想想,一台PC怎么能缺一个硬盘?
合并后,你认为新希捷最大的敌人是? |
西数日立三星应该是三者联合起来 |
过去,你更喜爱哪一个品牌? |
希捷Seagate迈拓Max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