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最著名的消费电子规格之争
分享
JVC和松下的开发人员敏锐的看到了当时最大的市场——美国消费者对最喜欢的棒球赛运动的录像需求。提出不管如何做到,也必须要满足棒球赛每场历时2-3小时的录像时间长度,这远优于当时Betamax仅能提供的1个小时的最长录像指标。这同样也能满足一部标准电影长度的发行需求。在公司方面下达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命令下,开发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是最终却漂亮的赢得了这场胜利!Betamax也因此退守到了专业领域。
今天的VHS更多是被DVD录像机整合的形式出现
这场规格之争在随后的20多年里陆续衍生出了VHS-C(小型摄像机用录像带)对Video8, SVHS-C对Hi8等规格之争,VHS自身也发展出了更高品质的SVHS和数字化的D-VHS等规格。JVC和松下还在广播领域分别推出了基于SVHS技术的Digital-S和M、M II规格,这些都延续着VHS的辉煌。
同样的在这个背景下,各大厂商携手在1995年前后统一制定了小型数字摄像机DV和MiniDV规格。当然在今天我们已经很少看到VHS的身影了,它已经被VCD,DVD等所逐步淘汰。
这场规格之争也让之前选择了Betamax的消费者蒙受了损失,也因此出现了许多Betamax的忠实支持者。去Google检索一下Betamax和VHS,你会发现一些消费者到今天依然为Betamax鸣冤,痛骂VHS的有趣现象: )
在“光盘是应用趋势”的共识下,D-VHS已很难再得到厂商的重视
点评:技术优秀未必一定胜券在握,轻视市场的需求依然会遭到失败。Betamax和VHS之争已经成为经典案例被写进教科书里。
经过Betamax和VHS这一战,SONY和松下两边都汲取了许多经验和教训。SONY从单纯依靠先进的技术争夺市场,转为从控制硬件和软件两条路线入手;而松下则不断加重自己尖端技术的开发,在近年来的数次规格之争中都偏向于先进规格,比如DVD时期的SD以及现在的BD阵营。<
0人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