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最著名的消费电子规格之争
虽然表面看来只是0.6mm和0.1mm保护层的厚度之争,但是这背后却是显而易见的巨大利益,即便是规格最终统一,除了商品化的产业链外,还有无尽的专利收益。这些在今天DVD上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利益也代表着下一代光盘获利方式,所以谁也不肯轻易让步。
● Betamax vs VHS (家庭录像机之争)
基本情况:为了满足家庭视频娱乐需求,作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消费电子产品规格,VHS盒式录像机问世于1976,由当时的JVC推出,随后得到了其控股的松下电器的强有力的支持。VHS是Video Home System的缩写,也有根据其工作原理翻译为Vertical Helical Scan(垂直螺旋扫描)的意思。
在今天,Beta几乎是专业录像设备的代名词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市场里同时存在的竞争者还有SONY公司的Betamax以及飞利浦的Video 2000规格,其中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Betamax和VHS之间。最终VHS因为其简单实用的构造以及充分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而获得大胜,从而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占据了消费市场98%以上的份额,甚至老对手SONY和飞利浦也来一起生产销售VHS录像机。
VHS铸就了JVC的辉煌。相信许多经历过90年代初期卡拉OK录像机风潮的朋友们应该有很深的印象,那时候松下,JVC简直就是录像机的代名词,每个家庭都以能拥有一台VHS录像机为荣。
傲慢的SONY认为自己的Betamax画质最优,并且早一年发售,理所当然应该最受欢迎。但是VHS的开发者更重视来自市场的需求,一个有趣的例子被记录在一本介绍松下历史的书中的VHS开发背景资料里。
JVC和松下的开发人员敏锐的看到了当时最大的市场——美国消费者对最喜欢的棒球赛运动的录像需求。提出不管如何做到,也必须要满足棒球赛每场历时2-3小时的录像时间长度,这远优于当时Betamax仅能提供的1个小时的最长录像指标。这同样也能满足一部标准电影长度的发行需求。在公司方面下达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命令下,开发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是最终却漂亮的赢得了这场胜利!Betamax也因此退守到了专业领域。
今天的VHS更多是被DVD录像机整合的形式出现
这场规格之争在随后的20多年里陆续衍生出了VHS-C(小型摄像机用录像带)对Video8, SVHS-C对Hi8等规格之争,VHS自身也发展出了更高品质的SVHS和数字化的D-VHS等规格。JVC和松下还在广播领域分别推出了基于SVHS技术的Digital-S和M、M II规格,这些都延续着VHS的辉煌。
同样的在这个背景下,各大厂商携手在1995年前后统一制定了小型数字摄像机DV和MiniDV规格。当然在今天我们已经很少看到VHS的身影了,它已经被VCD,DVD等所逐步淘汰。
这场规格之争也让之前选择了Betamax的消费者蒙受了损失,也因此出现了许多Betamax的忠实支持者。去Google检索一下Betamax和VHS,你会发现一些消费者到今天依然为Betamax鸣冤,痛骂VHS的有趣现象: )
在“光盘是应用趋势”的共识下,D-VHS已很难再得到厂商的重视
点评:技术优秀未必一定胜券在握,轻视市场的需求依然会遭到失败。Betamax和VHS之争已经成为经典案例被写进教科书里。
经过Betamax和VHS这一战,SONY和松下两边都汲取了许多经验和教训。SONY从单纯依靠先进的技术争夺市场,转为从控制硬件和软件两条路线入手;而松下则不断加重自己尖端技术的开发,在近年来的数次规格之争中都偏向于先进规格,比如DVD时期的SD以及现在的BD阵营。< 基本情况:在VHS开始显现市场优势的时候,JVC松下协同美国的RCA在上世纪70年代末发布了另一个只读影碟规格VHD(Video High-density Disc 高密度视频盘),并顺带提出了AHD音频规格。鉴于JVC和松下在VHS战役中取得的成绩,VHD几乎赢得了业界所有厂家的支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先锋(Pioneer)在1981年独自发表LD激光影碟规格作为挑战。LD(Laser Disc),许多人应该对这种大光碟有印象,在DVD面世之前,LD是一般家庭较高级的视频播放电器。
LD让大众第一次见识了激光产品运用所具有的先天优势:非接触式的读取方式使得播放机和盘片寿命更长,影音品质也不会因为多次播放而有所下降。
LD与普通的CD尺寸对比
然而面对VHD压倒性的集团优势,LD的前景起初并不被看好。但是由于VHD规格采用机械接触方式带来唱针和盘片磨损的先天不足,也有背于激光技术的发展大方向,虽然得到了商品化和广泛厂家的支持,但是在市场上很快就被淘汰了。而随着SONY/飞利浦的CD激光唱片规格的发布,AHD在商品化之前就告别了历史舞台。当然在1997年DVD商品大量上市以后,LD便渐渐的退出了市场。
VHD看起来就跟黑胶唱片差不多
点评:即使有一边倒的集团优势也未必就一定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规格本身的不足必然导致最终的失败。LD是第一种展示了激光产品优势的消费电子产品,其市场销售的成功也加速了民用激光产品的发展速度。< 基本情况:在Walkman风靡世界若干年后,由于DAT(Digital Audio Tape)数字化的方式并且超过普通CD的音质水平,让唱片业界深感不安,并通过政府立法禁止其进入消费电子领域,因此DAT并没能成为大众产品。随后SONY和飞利浦这对推出CD音频格式的老搭档在寻求一种新的便携式音频格式中,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DAT的体积其实挺适合做随身听的
索尼非常看好可擦写磁光盘的应用前景,在1992年推出尺寸只有CD的1/4大小,带盒子的可擦写小型光盘MD(Mini Disc)。为了弥补容量上的不足,采用了先进的ATRAC有损压缩方式来去掉声音中一些人耳容易忽略掉的部分来实现等同一张标准CD74分钟的录音长度。
另一方面,对于自己在上世纪60年代推出的标准磁带格式(compact cassette)的广泛普及,飞利浦打算用同样物理规格数字方式的dcc(digital compact cassette)来延续这种辉煌。 dcc兼容已有的模拟磁带,但是能通过采用类似ATRAC的PASC数字编码的方式录制和回放接近CD音质的dcc磁带。因为磁带在容量上占优,实际上dcc的音质要优于MD。几乎在MD上市的同时,dcc也开始销售了。
“生产终了”的dcc
现在看来,这场规格之争似乎又重复了LD和VHD的情况。 dcc依然采用容易磨损的接触方式,并且依旧会出现磁带卷带等缺点,而在随机读取上也远没有非线性的光盘来的便利,而且SONY在宣传策略上一直强调MD就是可以录音的CD,这在CD的优点被大众广泛接受并推崇的当时来说是相当有冲击力的。
虽然一开始MD有着体积大,电池寿命短,性能不稳定的缺点,但是市场最终向MD倾斜了,随后,dcc阵营的主力松下也易帜开始开发生产MD,最终dcc被放到博物馆里去了,或者偶尔作为回顾MD历史时的一个反面教材被提及一下。
天!这个大砖头也是MD吗?
点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说MD赢得胜利是得益于其光盘结构使用上的便利,然而在今天,包括硬盘在内的MP3半导体便携式音频格式面前,十几年前出现的MD的使用方式显然落伍了,从“便利”变成了“烦琐”。我们不能忽略这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MD和MP3只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使用习惯。前者跟磁带类似但比磁带轻巧方便,通过不断添置新的MD碟片来录制不同的内容,通过交换碟片来与别人分享;而后者依托于个人电脑的发展,通过不断的下载快速存储到半导体(硬盘)里来更新音乐,或者不断的添加内容到大容量的硬盘来选择欣赏数不清数量的歌曲,分享的方式就只需要把单个音乐文件通过网络等传输给对方。
其次,作为民用数字录音产品,从DAT被枪毙到今天MP3成为大势,音乐出版业界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被迫接受。虽然MD规格搞了一套很封闭的版权保护系统,但是却很小心的不触动唱片工业敏感的神经。其实从MDLP,NET MD,Hi MD的出现中,我们也感受到了MD自身努力在使用习惯上随着人们的观念的变化而一步一步的开放着“便利”程度。这当然这也是为了能在与后生MP3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Dcc生于兼容,也死在兼容上了。有时候并不是说做好兼容就万事大吉了,人们对磁带的缺点已经忍受了那么久,你不能要求他们为了那点兼容性而继续忍受下去。
基本情况:90年代初期,MPEG2压缩技术的出现让在CD尺寸大小的前提下实现LD画面品质的新一代视频光盘成为可能。为了寻求一种VHS的替代产品,出现了东芝/华纳/松下阵营的SD(Super Density Disc)与SONY/飞利浦的MMCD(MultiMedia CD)之争,在业界的要求下最后统一为今天的DVD标准(起初为Digital Video Disc,后来定义为Digital Versatile Disc)。
与前面那两个规格之争不同的是,SD/MMCD并没有商品化后在市场上真刀真枪的血拼。统一规格的谈判是应好莱坞等各方的要求,同时也是双方为了避免重蹈Betamax与VHS之争的恶果。(由此可见Betamax,VHS的事情对业界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以至于在之后的30多年里每次都被拿来说事。)
那个SD的标志是不是有点眼熟呢?
从规格上讲,东芝这边的SD是更为先进的0.6mm + 0.6mm背对背方案,比MMCD沿用CD的12mm保护层方案在容量以及发展潜力上更有优势。但是一开始SD却并没有能很好的兼容已有的CD光盘,而这也是MMCD所宣扬的最大优势。
经过慎重考虑,两大阵营都希望拉拢的松下选择加入东芝阵营,并且帮助SD阵营比较稳妥的解决了兼容CD的问题。消费电子龙头松下的决定影响了一大批厂家的选择,随后日立、先锋、JVC等都宣布加入SD阵营。加之华钠等好莱坞电影公司对SD规格的倾向,使得东芝阵营在谈判中占据优势,最后为了挽回SONY等对手的面子,DVD采用了一些MMCD的软件部分,这实际上也宣告了SONY阵营失败的事实。
DVD-AUDIO跟SACD之争实际上也是PCM和DSD技术之争
SD和MMCD虽然最后统一成了DVD,但是两大阵营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过。随后出现的DVD刻录规格DVD-R/-RAM/-RW/DL与+R/+RW/+DL之争,以及新一代音频光盘DVD-AUDIO与SACD之争等等都在此时被埋下伏笔。而由两大阵营携手成立的DVD论坛这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也协调了两大阵营之间规格之争的矛盾。
点评:虽然技术的先进性依然不可少,但是对以往产品(以及生产技术)的兼容很重要,同样的,来自应用环节的内容提供厂商的支持一样重要。DVD规格诞生过程的这三个重大要素依然在影响着十年后的BD和HD DVD之争。
现在看来,今天的BD和HD DVD之争几乎是DVD统一前规格之争的翻版,既然不能统一就只能是交给市场来选择了,不知道会不会出现Betamax那样的铁杆fans呢?
实际上CVD(China Video Disc)和SVCD(注意这里的这个SVCD不是后来国家标准的Super VCD的缩写SVCD。)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采用VCD的物理结构而选用了跟DVD相同的MPEG2压缩方式,只是由于背后涉及到了C-Cube和ESS这两家美国芯片公司的利益争夺而显得旗帜鲜明。大家似乎都认定了DVD不太可能很快降价,无论是SVCD还是CVD都有生存的空间。
很有中国特色的标识
然而热闹也热闹完了,最后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成统一的标准——Super VCD(缩写为SVCD,也被一些老外翻译做Chao ji VCD)。可是DVD播放机在中国却比预期更快进入普及价格战,没过多久单一的Super VCD播放机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关于Super VCD的描述,下列地址有详细的介绍:
http://www.uwasa.fi/~f76998/video/svcd/overview/
点评:过渡性的技术,差别不大,即使炒的再热闹最终也只是一个小水花。似乎今天的EVD,HVD等自主高清规格也是在重复类似的老路,所不同的是可以以国家行业标准作为DVD乃至新一代蓝光光盘的专利谈判的筹码。
看过DVD规格两大源头SD与MMCD之争的朋友肯定对那个SD的标志感到熟悉。没错,实际上由于SD(Super Density Disc)并没有商品化,那个标志被东芝和松下这对搭档用到了SD(Secure Digital——安全数字闪存卡)上了。也许他们也是想借助在DVD争夺中获得胜利能为这场新的规格之争带来好运,而事实上SD卡在今天也正如创立者希望的那样成为了市场的绝对主流规格。
基本情况:随着闪存技术的成熟以及市场所展现的巨大前景,在DVD之后,SONY于1998年推出了MS(Memory Stick——记忆棒)这个新一代的数码存储与应用的介质。几乎是一年之后,由东芝松下联手闪存卡大厂Sandisk在后者与西门子在1997年推出的MMC(MultiMedia Card——多媒体记忆卡)基础上开发推出了具有版权保护、存取速度更快并且兼容MMC的SD安全数字卡。于是两大角力的阵营又形成了。
作为市场后进者,得益于松下东芝这些消费电子大厂的大力推广,SD卡达到了MMC卡无法达到的高度。而无论是SD数码应用link的宣传上还是SDIO(采用SD卡接口来获得功能扩充的设备)的开发上,甚至在小型化的miniSD,我们都能看到MS的影子。当然不能说是谁抄袭了谁的概念,大家都在不断的拓展半导体产品的应用思路。
竞争的方向从一开始不断的比谁推出的支持产品种类和数量多,到看谁获得的厂商的支持多,以及比容量的大小,渐渐的就开始比让普通消费者更在乎的价格了。
运用SD或者MS接口的拓展设备曾经也是竞争的焦点
然而通过回顾这几年的市场情况,从同容量SD卡由最初比MS卡高30%的价格到现在比MS/MS PRO卡价格低40%以上这种变化中,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本身就具有体积优势的SD卡是势不可挡。而MS作为先进入市场者所获得的时间和成本优势荡然无存。
与SONY独自掌握MS技术的封闭不同,SD卡阵营采取了开放的姿态,广泛吸取各家的意见,而且可谓百花齐放,充分发挥各家的优势。随着大家的投入,成本很快就下降了下来。
SD和MS都有各自的路线图
反观MS卡规格繁杂,带版权保护和不带版权保护的,只读型可擦写型的区别,以及由于早期的规格制定有不足,出现了兼容问题。加上价格没有优势,使用MS的产品几乎都集中在了SONY旗下。
吸取了MS的教训,SONY随后推出的升级版MS PRO时寻求了与Sandisk等厂家合作,使得成本有所下降,但是也已经改变不了SD卡获得的市场领先优势的局面。
虽然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xD,RS-MMC等许多新规格,但都只是针对部分领域的应用,没有象SD和MS那样作为通用介质广泛的出现在数码应用的各个环节中,因此这场闪存之争的焦点还是集中在SD与MS卡上。这场竞争还包含了速度之争的SD(Pro High-speed)与MS PRO,小型化之争的miniSD与MS Duo/MS PRO Duo,以及拓展端口设备之争的SDIO与MSIO。
MicroSD卡(TransFlash)是目前最小的闪存卡
得益于厚度上的空间,MS PRO在大容量上暂时领先;而随着Sandisk的TransFlash获得SD协会的通过,正式接纳为microSD卡规格,SD阵营在小型化上优势明显。基于SD卡的成本优势,并认准了半导体存储技术将大有作为的松下也将其运用到广播级数字摄像机存储介质P2卡(Professional Plug-in)上了。
由4张SD卡组成的P2卡
这场规格大战的规模还在升级当中,随着数码相机和手机应用成为新的增长点,传统的MMC阵营得到了三星这样的闪存大厂的鼎立支持,不断的推出工艺最新最快并且容量更高的MMC规格,明显高调了许多;而SONY也已经联同Sandisk推出了体积不输MMC micro和micro SD的M2卡(micro MS)。好戏正继续上演中。
回顾完历史上一些主要的规格之争后,种种因素让我们更难去判断BD和HD DVD谁的前景更为光明。现在比较明朗的是:BD的优势是容量增长潜力,而HD DVD的杀伤力是数字家电更看重的成本,这对于这几年一直饱受价格迅速下跌困扰的BD阵营大部分日系厂商来说甚至是致命的。
认为硬盘将在未来扮演更大角色的东芝,虽然尽力争夺但也只是打算把容量刚够用的HD DVD当作配角,并且看准了先期成本上的巨大优势而非常的坚定的走自己道路。其在这次CES2006上展示的播放机不到500美元,比对手少一半。而BD阵营几乎全部厂家都表示短期无法推出低于1000美元的产品。不过历史证明,有时候太过超前的应用理念不一定就能被市场顺利接受。
也许是吸取了VHS容量大于BETA的成功经验,BD阵营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规格充满信心;而历年来老是因为轻视市场的要求而吃尽苦头的SONY早在设计之初的2002年就决定跟多年的老对手松下合作;
类似SD和MMCD的两大阵营再次出现了
至于在DVD规格争夺时扮演第三方角色的好莱坞这次也被两大利益集团分化了,不过许多工作室都留了一手,比如决定同时发布BD和HD DVD的产品的华纳和派拉蒙...
也许说不定就在他们还没能分出胜负之前,已经有种新的技术规格迅速普及开来并最终替代了两者(比如不久前正式商品化的光盘容量高大200GB的全息存储技术等等)。一切都是有可能的,那么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