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酷炫精品!星球大战主题机箱改造
机箱侧板开窗~MOD基本工作之一,用角磨机完成,第一次做,又没有比较好的电磨工具,所以做的不是很好。边缘不是很齐又有部分爆漆的现象,同时也为了装饰,加了边框,在右侧板上加了一幅自己喜欢的星战海报。
至此我第一阶段的MOD完成。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性能的提升。这个结构也为我现在的MOD打下了基础。整套系统已经正常运行了半年的时间,证明这套水冷设计的还是基本成功的。
我这第一次的MOD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当时是在我自己几乎没有任何高级工具的情况下完成的,打孔,修边,切割等等都是我用锥子,锉刀,钳子等最原始,最基本的工具完成的。没有任何人的指导和帮忙,甚至除了我自己没有任何人知道我在改机器。唯一的角磨机还是我花钱租来用的……很郁闷,几次都几乎要放弃了,因为实在是太累了……后来得到了CLPA办活动的消息,产生了参加比赛得想法,于是才开始我得第2阶段的改造……
这一次的MOD基本目标有以下几个:第一,把原先得水冷更换掉,换一套更好的,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因为水管孔径不一样所以水箱也要重新做;第二,结合星战的特点,加入冷光和UV效果;第三,加一些YY的设备,比如调速器和液晶板;第四,修正原先做的不好的地方,改进细节,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五,做更多星战主题的内容。
首先让大家看看我买的材料,照片不全,这只是一部分……
从兔子那里买来的液晶板,相信不少朋友都有
淘宝三十七度二那里买来的UV蛇皮网,
UV接头,UV束线,热缩管等等;
超市买的新水箱
QQ上竹石那里买来的一套新水冷
三十七度二的UV灯管还有冷光灯管
接下来是我的工具
模型店买的一套电磨工具
热胶枪,电烙铁,吸锡器,台钳,万用表
各种螺丝刀,螺丝和钳子等
手锯,锉刀,刷子,各种胶带等
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工具。
经过我长时间的储备,终于有了一些好用的工具,比如台钳,热胶枪,万用表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电磨。
接下再给大家看一下我的制作思路,就是整体水路的安排以及风路的设计:
首先是水路的设计,双头水泵,有2个出水口,一路吸热一路散热,吸热一路首先进入CPU,CPU是最重要的嘛。之后水流再分两路,一路走北桥一路走水流指示器,最后通过三通汇集到显卡最后回到水箱。加强超频后的2500+和9800Pro的散热。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在水流出CPU冷头后不先用三通合并再走北桥。
我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NF2北桥的发热量不是很高,利用高效的冷头,高流量的水泵,较粗的管径,完全可以弥补流速的不足;第二,流速器虽然接头是12mm的快插,但是因为设计和结构的问题(找不到更好的),内部的管径是远不足8mm(水管的内径)的,所以这样设计就和CPU 3头一个道理,可以很好的避免瓶颈问题,减小水阻。把指示器放在分路上,不但对北桥散热没有太大影响,反而提高了整体的流速和流量;第三,每个主板,机箱布局都不一样,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我的机箱内水管安置和布线。
接下来是风路的安排,首先因为用了水冷,所以在显存,内存和部分高热电感,MOS上加了大号散热片。CPU的供电电路散热需要额外加强,所以不光加了散热片还加了一个风槽,散热效果非常好。为了更好的利用风扇,硬盘位也加了风槽。冷空气从硬盘及硬盘下方的两个80风扇抽入机箱,首先吹过两块硬盘,接下来通过硬盘风槽,更集中的吹向南桥,内存和显卡上的散热片。冷空气继续向上,一部分通过CPU供电电路风槽,一部分被散热排风扇排出机箱,还有一部分通过电源后排出机箱。
因为机箱进风只有两个80风扇,而机箱排风有包括电源风扇内的三个80风扇位,所以左侧板上的风孔就可以利用上了,因为在散热排风扇附近,利用机箱内的负压,冷空气可以自动补入机箱。散热排上的两个120风扇,可以完全盖住背侧3个80风孔,但3个80风孔仍不能满足双120的风量,所以把散热排架空与机箱背板留下5mm的缝隙,剩余风量由散热排两侧补足。电源风扇从内部移到了外边,由抽风改成吹风,配合散热排120风扇,散热效率大大提高,最后利用调速器控制系统内所有的风扇转速与开/关,很完美的实现噪音,性能与空气流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