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视角or虚指标?看不透的宏碁AL1951
随着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热卖,宏碁(acer)品牌的液晶显示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在宽屏液晶显示器刚刚起步的今天,凭借不错的性能和相当实惠的价格,宏碁的产品更是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这一点从我们LCD显示器频道的“产品关注排行榜”上就能得到很好的证明。
这不,今天刚一上班,就有朋友来咨询宏碁的液晶显示器,这次的主角,是推出不久的19英寸镜面产品AL1951:19英寸大屏幕、400nits高亮度、700:1高对比度、DVI数字接口、灰阶6ms极速响应时间、不错的外观设计,再加上2999元的价格,的确相当吸引人。
但是,最让我的朋友兴奋的,是这款产品居然采用了S-IPS的广视角面板!不过,在宏碁的官方网站上,视角的指标却只有水平150°/垂直135°而已——这明明就是TN面板的水平嘛!
我的朋友很不服气,他引经据典,从网上找了一篇评测来支持他的“广视角面板说”: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宣称“可视角度方面,IPS型液晶面板一般可以达到170度,改进型的S-IPS液晶面板可视角度可以达到176度,但是AL1951为了改进显示效果,对色调饱和度等方面做了改动,可视角度就没有那么高了,水平可视角度为150度,垂直可视角度为135度……”
言下之意,AL1951的确采用了IPS的广视角面板,只是宏碁为了改善它的色彩表现,刻意降低了可视角度——这样的说法,实在是闻所未闻。
对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比较了解的读者应该知道,可视角度是液晶面板的特性之一,视角的大小取决于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排列形式以及液晶面板内部的光学补偿机制,而这些,都不是从面板模组开始进行组装的显示器厂商所能够改变的。因此,说AL1951的可视角度是宏碁“为了改进显示效果,对色调饱和度等方面做了改动”才变小的,实在是对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不够了解。
事实上,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以及包括MVA、PVA、IPS、FFS、OCB等等在内的各种广视角技术,我们早在2004年7月就与特约作者胡一刀合作,撰写了《揭密!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技术内幕全披露》,进行过详细深入的介绍,在这篇18页的长文中,我们对IPS技术的原理和特性也做了深入探讨。
在液晶显示器内部,不同的灰阶是通过调节液晶分子偏转角度、控制透射光强度来实现的,正是有了不同的灰阶,屏幕上多彩的画面才得以显现。但是,由于液晶分子本身是长条的棒状结构,因此存在长轴和短轴的区别。在显示不同灰阶的时候,液晶分子的长轴与玻璃基板的夹角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用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屏幕时,有可能看到液晶分子的长轴,也可能看到液晶分子的短轴。由于液晶分子在光学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因此观察者在不同角度接收到的透射光线强度就会不同,直观表现就是不同角度观察屏幕的亮度不同,这就是TN模式液晶显示器的视角依存性。
TN液晶面板显示原理示意图
IPS技术的改进,就是在液晶分子的长轴取向上做文章,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让观察者在任何时候都只能看见液晶分子的短轴,因此在各个方向上观看的画面不会有太大差别。在IPS的基础上,通过导入人字形电极和双畴模式,改善了特定角度的灰阶逆转现象并进一步拓宽视角,实现了S-IPS(Super IPS)广视角技术。
在IPS面板的内部,细条型的正负电极间隔排列在基板上。把电压加到电极上,原来平行于电极的液晶分子会旋转到与电极垂直的方向,但液晶分子长轴仍然平行于基板。控制该电压的大小就把液晶分子旋转到需要的角度,配合偏振片就可以调制极化光线的透过率,以显示不同的色阶。IPS的工作原理有些类似于TN模式液晶,不同的是IPS模式的液晶分子排列不是扭曲向列而且其长轴方向始终平行于基板。
有些读者也许会认为,可能是AL1951的镜面屏(也就是宏碁宣传的“丽镜屏”)设计造成了可视角度的缩减。要说清楚这一点,首先就得了解镜面屏的原理。
率先采用镜面屏的明基BenQ FP71V+液晶显示器
从CRT显示器时代开始,我们就对“防眩光”和“防反光”的涂层有所了解,这主要是因为CRT显像管本身是个大玻璃罩,表面光洁程度又相当高,很容易受到环境光线的影响,出现眩光、反光等现象。在液晶显示器时代,由于液晶面板的表面还是玻璃构造,因此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下来。
所谓眩光(Glare),就是环境光线照射到屏幕表面以后在某些方向形成比较强的散射,在屏幕表面形成白茫茫的一片光晕,影响显示效果,造成画面模糊。而反光(Reflection),就是环境光线照射到屏幕表面后在某个特定方向形成强烈的反射,一旦这种反射进入观察者的视线,轻则影响视觉效果,重则可能造成视觉伤害。
“镜面屏”的另一先驱,优派VP912b
针对上述问题,厂商开发出了防眩光和防反光的涂层。前者的原理是在屏幕表面附着凹凸不平的涂层,将环境光线向各个方向进行漫反射,降低屏幕表面干扰的整体亮度水平从而避免对显示画面产生影响。后者的原理则是通过特定的涂层让屏幕表面反射的光线和涂层内部反射的光线相互抵消,从而消除反光现象——这就是现在所谓的镜面屏。
由于原理和效果不同,因此防眩光和防反光的涂层对显示效果的影响也不同。前者会对画面的视觉效果造成轻微影响——毕竟还有一部分漫反射的光线会进入观察者的眼睛;而后者则能提升画面锐利度,改善显示效果,但由于其本质上加强了对环境光线的反射,因此在没有内部光线射出——也就是显示器黑屏的状态下,屏幕表面会产生很强的反光,这也就是其“镜面屏”称号的由来。
由此可见,无论是防眩光还是防反光,其所针对的都是环境光线的影响,而并不会改变显示器内部射出光线的强度或者方向,因此不会影响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
行文至此,有关AL1951可视角度的问题算是基本解决了,至少从其150°/135°的指标来看,是绝不可能采用任何一种广视角技术的,即便标称400nits的高亮度和700:1的高对比度,也无非是一款性能不错的TN面板液晶显示器而已。
但评测文章中有关“IPS广视角技术”的说法又来自何方呢?为了慎重起见,笔者特意登录宏碁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在简体中文网站上(http://www.acer.com.cn/product/product.asp?id=79),我们没有看到AL1951的型号,只有一款AL1951B(AL1951Bv),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根据宏碁技术支持人员(电话:0760-3382940)的解释,AL1951Bv型号中的“v”代表DVI接口,但AL1951B是否就是AL1951,他并没有明确回答我们,只是说目前在大陆市场销售的都是AL1951B。
在繁体中文网站(http://www.acer.com.tw/products/monitor/lcd_monntor3.htm),我们找到了AL1951这个型号,但其指标却和简体中文网站的AL1951Bv有所不同:
除了亮度降低到300nits之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响应时间变成了8ms,而且是按照上升沿和下降沿划分的传统黑白切换响应时间,并不是简体中文网站上标注的灰阶响应时间。另外还有一个不太容易注意的细节,就是繁体中文网站的AL1951并没有标明采用“丽镜屏”。
在英文版的全球网站上(http://global.acer.com/products/monitor/5_series.htm),我们找到了两款AL1951,一款是普通版,另一款则是标注“glare”的采用“丽镜屏”的版本——应当就是简体中文网站的AL1951Bv了。
从指标来看,普通版和“丽镜屏”版的AL1951亮度的确有所不同,但响应时间则都是8ms。现在繁体中文网站的AL1951参数和英文版全球网站的AL1951普通版参数取得了一致,而简体中文网站的AL1951Bv参数却依然“特立独行”,不知道是宏碁真的针对中国大陆市场推出了灰阶响应时间6ms的加强版,还是在参数标注上出现了疏忽?
在宏碁官方做出说明之前,一切还都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