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显卡频道 PCPOP首页      /      显卡     /      评测    /    正文

风风雨雨21载!ATI经典显示芯片回顾

● 风云变幻的第十代芯片——2004年,X800系列
 
    9700/9800让ATI沉浸在了成功的喜悦之中,推出了架构上并没有太大变化的X800系列,像素管线翻倍提升至16条,性能提升非常显著。而NVIDIA经历FX系列的失败之后,卧薪尝胆推出了规格先进的6800系列产品,规格与X800系列极其相似同样为16管线6顶点的配置。
 
{imageTitle}
 
 当时的单卡之王X850XT PE AGP
 
    然而令ATI始料未及的是GeForce 6系列完全按照DirectX 9.0c SM3.0的标准设计,而X800系列仅支持DirectX 9.0b SM2.0b,虽然当时并没有多少游戏能够支持SM3.0和HDR,但这已经让X800系列失去了上代9700的王者风范!
 
{imageTitle}    {imageTitle}
 
 X850 CrossFire的性能并不输于6800U SLI,但等它上市时NV已经发布了更强的7800
 
    综合来说,X800XT与6800Ulltra的3D性能不相上下,但是SLI双卡互联技术让ATI失去了高端市场,追求极致3D性能的用户并不会在意价格,之后ATI“连夜赶制”的X850 CrossFire可以说仅仅是概念性产品。
 
    6800和X800的时代正值AGP、PCI-E接口改朝换代时期,NVIDIA合理的通过使用桥接芯片兼顾了AGP/PCI-E平台,而ATI坚持“有路何必搭桥”的策略使得研发成本增加不少,这也导致X800一代ATI的显示芯片规格特别纷繁芜杂!
 
    下面通过不同的核心介绍ATI X800一代的各种显卡:
    {imageTitle}
 
    R420是原生AGP接口的图形芯片,0.13微米工艺制造,拥有1.6亿晶体管。被16管线的X800XT PE、X800XT和12管线的X800Pro和X800GTO所采用。由于核心硬件规格是16管线,所以当年的X800Pro和如今活跃在低端市场的X800GTO AGP都具备改造16管线的可能。
{imageTitle}    {imageTitle}
 
 X800XT PE PCI-E和R423核心
 
    由于ATI坚持走原生PCI-E总线的路线,因此R423和R420核心部分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总线更换为PCI-E控制器。反观NVIDIA的NV45只不过是把原生AGP接口的NV40和桥接芯片封装在了一起。
 
    使用R423核心的显卡有PCI-E版的X800XT PE和X800XT,还有少数的X800GTO也使用了较早的R423核心。
    更加高频的X850系列显卡使用了R480核心,ATI依旧没有冒险使用0.11微米工艺,在高端的产品上ATI再次走了同9800XT相同的保守路线,R480就相当于R420的改进版本,如同R350和R360的关系一样。
 
{imageTitle}    {imageTitle}
 
 X850XT PE和R480核心(注意核心上的PCI标识)

    R480和R481的区别猜都可以猜得到,前者原生PCIE后者原生AGP。ATI坚持原生路线给自己造成了不小的麻烦,需要开发两款GPU,而且要分别预估AGP和PCIE的出货量。

{imageTitle}    {imageTitle}
 
 X850XT PE AGP和R481核心(注意核心上的AGP标示)
 
    原生GPU方案技术上是成功的,但是并没有给ATI带来太多好处,反而是桥接方案更加灵活一些,我们可以看到时至今日AGP显卡依然有不小的需求量,如果每款GPU都要推出原生AGP接口的版本那么投入的成本势必增加不少。
 
    因此最终ATI还是走了桥接路线,开发了自己的桥接芯片,放弃了AGP GPU的研发,所以后期有相当一部分X850XT AGP显卡采用了原生PCIE接口的R480核心搭配桥接芯片的方案,R481提前停产。
{imageTitle}    {imageTitle}
 
 X800XL和R430核心
 
    ATI没有在高端X850上使用0.11微米新工艺,不过却为中端的X800XL配备了0.11微米工艺的R430核心。作为新工艺的试验品,R430核心低发热和不俗的超频能力备受玩家喜爱!
 

Radeon 系列

核心

产品名称

制程

核心频率

显存频率

管线

接口

R420

X800XT PE

0.13nm

520MHz

1.12GHz

16

AGP

 

X800XT

 

500MHz

1GHz

16

AGP

 

X800Pro

 

475MHz

900MHz

12

AGP

R423

X800XT PE

0.13nm

520MHz

1.12GHz

16

PCI-E

 

X800XT

 

500MHz

1GHz

16

PCI-E

 

R480

 

X850XT PE

0.13nm

540MHz

1.18GHz

16

PCI-E

 

X850XT

 

520MHz

1.08GHz

16

PCI-E

 

X850Pro

 

520MHz

1.08GHz

12

PCI-E

R481

X850XT PE

0.13nm

540MHz

1.18GHz

16

AGP

R430

X800XL

0.11nm

400MHz

1GHz

16

AGP/PCIE

 

X800

 

390MHz

700MHz

12

AGP/PCIE

 
● X700/X600/X550/X300系列介绍:
 
    X800系列是高端产品,基于X800架构的中端产品就是X700,它采用了0.11微米工艺的RV410核心。
 
{imageTitle}    {imageTitle}
 
 X700和RV410核心
 
    X700的竞争对手是6600,X700拥有8条管线和多达6个顶点单元,6600拥有8条管线和3个顶点单元,但是一倍于6600的顶点单元并没有带来太多性能提升,X700和6600的性能在伯仲之间。不过6600拥有SM3.0、SLI、PureVideo等众多先进技术,能够吸引更多用户的注意。因此6600成为了一代经典,而X700只是一款普通的中端产品。
 
{imageTitle}    {imageTitle}
 
 X550和RV370核心
 
    至于X600/X550和X300等显卡,依然是SM2.0规格的产品,可以说是基于9800架构的PCI-E规格产品。X600采用了0.13微米RV380核心,由于工艺较老很快就被0.11微米工艺的RV370核心所取代,RV370就是X550和X300系列显卡所采用的核心,也可以把它看作是PCI-E版的9550,在PCI-E平台X550显卡几乎席卷低端装机市场,虽然X550并没有9550那么耀眼,但也算是一款经典的产品,因为它的性价比无人能敌。
 
● X800系列全部为16管线设计: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X800的5款核心全部为16管线设计,通过屏蔽的方式衍生出了一些12管线(X800Pro和X800GTO)和8管线的产品(X800SE和X800GT)。
 
    反观NVIDIA,16管线的GPU只有两颗:NV40和NV45(实际上只有一颗,因为NV45=NV40+BR02桥接),相关产品也只有6800U和6800GT,之后NV推出的NV41和NV42都是原生12管线。ATI不遗余力地推出16管线的高端X800XT、X850XT甚至白金版,然而高端只要两块N卡SLI就能轻易的击败任何A卡。而NV精简核心的12管线设计使得良品率提高不少,成本下降让N卡在中端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在高端NV迅速的推出了下一代的7800产品更是让ATI措手不及!
 
    由此可见NVIDIA对于市场局势的掌控要明显强于ATI,AGP和PCIE的接口变换NVIDIA通过桥接省去了不少麻烦,ATI推出了众多不同版本的GPU最终还是回归桥接,“有路不走何必搭桥”这句口号反而见证了ATI走的弯路!NV果断的放弃16管线也让中端产品更加强势,SLI、PureVideo、SM3.0以及当时并不起眼的TurboCache技术造就了GeForce 6的经典!
 
    评心而论,X800系列的性能与6800系列不相上下,而且功耗控制方面ATI依然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是SM3.0的大潮让X800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局面,日益深入人心的SLI更是让ATI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提前登场的7800让ATI措手不及,接下来就轮到ATI全新架构的X1000系列登场!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