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能认出几部?12款老单反识别(下)
下面是Chinon镜头的各个角度。左上角的是正面,两个透镜是很明显的(所以不少人叫它做bug eyes),镜头右边的黄绿色按钮是自动对焦钮,按下去镜头就自动对焦(所以自动对焦是由镜头起动而非机身,因为机身与镜头并没有沟通),自动对焦成功后镜头上方的指示灯会亮(右上照片),取景器中的光圈显示部份看得到亮光,同时会发出哔声。如果不希望出声,可以用镜头后方的开关把声音关掉(左下照片)。镜头本身是有驱动马达的,而且要用三个AAA电池,所以镜身很大也很重(462克)。因为电池与马达等用了四分之三的镜筒,距离与光圈的刻度只能刻在剩下的四分之一的空间中(右下照片),不但如此,也很难调整光圈环。使用这个红外线AF镜头有好也有坏,好处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仍然可以对焦,坏处则是被摄体旁边或前方的强反光物体(譬如透过玻璃对焦)会干扰接收,而且深色布料(比如黑色或近黑色)反射红外线的能力较低,从而使对焦错误或失败。
严格地说,Canon FD 35-70mm f/4 AF的技术层次要比Chinon AF 50mm f/ 1.7来得高些。下面是Canon系统的示意图,它没有移动的部份。图中C是一个有240(或更多)个元素以线性排列的CCD阵列,P是一个反射稜鏡,M是两个面对反射稜鏡的镜面,以下我们用上镜面与下镜面区分(虽然镜头中无此分法)。假设对焦区域O1经过上镜面M反射到稜鏡P,再被反射到CCD阵列C上头得到一个像,为了说明方便姑且固定这个像在C上位置。同理,对焦区域O1经过下镜面M反射到稜鏡P,再被反射到CCD阵列C上头得到另一个像,如果镜头是对焦准确的,这个象与上一个固定的象应该相同。如果视线上有另一个不在精确对焦区域内的区域O2,透过上镜面M仍然到达上方的象(但可能内容与O1的有点差异),但透过下镜面M所得到的象就会与O1的错开。反过来看,如果我们站在C中黄色的位置,我们会看到O1,如果站在浅蓝的位置,就会看到O2。
这个观念被Canon拿来发展出一套AF系统。因为系统中已经有了参考影像(从上镜面M而来),于是在对焦时可以比对参考影象与CCD上与对焦区域大小相同的影像,在比对的过程中同时移动镜头(譬如,若比对影像离参考影像远一些,就把镜头的对焦距离降低),一旦发现两个影像相同就停止移动镜头(亦即对焦完成)。这种方法很容易求出对焦距离,因为对焦准确后两个相同影像(在CCD上)的距离是一个三角形的底边,而对焦区域是该三角形的顶点,于是从底边的角度可以算出三角形的高,它就是对焦距离。这种方法在三角学(trigonometry)中叫做三角定位(triangulat ion),因为Canon的系统用电子技术完成三角定位,所以Canon叫它做Solid State Triangulation(简称SST)。不过,这是厂商的广告用语、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
下面是Canon FD 35-70mm f/4 AF各个角度的照片。左上角照片中可以看到两个镜片所需的窗户,镜头边的按钮是自动对焦钮。换言之,起动自动对焦的是镜头而非机身,因为两者没有沟通。右上角照片是镜头的另一面,我们可以看到镜头前方的对焦环与后方的光圈环。左下角是镜头的后方,很明显地没有任何电子接点。镜头后方面板上有:检查电池钮(最上方),对焦完成哔哔声的开关,以及打开电池盒的开关(Canon这个镜头要用两个AA电池)。右下角是镜头底部,它只有一个变焦用的推杆。这个镜头也是大又重(663公克),而且装上机身后会歪一边、让有自动对焦钮的那一面呈垂直状态。
不管那一个镜头比另一个先进,它们都是厂商在实验自动对焦科技下的产品,看看市场的反应与接受程度,以便拟定下一波产品的策略,所以生产量都不大,一年多到两年就下市,所以今天要找到这些产品还得相当有耐心。不过,这一篇告诉我们早期自动对焦镜头的原理与实物,更重要的是早期并不只有Canon生产自动对焦镜头,至少Chinon也是先锋之一。
● 全部12款机型的竞猜已经结束
至此,全部12款老单反的竞猜已经结束了,虽然这两篇文章的篇幅都非常长,但绝对值得从头到尾耐心读完。这不仅仅告诉了你相机的发展过程,其中也讲解了单反相机技术的进步以及原理讲解。在这里要再一次感谢原作者的倾力创作,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精彩的一篇文章。如果您自认是个摄影爱好者的话,一定要把这两篇文章看完,绝对不会枉费这番功夫。
点击查看:看你能认出几部?12款老相机识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