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后的秘密:闲话Acer并购Gateway
2007年8月27日,当Acer宣布将斥资7.1亿美元收购Gateway时,令业界一片哗然,紧接着便是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其中大多数论调皆是此次收购将如何改变全球PC格局云云,然而,如果细细思量的话,就会发现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毕竟这是两家拥有同样产品的厂商之并购,而不是两个人互通有无的交易。
下面,我们就从一些数字出发,来看看问题的另一面。
● Gateway:丢失的“三”
自今年6月传出Gateway即将进入国内市场之时起,但凡宣传就会使用“美国第三”字样,这已经为其埋下了宣传上的隐患。
Gateway笔记本美国市占率曾经位居第三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统计,2007年第二季度的美国笔记本市占率排名中,苹果和Gateway并列排名第3(前2名分别是戴尔和惠普)。但是其中的问题在于,虽然二者当时的出货量都是96万台、占有率5.6%,但是与2006年同期相比,苹果的销量增加了26%,而Gateway则是下跌了7%。同时,Gateway出货量较半年前也下降了5%。
在这种下滑趋势下,“美国第三”是一个随时都会失去的头衔,然而Gateway还是选择了它。
果然很快之后,另一家市调机构NPD公布调查结果,称苹果笔记本在2007年6月在美国笔记本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7.6%,将Gateway挤出三甲位置。
那么,Gateway接下来会怎么宣传这个身份——到底是用“曾经的美国第三”,还是用“现在的美国第四”呢?
● Acer:买一得三
Acer此次并购的是Gateway,但是同时赚到的还有Parkard Bell(以下简称PB)的优先承购权,以及早已属于Gateway的eMachines,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个“买一赠二”的买卖。
在此之前,Acer在全球PC市场的占有率已达7.1%,而Gateway目前的市占率为1.7%,二者完成并购后Acer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8.8%,可以稳居全球第三。同时,其笔记本市场占有率也有望上升至15.7%,成为一家之下、诸家之上的No.2(目前笔记本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惠普为20.9%)。
这个数字只是根据目前各自的占有率通过简单的加法得出来的,但是占有率本身就是一个在动态变化的数字(Gateway就是一例),所以应该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尤其是一些可能存在的变数。
业界最知名的同业并购当属2001年惠普并购康柏(Compaq)案。这笔现在看起来非常成功的交易,在当时不但遭到许多惠普大股东的反对(其中甚至包括惠普创始人William Hewlett之子Walter Hewlett),甚至一些业内名人也不看好,比如Sun公司CEO Scott McNealy就称其是“两辆垃圾车撞到了一起”。
同业并购带来的最大优势是节省成本,如Acer表示并购将会在明年为之节省1.5亿美元。不过,惠普当初并购康柏时,也预计可以节省数十亿美元的成本,然而由于未能及时完成供应链整合,致使惠普在2004年8月甚至未能完成当季的盈利目标,而大力倡导这一交易的CEO Carly Fiorina也因此黯然下台。
无独有偶,Acer董事长兼CEO王振堂此次也立下了军令状,称如果此次并购失败即辞职。
● 股市:Acer市值蒸发200亿台币
虽然媒体对此次收购一致看好,认为全球第三已是Acer囊中之物,并能进一步提升其获利,但是股市却表现出强烈的反差:自并购宣布之后,Acer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均跌停,市值蒸发近200亿台币(合人民币约50亿元)。
8月30日Acer台湾股价
造成市值蒸发的主要原因来自外资法人,均表示此次并购每股1.9美元的价格溢价达57%,很可能影响Acer后续获利。在外资证券商的买卖超中,仅有此次合并案中Acer聘请的独家财务顾问花旗环球证券小幅买超1000张,而其他外资证券商均大举卖超,花旗此举亦因此被台湾媒体称为“螳臂挡车”。
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29日外资证券商的买卖超中,Gateway聘请的财务顾问高盛证券卖超数目最大,高达14000余张;瑞士信贷卖超6000余张,而里昂证券、麦格里、美林证券及荷银等单日卖超量也均在3000至4000张之间。8月29日单日,Acer成交量高达66000张,为近一年多以来最大成交量。
不过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及巴黎证券均认为此次并购对于Acer是长期利多,分别给出“加码”及“买进”建议。
● 最后一个数字是“?”
在并购消息传出之后,笔者曾就此问题与一些业内人士交流过看法,其中有种观点认为:Gateway之所以会在此际进入大陆市场,并且选择神州数码作为独家总代理,有可能都属于Acer计划中的一部分,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在于,Acer需要一个“高端”品牌来抢占高端市场,而拥有美国血统的Gateway显然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也就是说,Acer之所以愿意溢价57%来购买Gateway,看中的并不单单是它在美国的地位(毕竟是一个连续7年亏损的品牌),同时更是希望用它来在大陆市场进行布局,以在这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中多分得一杯羹。
已经存在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尽管由于网络的发达,很多人都已经知道Gateway在美国只是一个靠低价出名的品牌,但是如果Gateway在大陆市场发布完全不同于美国的机型,并加大宣传力度,将之打造成一个高端品牌并非难事——君不见网易拍之类的东西也照样可以宣传成高档品牌么。
唯一的问题是,Gateway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实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