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准你没见过 怪异的老相机你认识么?
注:本文转载自台湾省某相机论坛,作者冼鏡光,针对阅读习惯作了修改。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和本人观点。
引子:
本文篇幅很长,文字较多,但建议大家一定要耐着性子看完,之后必然会觉得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记得两个多月前,我们曾经转载编译过台湾省某论坛中一位资深单反玩家的经典老单反竞猜,受到了许多读者的欢迎。从留言中可以看到不少人都觉得学到了许多东西,加深对相机的历史的了解,从而很好的提升了大家对摄影的兴趣。最近,我们又看到这个台湾朋友在论坛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竞猜,这次的主角是我们不常见的“奇特”相机,非常有意思,很值得一看。我们依然保留上次的独特的类似猜谜的形式,在前面会先将相机的LOGO或标识PS掉,并给出一些文字提示,看看您能否猜出它的具体品牌和型号?而正确答案将在最后揭晓,并附有较为详细的解释。
点击查看:看你能认出几部?12款老相机识别(上)
点击查看:看你能认出几部?12款老相机识别(下)
● 有趣相机竞猜第一题
这是一台数码相机,下面是几张涂掉厂牌与机型的照片。这台相机正面看起来与一般数位相机没多大差异,造型实在普通得很。
但是,这部相机的镜头是可以从机身上取下来的,见下面的照片。照片中的镜头是个3倍光学变焦的镜头,该厂家还有一个广角镜,这也许是唯一可以交换镜头的DC吧?作者并不确定是否其它厂家有类似的产品,但在推出时的确是市场上唯一可以更换镜头的DC。
更有趣的是,该厂家生产了一条把机身与镜头连接起来的线缆(见下面照片),于是在拍摄时镜头可以用任何角度对准被摄体,这一项独特功能要比旋转镜头或翻转LCD机型的自由度大很多。很可惜的是,该厂家并没推出新的改良产品,在该机型停产后,这一型可以换镜头、并且可以用任何角度拍摄的相机从此绝迹。
您知道这是什么品牌的什么机型么?(答案见第8页)
● 有趣相机竞猜第二题
下面是一部涂掉了厂牌与型号的怪机,有人认得出来吗?
提示一:这是一部日本相机厂为美国底片厂(不是柯达Kodak)生产的少有怪机。
提示二:这部相机用的也是少有的怪底片。历史上生产怪规格底片的厂家很少长命,更何况还得用特殊冲印方式,所以这家公司的底片很快就出局,当然相机也就卖不出去了。
提示三:这部相机从推出起算已经超过40年,在推出时大有先进科技的造型,但因为底片停产而使相机滞销,我在前阵子发现了这部还在盒子中未开箱的相机,以低于10美元购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eBay找找,如果人在美国还可以到当铺逛逛,低价买到新货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您知道这是什么品牌的什么机型么?(答案见第9页)
● 有趣相机竞猜第三题
下面是一部涂掉了厂牌与型号的怪机,有人认得出来吗(厂牌、系列、与机型)?
提示一:这是一部可以换镜头的连动测距(rangefinder,简称RF)相机,它是同一系列的最后一款。
提示二:这一系列机型一共卖了近30年才下市,销售量据称高达三百万台,是RF机的最高销售记录,至少在它的年代时就是如此。因为它生产年份与Kodak的135底片卡匣上市日期很近,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一系列机型使Kodak的135底片普及化功不可没,因为连Kodak的135相机都卖不过这一款。
提示三:因为它的独特长相,玩家喜欢把它叫做“砖头”。
提示四:这部相机在哈里波特第二集(2002年)中出现过,使它在二手市场上暴红过一段日子。
您知道这是什么品牌的什么机型么?(答案见第10页)
● 有趣相机竞猜第四题
下面是一部涂掉了厂牌与型号的漂亮相机,有人认得出来吗(厂牌、系列、与机型)?
提示:这是一部某大厂的纪念机型,限量产品、总计两万台,只在日本与欧美发售,所以不很常见。这台机型纪念什么?
您知道这是什么品牌的什么机型么?(答案见第11页)
● 有趣相机竞猜第五题
下面是一部涂掉了厂牌与型号的独特相机,有人认得出来吗(厂牌、系列、与机型)?
提示:Kodak曾经出过一种很特殊的底片,但上市的时间不长,不过却有不少厂家为这种底片生产低阶(几乎都是傻瓜级的)相机,这一部可能是这些机种中最好的一型。这一型造型独特,还有由知名服装设计师特别设计、相当女性化的变型。
您知道这是什么品牌的什么机型么?(答案见第12页)
● 有趣相机竞猜第六题
下面是一部古老相机,第一张照片是正面、第二张是背面,有人认得出来吗(厂牌、系列、与机型)?
提示一:这是一部很老很老的相机,它的新生产厂家买下原厂后、把这部相机换个牌子稍做修改再继续卖,所以这一篇可能有两个答案(买人的大厂与被买的小厂)。
提示二:机背的圆孔可以看到纸卷底片上印的张数,这是第一台有此功能的机种。
您知道这是什么品牌的什么机型么?(答案见第13页)
● 有趣相机竞猜第七题
下面是一部造型很独特的相机,第一张照片是正面、第二张是加了随机而来的遮光罩,第三张是把遮光罩反过来装变成镜头盖。很独特的设计,不是吗?请问这是什么厂牌、系列、与机型?
提示一:这是生产本机型的厂家少数产品之一,但这一型却生产了不少年、衍生出不少变型与改良型。
提示二:这部相机的上片机构很独特,极少(或是没有)机型用这种方式。这是什么方式?
提示三:这是该系列机型中最早的几型,不很常见。
您知道这是什么品牌的什么机型么?(答案见第14页)
● 有趣相机竞猜第一题答案
这部相机是美能达在1998年推出的Dimage EX 1500 Zoom,是极有创意的机型。事实上,美能达一共推出了两款,Dimage EX 1500 Zoom与Dimage EX 1500 Wide,买家可以买其中一款、再加买另一款的镜头。据作者所知,这是第一款(或许是唯一)可以换镜头的消费类数码相机。 Dimage EX 1500 Zoom与Wide的最高解析度为1344 x 1008(135万像素),用的是索尼1/2英寸CCD。
下面照片是Dimage EX 1500 Zoom的正面,看起来与其它早期机型没有太大差异。照片中黑色部份是镜头组,镜头是38-115mm f/3.5-5.6(Wide的镜头是28mm f/1.9);Zoom的镜头有近拍能力,近拍时的最短对焦距离在35cm到50cm之间。镜头右上方是取景器,正上方是自动对焦窗,左上角小圆点是闪光灯测光用;机身上有闪光灯、自拍灯(细窄的条状)、IrDA红外线(对焦用)灯。
下面是机背的照片。早期的机型差不多就是如此,LCD上的保护玻璃在大太阳下会有强反光,根本无法使用;1998年代四个方向键与摇杆还没有十分流行,所以用的是四个按钮。
美能达Dimage EX 1500 Zoom的镜头是可以从机身上取下来的,见下面的第一张照片,于是就可以把Zoom与Wide的镜头交换使用;第二张照片是机身与镜头的接着处,下方可以看到连接用的排线插座。 Minolta附了一条SC-EX1缆线,一头取代镜头组、另一头是序列埠(serial port)的标准插头,方便把拍好的照片上传到PC。
美能达还有一条叫做EX-LC1的缆线(见下面第一张照片),它两个接头一个与镜头组的相同、另一个与机身的相同,所以可以接在镜头组与机身之间、把镜头与机身分开来使用。下面第二张照片是连接了镜头组、但还没有接上机身的样子;请注意到下方的脚架孔,在实际使用时它在镜头组的侧方而不是在下方。
下面两张照片是连上机身后的正面与背面。这样的镜头与机身分离设计可以让使用人随意安排镜头的位置、用任意角度构图拍摄,所以比旋转镜头或翻转LCD的机型更方便好用,遗憾的是美能达生产这一款相机后,又回到传统的设计。
固然分离镜头与机身的设计极为方便,但是因为这是第一款,所以设计上的瑕疵在所难免。第一个让人觉得用来不舒服的就是EX-LC1缆线,它硬而且粗,很难让它随意转折;特别是镜头组端的接头是在底部、无法让镜头组直立,但是脚架座又在侧面,使用脚架时觉得不十分方便。
第二个设计上的缺点是闪光灯位置。如果镜头与机身不分开使用,闪光灯的位置完全不是问题;但若分开使用,镜头的方向与闪光灯的方向就可能不一致,而得移动机身来调整闪光灯的照明角度,这是不很方便的。
第三,因为闪光灯的测光在镜头组上,于是测光的区域与闪光灯照明的区域并不相同,因而造成曝光上的困扰。事实上,闪光灯装在镜头组上可能会理想得多(许多旋转镜头的机型都采用这样的设计),虽然得到红眼的机率偏高。
总之,Dimage EX 1500 Zoom与Wide是有趣的设计,它有缺点,但美能达却没有继续推出改良机种,使得旋转镜头的机型大行其道,实在有点可惜。当我买了Nikon的Coolpix 950之后,Dimage EX 1500就变成收藏品,虽然Coolpix 950在使用上没有那么方便,但解析度稍高,而且影像品又好很多。在相机设计方面,从底片到数位Minolta常有创意杰作,但总是让我觉得缺乏坚持下去的感觉,大多数好机在一两型之后就停产消失。
● 有趣相机竞猜第二题答案
这是一部Fotochrome相机,由日本Petri在1965年为美国纽约长岛的Fotochrome公司生产,只此一部而没有其它型号,下面是保留了厂牌与型号的照片。
Fotochrome公司在1960年代早期开发出从正片直接洗相片的的技术,这样可以省下翻拍成负片的手续,期望可以用冲放黑白照片的代价得到彩色照片,Fotochrome把这套产品叫做Fotocolor底片系统。 Fotochrome要求Petri为他们生产一部便宜的傻爪机,结果就是此地的Fotochrome相机(Forochrome Camera)。 Fotochrome相机与Fotocolor系统主要是在美国(或北美地区)销售,所以在本地看到这部相机的机会不大,不过作者曾经听前辈谈论过这种底片。为什么是Petri而不是其它公司?因为Fotochrome是Petri美国地区的经销商。
因为Fotochrome的冲放并非Kodak等大厂的标准程序,拍完的正片得要送到指定的服务中心处理,这当然不方便,因而成为Fotochrome的致命伤,没多久这种底片就退出市场;因为没有了底片,Fotochrome相机也卖不出去,这就是40多年后还可以买到新货的原因。另外,Fotochrome的底片格式是(2 1/4英寸)x(3 1/4英寸),差不多是5.5cm x 8cm的片幅,论面积比6x6还大,可想而知一卷底片拍不了多少张(事实上是十张),在135底片快要变成主流的日子不难想像Fotochrome面临的困难。
Fotochrome这部相机看起来就像是在一个扁长方形盒子上装了一个大镜头,因为片幅大、相机也大,长约14.5cm、宽(不计镜头)约11.5cm、高(不计镜头)约6cm,与小DC相比是个庞然大物!为了压低价格,机身是塑料,至于镜头是否也是塑料就不得而知了。
上面照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厂牌Fotochrome,镜头下方机身突出的部份是脚架座,镜头右方被挡住部份的方框是取景器(所以不是单反)。机身左侧银色横条用来打开机底(下方的银色盖子),镜头边上白色的方形是快门按钮,镜头后方有一个圆形白色按钮,按下去把机顶的反射板弹出来,装上灯泡后就可以做闪光灯摄影。
下面照片是Fotochrome的镜头,上头标了Fotocolor字样,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标示,事实上这是个105mm f/4.5的标准镜头(以Fotochrome的片幅而言)。这个镜头没有光圈环,曝光是由围在镜头四周的Selenium测光表控制;镜头内部有一个很简单Vario类型、双叶片的镜间快门,快门速度是固定的1/30秒,再靠叶片的开孔定出光圈。
镜头有对焦环,上面标了5、7、15、30的刻度(英尺),因为这不是单反,而且取景器也不会随对焦而有所改变,所以取景器是构图用、而对焦环是近似对焦,因此这是部傻瓜级的机型。
按镜头后方的小白按钮可以把镜头上方的反光板竖起来(见下面的照片),这就露出盖子下方的灯泡座,装上M3闪光灯泡可以做闪光灯摄影(当然还需要电池,容后再谈)。 Fotochrome镜头中有两片用来修正色彩用的中黄色滤镜,第一片在镜头内第一片镜片后方、是不会移动的,第二片在镜头的后方。在使用闪光灯时,相机会移开后面这片滤镜,再由镜间快门控制曝光。
下面是机身的后方。右下角是上片旋钮(很多早期机型是用旋钮上片而不是今天的扳手),它的左上方小窗是底片计数器、旁边的小齿轮(照片中只看到一丁点)是用来设定计数用的;另外,在上片时也就上了快门,这与目前的相机一样。接着,镜头后面的面板可以抽出来露出可以容纳两个电池的电池室,照片左边的是观景窗。
把机底打开可以看到极为简单而且独特的内部结构,下面照片中镜头朝上,所以看到的是机底而非机背。装厎片与卷底片的两个槽不用多说,在中间部份是一面45度角的镜子,照片中的影像是镜头后方的像,我们可以看到黄色滤镜的色彩。因为Fotochrome用叶片快门,所以机身没有帘幕,在拍摄时从镜头来的影像经过反射镜投射到底片上;换言之,镜片是固定的!这是Fotochrome独特的地方。
以上是有关Fotochrome的简单介绍,这是一部奇特、简单、但短命的相机。
● 有趣相机竞猜第三题答案
这部相机的厂商是Argus,型号是Argus C-3 Match-Matic(也有人写成Matchmatic),下面是没有涂掉厂牌与型号的照片。
玩相机的朋友很少会接触美国相机、也很少会注意到美国的相机工业,要说有也许只知道Kodak与Polaroid而已,但是美国也曾经有过相当进步的相机工业,只是著眼点与德日不同。因为美国本身购买人口众多,美国相机多半以售价低、销售量大为主,而很少走高价优品路线,Kodak如此、Argus也如此,所以本篇的Argus C-3 Match-Matic也是如此。
生产这部相机的公司原来叫做International Radio Group(简称IRC),1931年在美国Michigan州的Ann Arbor市成立,原本是生产收音机的,所以公司名称中有Radio字样。在1936年左右,IRC开始生产可以使用Kodak的135底片的相机与摄影器材,所以公司名称改成International Research Group,仍然简称做IRC。然后,它在1940又改成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最后在1941年改成相机的名称Argus。
IRC在1938年推出Argus C,但在同(1938)年又推出Argus C-2,接着在1939年推出Argus C-3就一直卖到1966年,在28年中Argus C-3与它的改款一共卖出近三百万台,平均一年要卖近11万台,这在所有RF机型中独占鳌头。 Argus C有连动测距功能,但却没有与镜头相连;换言之,使用人用连动测距(以下简称RF)对焦、找出对焦距离之后再在镜头上定成这个距离,用起大小相当不便。 Argus C-2克服了这个缺点(RF机制与镜头连动),而Argus C-3则加上了闪光灯同步与其它改良。
Argus C-3从战前到战后经过七次小改款,到了1958年Argus公司把Argus C-3做了最后一次标准化的「整容」,也就是内部功能改变不大、更动的绝大多数是外观;这一次更动推出了两型内容几乎相同、但外观有差异的机种:Argus C-3 Standard与Argus C-3 Match-Matic,后者是本篇的主角。此外,Argus也为Golden Shield公司生产过一型C-3,这是一部衣着华丽的C-3 Match-Matic、但标着Golden Shield牌子的相机,我没有看过这一型,但eBay上常会出现经过重贴蒙皮的C-3,看起来更加华丽。
Argus C、C-2与C-3的造型方方正正,而且相当重(相机带镜头重达750公克上下),所以玩家习惯上叫它做砖头(brick)。 Argus C-3 Match-Matic(以下简称C-3 Matci-Matic)机身是深浅双色,而Argus C-3 Standard与其它机型则是全黑,所以很容易一眼看出那一型是C-3 Matci-Matic;但要记住的是, C-3 Match-Matic一定要有测光表(见本篇第一张照片),不然用途就不大,我们很快就要讲到。以下打算把C-3 Match-Matic的各部份做个介绍,让各位看看它不但长相怪,连设计操作也怪,但怪就怪在这部怪相机可以连卖28年!
先看它的正面(见下面照片)。正面左下角可以看到公司/机型名称ARGUS。上方有一排三个窗口,一圆两方。圆形窗口周围是一个齿轮(对焦轮),转动它可以对焦,转动的角度透过它右下角的齿轮传出、从而带动镜头,不过使用人得用中央的方窗口(取景器)对焦。整个连动测距的机制是由圆窗口与中央方窗口完成,圆窗口看到的影像被投射到方窗口看到的影像上,转动对焦轮直到两个影像重合就对焦完成;为了方便对焦,观景窗下半部是黄色(照片中很明显),于是影像是否重合就比较容易看得出来。另外,使用人也可以转动镜筒对焦。最右边的窗口是构图用、聊备一格而已。最后,最右边的是设定快门速度的转盘,左边是上快门的扳手,所以C-3 Match-Matic上片与上快门是两个动作。
接着看相机顶部(见下面照片)。从右上角起是上片旋钮,其次是个闪光灯座,但它不是用来装闪光灯,它的用途是装测光表或外挂观景窗,后面会回头谈这两者。再来是个上面有数字的转盘,它是底片计数器;在计数器边上是个小按钮,把它向一边扳倒才能倒片;最后在左下角的是快门按钮。所以,C-3 Match-Matic得要先上片、再上快门(或先上快门、再上片),最后按快门钮拍摄。
把机身左侧的簧片向下压就可以打开机背(见下面照片),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底片是装在右边的槽中,底片自右向左卷,所以上片旋钮在机顶左边,倒片旋钮在机底的右边。所有Argus公司的早期机型都采用这个做法,据说是避免与Leica发生纠纷,当然这只不过是个「据说」,信不信由你。机底左边的是脚架孔。
接着看看如何控制曝光;下面的照片中,左边是镜头、右边是机身右上角的快门速度转盘。仔细看看镜头部份,那是个50mm f/3.5的标准镜头,但却没有光圈的f值,而只有一组从3 1/2到8的整数,这些当然不是距离值,因为距离值在对焦轮上。同样地,快门速度转盘上也不是常见的快门速度值,而是4到8的整数。光圈上标的是Av值、而快门转盘上标的是Tv值。正因为如此,C-3 Match-Matic是配上一个测光表卖的,一部没有测光表的C-3 Match-Matic不能算是个完整的系统(或收藏)。
使用C-3 Match-Matic测光表的方式与传统测光表没有任何差异,所不同的就是这个测光表不用传统的f值与秒的标示。首先,使用人用测光表的内环定出底片的ASA(亦即ISO)值,见下面的照片;接着定好快门速度,Tv值愈大表示快门愈快,定快门速度的方式是旋转外环使三角形指标对准选定的Tv值,照片中选的是6 。然后把测光表对着被摄体,于是表上的指针会移动,它所指的数就是Av值(下面照片中是9),再把镜头上的光圈定成这个值;请注意,Av值愈大表示f值愈大,光圈开孔愈小。
在使用闪光灯时,使用人得先对焦,对焦完成后对焦轮外圈的值就是镜头上的光圈Av值(下面照片中是5)。很遗憾的是,依底片的ASA/ISO值与使用的闪光灯泡的差异,还得要调整得来的Av值,这与目前使用闪光灯与相机的全手动模式没有不同。
因为Argus C-3系列卖得好,除了Argus本身产品之外,C-3还有非常多副厂产品,下面照片中是两个镜头:35mm f/4.5与100mm f/4.5,与一个支援35mm、50mm与100mm的外挂观景窗。 C-3有不少交换镜头,但以上面两者比较常见,它们是德国慕尼黑(Müchen)的Enna-Werk公司的产品,广角镜头叫做Sandmar 35mm f/4.5、望远的叫做Tele-Sandmar 100mm f/4.5 。
虽然C-3可以换镜头,但因为它独特的连动测距机制,换镜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与Leica M以及Contax相比有天壤之别,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拍到模糊的照片,以下是个简略的说明。首先,把对焦轮转到某个特定的距离(通常是最短对焦距离,下面照片A是个示意图,距离值并不正确),接着把中央齿轮的盖子转下来(照片B),再取出齿轮(照片C),最后取下镜头;装镜头的手续相反,但是调整对焦轮的手续还更复杂些。由此可知,在C-3上更换镜头的手续有多麻烦。另外,C-3的镜头是透过螺纹装上机身,但口径是独家、与其它使用螺纹(比如M39或M42)的镜头不相容。
但是麻烦还没结束,换了镜头表示视角改变,然而测距连动机制却是基于标准镜头设计,所以若不是看到太多(如果装了100mm镜头)就是视野不足(若装了35mm镜头)。为了解决这项困难,每个镜头差不多都附了外挂观景窗。我发现给Argus C-44(或其它厂家,譬如Contax或Leica)用的外挂观景窗更好用,下面是几个例子:最左边是Argus牌,中间的是Argus从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欧州国家)进口,两者都支援35mm、50mm与70mm三种焦距,而且有调节平行视差的机制;最右边是俄国Kiev的仿制品(给Contax用),它支援28mm、35mm、50mm、100mm与135mm,也有调节平行视差的机制,这是个制作相当精美的多管外挂取景器。
使用外挂观景窗的方式很容易。首先把它装上相机,再把它的焦距定成与镜头的相同,然后用对焦轮与相机上的观景窗对焦,但是用外挂观景窗构图;如果被摄体很靠近相机,就得用对焦轮上的对焦距离在外挂观景窗上调节平行视差,再重新构图。下面的照片是C-3 Match-Matic装了Sandmar 35mm f/4.5镜头与外挂观景窗(已经调到35mm)的样子;要注意的是,外挂观景窗取代了测光表的位置,但仍然可以手持测光表测光。
Argus C系列用的是镜后快门;换言之,快门叶片不是在镜头内部、而是在镜头后面,于是就可以装在机身上从而降低镜头的成本。下面照片是把C-3 Match-Matic镜头取下的样子,快门结构与快门叶片清晰可见。
以上我把Argus C-3 Match-Matic大致浏览一番,相信各位不难看出这部相机的怪异之处与缺点,但是C-3却卖了28年,比Kodak任何机型(甚至于其它厂家的机型)长命得多,何以致之?有一个说法是,C-3简单、便宜、可靠,以致于同时期Kodak甚至德日的产品都卖不过它,所以C-3可以说是一个以小搏大的成功典范。 C-3没有很先进的功能、也不打算有给专业人士使用的精密度,而且在做工的精细程度与用料方面也不如德了日系机种;但C-3的对象是一般人士,他们的要求不多,便宜可靠是个要件。然而,1960年代以后,Argus没有抓住市场的走向,虽然也生产了几部好相机(比如Argus C-4与C-44),但终究落了伍,只能卖挂了自己名字的进口机型(比如Cosina与一些对岸的产品)。 Argus目前还在,但已经失去了往日光采,在摄影器材界也无足轻重。
● 有趣相机竞猜第四题答案
这是Olympus的O-Product,下面是保留了厂牌与型号的照片:
为了庆祝成立70周年, Olympus在1987年决定推出一部限量版的相机,于是找上日本的知名设计师Naoki Sakai。 Naoki Sakai在1980年代为汽车设计首先抛弃方方正正的潮流、并且打开了曲线与可爱造型的先声,他为日产(Nissan)设计了Be-1,以及后来的PAO、Figaro、与Rasheen,也为铃木(Suzuki)机车设计了SW -1,以及丰田(Toyota)的概念车Will。 Naoki Sakai指出,他在构思O-Product时发现当时的机身几乎都是黑色塑胶制成,在生产上很有效率、市场上也容易卖,但就使用人观点而言却缺乏美感。
1980年代(特别是在后期)是相机急速电子化的时代,相机的设计常追求新潮与现代、而漠视传统的造型。 Naoki Sakai的设计走复古风,使用铝质机身,重现了1920与1930年代的风采,同时也不失现代感,成品就是这一部Olympus O-Product。 O-Product生产了两万台、在1988年11月上市,只透过特殊管道在日本、美国与欧州销售,据说在日本一周内就销售一空。十九年后的今日,O-Product在傻爪机(point-and-shoot)二手市场上独占鳌头,纵使有了刮痕也可能有买家用150美元以上出手,全新连盒的常在500到700美元之间,这个价位比Olympus的另一部限量相机Ecru(1991)要高出一大截。
为什么叫做O-Product?答案众说纷纭,我没有读到过Olympus本身的解释,二手传播的说法是:O代表了Olympus,也代表0(零)表示整部机器的设计归零、一切从头出发而不受潮流影响。
O-Product外观看起来古典,但内部却是很先进的,它有自动对焦、自动上片、程式曝光、外接闪光灯的功能。 O-Product使用传统的135底片,所以机身不可能很小,不过它方正的造型却很容易操控、纵使加上外接闪光灯也如此。下面是O-Product与一张CF卡的比较。
O-Product机身的前方十分简洁(见下面照片),中间有盖的圆孔是镜头,这是个定焦镜35mm f/3.5,把右边的扳手向下推就打开盖子露出镜头。在镜头左边的圆型按钮是快门钮,镜头上方的大圆圈是观景窗,在它左右两旁的是自动对焦用窗户,两者中右边(不与观景窗相连的)那一个里头(照片中看不到)有内建测光表。
O-Product的机背只有取景器,机背上的字除了指出这是铝机身外,还有公司名称与序列号码(最高为20000)。
机顶右边有两个按钮(见下面照片),前面一个是自拍用、后面一个按下后会自动倒片;在自拍时得先按住自拍钮、再按快门,于是机身前方最下面的灯会亮,并且在最后两秒时闪动,这是与一般机型相同的。机顶左侧的小窗(照片中只看到部份)是底片计数器。
使用机身右边(镜头向前)的开关可以打开机背,我们会看到相当传统的设计,见下图。
O-Product没有内建闪光灯,但每一部相机都附了一个很可爱的的外接闪光灯(所以购买时一定得查有否包含这支闪光灯),下面的照片就是这支灯的样子;灯的一边有安装用的螺丝、以及与机身的连线。
面对镜头时,机身右侧下方有一个闪光灯插座,闪光灯上的缆线得插到这个座中并且上紧螺丝(见下面的照片);闪光灯上的螺丝得装到机身的插孔中、并且锁紧,这就完成。
除了O-Product盒子中的零件(软相机袋与背带等)之外,Olympus没有为O-Product生产其它配件。
O-Product好不好用?在操控方面与1980年代末以及1990年代初的傻瓜相机没多大差异,镜头还不错、闪光灯出力也还算足。不过,我想这都不是O-Product原先设计的主要论题,从限量版这个字眼就可以想到这是珍藏用,不是随便拿出去拍照、随碰随撞的一般相机,因为坏一部就少一部、而且相信Olympus也不会保留足够的维修用的零件。因此,近年来有瑕疵的机子愈来愈不值钱、同时品相好的却愈来愈贵。明年(2008)是Olympus的90年庆,到2018年Olumpus一百大寿时不知道这两万部O-Product中还剩下多少是中看中用的。
● 有趣相机竞猜第五题答案
这是Minolta生产的DISC-7相机,使用Kodak的碟式底片,下面是没有涂掉厂牌与型号的照片:
下面的照片比较Minolta DISC-7与一张CF的大小:
Kodak在1982年推出碟式底片,把底片做成软磁盘的样子(见下面的照片);这类型底片可以拍15张,每张的片幅是8mm×11mm,大小界于2/3英吋与1英吋规格的感光晶片之间,比目前消费型数位相机用的大。碟式底片的对象是一般消费者,所以相机规格十分简单,几乎全是傻瓜机型、而且长相都差不多;又因为碟式底片很薄,相机自然也薄。然而,碟式底片的小片幅在印相时放大倍率较大,于是颗粒与解析度在相片上不如135底片的结果;另外,据说许多冲印店为了省钱而不使用Kodak指定的放相用镜头,让相片品质大打折扣,结果是碟式底片欲振乏力,Kodak最终在1999年12月31日宣布停产(但在此之前就很难买到了),为碟式底片画上句点。但是碟式底片却也没有那么快就完全绝迹,因为还有其它公司(3M、Konica与Fuji)陆续供应了一段日子,目前美国还有冲印碟式底片的服务、但价格都不十分便宜。
Minolta在1983年推出的DISC-7是一台典型但却比较好、功能比较完整的机型。下面的照片(其实是本篇的第二张)是正面照,相机上方自左到右是闪光灯、测光表、与观景窗;中间是个凸镜面做自拍用,它左边的扳手向上扳就是自拍,右边disc-7字样下方是镜头(12.5mm f/2.8),下方的扳手扳到山形是拍远景、扳到人形时会把一个近拍镜盖在镜头前方拍人物(所以,镜头是不能对焦的);快门钮是左下方的方形按钮,但DISC-7只有两个快门速度,1 /100与1/200,光圈与快门速度完全由内建的CdS测光表决定。相机左方有个旋转把手,可以拿来当脚架,转出来做手把;Minolta还生产了一支多节延伸杆,完全伸展开来后的总长正好是DISC-7镜头用来近拍的非常好的距离。还有,在自拍时,相机中间镜子看到的大致上是镜头能记录的画面,似乎Minolta DISC-7是仅有的一台(或少数几台)有此功能的相机。
下面是机背的照片,十分单纯。左上角是观景窗,中央长方形窗户可以看到碟式底片的资讯,在它左边是底片计数器(在碟式底片的卡匣上)。
几乎所有碟式底片相机都用类似的方式打开机背、安装底片;机顶会有个扳手(见下面照片),把它向上拉就打开机背,因为机身结构的关系,大多数使用碟式底片相机的机背都是向下开的。
下面第一张照片是打开机背的样子,我们可以看到镜头后方的镜片与底片转轴;第二张是装上底片后的样子。
Minolta DISC-7有一台较次的姐妹机,Minolta DISC-5;不但如此,Minolta还请法国时装设计师André Courrèges把这两型相机「化妆」成两款时尚型机种,DISC-7的是AC 301、DISC-5则是AC 101。 Minolta AC 301的造型非常女性化,它有象牙白的机身并且滚上金边、以及同一色系的漂亮相机包(见下面两张照片),机身与相机包都打上André Courrèges的商标AC;AC 101也类似,但机身的花纹大不相同,两款相比作者较偏好AC 301。
用碟式底片的相机无法要求太多,因为整个系统的对象是傻瓜相机的一般消费者;事实上,我用过不同厂牌的产品,但也感觉不到有太大不同,有些机型镜头好些,但也相差不远。 Minolta DISC-7(含AC 301)造型比较讨好、切能较全,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型,但它最大的困扰就是电池!大多数同类相机用传统的AA(或AAA)电池,但Minolta这台却用内建的锂电池,没电后在理论上得送回Minolta更换,实在十分不方便。另外,几乎所有的碟式底片相机在上片时都有很大的杂音、而且上片速度很慢。很自然地,当135底片傻瓜机小型轻量化成功,再加上稍后小型而且更方便的APS系统出现,碟式底片没落是理所当然的事,于是碟式底片相机的潮流就跟着结束。
● 有趣相机竞猜第六题答案
这是Kodak的No. 2 Bulls-Eye,但是从外观很难断定是那一型,不过照片中的是Model D(见下文)。
在1892年左右Samuel N. Turner想出了一个让使用人可以看到目前照了多少张照片的点子,他在卷装底片后面多加一张黑纸,在纸背适当的所在印了流水号,并且在相机后方对应的地方打一个洞,让使用人看得到这个流水号,于是就知道照了(或剩下)多少张照片,这就是上面第二张照片背后圆孔的用途。 Samuel N. Turner的点子由Boston Camera Mfg Company生产,相机的名字叫做Bulls-Eye,并且同时申请专利。为了竞争,Kodak在1895年3月也推出了一部非常类似的相机,机背也有个可以看到底片流水号的孔,叫做No. 2 Bullet Kodak。在Samuel N. Turner取得专利之后,Kodak一不做二不休把Boston Camera Mfg Company买下来避免专利权的问题,在1895年8月同时生产Bullet与Bulls-Eye两型。 No. 2 Bullet Kodak在1902年停产,大约生产了30,000台;No. 2 Bulls-Eye Kodak则一直生产到1913年,一共做了约257,000台,所以二手市场上不难找到,但品相好的可能不会很多。
依Kodak的文献,No. 2 Bulls-Eye Kodak一共有五款:1896、1897、1898、C与D,序列号码大致上是这样的:(一)1897年8月起,机身金属部份从铜改成镍,序列号码从60,025起;(二)1898年4月起,机身的杉木改成桃木,序列号码从83,030起;(三)1899年3月起加上静音上片机制,序列号码从119,900起;(四)1900年9月换用较亮的观景窗,序列号码从145,311起;(五)从1903年十月起底片卷轴改成黑色,开始序列号码不详。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台比我们都老许多的相机的细节。下面的照片是机顶,把手上很清楚地打上了EASTMAN KODAK CO的公司名称,NO. 2 BULLS-EYE KODAK型号,与ROCHESTER N.Y. U.S.A.产地。
序列号码打在机底的前方,字很浅很不好找;这部相机的序列号码是218363(见下面的照片),算是No. 2 Bulls-Eye系列的后期产品,这是我买下这部相机的主要理由。
下面的照片是机身前方与机顶。前方面板上有两个孔,在中央的大孔是镜头(meniscus achromatic)、焦距为4.5英寸(约114mm),镜头上方的小孔是观景窗,它前方有个小透镜、把影像经过内部的镜片向上反射、再由机顶前缘的透镜显示方便使用人对焦,这样的安排方式在Kodak后来的Brownie与其它厂牌的盒子相机(box camera)上极为常见。相机的操控部份全在机顶前缘,观景窗旁边的是上片转轴,转轴下方的小扳手是快门,向一边扳可以触发快门;这是个很有趣的设计(下文会再讨论),如果快门扳手在左边就往右边扳,于是扳手就停在右边,下次拍摄时把扳手往左边扳,于是快门扳手就回到左边。快门扳手右边有两个可以抽起来的小杆子,中间一个控制快门、最边上的控制光圈。 No. 2 Bulls-Eye只有两个快门速度,一个是固定的正常使用快门速度,另一个是T;快门杆推到底是平常用的快门速度(见照片所示),把快门杆抽出来是T快门,使用人得把快门扳手往一边扳打开快门、曝光时间够了之后把快门扳手往另一边扳关闭快门。最右边的杆子可以控制三个光圈,当杆子推到厎时是最大光圈、这是建议使用的光圈,抽到顶时是最小光圈。从这个设计不难看出,No. 2 Bulls-Eye是一世纪前的傻瓜相机,在顺光时把快门杆与光圈杆推到底、然后按快门!
把机身右侧底部边缘的扳手抽出来就可以取出机身(见下面第一张照片),第二张照片是相机底座的盒子,盒子底部很清楚地印了相机的相关资讯;譬如MODEL D、专利号码、主要经销商等等。
把机身从盒子中抽出来后,就会看到前方面板上的简单控制机制;下面的照片是把相机定在T快门拍摄的,因为快门杆与光圈杆都抽了出来。抽出光圈杆(最右边)会带动一片上有三个圆孔的的金属片、并且把一个圆孔盖在镜头上,照片中是最小的孔,最大的孔只能看到部份,中间的孔被挡住了。快门是面板左边的圆片,扳快门扳手时,它连着的铁丝会带着圆片旋转到另一端,在旋转时圆片上的腰子型开孔扫过光圈孔使底片曝光,圆片上的突起最终会被左下角的(银色)金属片挡住,再扳快门扳手时圆片又以相反方向旋转。如果把快门杆向上抽到T的位置如照片所示,于是圆片会被在中央的(银色)金属片挡住、使圆片的腰子形开孔正好在光圈孔上进行长时间曝光,于是较小的光圈就有用了。
No. 2 Bulls-Eye使用101底片,软片背面有黑纸并且卷成筒状,就像今天的120底片一样,不过片幅是(3.5英寸) x(3.5英寸)。相机左方(假设镜头朝前)有个空槽可以容纳101底片的卷轴,见下面第一张照片,照片中还可以看到木板上印有MODEL D的型号。把底片装入空槽后,将底片抽出部份绕过机身后方的开孔,把黑纸盖在底片的黑纸上(下面第二张照片),再把底片绕到右侧插到空槽的卷轴中(下面第三张照片),最后把机身装回盒子再锁紧、并且调整上片卷轴使机背的圆孔可以看到流水号就大功告成。
使用No. 2 Bulls-Eye与很多类似的盒子相机时是没有对焦机制的,使用人只能选择少数几个光圈与快门速度,使用观景窗构图,再按下快门,如此而已。这些古老傻瓜型相机便宜、简单、好用,不但Kodak生产,美国、欧州(主要是德系)与日本的其它厂商也都生产,不同的是随科技发展,相机尺寸变小、镜头变好、操控更方便、可以加挂配件(譬如闪光灯与转换镜头)等等,模样却没多大改变、还是盒子一个,一直到135底片极为普及之后,这一类盒子相机才退出市场。下面的第一张照片是使用620厎片(片幅为2 1/4 x 2 1/4英寸、亦即6x6)的Kodak Brownie Hawleye Flash(生产时程是1949年5月到1961年7月),它与此地的No. 2 Bulls-Eye Kodak是不是很像呢?第二张是Duaflex,生产时程是1947年12月到1950年9月,使用620底片,虽然做成像Rollei TLR(Twin-Lens Reflex)的样子,但事实上是一个稍窄的Brownie Hawkeye变形。
以上是一部百年以上的Kodak早期相机的简介,希望可以帮助您了解在相机工业刚起步时的一台畅销机种。
● 有趣相机竞猜第七题答案
这是Carl Zeiss Jena生产的绿色Werra 1;请注意,这不是Werra,因为两者有一个极重要的差异,详见下文。 Carl Zeiss Jena的Werra系列是很干净俐落的简单相机,造型独特,而且上片方式几乎少有(至少我没看过另一部用同样方式上片的相机)。所有Werra机型都附有遮光罩,把它反过来装就变成镜头盖,没有遮光罩的Werra不算完整。
Carl Zeiss是家光学公司而Zeiss Ikon则是生产相机的公司,这是了解相机与镜头历史的人都知道的事实;虽然Zeiss Ikon成立之前(1926年),Carl Zeiss的确收购过相机生产厂家,它们的产品有可能挂Carl Zeiss名字销售(譬如Carl Zeiss在1902年买下Palmos,生产的机型用的是Carl Zeiss Palmos A.G.),但量总是不大,在1926年之后相机与少部份镜头就逐渐移到Zeiss Ikon生产了。二次大战之后,Carl Zeiss的镜头部门(Carl Zeiss Jena)与Zeiss Ikon在俄军占领区,也就是后来的东德境内,于是Zeiss一分为二;东德的Zeiss Ikon在战后复工开始研发并且生产单眼版的Contax S,而原来的Carl Zeiss Jena则继续供应东西德Zeiss Ikon各机型镜头(在战后一段时间中,西德Zeiss因为厂房设备不足而必须向东德Carl Zeiss Jena买镜头)。
Carl Zeiss Jena会生产相机的原因众说纷纭,当然,在共产国家所有企业都是国营,国家(此地是东德)可以要求任何厂商生产任何产品,但要一个光学厂生产相机毕竟有些离谱,况且战后许多知名相机厂都在东德,譬如Zeiss Ikon、Exakta、Kamera Werkstätion(KW)等等(Leica不在东德)。另外,在战后的一段时间中,东西两德的Carl Zeiss在打国际官司争Carl Zeiss这个头衔,在极有可能会输掉官司的前提下把一部相机挂上Carl Zeiss销售似乎也不是个好主意。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战后俄国从东德搬走了大量相机与镜头的生产机具、并且带走了相当多的工程师与技术人员,让他们在俄国帮忙发展并且建立光学工业,几年后俄国把这批人送回东德、大部份回到Carl Zeiss Jena ,但让他们闲着是浪费人力,所以给他们的计划是生产一部简单的相机,这就是Werra。但是我只在一两个地方看过这个说法,而无法在具公信力的文献中找到相关资讯断定真伪,所以我姑妄言之您就妄听之,做为茶余饭后谈天说地的材料吧!
不管什么理由,Carl Zeiss Jena的确设计并且在1954年推出Werra,蒙皮的颜色是绿色,没有其它颜色,黑色的Werra要到1950年代末才上市。 Werra这个名字从何而来?首先,Werra并不是在德勒斯登(Dresden)、Carl Zeiss Jena的大本营生产的,而是在Eisfeld,同一个地方还生产Sonnar的各种镜头,因为Eisfeld附近有一条叫做Werra的河,所以这部新相机就取名为Werra。
Werra是一部造型简洁的相机,它看起来很像一部连动测距(rangefinder,简称RF)机型,但事实上观景窗与镜头的对焦部份完全分离;换言之,Werra的使用人用观景窗取景,但却得估计距离、并且在镜头上定出这个距离。除此之外,Werra可以控制光圈、调整快门速度。 Carl Zeiss Jena在1954年推出Werra这部相机的原因实在有点怪异,因为不少欧美日相机厂都生产了廉价RF相机,但有趣的是Werra后来有了RF机制、加上了非TTL测光表与交换镜头,这些功能让Werra的生产线一直开到1966年,也算是个异数吧!
Werra的特点何在?下面两张照片中第一张是机顶、第二张是机底,上片的旋钮或扳手何在?从照片似乎看不出端倪。答案很简单,上片的机制是镜头与机身交接所在、有绿色蒙皮的环;当面向镜头时,把上片环顺时针方向转就可以上片、同时也上快门。正因为这个设计,使Werra机身除了镜头之外就没有其它突出的部位,看起来简洁俐落。
此地照片中的机型是1955年的Werra 1,不是最早的Werra,不过Werra与Werra 1的差异就只在上片环。 Werra 1的上片环有绿色蒙皮,而Werra的上片环没有蒙皮,而是一个与镜头同色有齿轮状突起的金属环,它的样子与当时流行的镜头对焦环(见下面照片)类似。以下我们以Werra 1为准浏览相机各个主要单元,并且说明各个版本的差异。
下面照片(前面看到过,为了方便再重覆一次)中右方的是观景窗,前面提过它只能取景而没有测距连动机制。机顶是平的,唯一的按钮是快门钮。
下面是机底的照片(前面看到过)。从右上到左下是倒片旋钮,但得按左下角的小钮才能倒片,绝大多数旧式底片机都用这个方式倒片;接着是脚架孔,围绕在它周围是个旋钮,把它依反时针方向转180度就可以取下机背(后面会谈到);左下角是底片计数器,虽然它看起来是个旋钮,但却是不能转动的,能转的是中央的轴,每一次用上片环上片之后,指标会前移一格(所以装好底片后得用中央转轴把指标归零。
下面两张是镜头的照片,分别是镜头的前方与侧面。 Werra与Werra 1的镜头有两型,Novonar 50mm f/3.5或Tessar 50mm f/2.8,照片中Werra 1的镜头是后者;事实上只有最早期的Werra使用Novonar 50mm f/3.5,而且很快就换成Tessar 50mm f/2.8,所以配前者的Werra并不多见。镜筒上有光圈环、对焦环与快门速度环,镜筒边上的两个突出小圆杆是方便调节快门速度用的。快门速度标示有B、1、2、5、10、25、50、100、250这几项,并不是后来通行的快门速度值。 Werra上没有明显的B快门标示,但却有B快门功能。另外,很多说法指出Werra 1的镜头会打上快门的厂牌(Prestor或Synchro-Compur之一),但照片中的Werra 1镜筒上没有任何快门厂牌的标示,所以这一部相机很可能是Werra 1的初期产品,用的是Werra的镜头。
把机底中央的旋钮转松就可以取下机背(见下面第一张照片),机背的内部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下面第二张照片是机身内部,如果细看就会发现Werra不是用帘幕快门,它的快门是叶片式、而且装在镜头后面,所以Werra系列用的是镜后快门,这与以前谈过的Argus C-3相同。
下面第一张照片是Werra 1(也是Werra)的机背,除了很小的方型观景窗之外就没有其它功能。早期的Werra系列机型没有连动测距的机制,观景窗只能用来取景构图;更糟的是,Werra与Werra 1观景窗看到的要比拍到的景大得多,所以洗出来的照片往往失去部份观景窗看得到的景,这一点要到Werra 1a才得到改善。另外,机背右下角蒙皮上有WERRA字样(下面第二张照片),不仔细还看不出来。
从1955的Werra 1之后,Carl Zeiss Jena推出了好些改良版。最先是1958年的Werra 1a是Werra 1的改良版,它与Werra 1一样,但观景窗加了框线降低取景的误差,快门方面有三个不同的厂家:Vebur、Prestor与Synchro-Compur。一年之后(1959)Werra 1b出现,它与Werra 1a相同,但蒙皮改成黑色,WERRA字样变成白色打在机身前方观景窗下方。 Werra 1c在1961年推出,它与Werra 1b大致上相同,但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改变:第一,前方面板上的名称有Werra与Werra 1两个版本;第二,快门改成Prestor RVS,快门速度有B,1、2、4、8 、15、30、60、125、250、与750(没有500),号称是欧陆第一部有1/750的镜间快门相机。 Werra 1c之后的下一型是1964年的Werra 1e,在Werra 1e中机顶不再是平坦而是在四周有了弧形、并且加了闪光灯座,相机标示在观景窗边上而且是WERRA 1,黑色蒙皮,最重要的则是前方面板上方自左到右是长条的压克力板、一边是观景窗、一边有五条水平的银色线条。 Werra 1e在1965年又有一个小改版,它的上片环不再用简单的蒙皮、而改成目前流行有直线条突起的对焦环型式,而且镜筒的样子也不一样,有些机身上还有Carl Zeiss Jena的双镜片商标。 Werra 1e是Werra 1的最后一型。
下面是几张Werra 1c的照片。从第一张与第三张(机底)可以看到镜头的造型不太一样,第三张照片中镜筒与机身相连的地方有一个可以选择三个闪光灯同步速度(M、X与V)的扳手,从第二张照片可以发现观景窗改成圆形而且大一些。
下面是Werra 1c镜头的正面。我们可以在12点钟方向看到750(亦即1/750秒快门速度)的标示,镜头左下角清楚地标出了PRESTOR RVS的快门厂牌。
Werra 1并不是唯一的Werra系列,Carl Zeiss Jena在差不多十年中一共推出了Werra 2、Werra 3、Werra 4、Werra 5、Werramat、Werramatic等系列,这些系列并不是一个接一个,而是几乎同时存在的。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以下几项:第一,有否测距连动机制;第二,有否测光表、以及测光表是否与曝光机制连动;第三,有否交换镜头。
至此,这篇关于7款有趣相机的文章就已经都结束了,虽然篇幅很长,但相信耐心看下来的朋友都会觉得受益匪浅。确实,这些老相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离得实在太远了,这样了解一下让我们对相机的历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这里要再一次感谢原作者的倾力创作,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精彩的一篇文章。如果您自认是个摄影爱好者的话,一定要把它看完,绝对不会枉费这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