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麒麟950亮相MWC 性能/续航引人关注
2月22日,MWC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华为作为巴展历年最大的参展商之一,展出了包括5G、4.5G、超宽接入、IoT、智能终端等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和全新产品,其“豪华”展台吸引了全球重要客户参观。相比而言,同样作为华为产品一部分的麒麟950芯片却非常“低调”,尽管如此,麒麟950的高性能和长续航特性还是吸引了众多VIP客户的关注。
麒麟950展台位于Hall1华为超大展区的一个角落,很不起眼。该区域全部是封闭区域,只有受邀客户才可参观。2月22日一早,麒麟950展区就不断有VIP客户驻足,他们大多是来自欧洲、美洲及非洲的优异运营商。他们仔细观摩了麒麟950的演示,对搭载麒麟950的表现倍加赞赏,对搭载麒麟950的华为Mate8手机更是爱不释手。
麒麟950处理器是全球首个采用16nm FF+工艺的商用手机SoC,也是首次采用四个大核2.3GHz A72+四个小核1.8GHz A53的big.LITTLE架构设计的SoC,它同时也是第一个搭载使用ARM全新一代Mali T880 MP4 GPU的手机SoC。有如此多第一,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本次麒麟950芯片登陆巴展,实际上也是麒麟950在海外的首次亮相。虽然很低调,但还是让海外客户对麒麟950的高性能和低功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麒麟950展区,与950实物展示相配套的是一段约两分钟的酷炫视频。该视频简明直观地介绍了麒麟950在工艺、A72大核、MaliT880 GPU、芯片调校、VoLTE高清语音体验、全新照相体验、智能定位体验等方面的几大优势,使参观者对麒麟950有一个全面而直观的认识。视频结束后,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查看麒麟950芯片,这段动静虚实结合的视频引发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很多人驻足仔细观赏。
而在实时展示区域,可以看到华为Mate8和另一款定位相近的其他品牌手机在性能和能效比方面做的对比。
两台手机上都运行了PCMark跑分工具,这是一款基于用户日常使用场景测试手机工作性能的软件。相比而言,通常极限跑分性能并不等同于真实的用户体验,基于用户日常使用场景的跑分对用户更有意义,PCMark正是使用基于日常任务的测试而不是抽象算法来测评安卓智能手机的性能和电池使用寿命的工具。根据PCMark测试结果,搭载麒麟950 的手机Mate8可以稳定的跑在7000分以上,而另一款竞品手机大约在5300分上下。这意味着Mate8在日常使用场景下,性能比竞品手机要高30%左右。
现场还有一个测试Mate8瞬间性能的实验——Mate8和竞品手机在相同的沃达丰4G网络下,进入同一个微信群里抢红包,Mate8因为其强大的处理器麒麟950以及处理器所拥有的超强瞬间性能,每次都能拔得头筹,率先抢到红包。摄像机清晰地记录下了细节。
除了优秀的工作性能,Mate8在长续航方面表现出色,成为续航时间最长的手机。全球权威测评机构Anandtech发布了全球主要安卓手机的电池使用时长情况。Anandtech分别对这些手机连续进行了100次工作性能跑分测试以测试电池的使用时长。结果表明,Mate8从100%电量到20%电量的平均使用时长大约为9.83小时,比排在第二位的手机长20%左右。
两组对比,很好地帮助参观者理解搭载了麒麟950的华为Mate8手机的高性能和长续航的特性。有的现场观众看了对比后,非常惊讶Mate8能够兼具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
Mate8为何长续航如此初出众?这是因为其搭载的处理器麒麟950采用了启发式智能调度算法(HSA, Heuristic Scheduling Algorithm),通过对系统进行精细调校,对场景进行最精准性能预测,它可以根据负载预测,灵活地把负载分派给DSP、GPU、大/小/微核以及专用IP上,以提升性能优化能耗比,在都采用同样IP和相同架构的设计中,这才是真正体现设计者功力的地方。
巴展现场麒麟950和Mate8精彩的演示给VIP客户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人当场表示要购买一部Mate8,并表示会推荐给他的朋友们。
在MWC期间,除麒麟950外,华为其他无线终端芯片产品也广受关注。其中,华为展示的全球首款FDD 4x4MIMO + 2CC CA商用CPE,搭载了华为Balong 750通信解决方案。作为业界首款支持Cat.12/Cat13(UL)的Modem,Balong750能够根据运营商的频谱资源和网络覆盖,通过2CC CA数据聚合+4x4MIMO技术,为用户提供最高600Mbps的下载速度;相比原有LTE技术提升1倍的用户峰值速率和70%的小区平均容量,打造用户无线全新体验。此外,在本次展会上,基于华为Neul Boudica的NB IoT的物联网应用演示也广受关注,Boudica芯片提供广覆盖、低功耗、高性价比的蜂窝物联网解决方案,可应用于基础设施、农业、工业、消费和医疗、物流、智能楼宇、智慧城市等多种领域,让万物互联从“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