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来了之后 我们还需要红光吗?
2007年,称得上是蓝光的发展之年。一方面,明基、索尼等主流光存储厂商,都先后推出了4X蓝光刻录机新品,较去年的2X提升了一倍,刻录一张蓝光盘片的时间从原来的56分钟减少到20多分钟。另一方面,在具有里程碑意义事件——明基BenQ推出1699元的4X蓝光ROM的拉动下,蓝光门槛大大降低,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是蓝光来了,我们还需要红光吗?
答案是肯定的 —— 从种种迹象来看,蓝光的普及依然任重道远,蓝光和红光的并存将长期存在。
实用性:红光即可满足大众基本存储需求
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使一张单碟上可以存储50GB或者25GB的文档文件,是现有(单碟)DVD的5-10倍,可录制13小时普通电视节目或2小时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因此,对于那些动辄需要刻录好几十G的资料,如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蓝光RW当然是首选。不过,就目前而言,这部分人恐怕还是少数中的少数,只限于一些专业人士。而对一次只有几G甚至几百M刻录需求的大部分人来说,DVDRW显然更实用。从实用性上讲,很长时间内,红光的需求依然将占据主流。例如,BenQ在国内蓝光产品销量较好,但目前而言其DVDRW和DVDROM销量远大于蓝光。
经济性:价格是蓝光普及最大门槛
虽价格回落不少,目前蓝光刻录机的价格还是动辄5、6000元甚至更高,即使创下蓝光价格最低记录的BenQ 4X蓝光ROM,价格也有1699元。另外,一张蓝光盘片,价格也在200多元以上。面对高高在上的价格门槛,许多人要么退而求其次,选择蓝光ROM,要么就只有选择红光产品。目前,一款品牌20X的DVD刻录机,在300元左右,只相当于1.5张蓝光盘片的价格。显然,从经济性上来看,红光更适合大众消费,长期存在是必然的。而蓝光要实现普及,首当其冲要突破价格门槛。
方便性:红光目前更胜一筹
购买蓝光还是红光,使用、维护等是否便利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对于购买蓝光的用户而言,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譬如需要一个高配置的电脑,一般配置的电脑显然不能带动蓝光刻录机;购买蓝光盘片也成问题,目前,生产蓝光盘片的厂商较少,相对随处可以买到的DVD盘片,显然不够方便。另外,目前蓝光RW只有PC用内置机型,这意味着花费不菲购买的蓝光RW,只能在一台机器上应用,对于其他要需求的单位同事,使用起来显然不太方便。
已经大众化的红光产品,包括DVD刻录机和盘片,生产商很多,足够普及,无论购买还是服务,要便利得多。同时,红光产品线丰富,有更多选择空间。比如BenQ外置机,包括超轻薄移动应用的EW200G,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另外,BenQ光存储提供三月包换、一年保修的服务,也让人更放心。
技术成熟度:蓝光尚需磨练
虽然蓝光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一项技术的成熟,始终要经历多年的市场磨合,只有经过了使用—反馈—改进等多个轮回,才能成熟、可靠。相对已经发展了多年的DVD刻录机,蓝光显然还需要大把的功课要做。
技术的成熟度直接影响到刻录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刻录质量。目前,DVD刻录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达到20X,并形成了一系列保证刻录速度和质量的特色技术。比如,BenQ 独有的萨利刀防刻飞技术,可对盘片扫描,选择非常好的的刻录策略。即使是无法辨识的DVD+/-R空片,也可以透过智能型自我学习功能,模拟出非常好的的刻录设定,从而保证在高速刻录的同时获得非常好的刻录品质,有效防止飞刻现象。BenQ专为高速刻录而研发的精密光头,可提供比普通光头高出15%功率的激光束,并可快速读取盘片的反射信号,使其一一对应,减少刻录差错率;其采用的全钢机芯、双重冷却系统也确保了刻录品质。
从技术成熟度而言,红光理所当然有存在下去的理由。
个性化:红光表现更出色
虽然提前使用蓝光,会显得很酷。但目前蓝光刻录机的产品实在有限,而且厂商的精力也全部放在速度的突破,成本的控制上,因此暂时只能满足大容量刻录的需求。而红光产品已拥有个性化的刻录体验。比如,BenQ光雕DVD刻录机,就可以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图片和文字,刻录在盘片上,实现个性化刻录。另外,像超轻薄的外置刻录机等,其时尚的外观,以及随身刻录应用,也让人们的刻录生活个性十足。
无论是从实用性、经济性、方便性,还是个性化、技术成熟度等方面来说,红光相对蓝光,目前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都更具优势。二者的并存将是长期的,此消彼涨将是渐进式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虽然蓝光的脚步近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但红光依然前景广阔,并为广大用户所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