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麦天险”不再险 高德地图上线
近日,记者从西藏重点道路建设项目中心获悉,“通麦天险”改造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工程完工后,过往车辆将从新建的桥梁和隧道通过,避开原有便道。届时,制约川藏公路通行的“通麦天险”将永久解除。
而在“通麦天险”改造项目即将全面竣工之际,近日高德地图也宣布,已经独家率先完成对川藏公路通麦路段全新道路信息的采集(包括4条隧道和2座桥梁),并在第一时间对高德地图中该路段的道路信息进行了更新上线。基于新的道路数据,现在用户即可在高德地图上查到通麦路段的全新道路信息,已经通车部分可以直接实现导航规划,而未通车部分则将在通车后第一时间恢复导航服务。
据了解,曾经的通麦天险号称“通麦坟场”,是川藏线最险的一段路,位于波密和八一之间,全长14公里。这里号称“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川藏难,难于上西天”,一般车辆在这段路上平均要走两个小时左右。行走川藏南线,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故通麦、排龙一线也有“死亡路段”之称。
为改善沿线居民出行,以及方便川藏线自驾用户更安全的通过通麦路段,自2012年开始,“通麦天险”就被纳入川藏公路线路改造工程,实施隧道工程和永久性桥梁建设工程。而自“通麦天险”改造项目建设开工后,针对这一重要道路改造工程,高德地图数据采集团队即开始密切关注、跟踪改造项目的建设进展,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同时,多次实地考察,不断更新地图数据。目前,虽然“通麦天险”改造项目尚在收尾阶段,部分路段还未通车,但高德地图已经前瞻性的独家更新了最新数据。今后,随着该项目的全面通车,高德地图的用户途径通麦时即可第一时间获取更加科学合理的路线规划和指引,为自驾川藏公路的旅游者及周边群众出行提供了极大便捷。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应用,现在地图数据的更新速度已成为了衡量用户体验优劣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高德地图都在实时关注道路、兴趣点的变化情况,并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实地核实,不仅保证了国内新建、改造道路工程能在地图上显示出来,更能实现检索、路径规划和导航,为广大用户出行提供了精准的地图导航服务。
早在两年前高德地图发布“新高德”战略时,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就表示,高德地图将专注用户需求,专注做地图导航产品和导航产品的技术研发。同时俞永福也用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别比喻了互联网地图的用户产品能力和数据生产能力,认为从业者应该上下兼备,缺一不可。而基于出色的数据采集生产能力,高德地图则是市场上唯一具备完整能力的互联网地图企业。目前,高德地图能够覆盖应用、云端服务、软件、数据等产业全链条。在地图数据生产能力上,高德地图与四维图新占据90%以上的份额。而与高德地图完整的全身能力相比,其他国内地图厂商不是缺乏数据能力,就是缺乏产品能力,并不完整。
目前,高德地图已开发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工艺、标准及采集、编辑、编译和质量保障系统,并拥有国内最庞大和最专业的测绘团队,数据采集、生产、研发人员上千人。通过自主研发的步采PDA、三维采集车、街景背包以及航拍等数据采集系统,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包括1700多万个实采POI,4000多万个应用级POI,导航道路里程达650多万公里,7500多平方公里的三维模型。
得益于专业、快速的数据更新能力,高德地图也获得了众多用户的喜爱。今年3月,高德地图就宣布截止到2016年1月底,高德地图用户数已超过五亿,2015年活跃用户增长超过100%。而根据贵士移动《2015年度APP跃升榜》也显示,高德地图2015年月活同比增长超148%,稳居国内第一。同时,根据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15-2016年中国手机地图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2015年市场份额方面,高德地图以32.6%的占比业内知名,超过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