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进阶之三:RAID知识/组建全面解析
说起RAID,相信大多数DIYer都听过这个名词,它会经常出现在各个主板包装、说明书上;但是要说对RAID技术非常熟悉的DIYer,却屈指可数。早在多年前,RAID一直以来都是面向服务器用户,以提高服务器数据的安全性;不过现在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普通用户也有条件关注RAID,并且成了我们今后装机必须考虑的一件事情。
本文中,笔者将会深入浅出的为你讲述以下内容:
1、什么是RAID?原理、种类等知识?
2、普通用户是否适合组建RAID?
3、实战RAID系统组建!
●什么是RAID?
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冗余磁盘阵列技术诞生于1987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
RAID最初的研制目的是为了组合小的廉价磁盘来代替大的昂贵磁盘,以降低大批量数据存储的费用,同时也希望采用冗余信息的方式,使得磁盘失效时不会使对数据的访问受损失,从而开发出一定水平的数据保护技术,并且能适当的提升数据传输速度。
早期的RAID方案主要针对SCSI硬盘系统,系统成本比较昂贵。1993年,HighPoint公司推出了第一款IDE-RAID控制芯片,能够利用相对廉价的IDE 硬盘来组建RAID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RAID的“门槛”。从此,个人用户也开始关注这项技术,因为硬盘是现代个人计算机中发展最为“缓慢”和最缺少安全性的设备,而用户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却常常远超计算机的本身价格。在花费相对较少的情况下,RAID技术可以使个人用户也享受到成倍的磁盘速度提升和更高的数据安全性。目前,IDE/SATA接口标准的硬盘都可以支持RAID技术,不过一般主板芯片组支持的主板只能支持SATA硬盘组建RAID。
那么为何叫做冗余磁盘阵列呢?冗余的汉语意思即多余,重复。而磁盘阵列说明不仅仅是一个磁盘,而是一组磁盘。这时你应该明白了,它是利用重复的磁盘来处理数据,使得数据的稳定性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