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数码相机频道 PCPOP首页      /      数码相机     /      新闻    /    正文

从海外样片说起 议尼康16-85VR之优劣

AF-S DX16-85VR 最值得业余N家用户关注的镜头

   作为在国内最早报道这支镜头的媒体(注1),我们也一直非常关注“AF-S DX 16-85/f3.5-5.6G ED VR”这个产品,因为它是事隔近5年之后第一支重新开发的尼康先进中档紧凑型5倍标准变焦镜头:在此之前尼康仅在2003年2月发布过这样的镜头——著名的AF-S 24-120/f3.5-4.5G ED VR,而那时,它就是个被寄予厚望的家伙。

[附]:本文以下部分内容系翻译整理自国内外专业媒体及论坛,不完全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注1]此前本站对尼康AF-S 16-85VR的相关报道:点击可见

{imageTitle}
安装在D200上,倒是并不显小

{imageTitle}
外观还是尼康DX镜头一如既往的风格

    和佳能一样,由于没有机身防抖功能,尼康的新中档镜头设计同样存在巨大的压力——这意味,参照日本厂商的惯例,一支真正合格的尼康中档紧凑型标准变焦镜头必须具备:

{imageTitle}    {imageTitle}
DX规格的中档变焦镜头完成了第一次换代,先进的16-85从18-70(左)
手中接过接力棒也顺便告诉世人,它和此前的18-135以及18-200并非同类

  • VR光学防抖系统
  • SWM超声波马达
  • 变化范围尽可能小的浮动光圈数值,如F2.8-4,F4-4.5或者F3.5-4.5,如果变焦比确实较大,则可为F3.5-5.6或者F4-5.6
  • 长焦端的最大光圈不小于F5.6,最好达到F4.5
  • 滤镜口径不大于72mm,最好为62mm
  • 重量不大于600克,最好控制在450克-500克的水平
  • 镜身具备必要的镜头操作数据指示:如对焦环上的距离刻度或距离信息显示窗
  • 内对焦(IF)或后组对焦(RF) ,保证镜头前端不旋转以便使用C-PL滤镜

{imageTitle}
它的前身AF-S 24-120还是挂在D100上,如今熬到新镜头
出世,D系列准专业的DX00已经发展到第三代D300了

     事实上,从20多年前,胶片单反AF时代的初期起,这种规格的镜头就已经广泛的被使用,他们常常被称为高级套头,或者中档变焦镜头。由于其既要保证成像质量又要保持较低成本并控制体积,因此在外在指标(如最大光圈)方面往往不够突出。

优势何在?戏说尼康16-85VR诞生的前前后后

    因此Sigma,Tokina,Tamron等副厂并不愿趟这潭浑水,常以AF28-70/2.8焦段规格的高指标低价格镜头压制原厂镜头。在胶片时代,由于消费者很难观察到胶片在极限放大条件下镜头的表现,很多其实并不合格的副厂28-70/2.8逃过了人们的眼睛,而原厂的中档镜头日益不被重视,往往成了新技术的展示场所而非相机厂商的盈利重点。

{imageTitle}    {imageTitle}
父子两代:从24-120VR到DX16-85VR他们的35mm等效焦距几乎是一样的

    但进入数码单反时代,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镜头兼容性对拍摄的影响,以及副厂所谓“高端”镜头的性能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而原厂高档镜头日益高昂的价格,使爱好者级用户对原厂优质中档变焦镜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了,特别是APS画幅的中档镜头的需求,更是各大厂商都要面临的问题。

{imageTitle}

上图:16-85的光学结构简图,11组7片镜片,浅蓝色的镜片为非球面镜片,共三枚,两枚ED镜片(黄色标注)全部集中在后组

{imageTitle}

下图:早期的24-105的光学结构简图:VR结构前的几组镜片和16-85十分相似的布局,不过镜片尺寸更大,但后组镜片的组成24-120显然比同门师弟简单的多。

    由于柯尼卡美能达在机身上实现了“AS”基于传感器芯片移动式的光学防抖技术,使数码单反厂商必须面对人们迫切需要普及光学防抖的问题。而不具备防抖功能的中档镜头,其使用效率无疑会大打折扣。因此以尼康AF-S18-70为代表的第一代DX规格中档变焦镜头很快就显得落伍了——尽管它的画质表现是杰出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给16-85定定位

    佳能的EF-S 17-85/f4-5.6 IS是早期比较全面的中档变焦镜头。但尼康很快另辟蹊径推出AF-S DX18-200/3.5-5.6 G ED VR镜头,以变焦比压制对手,在开始阶段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甚至间接拉动了机身的销售。正是这种成功,让人们忘乎所以,评论人士认为大变焦比镜头取代中档标准变焦镜头的时代到了,各厂商加大低端镜头和大变焦比镜头的研发,中档镜头的开发几乎陷入停滞。

{imageTitle}

附:上图可见DT16-80在变焦过程中,只有一层内镜筒伸出,事实证明,这支镜头的结构比较经得起使用的考验,优于此前美能达的24-105镜头,不易出现机械故障

    不过正式由于这种大变焦比热,让更多的人们在花费颇多后认识到,成像质量和操作手感,依然是使用单反摄影给人带来的主要乐趣——而这正是大变焦比镜头的软肋!因此越来越多的经验人士呼吁新一代标准变焦镜头的推出。而第一个响应的却是尼康和佳能之外的声音。宾得的K10D让人们顺便认识了DA16-45/f4镜头,它的逆光性能和色彩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现在其焦段显得尴尬,但即将上市的17-70/f4是同类中第一个恒定光圈f4的镜头。

{imageTitle}

附图:尼康的DX 16-85镜头伸出的部分为两段式,以往类似结构的镜头使用一段时间可能出现镜筒过于松旷的问题,另外,伸出的前镜筒遇到碰撞还极易导致镜头的机械故障。这也是此前DX18-200VR最受诟病的地方,但遗憾的是,作为身价5K级的新式紧凑型变焦镜头,依然采用这样的设计就显得有点偷懒了——毕竟67mm的滤镜尺寸,相比索尼的62mm,也许加入VR的尼康镜头内部已经拥挤到不允许任何改进以使镜头真正紧凑。

{imageTitle}
不过索尼也不是省油的灯,随后发布的16-105镜头立刻伸出了两段式的内镜筒——不过索尼可以自我安慰的是:毕竟长焦端长了20mm

{imageTitle}
也许佳能的EF-S17-85镜头给大家当了榜样:
两段式伸出的镜筒是不是有几分相似?

{imageTitle}
宾得变焦比不到3的16-45镜头现在显得捉襟见肘了,当然
宾得还有SDM17-70/4这个隐藏的武器

    收购美能达不到一年索尼随后推出了Carl Zeiss DT16-80/3.5-4.5镜头,简洁坚固的工程塑料镜身,可靠的机械结构,甚至没有过多的特殊镜片阻挡镜头的透光率,这支5倍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让使用过它的人们惊讶——除了畸变问题,它的锐度和解析力甚至超过此前的一些定焦镜头产品,而平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也绝不逊色于此前美能达的高级产品。不过5000元级的定价也让新一代中档镜头的定位发生了少许的改变。

比比畸变 尼康16-85的优势项目

    为什么要介绍上述这些镜头,因为只有了解了中档镜头的发展现状,才能客观的衡量尼康AF-S DX 16-85这支镜头的存在意义:对于尼康来说,迫切需要一支,成像质量有口皆碑,同时外观紧凑,配置齐全的中档镜头。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去年立下大功的中档单反系统显得更富性价比。

附:同价位的竞争:索尼和尼康在CMOS/CCD领域的默契是公开的秘密,不过在镜头领域,两家的竞争也绝不含糊:下面是价位相同的蔡司DT16-80和尼康的AF-S 16-85间的畸变比较

{imageTitle}
索尼A700配合16-80在16mm端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如果把AF-S DX 16-85mm的焦距转换成35mm相机的等效焦距,恰巧是24-127.5mm,和尼康适用于35mm胶片单发的AF24-120系列镜头基本一致。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新的AF-S DX 16-85VR 镜头,就是原尼康AF-S 24-120VR镜头的DX画幅衍生版呢?

{imageTitle}
尼康D200配合16-85在16mm端

附:以上两图来自著名的镜头评测网站Photozone,尼康的AF-S16-85以缩小了半级长焦端光圈和放大了一级滤镜尺寸为代价,换来了16mm端畸变控制较之对手稍有好转了

    从光学结构上看,二者确实很像,前3组镜片的类型和结构几乎完全相同,但是从VR防抖部分开始(图中被框住的区域),后组镜片的组成明显是16-85更为复杂,特别是比24-120多用了一片双面非球面镜片。估计是为了应对APS画幅镜头在使用16mm的广角端时可能出现的畸变及分辨率下降的问题。除此之外,按照人们以往的经验,后组镜片复杂化也许是针对CMOS/CCD光滑且会造成反射的表面而进行的优化。不过最终带来的问题是:通光量很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当然,刨除刚才我们所讨论的重量体积,机械结构和操作性能,甚至是购买成本的问题。成像质量依然是人们更为关注的话题,当一只镜头确实处在理想的拍摄环境下,它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看看国外网站提供的一些样片。相比此前国内出现的评测样片,这些片子考虑了更多实际应用的情况。(点击可见大图)

{imageTitle}
85mm端F5.6

{imageTitle}
68mm光圈F10

{imageTitle}
38mm端F9时拍摄

    在灯光下的拍摄总是比较困难,尤其对于那些最大光圈只有F3.5-5.6的镜头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最大光圈或仅仅缩小一级光圈难以表现出足够的质感。而大光圈镜头在缩小到F5.6这个水平时往往已经处于非常好的光圈附近了了。因此AF-S 16-85这样的新镜头,必须保证在靠近最大光圈时仍有很好的表现。不过总的来看,拍摄夜景的远景时,该镜头只有在小光圈下才有较好的表现。

{imageTitle}    {imageTitle}
85mm端F14(左图),16mm端F14

{imageTitle}
24mm端F14

    对于中档镜头来说,低反差下拍摄大场面,尽管色彩上更好控制,但镜头对细节的刻画能力往往活制约最终的效果,16-85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现在看来也许16-86镜头更注重在16mm光角端的表现。

尼康16-85表现如何?日媒说好

    较近距离拍摄时,对于这个档次的产品并非难事,看看AF-S DX 16-85/3.5-5.6G ED VR镜头的表现吧:

{imageTitle}

{imageTitle}

{imageTitle}

    复杂的线条交错,杂草和花丛中的细节对于成像偏软的镜头来说是个难题,当然这是尼康的强项:

{imageTitle}

{imageTitle}

    不过对于尼康的焦外表现,海外媒体的声音可不似国内这般统一。日本媒体普遍认为尼康AF-S DX 16-85的焦外背景/前景的虚化表现不错。

尼康16-85VR的争议点:焦外成像

    不过似乎是因为习惯了蔡司、莱卡、美能达镜头的焦外成像,欧美专业媒体的代表Photozone认为,尼康的焦外虚化表现并不理想,在斑驳的背景下,边缘十分生硬,不如竞争对手的16-80mm焦端的镜头。

PZ提供的尼康16-85镜头的焦外表现:

{imageTitle}

同样场景下某品牌16-80镜头的表现,PZ的评价中,显然更青睐后者:当然图中的表现来看,也确实如此。

{imageTitle}

{imageTitle}
这是PZ焦外测试样片全景图

看看尼康的老家伙:AF-S 24-120 VR的表现吧:

{imageTitle}

{imageTitle}

{imageTitle}

    镜头真得那么重要么?对于有的人来说也许确实如此,不过还是在文章的结尾看看国外爱好者使用老旧的AF-S 24-120G VR拍摄的照片,笔者以为比之前的测试样片看起来舒服多了——用熟一只老镜头是不是会比拥有一支新镜头更有成就感呢?<

8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