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中的七海霸主,微软“无线银光
● 初次亮相
1968年12月9日,世界上第一款鼠标诞生于加利福尼亚。它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机械鼠标。它的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在鼠标底部装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枢轴,每个枢轴带动一个机械变阻器。鼠标位置的移动会使变阻器的的阻值发生变化,由此便可以得到X与Y轴的位移信号。通过反馈的信号系统会判断出鼠标的移动状况。
作为全球先进款鼠标,它不仅工作原理与我们今天常用的产品大不相同,外形设计更是让您难以想想这竟然是一款鼠标。它使用全木质外壳,棱角分明,庞大且笨重。而且它需要配备额外的电源才能正常工作。在工作中它还存在着反映不灵敏、定位精度低等缺陷。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机械组件,随着时间的积累,鼠标的磨损问题也会变暴露的非常明显。
但即使有种种缺陷,它绝对称的上是计算机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产品。它的出现成为奠定图形用户界面的重要基础之一,并且为此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上第一款鼠标
● 罗技的贡献
斗转星移,十几年过去了,鼠标依然没有摆脱掉外置电源这块累赘。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家公司才第一次生产出了无需配备额外电源的鼠标产品。生产并制造它的这家公司就是罗技——现代鼠标的奠基人。
1981年,罗技公司成立于瑞士的Apples。它由两名斯坦福大学毕业的计算机工程师所创立。起初他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软件咨询方面,但随后他们发现了鼠标产品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并于1985年推出了LogiMouse C7这款鼠标——就是前文提到的无需额外供电的鼠标。
技术进步的速度有时候超乎我们的想像。短短两年之后,1983年第一款光学机械式鼠标诞生了。它的制造商依然是罗技。光机鼠标用滚球与栅轮代替了传统鼠标的枢轴与变阻器。并且鼠标内部被安装了发光二极管。滚球带动两个栅轮转动,在栅轮转动的同时会遮蔽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系统以此判断出鼠标的位移状况。
这一设计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虽然它面临着被新光学定位技术所取代的趋势,但传统的光机鼠标依然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并且有着光学鼠标不可比拟的优势。这其中的代表就是我们曾经介绍过的Razer Boomslang系列产品。它凭借高达2000DPI以上的分辨率,足以令现在所有的光电鼠标俯首称臣。
● 往事长已矣,趋势尤可追
但毫无疑问,光学技术是鼠标下一阶段发展的大势所趋。除了少数厂家还在生产光机鼠标外,更多的厂家已经全面转向生产采用光学定位技术的光电鼠标产品。这其中罗技之外,微软成为扮演这一领域领航人的另一名重要角色。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第一代光电鼠标问世了。当时的光电鼠标需要一块特殊的鼠标垫板与之配合,在垫板上遍布着横纵排列的栅格线。在鼠标底部装有一组发光二极管与一组光敏接收管。当鼠标移动时,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会被垫板上的栅格线所反射,而光敏接收管会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形成不同的脉冲信号,并因此得到鼠标的位移信号。虽然它的定位精度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的机械产品有所提高,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但垫板损坏,鼠标就无法继续使用。而且它的制造成本也过于高昂,很难被大众所接受,多半在专业领域为人们使用。
此后发展出来的第一代的光电鼠标的工作原理其实与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机械鼠标很类似。横纵两向的栅格线取代了相互垂直的栅轴。而我们现在手中常用的光电鼠标又与这种早期的初代产品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 微软的贡献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是第二代光电鼠产品。它诞生于1999年,制造商不再是罗技,而变成了大名鼎鼎的微软。当时微软推出了一款IntelliMouse Explorer鼠标,它采用微软与安捷伦合作开发的IntelliEye光学引擎。
IntelliMouse Explorer具备400DPI的分辨率和1500次/秒的刷新频率。虽然现在回过头再看这些指标似乎根本不值一提,但在当时它绝对称的上是鼠标中的性能之王。它的推出在业界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也使微软鼠标又一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后来的情况发展,使人们明白1500次/秒的刷新频率对光电鼠标而言还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光电鼠标在高速移动中的丢帧问题无法满足用户,特别是FPS游戏玩家的要求。
这样到2001年末,微软独立研发并推出了第二代IntelliEye光学引擎。新的芯片组具备6000次/秒的刷新频率,它彻底解决了光电鼠标的丢帧问题,但400DPI的分辨率没有调整。其实并非微软没有能力将分辨率提高到800DPI,而是他们认为400DPI对应6000次/秒的扫描频率非常合适。
相对于当时来讲,鼠标在人们常用的1024×768像素分辨率下,400DPI的指标足够了。但随着更大屏幕显示器的普及,分辨率也一定会随之提高,这时再使用400DPI的鼠标,就必须作出更大的物理移动才能适合用户的需求。
我们在这里提及微软,不仅是因为他开辟了鼠标技术的新纪元。微软还有另一项卓越的设计对人们是使用电脑的影响同样意义深远——鼠标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