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这些老软件竟有如此完美的结局
长江后浪推前浪,科技大潮永不止步。无数曾经红火一时的软件,由于种种原因,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每当念起这些软件的名字,很多朋友都会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缅怀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然而,大家的青春肯定是回不去了的,但这些老软件们可未必都死透!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些老软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续上了命。老软件们未必真的都已死透,它们之中的一些正以新的姿态来为人民服务,一起来看看你想不到的老软件的结局吧。
网景浏览器:还能再战好多年
网景浏览器这个名字,相信很多老网民都有听说过。作为只身挑战微软帝国的大英雄,网景浏览器的传奇自然毋庸置疑。面对网景的强势,微软不得不抛出Windows捆绑IE这个大杀器,才将网景压下。网景面对微软两大王牌产品的抱团,渐渐不敌,终于在1998年,AOL(美国在线)以42亿美元、免税换股的方式收购了网景公司。
网景浏览器是微软面对过的最强劲的对手之一
这可实在太恐怖了,被AOL收购的牌子,基本就没谁能够重焕光芒的。这个买谁谁死的AOL,邪门程度堪比游戏界的EA,网景浏览器看似在劫难逃矣!的确,自从AOL收购了网景,网景浏览器似乎就销声匿迹了。然而,网景浏览器并没有死透,它使出一招金蝉脱壳续上了命,化身成为了大家同样耳熟能详的Firefox火狐浏览器。
没错,Firefox就是网景的正宗继承人。在AOL收购网景的1998年,网景于同年一月份就开始了开放源代码计划Mozilla——我们现在知道,Firefox就是Mozilla旗下的产品。在3月份,网景又建立了Mozilla.org组织,成员大部分为网景员工。Mozilla组织的财政由网景支持,但这个组织独立于网景之外运作。于是,网景的火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Mozilla得到了网景的传承
网景公司在2003年终于敌不过AOL的诅咒,被AOL解散。AOL解散网景的同时,给Mozilla留下了一点网景的骨灰——AOL成立了Mozilla基金会,雇佣了一个3人小组帮助完成过渡,并承诺在今后三年向Mozilla基金会捐赠200万美金。3人,3年,200万美金,经过AOL的蹂躏后,售价42亿美元的网景公司只剩下这点家底,以及一个影子——Mozilla基金会。AOL毁人不倦的凶残属性再次展露无遗。
尽管Mozilla仅继承了网景的一丝血肉,但网景最宝贵的技术和精神,都在Mozilla中大体延续了下去。开源的力量铸造了Mozilla新的拳脚,Mozilla凭着Firefox浏览器再次和微软IE战了个痛!Firefox不用告诉用户我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浏览器,也不用告诉用户用老子上网能快 x ?秒网页打开速度在全世界排名多少多少,只靠默默无闻的耕耘,竟给了依傍着Windows大奶妈的IE沉重一击,在浏览器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这只流着网景血液的狐狸,至今仍很有活力
时至今日,尽管Firefox被Chrome抢去了不少风头,但它仍有着无数一呼百应的死忠。从网景到Firefox,从和微软缠斗到和Google激斗,网景精神还能再战好多年!
Winamp:其实我依然世界靠前
现在大家都喜欢在线听歌,不过在以前可没有这么方便。在之前,想要用电脑听歌,先得在网上细细搜寻一番,然后把喜欢的MP3歌曲保存到本地。又或者去买碟的铺子里,叫老板奉上满载MP3歌曲的盗版碟。而要伺候这些MP3歌曲,Winamp是当时的不二之选!
Winamp2的这个经典界面,老网民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Winamp被誉为播放MP3的神器,轻便的体积、强大的音频格式兼容、可更换皮肤的界面、能够通过插件扩展的功能,都令人爱不释手。Winamp的巅峰是Winamp2,这在当时毫无疑问是世界靠前的音乐播放器,也是下载次数最多的Win软件之一。作为一个音乐播放器,能有这种成就实在是无比耀眼。
然而,Winamp在之后的版本走上了弯路。Winamp 2的下一个版本是Winamp 3,这是个被称之为Winamp叛徒的版本。Winamp 3抛离了Winamp 2的大量代码,基本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的软件。Winamp 3无法使用Winamp 2的皮肤和插件,稳定性和本身功能也不怎么样,尽管Winamp 2的分支仍在继续开发,但人们普遍认为Winamp已经因精神分裂元气耗尽,Winamp也就此走下了巅峰。
Winamp3并没有继承前代的精髓
其实Winamp衰败的锅,也是可以扔给名软杀手AOL的。AOL在1999年收购了Winamp,入了AOL这门派后Winamp立马自废武功,弄出了个口碑奇差的Winamp3。Winamp的开发者实在看不下去了,原Winamp开发公司Nullsoft的成员Peter Pawlowski愤然出走,另起炉灶,其新作品就是另一大名鼎鼎的音乐播放器Foobar2000。
Foobar2000的原版很简洁,但能够通过插件和皮肤改头换面,非常强大
没错,Foobar2000才是Winamp的精神续作,Winamp3只是延续了Winamp2的名字而已。Foobar2000继承了Winamp2的大量优点,例如可自由更换皮肤定制UI,支持丰富的DSP插件,极低的资源占用等等,是一个非常非常纯粹的音乐播放器,完全没有Winamp3的浮夸作风。尽管后来Winamp3和Winamp2合并,拼接成了Winamp5,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已经容不下庞大的Winamp了。开放组件结构的Foobar2000经过开发者们的共同耕耘,成为了世界靠前的音乐播放器。
换了皮肤后,Foobar2000可以是这样的
也可以是这样的
还可以变成这样
虽然现在人们更习惯在线听歌,但如果你要追求高品质的HiFi体验,Foobar2000仍是非常好的之选。同时,通过第三方插件,Foobar2000也可以播放、下载在线音乐!事实证明,Winamp2的设计思路时至今日仍未过时,其灵魂继承者Foobar2000依然是最出色的音乐播放器。
ICQ:竟卖身给了QQ?
相信99%的中国网民都是QQ的用户,而绝大部分QQ用户,也不会忘记ICQ这个名字。QQ的兴起,离不开借力ICQ;然而ICQ本身,却早已被QQ抛下了无数个身位。ICQ现在到底身处何方?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ICQ正被QQ所供养着。
真正用过ICQ的朋友可能不多,ICQ一般是因为被视为QQ的爸爸而闻名的
谈起QQ和ICQ,就不得不回顾一下它们之间的孽缘。作为最早出现的即时通讯软件之一,ICQ在上世纪90年代末出尽了风头。这款来自几个以色列青年的杰作大杀四方,引起了业界巨鳄的注意,也受到了很多虾兵蟹将们的瞻仰和模仿。而QQ的前身OICQ,亦是模仿ICQ的草根之一,而模仿得还相当出色——ICQ虽然强大,但并非无懈可击。
早期的ICQ虽然很流行,但其实还是有很多缺陷的。例如它把好友列表等资料保存在本地,换部电脑登录你的好友就统统不见了,这你敢信?在家庭尚未普及PC的那个年代,网吧才是网民上网冲浪的主力场所;在网吧这样的公用电脑环境,ICQ简直是灾难一样的存在。而模仿者OICQ,则没有这种问题,你在任意网吧任意电脑使用OICQ,好友列表都是线上保存的,不会丢失。因此,OICQ迅速占领了网吧,千禧年时OICQ已经基本占领了中国市场。ICQ一度用法律武器发起对OICQ的反攻,也只让对手把名字改成了QQ,ICQ在中国市场再无建树。
腾讯现在依然很重视网吧,日本著名中锋赤木刚宪说过,谁控制了网吧谁就控制了中国市场
ICQ在中国市场过得憋屈,在国外市场也危机重重。前面提到,ICQ也引起了业界巨鳄的注意,这条巨鳄——怎么又是你啊AOL!AOL在98年收购了ICQ,然后就开始了作死之旅。AOL为ICQ插上了广告,内建了搜索功能,就差没给ICQ装一个操作系统了。臃肿的ICQ被清爽是MSN吊打,用户数一降再降,老外最终也抛弃了ICQ。
失去战斗力的ICQ在2010年被AOL扫地出门,出售给了俄罗斯投资公司DST,AOL又毁了一个好软件。AOL你为什么这么熟练啊!到底糟蹋过多少个业界之星啊!破布一样的ICQ看着DST,越看越觉得事情不对劲——这公司的身影似乎有点熟悉?没错,腾讯是DST的大股东之一,腾讯会通过DST投资各路人马(例如最近的滴滴打车)。虽然DST并不等于腾讯,但这事情的本质仍很接近老子被儿子给买了。同学们,这简直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啊。
现在人们可能得从腾讯的阴影中用放大镜才能找到ICQ,风水轮流转啊各位
OICQ已经发展成了腾讯帝国,而ICQ本身,却被注入了曾只是自己摹仿品的血液,而且不得不依赖这血液续命。ICQ最近发力移动市场,推出了质量相当不错的App,它是否还能借曾经仇敌的输血翻身?前路险恶,但未来嘛,总是有无限可能的。
WebOS:身化春雨泽四方
几年前,智能手机市场可不如同现在一样,被安卓和iOS牢牢垄断着。在那个智能手机从键盘过渡到触屏年代,各路英雄好汉逐鹿中原,前有塞班和WM,后有iOS安卓Meego和WP。作为智能手机先行者的Palm,也在2009年推出了Palm OS的传承品WebOS,试图在触屏智能机时代也分到一杯羹。
这是WebOS的界面,就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并不过时
然而,WebOS由于生态系统等种种原因,WebOS并没有流行起来。WebOS的设计理念很难构建起一个强有力的生态系统,它使用HTML来构建各类应用,开发者的营收难以保证。再加之Palm并没有Google和苹果那样强势的商业地位,WebOS并没有在移动市场取得成功。Palm疲态尽显,在2010年被惠普所收购,接着在2011年,惠普宣布放弃WebOS并开源。从此以后,市面再也难得一见WebOS的移动产品。
然而,WebOS其实并未完全消亡,它的很多技术和思路,被业界同行所吸收。例如,安卓挖角了WebOS的设计师Matias Duarte,安卓4.0的Holo界面,就使用了大量WebOS的设计理念。在此后的安卓中,Google使用了更时髦的Material Design设计语言,但WebOS卡片式多任务、拉扯通知即可呼出通知中心等设计,依然被传承了下来。同时,苹果也学习了很多WebOS的做法,卡片式设计现在在安卓和iOS中都有很高的上镜率。
Google挖角了WebOS的设计师,安卓很多设计都源自WebOS
在触屏UI设计方面,WebOS的确让安卓和iOS受益良多。而其他衰落了的移动操作系统,如塞班、WM和Meego,就没有这种程度的影响力,设计理念并没有如同WebOS那样被其他同行所继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WebOS的灵魂已经被安卓和iOS所传承了下去,但除了灵魂外,WebOS的血肉又有怎样的下场?
WebOS已从移动市场消失,但仍在电视里存活着,尽管姿态已经不再熟悉
很多智能机用户都不知道,WebOS虽然已经离开了移动市场,但它却仍在电视市场中存活着。惠普在2013年把WebOS卖给了LG,LG在接手时,称这是集团最宝贵的资产。此后,LG推出了多款WebOS智能电视,WebOS一如既往,从移动市场接过对抗安卓的旗帜。WebOS在移动市场败给了安卓,在电视市场是否能抵挡住Android TV呢?但无论如何,WebOS都仍未死去,它的精神,它的血肉,都仍有生命力。
后话
历史的车轮仍在滚滚向前,在这个信息爆炸进一步加剧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多的好软件以更快的速度,不断涌现和消失。在五年后,在十年后,又会有多少现在一呼百应的英雄豪杰沦落到无人问津?前辈们的人生经验值得学习,不要因一时的失败而灰心。希望在未来,我们还能够看到更多顽强续命的传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