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教你选手机:屏幕只是大小之别?
如果我们将手机看成一个生物的话,将手机屏幕比作人脸就再合适不过了。屏幕作为人际交互的枢纽,可不仅仅是大或者小的问题。人脸有大小、脸型、肤质肤色以及细腻程度;手机屏幕也相同,它的大小是屏幕尺寸,脸型是屏幕类型(如:2D、2.5D、3D),肤质肤色指的是屏幕的材质色温,细腻程度则是其分辨率。每一点在选购的时候都大有学问。今天,笔者就与大家谈谈在购买手机时,对于其屏幕都有哪些注意的事情。
屏幕大小
虽然说屏幕大小不能做为我们选择手机的唯一因素,但称其为我们选择手机的决定性因素却也不错。在笔者最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3.5英寸屏幕还属于主流水准,4.0-4.3英寸便算是大屏手机了;不过随着智能机的发展,这类尺寸的手机已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
目前在售的手机产品在屏幕尺寸上几乎都在4.7-6.6英寸之间。移动影音和娱乐需求促使着我们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笔者也承认大屏手机在游戏或者看视频的时候有着更佳的体验。不过手机的本质还是移动通信工具,并不是屏幕越大越好的。因为每位用户心里都有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屏幕尺寸,我建议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习惯以及手的非常好的握持尺寸来选择合适自己的手机屏幕尺寸。这里笔者就不多赘述了。
屏幕类型
用户选择手机时屏幕类型同样是影响其购买的最直观因素之一。不同类型(2D/2.5D/3D)的屏幕给人的第一视觉效果明显不同。目前市面上最为主流的是2.5D屏幕,正常情况下,2.5D屏幕在边框衔接的部分处理更为自然,握感也更出色。而且随着技术难度的降低,目前的千元机同样开始普及这一技术了,所以说对于购机开销的影响也不大。
当然2D屏幕同样有着它自己的优点。同材质的情况下,2D屏幕的手机在跌落时更不容易摔碎。在进行屏幕贴膜的时候,2D屏幕更容易操作,而且价格也更为便宜。
此外还有目前最为热门的双曲面屏幕。三星将这种技术带到了手机上,并且在本代的三星S7edge以及Note7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有传闻称继vivo之后小米、魅族、华为、OPPO等国产大厂都将会涉足双曲面手机市场。而双曲面屏幕走俏也并非偶然,首先作为新鲜一种事物,能够吸引大众目光不足为奇;其次,随着双曲面技术的不断成熟,厂商(现在主要指三星)对双曲面屏幕的处理也更得心应手,美观程度大幅提升。
曲面屏虽好,不过用户在购买时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其一是曲面屏目前产量还不够充足,所以可选择的产品较少,其价格也较高。其二,不同于2D屏幕,双曲面屏幕在跌落的时候着力点更多,因此也更容易碎裂。其三,因为手掌握持的时候难免会触碰到屏幕的曲面部分,双曲面屏幕在操作当中很容易出现误触操作。
屏幕分辨率
分辨率同样也是最为影响用户屏幕体验的因素之一。屏幕的分辨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屏幕的细腻程度(当然也不是绝对因素,这同样与屏幕的尺寸有关)。在屏幕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拥有更高分辨率的手机在显示的细腻程度上往往更好。当然一味的使用高分屏同样是一个误区,这在2015年的发布的旗舰手机上有着明显的体现。
更高的分辨率往往需要更强劲的性能与之相匹配。2014年末到2015年之间,例如魅族MX4 Pro、小米Note顶配版等采用了2K屏幕的手机表现的便不尽如人意。虽说这与厂商的优化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更高分辨率屏幕带给处理器的压力还是其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某些情境下可能会因为性能原因导致卡顿;另一方面高分屏所带来的功耗压力也让原来就是短板的续航更为捉急,同时还伴随着巨大的发热,非常影响用户体验。
所以今年处理器性能虽然更为强劲了,不过使用2K屏幕的厂商却反而少了。大多数厂商都从实用角度出发,在旗舰机型上回归1920*1080分辨率。不过在这里笔者也不得不承认,2K的屏幕显示的细腻程度的确更佳,而且今年可以说是VR元年,使用2K屏幕体验VR视频游戏的感受同样更佳。今年已经发布的2K屏幕手机也凭借着出色的优化和优秀的性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
除了2K和1080P显示屏之外,考虑到性能原因和成本原因,在目前的千元入门机中如红米手机3/3S、魅蓝3S等机型更多采用的则是5.0英寸HD显示屏。虽说296的PPI(像素数目,越高屏幕显示越细腻)要较5.2-5.5英寸FHD显示屏差,不过仍然足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
总结来说,用户在选择手机屏幕的分辨率时,一定要整体考虑手机屏幕的尺寸,手机的性能等因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切勿贪图配置而选择一部参数手机。
屏幕材质
接下来说的屏幕材质可能大部分用户在使用中的体会不深,不过它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用户的体验。如果将目前市面常见的手机屏幕材质进行下大致的归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LED和LCD两大阵营。两者各有优缺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具体谈谈这一点,并谈谈怎么去选择。
之前常见的LCD材质屏幕为TFT和IPS。不过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入门千元机都开始使用IPS屏了,普通TFT屏幕手机在市面上已然很少见了。而谈起IPS屏幕,究其本质的话它其实就是改进版的TFT屏幕。比之普通TFT屏幕来说,IPS屏拥有着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色彩表现以及更广的可视角度。同时与LED屏幕相比,其技术成熟度也更高。目前,包括苹果、小米、华为等在内的手机厂商仍然仅使用或者大部分使用IPS屏幕。
LED目前则主要分为OLED和AMOLED两种材质。OLED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需背光灯,所以可以做的更薄,同时做到更省电。而AMOLED则是三星家的独有技术,在继承了OLED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视角广这些优点的同时,还提升了屏幕亮度和色域的准确度。
早期的AMOLED屏幕色彩过于艳丽(还原度差)、颗粒感眼中曾使用户争议的焦点。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缺点也在逐步地完善,AOMLED屏幕也凭借其色彩饱和度高、节能以及可弯曲(LCD曲面屏幕存在漏光、色彩表现不均匀等问题)等众多优点愈加受市场的欢迎。
不过就目前而言,IPS屏幕还是有其自己的优势,比如可视角度更广、价格和产能更为合适等,而且它也是喜欢冷色调显示效果用户的很好的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购机成本,喜好等因素来考虑,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
贴合工艺
比起屏幕材质,用户对于贴合工艺的了解可能会更少。而其同样也是影响屏幕最终显示效果的重要一环。目前在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屏幕贴合工艺有GFF、OGS、in-cell和on-cell,这几者都可以被称为全贴合技术,不过实际表现上差距就比较大了。
目前GFF技术主要应用在千元机中。相比普通的贴合技术,GFF主要做到的是解决屏幕进灰,缩小一定的屏幕厚度,提高一点通透性。工艺上并不难,所以价格较低,例如现在热门的魅蓝3s、红米Note3等都使用了这一贴合工艺。
而OGS技术则大部分应用在了价格更高一些的中端机上,因为它将原来“保护玻璃+触控层+显示层”的三层设计,变为两层的“保护玻璃玻璃(具备触控)+显示层”。因此它的厚度、灵敏度以及通透性都有着极为明显的提升。使用该技术的手机如目前在售的小米手机4c。
in-cell和on-cell目前则更多地用在高端机上。in-cell主要是触控层和显示层融合到了一起,而on-cell则是将触控层做到了显示层之上。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屏幕的厚度,提升通透性和灵敏度。上文中出现的旗舰手机如小米手机5、iPhone 6s使用的都是in-cell工艺。而on-cell屏幕则常见于三星家的AMOLED屏幕上(较少见)。因为这部分与手机的价格更佳息息相关,怎么选择相信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倾向。
屏幕供应商
当然,谈及屏幕就无法绕开屏幕供应商不说。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面板制造商几乎可以根据地区分为:日系厂商、韩系厂商、台系厂商以及国产厂商四类。四者在定位以及技术倾向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日系厂商往往拥有这雄厚的技术基础或者是悠久的历史。比如说JDI和夏普。由索尼、东芝、日立三大屏幕厂商合并而来的JDI拥有着极为强劲的技术基础,小米、荣耀、锤子的旗舰产品都在使用JDI的显示屏。历史悠久的夏普凭借其技术沉淀,一直以来也都是各个厂商的首选。比如小米手机5就有部分采用夏普的显示屏。
韩系厂商中LG最为著名的就是其IPS屏,它也凭借着其出色的IPS显示屏获得了历代产品的青睐。而且LG在OLED显示屏上同样走在前列,甚至其双曲面OLED屏更是抢先三星申请了专利。而另一家韩国厂商则以其AMOLED显示屏闻名。其AMOLED进入市场一直到现在都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台湾的友达光电的显示屏最早常被用在笔记本电脑和iPad上。随后进入到了手机市场,虽然说与夏普三星还没有办法相比,不过也已经足够优秀了。
国产屏幕供应商较日韩台屏幕厂商来说虽然实力较弱,不过凭借较低的采购价格以及不错的品质同样获得了用户们的认可。目前国内较为有名气的屏幕厂商有红米Note2屏幕供应商天马,以及为红米Pro提供国产OLED屏幕的京东方和辉光电。
总结:选择手机屏幕还真不是屏幕大小的事儿。就像前文曾经说过的,手机屏幕就好比一个人的脸面,选择一个更好看、更耐看的与你一起度过漫长岁月总是好的。所以如果你近期准备换机的话,不妨参考此文重新审视下手机的屏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