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Retina已过时 手机分辨率终点在哪
本文主要有以下观点:
①为什么说iPhone的Retina屏幕是一种过时的显示技术。
②326PPI的Retina并不是极限,而只是一个及格线。
③手机的分辨率极限在哪?人眼极限是600PPI。
④无2K,不A屏,OLED屏需要更高的分辨率。
正文
自从2010年搭载Retina屏幕的iPhone4发布之后,手机屏幕的军备竞赛就开始了,朝着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的方向极速前进,iPhone对于安卓阵营的分辨率竞赛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厂商们喜欢拿自己刚发布的手机屏幕分辨率与iPhone较真,以体现其手机本来就不多的亮点。
主流的16:9的屏幕经历了320P,480P,720P,1080P,2K,对于那些非主流分辨率的就不谈了,因为他们只是长宽比改变了,与以上的这些“P”们没有本质区别。
一起来回顾一下手机屏幕的这些里程碑事件
在诺基亚时代,320P已经是很高的分辨率了,由于当时的手机屏幕比现在小得多,所以像素密度尚可,诺基亚N97的分辨率是640*360,在当时已经算是很高的了。
854*480分辨率在2011年左右大行其道,在这之间还出现一种分辨率是960*540。小米mi1就是854*480的屏幕。
2012年开始流行720p,当时三星S3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720P手机,高PPI初现端倪。
第一款1080P的手机是HTC J butterfly,于2012年10月17日在日本发布,而1080P真正流行开始于2013年,旗舰机纷纷上1080P,比如三星S4,HTC one系列等。
2013年12月18日 - vivo发布全球先进款2K级别屏幕的智能手机:Xplay 3s。
似乎手机屏幕的分辨率进化永无休止了,但是,手机分辨率提高的背后是对应的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寸像素数)的提升,因为手机屏幕也一直在变大,提升分辨率的目的是为了提升PPI。
无疑,手机分辨率的提升在初期阶段带给人的震撼还是很强烈的,可是随着手机分辨率提升到720P级别左右,再往上的分辨率提升带给大众的体验就不够那么直接了,所以720P阶段就已经有人开始质疑更高分辨率的必要性。
既然手机分辨率提升的“始作俑者”是苹果,那我们先从苹果说起。
iPhone4发布时,乔布斯提出一个新概念:Retina Display,即视网膜屏。先看看百度百科的解释吧:
所谓“Retina”是一种显示技术,可以将把更多的像素点压缩至一块屏幕里,从而达到更高的分辨率并提高屏幕显示的细腻程度。由摩托罗拉公司研发。最初该技术是用于Moto Aura上。这种分辨率在正常观看距离下足以使人肉眼无法分辨其中的单独像素。也被称为视网膜显示屏。
第三代iPad发布会上,苹果给出了Retina设计标准的公式:
其中 a代表人眼视角,h 代表像素间距,d代表肉眼与屏幕的距离。符合以上条件的屏幕可以使肉眼看不见单个物理像素点。这样的IPS屏幕就可被苹果称作“Retina显示屏”。将通常使用距离代入上公式可知:行动电话显示器的像素密度达到或高于300ppi就不会再出现颗粒感;手持平板类电器显示器的像素密度达到或高于260ppi就不会再出现颗粒感,而苹果电脑的Retina显示器像素密度只要超过200ppi就无法区分出单独的像素。
上面的解释有点晦涩,一句话解释Retina屏幕就是:Retina是使在一定距离下看不出像素点的屏幕显示技术。
326PPI的Retina并不是极限,而只是一个及格线
苹果公司所说的326PPI不是人眼分辨的极限,而是在一定距离下达到retina显示效果的最低PPI,所以说326PPI不是极限,只是一个及格线。
人眼所能看到的最大PPI取决于眼球与设备之间的距离,电视机为什么不用很高的分辨率?因为人看电视不是坐在电视机旁而是距离很远,人距离屏幕越远所能识别的PPI越低,so,手机也是一个道理,326只是在一定距离下看不到像素点的最低PPI。
显然326PPI已经落伍了,而现在苹果之所以不采用更高分辨率是妥协,iPhone轻薄,电池容量较小,续航不行,现在4.7寸的iPhone6s1334×750的分辨率已经让续航捉襟见肘,如果电池瓶颈解决苹果肯定会提高分辨率,对于机身较大可以放更大电池的5.5寸的iPhone6s plus就采用了1080P屏幕,PPI从iPhone6s的326PPI提高到401PPI。
而对手机分辨率比较有追求的厂商算是三星了。
▲5.7寸2K AMOLED屏的三星Note7
因为一幅图片是由无数个像素点拼接出来的,所以理论上密度越高观感越好,从微观上讲,像素点的密度越高,排列越紧密,像素之间的间距越小,把这个放到宏观上来说,像素点密度高,会让一幅图片的灰阶过度越小,像素点达到一定密度之后给人一种跃然纸上的感觉,感觉整个屏幕不是由无数像素点组成的而是只有一个像素点的整体,锐度高,没有灰蒙蒙的感觉。目前的三星S7、S7edge、note7以等机型搭载的2K屏PPI都超过500,初步能体验到这种跃然纸上的感觉,这是低PPI屏幕所达不到的一种体验。
手机屏幕分辨率的极限在哪?
因为分辨率的提升背后是屏幕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寸像素数)的提升,所以单纯说分辨率的极限是无意义的,最终还是要看PPI。专业屏幕测试公司DisplayMate专家Raymond Soniera认为,人眼所能看到的像素密度可以最高达到600PPI;一开始看到这篇新闻的结论,笔者是持质疑态度的,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笔者作为手机重度发烧友,对目前常见的1080P以及2K屏笔者裸眼即可以分辨出手机屏幕是AMOLED屏还是LCD,当然笔者也并没有“写轮眼”,而是看久了自然能看出差异。
对于目前5.1寸的三星S7,其采用2K的AMOLED,PPI576,还是能看出些许像素点,而同样PPI的LCD屏,基本上看不出像素点,所以人眼所能区分的分辨率的极限应该就是600PPI。
为了达到600PPI,屏幕分辨率要达到多少呢?目前5寸多的屏幕大概是2.5K分辨率左右,当然这随着屏幕的大小而改变,单纯人眼来看600PPI足够了,当然还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说不定以后裸眼3D屏幕需要更高分辨率的屏幕。
OLED屏幕需要更高的分辨率
由于OLED(主要指目前三星的AMOLED)屏幕独特的像素排列方式,像素是斜着排列的,不是LCD那样标准的RGB排列,在PPI过低情况下显示字体时字体边缘有锯齿感,所以需要更高的分辨率来弥补这个缺点。相对来说,相同PPI的屏幕AMOLED要比LCD更好区分些。
▲5.5寸2K AMOLED屏的三星S7 edge
目前三星的2K屏很少出现有文字锯齿感这个问题,而5.2寸以上的1080P的AMOLED部分屏幕还是会出现文字锯齿感,所以有句话叫“无2K,不A屏”还是很有道理的。
另外一个高分屏的应用点是虚拟现实(VR),VR对分辨率是极为敏感的,如果想实现3D全景的视觉震撼,超高的分辨率是基石。
华为消费者BG业务CEO余承东,由于此前在社交网络上言辞较为激烈,所以被粉丝称为:"大嘴",余承东前两年吐槽2K屏,说6寸以下的屏幕采用2K分辨率是无意义的,这更多的是因为当时的局限性,2K屏带来的体验不足以弥补由此带来的续航,发热,卡顿带来的影响,而且目前2K屏亮度偏低,色域也一般。屏幕像素密度的提升会提高成本,而且单位像素密度越高,对于LCD屏幕来说透光率就会随之降低导致屏幕亮度不高,功耗高,对处理器、显卡的要求也越高,而目前的电池瓶颈也还没解决。说到底,不上2K屏,还是因为技术瓶颈。
而今年包括荣耀V8以及荣耀Note8都采用2K屏,所以时代在发展,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看问题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电池瓶颈没解决的情况下, 600PPI非常好的。
关于屏幕分辨率的这个问题在贴吧和微博里绝大多数人只认Retina,他们会说:“超过326PPI有什么用?我的眼睛就只能看到326PPI了。”殊不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正是因为这些看不见的没用的超高像素密度,才让裸眼3D成为可能,当一个新技术出现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正如手机屏幕大小,乔布斯定义3.5寸是黄金屏,而到了今天时过境迁明显不再适用,所以还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是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