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显卡频道 PCPOP首页      /      显卡     /      行情    /    正文

千元争锋!98GTX+跌破千元背后的隐忧

五、噱头大过实质的救命稻草

    一张显卡不能没有卖点,不论是性能还是做工,总要找出一两个能引起广大用户共鸣的诉求,总之是要给自己一个对得起身价的交代。显然,在性价比已经被对手抛离的情况下,9800GTX+不得不在其它功能诉求上做出努力。CUDA运算技术以及衍生出来的PhysX物理加速技术就成为了9800GTX+最重要的救命稻草!不能不承认,CUDA确实是一项非常优秀的技术,尤其是其完整的开发平台,可以让开发人员较为方便的利用显卡庞大的运算资源。但是在HD4850出现之前,这样的优秀技术是被NVIDIA定位在高端应用平台的,目的在于竞争高性能通用计算市场,并未做好充分的桌面应用准备。

    回顾CUDA在桌面市场的推广过程,起初的对比数据几乎都是来自于地质勘探等高端应用类型,真正能让广大普通用户接触到的少之又少,而NVIDIA的推广积极性也并不高。当HD4850一记闷棍劈将下来,如梦方醒的NVIDIA才意识到,9800GTX+需要CUDA的介入才有可能保住份额,遂加快了其桌面市场的推进力度,我们也才看到了诸如Badaboom之类的基于CUDA技术的软件登场。然而,CUDA在桌面级的应用主要还是限定于图形图像处理,这样的应用类型在国内市场还是目标人群狭窄,产生不了太积极的响应。而被寄予厚望的PhysX物理加速技术,在有影响力的大作中也是少能见到,大部分作品要么自己开发物理引擎,要么直接采用成熟度更高的Havok引擎,除了在3DMARK VANTAGE中可以让人赞叹一下CPU成绩外,实难找到更能直接体验其效果的机会。这样的救命稻草噱头大于实际,就如同美联储几千亿美金的救市计划,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AMD是第一个提出GPGPU概念的公司,但在HD2000/HD3000系列上连最基本的3D游戏性能还不能获得满意答案的情况下,不可能分出更多的精力去推广自己的Stream计算平台。然而争气的HD4850在3D游戏性能上的出色表现终于让AMD有时间、有能力去追赶回之前的欠账。随着最新的催化剂8.12驱动发布,第一款基于Stream技术的应用软件AVIVO Converter同步面试。其性质与NVIDIA半官方的Badaboom一样,都是利用图形核心庞大的运算资源进行快速的视频格式转换。但AVIVO Converter最大的优势是完全免费,让用户随便使用,而Badaboom却只能功能受限制的试用1个月,且转化速度不如AMD的产品。

    其实说到底,这些所谓的非图形运算技术,都只不过是在显卡能出色完成自己本职的图形渲染工作后的附属品,一些小点缀,至少目前的应用环境决定了它们依然还是非主流。只有当一张显卡的性能够好,性价比够高时,消费者才会分神留意这些附加功能的优劣。如果用这些当成图形卡的主业,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