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植保无人机喷防 试点大获成功
2016年11月7日江苏盐城市电视台报道了一则“植保无人机在统防统治中助农增收”的新闻,让所有关注植保无人机的业内人士放下了高悬的心。在盐城市农委和多家媒体的见证下,采用了数字鹰的植保无人机和多家航喷农药企业进行联合喷防测试方案的水稻田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植保的稻田,而且农业面源污染也得到削减。此次报道大大地提高了农户对这种新一代植保器械的认可,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并投资这一新兴行业。
许多国家和地区使用无人机喷防已经成为了农作物植保生产的趋势。在日本和韩国,无人机施药的作业模式已经占据了当地农业植保市场的60%以上。
全球植保航空作业面积比例(渗透率),中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日本雅马哈植保无人机
然而国内植保无人机在一开始推广时一直不被大众看好,由于土地太零散,单块地面积太小,投入产出比不高。但是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随着粮食产量的“十连增”和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一系列农业高标准、新规划的出台,标示着我国农业植保将进入到新的阶段,植保无人机开始初露头角并且逐渐“起飞”。
我国作物不同生产环节中,植保机械化最低
回顾我国传统农作物防病防虫的方式,主要依靠机械和人工手动,使用大量的手动喷雾器和自走式喷洒设备来进行。然而一方面人工防治工效低,并不能实现大面积的统防统治,加上病虫的蔓延和迁移,防治效果差,且农药的使用不断增加,使农产品残毒量增大,导致农作物品质降低。
另一方面人工手动喷雾器和背负式喷雾器存在的效率不足,1个人1小时只能喷1亩地左右,同时作业质量差,受药面积和受药程度不均匀,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对高大密集型农作物作业时更是无能为力,导致防病虫或除草失败。
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长时间在农田里喷施农药,透风透光性差,容易引起作业人员药物中毒。人工喷洒农药一直是田间工作最危险,最累的工作。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超过10万人,致死率将近20%。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至今尚无官方统计。
最近几年,农村人口大量流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往城市寻求工作,农田不断的被荒弃,统防统治的趋势不可阻挡。而当今世界也正在进行着的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的技术革命,无人机植保正符合中国当前农业领域的发展需要。
中国需要提高机械化水平以提高农民效率
数字鹰科技集团董事长陈乐春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地讲解了无人机施药的优势具体表现: ①作业效率高,弥补劳动力的短缺,有利于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实施;②低量喷雾有利于土壤健康质量,节省施药成本;③空中作业不受地形影响,解决人工、地面机械受环境影响无法作业的问题;④避免因食入农药过量的农产品而危害人体健康,也不会因农药喷洒不够而消灭不了病虫害导致农作物减产,环境污染的情况可以大大改善。
在我国,农业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依然是农业生产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保证农业高产、高质, 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丘陵山区占土地总面积的61%, 但丘陵山区是我国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主产区, 在丘陵山区采用普通的自走式喷洒设备难度较大。水稻生产在我国处于战略地位, 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历年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5% 。由于稻田不同于旱地的特殊条件, 使得一般的机械设备行走困难。此外, 湿地、滩涂、林地等特殊地形也不适合地面机械作业。因此, 我国要想在这些丘陵山区仅靠传统的喷洒装备实现植保机械化变得很困难。必须结合现代化的无人驾驶空中作业技术, 才能构成完整的机械化植保体系。尤其是在解决一些罕见或者大型的突发自然灾害时,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6年7月陕西渭南大面积爆发玉米粘虫灾害,无人机出动挽救损失
无人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农林作业,特别是在农业植保方面的应用,以其高效、快速、成本低的优势得到了广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欢迎。农用无人机喷洒飞行速度、喷幅宽度、作业高度均可视具体情况调节,规模能达到每天上百亩的作业量,其效率要比传统人工施药高出几十甚至上百倍。
无人机重量轻,体积小,机动性好,在草坪和平地都能起降,非常适合我省地形复杂范围农作物农药喷雾作业。无人机在农业作业中,不会造成农药喷洒过度的现象,精准农业无人机与现有常规地面施药机械比较,作业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农药有效利用率35%以上,节省农药使用量20%以上,为我国水田及其他农作物植保作业提供了全新的施药技术与装备,对于提升我国机械化植保作业的技术水平、推广航空施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无人机采用远距离遥控操作和飞控导航自主作业功能,只需在喷洒作业前,采集农田里农作物的GPS信息,并把航线规划好并输入到地面站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地面站对飞机下达指令,飞机就可以载着喷洒装置,自主将喷洒作业完成,完成之后还能自动飞回到起飞点。在飞机喷洒作业的同时,还可通过地面站的显示界面做到实时观察喷洒作业的进展情况。(无人机自动导航作业基于GPS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设计可实现自动规划边界、自动规划航道、计算农田面积、实时飞行轨迹的农用飞机作业飞控导航系统。)
无人机大多为旋机翼,作业高度比较低,桨叶在旋转时会在下方的农作物上形成一个的紊流区,喷洒农药时可以翻动和摇晃农作物。因此,采用超细雾状喷洒比较容易透过植物绒毛的表面形成一层农药膜,同时能将部分农药喷洒到茎叶背面,从而均匀而有效的杀灭病虫害,这是目前使用人工和其他喷洒设备无法做到的喷洒效果,不仅减少了农药漂移,并且药液沉淀积累和药液覆盖率都优于常规。与此同时,采用无人机喷雾时,通过改变飞行高度可以自动适应不同作物高度,无需增加农作物的变地隙成本。无人机折旧率低,能耗量小,作业相比人工成本不高,而且还易于维修,大大减少了成本。
通过紊流喷洒农药到茎叶背面
从盈利模式来看,农户农田得到实质的增收。而飞防服务作业价格为10-15元/亩。每台飞机每天作业是300-400亩。电池+飞机的使用成本在每亩2.5元左右。减去飞机的使用成本,每台飞机每天的毛利润在3000至5000元之间。考虑到一套完整自动化植保无人机设备的价格一般都在10万元以下,一个月左右的实际植保作业是完全可以回本的。
日前,江西省首次将农用无人机纳入购置补贴,对新型经营主体所购买设备资金的50%予以补助,单个经营主体本项目最高补贴可达20万元。江西省并非首家,国内其他省市也已陆续将农用无人机纳入购置补贴。目前由于国家标准缺失,我国农用无人机尚未被纳入中央财政资金的补贴范围,但部分省市已经先一步将其纳入补贴范畴。各省市财政补贴方案的出炉,会促使农民和一些农业服务组织购买植保无人机的热度上升。此外,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农用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此次试点的巨大成功,预示着无人机将扮演未来植保喷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也标志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始朝着现代化、市场化、知识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方向发展。农业应用无人机作业具有相当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无人机超高的工作效率和劳动力、农业投入成本的节省节约,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