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之夜 索尼70-400G镜头实拍试用
重复建设?从730G到740G
今年1月初的某个时间,索尼十分低调的在市场上捧出了一个大家伙:Alpha单反系统旗下目前在产的产品中,“看”得最远的镜头SAL70-400mm F/4-5.6G SSM——尽管历史上的Alpha系统曾经拥有过AF400mm F/4.5G和AF600mm F/4G这样强大的远摄武器,但在索尼寻找时机重新复活它们之前,本文所要关注的这只镜头将是索尼全画幅镜头群中,唯一一支能够把长焦端延伸到400mm的型号。
相比于Alpha用户们所关注的焦点ZA16-35mm F2.8 SSM镜头,被网友们简称为740G的这个银白色长焦变焦镜头的上市进行得神不知鬼不觉。以至于,国内在售出一只镜头后,各大媒体尚未回过味了。不过也许正因为如此,据知情人士介绍,直到春节假期开始前,全国通过正规渠道仅售出屈指可数的740G镜头,而ZA16-35的销售成绩要好得多。
带有遮光罩,并连接在2倍增距镜上的SAL70-400G SSM
这张POP网友赞助的照片,摄于正月16,拍摄月亮
安装2x增倍镜后,400mm端(800mm)拍摄月亮,点击见原图
从美能达时代起,中高档长焦镜头的发售,似乎有着低调的传统。当初索尼发售SAL70-300G时虽说也有些许炒作,但整个过程拖沓不堪几乎吊光了人们的胃口。现如今的“740G”也可算作是回归优良传统?
|
许多Alpha产品的资深用户在谈起740G时都有些许不解:为什么在70-300G上市仅仅一年后,依然急于推出这种在焦段和规格上长期被诟病的镜头类型:在三大单反品牌中,历史上各家的75(80)-300mm或80(100)-400mm焦段,光圈F4-5.6范围浮动的长变焦镜头都是容易受到批评和责难的!
好不好用了才知道 扛上70-400G顶风出发!
依笔者臆测,也许刚刚把奄奄一息的Alpha单反系统恢复到“战前”水平的索尼,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揣摩挑剔用户的个人偏好。与其为了“荣誉”而推出叫好不叫座的BT产品,不如先踏踏实实的扭转柯美时代因为消极的停产,而造成常用镜头焦段覆盖严重不足的局面。
这类镜头,普遍体积较大,用于外出亮骚再合适不过
77mm的滤镜口径,和此前的SAL70-200G完全相同
SAL70-400mm F4-5.6G一来让现有索尼镜头群在望远端得以迅速延伸到400mm的焦段,二来这种变焦比相对较大,长焦端覆盖较好,且外观漂亮的产品,也更能吸引新进用户的目光。现实价值还是有的。
笔者私以为,不带遮光罩的70-400G和900机身的平衡感更好
当然,现在——2月14日的下午,面对朋友刚刚运来的70-400G镜头,笔者必须排除之前的种种臆断——到底这只重达1.5Kg的银色大炮(这种银色怎么看怎么像昔日某P品牌的东西)潜力几何?接下来就能看出一点端倪了!唯一的问题是,情人节的夜晚,北京几近寒风凛冽,而在夜间使用如此笨重的镜头,我们显然需要中型三脚架……
很重但很威风 索尼70-400G外观赏析
在故事继续之前,我们先来看看SAL70-400G的外观。
注意遮光罩卡口附近的处理,看来是充分吸取了135ZA时期的教训
美能达创新的对焦停止按钮,索尼时代,外观有所改变,
这是靠近距离指示窗的一个,镜头上一共配备了3个
这只归属与G系列的长变焦镜头,完全按照近年来单反行业的流行做法来选择外壳的材料:外镜筒绝大部分是工程塑料,只是相比此前的SAL70-300G来说,塑料镜筒的手感更扎实,模仿金属喷砂式的表面以期满足高端用户的心理需求。外镜筒的后1/4段均采用厚重的金属材料制作,非常扎实,手感出色。脚架环也似整块金属铸造而成。
右图:遮光罩上为CPL滤镜留出的调节窗口,索尼这次是紧跟流行趋势了
让人纠结的“G”标致,毕竟代表了伟大经典的传承,只是
索尼时代的“G”褪去了金色和珍珠白色,换上了一身银装
内镜筒伸出的部分,依据经验判断应该是非金属材料,但强度不错。镜尾的卡口接环是索尼今年来的常见工艺,经过抛光的金属卡口接环,与美能达时代高端G头镜尾卡口上采用的釉化不锈钢材质在外观和质地上似有所区别。
注意,左侧的主要操作区,可以看到两个对焦
停止按钮,一个对焦模式切换开关
当然,和其他厂商的同类产品类似,索尼为了控制这种长焦端达400mm的望远变焦镜头的携行体积,不得不采用外变焦结构。镜头在变焦到长焦端附近时,会伸出很长一段在外镜筒外,此时整个镜头的手感会稍显松旷。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松旷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日趋严重。当然,和此前的同类产品相比,索尼G镜头得益于新的工艺,这种现象目前比较轻微。
重要:F4-5.6浮动最大光圈的变化测试
这个部分,将通过图片,展示SAL70-400G SSM最大光圈随焦距变化的情况:当然在这个部分正式开始前,先看一下在变焦时,镜筒伸出的长度以及变焦阻尼的情况:
从这只据说曾被暴力使用了半个月的70-400G来看,变焦阻尼还是不错的
倒置和正放,伸出的镜筒都不会自动回落,前提是变焦手感并不很涩
-
注意观察镜头上焦距指示和A900辅助LCD上的光圈显示(如下图)LCD显示最大光圈读数为F4:
稍稍超过135mm后,最大光圈依然保持F4,据笔者观察从100mm-180mm左右的最大光圈都保持在F4.5。
如上图,接近300mm时,镜头最大光圈已经缩小到F5.6,从300-400mm恒定在F5.6。当然比起美能达昔日的AF100-400/F4.5-6.7,长焦端最大光圈进化到这个程度,也算是有所建树了。
弱光下的表现:情人节之夜扫街
正如我们在第二页提到的那样,这类镜头由于最大光圈上的限制,在夜间拍摄并非它们所擅长。不过弱光下显然有助于我们观察镜头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仅是成像上的,也包括操作性方面。
14日,王府井教堂前一个孤单的人,笔者得感谢他在寒风中竟然
一动不动似乎也没有觉察到740G的庞大侧影
上图中,有的照片我们不得不进行了少许的裁剪,在傍晚甚至夜间的弱光下使用长焦端达400mm,最大光圈仅有F5.6的长焦变焦镜头,三脚架和云台就成了关键性的因素之一。但尽管如此,如果你想用长焦端抓拍一些照片,依然要借助相机的高分辨率所提供的剪裁空间。不过这些照片至少能告诉你,在并不严谨的情况下,夜间使用(为了保证移动或者旋转跟随的敏捷性,上文中的一些照片是使用独脚架拍摄的,并不是在完全锁紧云台的情况下拍摄的)这只740G镜头会有怎样的表现。另一个意外的收获是,我们发现A900的机身防抖系统同样能够在脚架上起作用(以前不少Alpha用户的习惯是,在脚架关闭机身的SSS/AS防抖)。
<
日光下的表现:长焦镜下的金台夕照
不知各位影友可曾记得,本站的A900第一期评测的样片采集地点之一就是金台夕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如今那里的地上建筑的景观发生了一点小变化。来看看重新回到日光下的SAL70 400G SSM能带给我们一些怎样的照片吧:
离开地铁站口,抓拍坐在人行道远端的小女孩,庞大的740G还是被看到了
也许对于740G的分辨率来说,400mm端表现这样的场景太容易了?
对于400mm的长焦镜头来说,AF点的改变,会改变整个照片的面貌:远处的废墟变成了模糊的背景。
接下来我们的视线离开那个地铁站附近,看看740G在其他地方的收获:
从拍摄的时机来看,右图比较失败,不过请注
意C-AF模式下合焦清晰的740G有着怎样的锐度
这些照片的拍摄中,笔者终于不用背着沉重的三脚架了,甚至独脚架也丢在一边。不过手持740G确实并不容易,另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是,3M最近对焦限制按钮的使用:如果你想在第一时间对准远处你选择的移动中的目标,那么请打开限制,因为全程AF很可能会延误战机。
索尼SAL70-400G SSM试用小结
正如我们之前对待腾龙A001和索尼70-300G的态度,尽管笔者有幸从2月14日那个寒冷的夜晚起,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和这只镜头一起工作了20个小时以上,但笔者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评测”它,称之为“试用”也许更合适。要想用好一支镜头,就要先适应它的特点。而类似70/100-300或者80/70-400这类镜头,为了平衡体积,重量,变焦比等要素的同时,又要保证较好的光学性能,就不得不在最大光圈,机械结构等等方面做出一些妥协。而这些妥协直接影像的就是镜头的操作性。对于最终使用者来说的影像质量的好坏,很多时候仰仗其如何克制这些因素的干扰。
因此,尽管目前为之,国内外各一篇的SAL70-400G镜头的“评测”中,样片多少都有点令资深的Alpha用户们感到困惑。但笔者相信,这并不代表这只银色大炮的成像潜力。
● 索尼SAL70-400mm F/4-5.6G SSM主要优点:
-
镜身体积相对以往同类产品,控制得较好,外观匀称漂亮
-
300mm以内焦段握持手感很扎实
-
脚架接环工艺出色,材料扎实
-
3M最近对焦限制功能能显著提高对焦速度
-
改进的遮光罩设计,关键位置的植绒设计
-
镜头固定良好的情况下,长焦端解析力和色彩表现都十分出色
-
70mm-135mm端的表现接近同焦段定焦镜头
-
相比其他厂牌的同类产品,对焦很少犹豫,合焦比较坚决
14日10点后寒冷的夜晚,740G和支援它的脚架及云台在一起
◎ 索尼SAL70-400mm F/4-5.6G SSM主要不足:
-
SSM马达扭矩稍显不足,300mm-400mm端对焦有时较吃力,旋转速度偏慢,尽管其合焦能力很强。
-
SSM马达进行AF驱动时,有时会听见机身对焦耦合杆动作的声音,应该可以通过机身固件升级的方式解决?
-
300mm以上时,伸出镜筒过长,稍显松旷,夜间较低快门速度拍摄时,对镜头的固定有一定影响
-
长焦端最大光圈似有轻微欠曝现象
-
塑料外镜筒并非不能接受,但其手感似还有改进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