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Lcd频道 PCPOP首页      /      Lcd     /      新闻    /    正文

专访王锦奇:海尔显示器“复出”背后

● 逆流而上,海尔显示器“重装上阵”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重创液晶产业链,从上游面板厂到下游显示器厂商都出现大面积亏损,不少以往名噪一时的品牌逐渐淡出主流市场,一些曾经位居市场前列的知名品牌也陷入了运营困境。毫不夸张地说,自2002年液晶显示器开始替代CRT显示器以来,2009年将成为市场“淘汰赛”最为惨烈的一年。

    有识之士总能在困境中看到机遇,就是在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仍不乏“胆大妄为”的后来者逆流而上,义无反顾地投入激战正酣的中国显示器市场。2009年3月5日,海尔(Haier)集团计算机本部携手深圳索美特(Somate)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进军品牌显示器市场。

海尔集团计算机本部OEM经营体总经理王锦奇先生(左)与
深圳索美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贺先生

    中国家电巨头为何在此时进入已是“无利可图”的PC显示器市场?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又缘何选择“名不见经传”的合作伙伴?这次“强弱联手”有没有可能影响中国显示器市场的格局?

    掌管海尔计算机本部8条产品线的研发、采购和制造的OEM经营体总经理王锦奇先生告诉我们,海尔从家电领域积极转战IT市场,一方面是看到中国IT市场前景广阔,消费者对IT产品还存在巨大的外部需求,另一方面这也是海尔集团品牌扩张、产品多元化的内在需要。

    王锦奇先生进一步表示,虽然金融风暴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增长,但是中国用户对显示器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中国显示器市场的规模仍然持续增长而不是萎缩。在市场稳步成长的同时,参与竞争的品牌却因为金融风暴的冲击而减少,这就为海尔这样的后来者留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 “两落三起”之后,显示器另辟蹊径

    尤其是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上游面板厂的持续减产造成显示器用液晶面板的紧缺,到今年1、2月份,面板供应紧张已经直接导致下游显示器出现大面积缺货,价格也开始反弹。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拿到面板谁就掌握主动,不仅产品不愁卖,利润也相当可观。而海尔显示器的合作伙伴深圳索美特科技有限公司恰恰掌握着可靠的上游面板资源,这就使得海尔显示器成为缺货大潮中渠道趋之若鹜的合作伙伴,短短一个月便吸引了超过2万台的订单,为海尔品牌在显示器市场的拓展开了个好头。

    说到这里就有必要介绍一下深圳索美特科技有限公司的背景了。据公司董事长朱贺先生介绍,索美特科技的母公司深圳市蓝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业内知名的液晶面板渠道商和液晶模组供应商。蓝源实业本身是日立(Hitachi)面板的中国区独家总代理,旗下的蓝源光电有限公司则拥有液晶面板模组的生产制造能力,可以将日立供应的液晶面板组装成液晶模组供应中国市场,另一家子公司香港泽英有限公司则是三星(Samsung)和奇美(CMO)液晶面板的分销商——有如此雄厚的上游资源做后盾,难怪海尔显示器在渠道甫一露面就赢得了小小的“碰头彩”。


经历了海尔PC的“两落三起”之后,王锦奇先生对显示器充满希望

    在王锦奇眼里,从面板供应、模组制造到显示器分销,索美特科技拥有的产业链资源和上下游整合能力正是海尔这个IT行业的“门外汉”迫切需要的,相信这也是海尔能够放心将显示器交给索美特科技运营的主要原因。

    尽管是显示器市场的“后来者”,但事实上海尔征战中国IT市场已经有10年的时间,海尔PC和海尔笔记本电脑也已经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用户认可。但这一次,海尔将作为PC外设的显示器独立出来交给索美特科技运营,这种策略上的转变又是什么原因呢?

    王锦奇先生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DIY和升级市场依然广阔,PC显示器作为独立产品的销量相当可观。另一方面,海尔PC在过去10年经历了“两落三起”,当时和PC捆绑的显示器注定只能作为“陪衬”,因此也同样起起伏伏,没能成长为海尔计算机本部的支柱业务。在反思过去10年的经历之后,海尔意识到PC和笔记本电脑的运营模式并不适合显示器,在“找对的人做对的事情”的思想指导下,最终促成了显示器业务与索美特科技的合作。■<

1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