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软件频道 PCPOP首页      /      软件频道     /      新闻    /    正文

两岸三地软件与网络应用超级对比(二)



    上期回顾:两岸三地装机软件与网络应用超级对比(一)

    1999年到2009这10年,是PC与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十年。小编来自宝岛台湾,是泡泡网第一个台湾省籍的编辑,并且因为在北京学习与就业的关系,已经做了整整5年的“北漂”。我不但是个数码发烧友,也是一只“7x24”的在线网虫,所以非常有幸在这十年中,亲历了繁简Windows以及中文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从繁体到简体,从小岛到大陆,其中的经历缤纷璀璨,实在有非常多的经验想要分享给大家。不提供硬邦邦的市场数据或者分析报告,只提供亲眼所见与亲身经历!毕竟---文章,贵在精彩而真实!


    10年前,中国台湾省的网路环境是咋样?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年台湾的网路环境,为了体现文章的对比性,在此依然使用港台的计算机词汇。

    1999年,当时台湾最大的入口网站是“奇摩站”(kimo.com.tw),可说是台湾网民必上的首选网站,后来这个网站于2001年被Yahoo!给收购,更名为Yahoo!奇摩(tw.yahoo.com)。之后又于2006年收购了台湾最大的社群交友网站“无名小站”(wretch.cc),成为垄断台湾网路市场的超级怪兽。


当年的奇摩站

    而当时网友最常去的软体下载站点,叫做"史莱姆第一个家"(slime.com.tw),相信很多大陆网友也听说过的,这是一家很神奇的网站,如果说Yahoo! 奇摩是台湾互联网的超级怪兽,那么史莱姆这个网站就称得上是“超级黑马”了。

   

            10年前的史莱姆                   现在的史莱姆

    从10年前第一次上去到现在,这个网站的界面一点也没有改变,依然保持着一副Web1.0个人网站的模样,而即使没有任何改变,它的人气依然居高不下,现在仍保持在台湾100大网站排行榜的第41位(详见数位时代台湾100大网站排行榜)。
<

    10年前的台湾“软硬体”市场概述

    10年前台湾的电脑与软体市场如何呢?这非常值得一提,因为当年的台湾软硬体市场,与现今的大陆软硬件市场有非常多的相似性,这里我们要开始探讨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是本文所要陈述的核心主题之一---“盗版”。

    如今,在台湾的软硬体渠道市场上,已看不见任何盗版的身影,但在10年前,盗版业同样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热门产业”。

    那时台湾的盗版,又叫做“大补帖”,顾名思义就是光碟内容精华荟萃,像是一帖一帖的滋补药方,要让你大补特补。大补帖的外包装非常简单,就是普通的CD光碟,上面贴个小标签或者列印一串例如“Game123”编号。内容编排有点类似大陆的“软件直通车”,将一大串附上序列号的软件打包成一个一个文件夹烧成碟,里面再附上一个"Readme.txt"目录,甚至有些做出“品牌”的大补帖,还会在Readme下面附上一个“下期预告”,这就是台湾大补贴的一个典型的面貌。

       
像不像“软件直通车”?              被厂商塑造为方便面品牌


    现在,中国台湾省的电脑城长啥样?

    北京最热闹的电子一条街是中关村,台北是光华商场,而我的老家高雄,则是火车站前的---建国路,距离“南训电脑”补习班不远。


台北 老光华商场(门口还有卖香肠的阿伯,哈哈:P)


台北 新光华商场(感谢diofox童鞋提供)




高雄建国路电脑街(哎...日渐凋零)

   从以上几张照片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中国台湾省的电子零售业也相当发达,但零售规模是比较小的,站点也较为分散。
<

    10年前,中国台湾省的盗版是咋样?

    那时的卖盗版的可说是非常的“明目张胆”,通常直接在路边摆了摊就铺开来卖,形式一样很简单,就是一张板桌,上面铺开一排一排的光碟,光碟上印有编号,旁边再放一本目录以供索引,当时一张碟的价格大约在新台币100元左右(人民币25元),很贵吧?可当时一套正版的三国志5,售价高达新台币1800元(合人民币360元,现在三国志11依然延续了这个定价),相较之下就会觉得盗版三国志5才100元,实在是太划算了(当然这个价值观来到了大陆之后又完全被刷新了,不过那是后话...)。

    既然卖盗版的敢在路边卖,不怕警察来抓,当然都是有点“背景”的人,所谓背景,就是在道上混的,我曾经发现有一个卖碟的大哥,背上有一条明显的刀痕,可能是被日本武士刀砍的(台湾黑道走的是日本风格),而另一个大哥,他的左右手无名指各少了一截,可能是老大派他去绑架什么富商的女儿没有成功,被迫剁了自己的无名指,相当令人触目惊心...我每次去买,总是不敢离我的脚踏车太远,要被抢了可以赶紧开溜,而买了碟若是质量有问题,也不敢拿去换,万一大哥被惹毛了在我背上和无名指也来一刀,那我岂不是完蛋???
 
   


传说中的“大补帖”(本人仅存珍藏)


来个特写,游戏有模拟人生、NBA Live2003等...
(看到没?右上角的破解序列号)


现在的“大补帖”,但已经没有公开发售的版本,99%都是朋友互传
(这张盘就是去年十一返台时,朋友刻给我的)

    所以说,中国台湾省的著作权保护机制能逐渐完善,不是没有道理的,买盗版竟然要冒着生命危险???谁还敢去买啊?...不过我说的是小城市高雄的情况(人口約150万),像台北那样的“大都市”(人口约270万,总体素质远高于南部地区),可能情况会稍微文明一些。
<

    2000年,第一次尝试即时通讯,我的第一次网恋


曾经的霸主 ICQ

    2000年左右,即时通讯软体发展了3~4年后,开始风行全世界,超越了BBS、e~Mail、聊天室等传统通讯形式,打开了新局面!当时最为热门的软体,当然就是ICQ啦(注:QQ一开始叫做OICQ,是ICQ的山寨版,MSN那时还没成气候)。

       
ICQ 2000               VS.             OICQ 2000



    当时,我也第一次尝试了“网恋”,除了被“电子情书”这部电影影响,还遭到了当红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刺激,总觉得只要是网恋,就一定很浪漫,只要是网恋,就一定会遇见命中注定、又长发飘飘的天仙美女。

    大家可能会觉得我异想天开,在那个“恐龙”横行的年代,见网友,就等于是见光死的代名词,哪有可能会遇见什么天仙美女呢?更何况,高雄是个小城市,女孩子的姿色和穿着打扮,是远远不如台北的,要通过网路交友遇见美女,简直比登天还难。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图片来自互联网)

    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神奇,这样的好事,一个不可能遇见的美女,还真的给我遇上了(阿弥陀佛~上辈子敲烂了3卡车木鱼啊~ 善哉善哉。)

    她叫Sandra,18岁,在树德科技大学外语系读一年级。
 
    我和她ICQ了一个多月,终于约出来见面。
 
    见面之前,我和Sandra曾经有一次非常戏剧性的交锋。第一次聊,没几句话,她就问我:Are You Handsome?Are You Goodlooking?我回答:Not Bad~ ,然后她要求我传照片给她,我传了过去,过了一会儿她回复我:你长的真奇怪!...然后就直接下线了,留下我一脸错愕。
 
    把我气的!差点想把网线拧了,把屏幕从15楼丢下去!

    隔天她一上线,我就问她了:难道你就长得很漂亮吗?她很自信的,并且毫不犹豫的回答:Of Course!
 
    这个回答深深吸引了我,抱着一种好奇与幻想相互交织的心理,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与无比的耐性,用残缺不全的破英文,一边聊一边翻字典,和她聊了整整1个多月并且克服了难以言喻的紧张感与心跳感,给她打了电话,(因为她学的是外语,所以全程用英文网聊...)。

    电话里传来的是清脆柔亮,充满青春气息的声音,那活泼、自信、柔腻的语调,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幸好没逼我说英文...)
 
    2000年10月27日,下午15点30分,我約了她,在高雄最热闹的商圈---新堀江,見面。
 
    <

    1995~2000 两岸三地软件与网络应用概述:

    当当当!说完了个人经历,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个年代两岸三地的软件与网络应用的概况。

    1994年,到2000年,是PC与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

    硬件方面,是由英特尔奔腾586领军,朝向奔腾II、奔腾III冲刺发展的时期。

    软件方面,正是微软领军的操作系统 MS-DOS 7.0 + Windows 3.1,快速成为市场主流的爆发性阶段,这也是“Wintel”架构,强强联手,横扫全球的时期,也正是Wintel的高速发展,“个人电脑”才成为了现实,脱离了学校和实验室进入了千家万户。

    那个时候必装的软件是什么呢?

    操作系统:MS-DOS 7.0 + Windows 3.1

    输入法:拼音、五笔(大陆),注音、仓颉(台湾)、仓颉(香港)

    文书处理:Microsoft Office(两岸三地高度一致)、WPS Office(大陆)、汉书文书处理系统(台湾)

    浏览器:Netscape、Internet Explorer

    游戏:仙剑奇侠传、轩辕剑、模拟城市、大富翁、三国志、三国志英杰传、DOOM、沙丘魔堡、命令与征服、毁灭公爵,等等...(两岸三地高度一致)

    游戏修改大师(Fpe2000):这个小玩意儿让我又爱又恨,就是它!可以把诸葛亮的智力改成1,把吕布的忠诚度改成99,可同时,也会一不小心把系统给搞崩。

    网络方面:95~99年,主要是由56K拨号上网主导市场,我们说熟知的国内外龙头网站,在这段时期中,先后找了适合自己的车库创业,Yahoo(1994创业于车库),Google(1997年创业于车库),阿里巴巴、搜狐、网易,百度,也在这段时期里先后在车库里创业,即使不在车库里创业,也会在车库隔壁创立,所以凡是伟大的IT公司,一定要找适合自己的车库创业。

    另外,面对Internet这个新奇玩意儿,三地各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

    两岸三地,网络词汇差异对比:

    在这里,我们来对比一下,两岸三地对于互联网这个新鲜玩意儿的描述:
    
    Internet(互联网):大陆叫网络,港台叫网路,统称互联网。这方面港台说法差不多,唯独大陆有一个有趣的别称,叫做“信息高速公路”,这个词现在已经不太流行了,不过据说在马云、张朝阳刚出道那会儿(1995),是一个最时髦的词汇。

    Get Online(上网):两岸三地都叫上网,不过大陆也有一个有趣的别称,叫做“上网冲浪”这个词应该是从英语“surf the net”直接翻译来的。(我一直纳闷,在56K上网猫的时期,网速有那么快吗,可以到冲浪的程度?)。

    ADSL(宽带):港台叫宽频,大陆叫宽带。

    Router(路由器):这个词难得的呈现了高度的统一性,都叫路由器。

    Modem(调制解调器):同样的,这个词港台都叫做“数据机”,用数据机连接上网,都叫做“拨接上网”,唯独大陆叫做“调制调解器拨号上网”,而且可能是这个字太过绕口了,所以大陆网民又发挥了神奇的创造力,賦予了它无比生动而又贴切的封号,叫做“猫”,这只猫非常的神奇,不但会叫,而且全世界各地的每只猫,叫声音都一样(嘟嘟嘟嘟嘟嘟嘟~滴~~~嗒!嘎嗯噶恩!叽~~~~~~嘶~~~~ ),玩过“猫”的网民们,可以回想一下猫叫的声音。

    这个称号,从56K调制解调器延伸到了路由器,现在无线网络也普及了,所以像Wireless Modem Route这样的无线路由器,就叫“无线路由猫”,很好!越来越强大了。

    95~00这段时期,两岸三地的PC与网络实际应用方面,并没有显现出非常大的差异,大家用的都是486、586、MS-DOS,玩的都是仙剑奇侠传,逛的都是聊天室和BBS,上的都是56K的网络,只是普及率各有不同,港台地方小、人口少,所以普及的相对比较快,但中国大陆后续的发展,则越来越出乎人们的意料。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逐年增长、网民数量、以及互联网产业的飞跃发展,逐渐体现出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巨大的优势,因此,PC软硬件产业以及互联网产业,依托着这样的优势而发展壮大,反观港台,则受限于人口基数少,经济放缓,因此互联网与软硬件产业陷入了漫长的停滞期,相比十年前,没有太多的增长,甚至有所倒退,在应用方面逐渐显现出极大的差异,这些区别,将在后面的文章中阐述。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10年前的网恋,是怎么谈的呢?其中发生了什么样让我永生难忘的曲折故事?小编眼中天仙般的女网友Sandra,又是长什么样子呢?(有图为证)后来怎么发展呢?现在怎么样了呢?

    欲知详情,请看下回:两岸三地装机软件与网络应用超级对比(三)南柯一梦 ■<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