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记录假期幸福 新手机里的春节记忆
我是马景东,我在武威过大年
上大学的时候,离开了这个深居大西北的小城市,与这里的记忆也开始被割裂了,不过上学的时候比较幸福,每年的寒暑假都能回去,而且有比较充裕的假期。而从工作开始,基本只有春节才能回家了,与其他城市一样,它也在经历着改革和变迁,新街道、新楼宇、新城区,而不变的有家人、有朋友,以及那些满载记忆的地方。
武威古称凉州、雍州,是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也曾是古丝绸之路重镇,而它对外的标签也一直是历史文化名城,不过历史已经是过眼云烟,现在它只是一个六线小城市,也许是深居内陆的原因,改革开放的春风并没有跨过祁连山吹到这里,这里的经济并不发达,不过在很多人眼里,这里却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
每年春节回家的火车票总是很难买,从北京到武威有三趟直达车次,最快的Z69要16个多小时,最慢的K41则需要27个多小时,不过最后你往往是没得选的,因为...你能买到回家的卧铺车票已经算烧高香了。我本来已经买了Z69的硬座,不过最后还是改签了K41的硬卧,时间长就长点吧,好歹能够窝着回去。
到武威站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每年弟弟和老姐都会来接我,今年也不例外,而我下车后第一件事就是来一碗牛肉面,不管是夜里几点。武威的牛肉面依旧是6块,味道却比北京18块的要好很多,总给人一种吃到就是赚到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不变的,牛肉面里同样看不到牛肉。其实对比这里的物价水平来说,这些年牛肉面的价格也在节节攀升,记得2004年上初中时,牛肉面还只卖1.5元呢。
回家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被窗外的“武威蓝”惊艳到了,与北京的蓝天有些不同,武威的蓝天看起来颜色会深一些,能见度也很高,远处祁连山上的积雪都清晰可见。对于经历过雾霾洗礼的人来说,这样的见面礼让人尤为印象深刻。
不过有时候,打脸这种事情总是叫人猝不及防,就在下午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扬沙天气袭击了武威,比北京雾霾更为可怕,回家时带着的防霾口罩也起不到一点保护作用,空气中的pm2.5和pm10指数全爆了,其中的pm10甚至超过了8000,而武威的监测点就在我家附近。其实这样的天气在武威也是比较少见的,一年中也就经历那么一两回,希望不要吓跑那些想来大西北旅游的朋友。
好在临近除夕的时候,天空终于开始变蓝了,空气质量也恢复到了优级。尽管超市过年期间基本不会关门,不过为了方便起见,还是需要提前购买些年货的,去菜市场自然必不可少。爸妈过年期间都比较忙,所以这件事情每年都会落在我和老姐的身上,而我们每次都会叫上老弟,这样就多了一个青壮劳力,哈哈。
菜市场(再就业市场)对面就是鸠摩罗什寺,买完菜特意进去看了下,由于那天不是初一、十五,所以来进香的游客比较少,小时候常被大人们带来这里,也算是记忆中一个比较熟悉的地方,而现在这里的建筑完全是重修的,除了那座塔基本保持了原状,其他的都已不再是小时候的样子了,尽管看起来更加宏伟气派,不过还是少了一些历史沉淀的味道。
武威受藏传佛教影响较大,在各个区县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众多寺庙,不过在我身边信教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只是把这里当做一个祈愿的地方,进出自由,也没有强制消费,祈求家人平安、祈求工作顺利、祈求早生贵子,都是比较淳朴的愿望。
当然,过年最重要的还是与家人团聚,我们家人习惯在大年初一进行家庭聚餐,地点则是爷爷家中,不过今年由于表哥孩子在初一出生,忙得不可开交,于是大家就把时间定在了初二。每逢全家聚会的时候,是一定是要留一张全家福的,不过老弟在拍照的时候选错了模式,所以除了他之外,后面的大家都有些虚。
与妹妹自拍是过年的另一大乐趣,她今年两岁多了,正是最为淘气的时候,不过对于自拍倒是十分的乐意,看来女孩爱美真的是天生的,而且她对镜头的感觉越来越好,还会开始摆各种pose了,希望她早日出落成大美女。由于哥哥其貌不扬,所以大多数时候,这样躲在妹妹后面拍照是比较安全的,也符合朋友圈的晒图准则的。
有时候觉得过年很烦,身边的朋友也常常相互抱怨着这些丢不掉的老传统,不过每年过年的时候,大家却都归心似箭,似乎只有家乡才有着真正的家。春节过得很快,在坐车的前一天晚上,老妈特意做了我比较爱吃的大盘鸡,看起来也许很普通,而我却吃出了最浓的年味。
吃过饭后,老爸在家看《孤战》,老妈说出去看下路边的花灯,也刚好消消食。立春之后,天气并不是很冷了,我们在街上溜达了一会,平时也难得和老妈拍合影,今天却拍了很多,想想下次回家可能又要等到过年了,心里的那种感觉...并不好受。
第二天的火车正值中午,提前来到火车站,排队进站的人很多,就像迁徙一样,人们都要离开家乡了,也许有天他们都会回来,在这个小城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就像老爸说的一样,生活并不是只有一条路。
2017年要开始了,希望爸妈能够有时间来一趟北京,然后陪他们好好在帝都走一圈,也希望姐姐工作顺利,还有老弟,来年高考顺利 。暂别了小城——武威,这里有太多难舍的记忆,咱们下次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