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才是王道!23.6吋超级横评倒计时
作为桌面显示终端的液晶显示器,已经完全代替CRT成为主流的桌面显示设备,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成熟,与DIY市场发展逐步放缓,对液晶显示器销量的持续成长提出了新的考验。与此同时,高度成熟的液晶显示器市场,让厂商的获利也变得更加艰难,竞争已经不单单是停留在终端产品与市场,还考验着各显示器品牌的采购、研发、管理、渠道开辟、宣传以及资源整合等综合能力。
2008年个别液晶显示器面板价格跌幅在50%以上
2008年液晶显示器终端市场遭遇了历年来最大的海啸。各尺寸规格售价的急速下降,是消费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终端市场销售低靡最直观的表现。上游液晶面板厂新产能的开出,大幅扩充了液晶面板的生产能力,而对应的整体市场需求却不一定同步成长,供过于求的状况已经成形,加上2007年赚得盆满钵满的厂商对2008年市场的乐观预测,配合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液晶面板行业呈现出历史上罕见的急速下滑,个别显示器面板规格的全年跌幅在50%以上。
到2008年11月~12月,上游液晶面板价格跌至现金成本下,意味着厂商做得越多亏得越多,给员工放无薪长假,大幅降低产能利用率成为应对方法,其中台湾面板大厂奇美的产能利用率最低时甚至不到五成。
上游液晶面板价格的快速下滑,让整个产业链的面板库存与液晶显示器成品库存的利润快速蒸发,产业链渠道每天都有大量的亏损。2008年6~10月份,是终端市场渠道最为艰难的时间段,直至后期一些显示器品牌积极调整库存周期,提升管理效率,加强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改善渠道消化体系,下修任务达成量等措施的执行,才渐渐使亏损与销量下滑的状况有所好转。
2009年开春至今,显示器价格没有涨价的迹象,而市场几乎各显示器品牌都出现缺货,如果以常理来看,这似乎是市场恢复元气的征兆,但实际却是上游液晶面板厂受面板价格低于现金成本,大幅缩减产能,使产业链各渠道的库存消化殆尽,造成整体缺货,而不是真正的需求复苏。因此,在显示器厂商向面板厂商追加订单时,面板厂商也不敢贸然大幅恢复产能。
从液晶面板价格在2009年仅1~4美元的涨幅来看,足以反映实际的终端需求并没有完全复苏,而轻微的涨幅也意味着面板厂商还不敢开足产能,满足显示器厂商的订单,因为这样只会做得越多亏得越多,只能继续观察市场变化,随时应对。
市场的不可捉摸的风云变幻,让2008年的液晶显示器市场充满了戏剧性,曾经在一线风光的主流品牌,如今也有可能从主流阵营中消失,短期的辉煌并不代表常胜将军,2009年显示器市场的发展还有很多值得期待。
在产品端,液晶显示器也放生了较大的变化,2008下半年16:9宽屏规格的出现,到如今大范围进攻主流市场,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是要跟液晶电视消除界限合二为一,还是为了应对高清应用趋势?这些都是大家常讨论的问题,但被提到最多的则是“偷工减料”说,也因此引起了不少网友对16:9规格的敌视情绪,但事实又究竟是如何呢?
● 16:9出自何门?奸商的新把戏?
从手机、游戏掌机、GPS、数码相框、上网本、笔记本到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液晶广告机都表现出对液晶面板的需求,而上游液晶面板厂从低世代线到高世代线,会生产出分别对应相关产品所需求的不同规格液晶面板。各种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带动销量成长,同时带动了液晶面板需求量的成长。面板厂商在兴建新的高世代面板产线以扩充产能的同时,应对不同规格液晶面板的需求,也会调整产能的支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6:9液晶显示器宽屏规格也就应运而生。
最早曝光的16:9机型——明基21.5吋宽屏E2200HDA
部分网友对于16:9宽屏规格抱有敌视态度,这可能要归咎于“16:9是奸商省料的新成果”说法的广泛传播,同样尺寸大小的16:10与16:9宽屏,就面积而言确实要小一些,虽然16:9宽屏在价格上占据优势,也不乏高性价比产品,但仍然没有得到广大网友的支持。
决定是否推广16:9宽屏,显示器厂商处在被动的局面,客观地说,显示器厂商只是进行显示器组件的采购、组装与销售,而作为显示器主要部件的液晶面板,其规格改动的主动权掌握在液晶面板供应端——各大液晶面板厂手里,因此16:9为何会在近期不断出现,要从液晶面板供应端找原因。
从韩系的液晶面板大厂三星、LGD到台系的友达、奇美、中华映管、瀚宇彩晶、群创,再到大陆的京东方、上广电NEC、龙腾光电以及新成立的深超广电,都在生产液晶面板,但无论是哪个厂商,面板厂都是按世代线来划分,面板厂的代数越高,玻璃基板尺寸越大,而这基本上决定液晶面板产能结构的特殊性。
● LCD面板只是液晶面板业务中的一部分
我们用的手机、游戏掌机、GPS、数码相框、上网本、笔记本到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液晶广告机等产品所采用的液晶面板都是由这些面板厂切割的,这些不同的电子产品所采用的液晶面板尺寸、比例以及规格都不一样,如何充分调配产能来切割不同用途的液晶面板,需要科学的管理。
实际使用的液晶面板都是由一整块玻璃基板切割而来,一块玻璃基板可以切割出多块液晶面板,可以根据客户订单需求来调整玻璃基板所切割液晶面板尺寸的大小以及片数。
以华硕Eee PC为代表的Netbook新产品以及数码相框、车载设备等增加了对中小尺寸面板的需求,以及液晶电视需求成长、新面板线落成,是促使上游面板厂调配产能分布的原始动力
玻璃基板的长宽尺寸规格是由面板产线的代数决定的,代数越高,玻璃基板的尺寸规格就越大,可切割的液晶面板就越多,并且可以高效率的切割更大尺寸的液晶电视面板。
在液晶面板行业,10吋以下的液晶面板叫做中小尺寸面板,如手机、数码相框、UMPC、游戏掌机、Netbook等,主要由3代线、3.5代线、4代线、4.5代线切割,5代线在产能空闲时也会调配部分产能来切割中小尺寸面板;而10吋以上的液晶面板则统一称作大尺寸液晶面板。
笔记本、显示器用液晶面板目前以5、5.3、5.5代线切割为主,而6代线以上用作部分液晶显示器以及液晶电视用液晶面板的切割。其中液晶显示器的产能会在6代线以上的面板产线逐步加重,减少在5代线产能,同时,在5代线减少的显示器产能调整到切割笔记本用液晶面板,这样切割片数更多,玻璃基板利用率高,更经济,并且也符合笔记本市场快速成长的需求。
● 上游面板产能结构决定显示器规格必将走向16:9
通过大致的了解,可以看到液晶显示器面板只是液晶面板业者整体业务中的一小部分,而液晶电视面板业务才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面板厂商未来的盈利重头。
由于液晶电视的尺寸大,并且主流尺寸逐年增长,而价格却在不断下降,要高效率的切割大尺寸液晶面板,只有扩大玻璃基板的尺寸规格。
为此各大面板业者都在积极兴建更高世代的面板产线,如夏普的10代线、奇美8.5代线、友达8.5代线、三星第三条8代线以及11代线,面板业者在供应端的提前布局,就是为了在未来的市场争夺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和市占率,到产业景气高峰时,可开足产能大幅提高产能,赚取更多利润。
随着高世代面板产线产能的开出或即将开出,整体的液晶面板供应端产能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液晶显示器面板产能分配的变动,则是导致16:9液晶显示器面板问世的主要原因。
液晶显示器面板产能原本主要分布在5代线,如今产能开始上移至6代线,针对液晶电视面板规格设计的6代线,切割16:9液晶面板才是最经济的,液晶显示器面板产能移至6代线,16:9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出现则是必然的。
六代线玻璃基板尺寸1800×1500,可以切6片16:9的37吋面板
由于高世代产线都是针对电视面板规格设计的,所以16:9仍然是6代线以上面板产线最经济的切割规格,这也是为什么业内人士说未来液晶显示器市场一定是16:9的天下。
各种掌上电子消费品的快速成长和市场对中小尺寸显示应用需求的增长,促使5代线以下的产能在今后将多用于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以及笔记本面板的切割,当各面板规格的产能都向更高世代线的面板厂上移时,更大的玻璃基板尺寸能比之前在低世代线时切割更多的片数,液晶面板产量的提升可以满足各类消费电子产品销量成长对液晶面板的需求。
● 16:9规格多!厂商如何布局新产品线
对于液晶面板业者推出的16:9显示器面板新规格,显示器品牌或厂商多少都会有抵触,一方面新规格的产品在产品开模、成本控制、产品定位上都会遇到困难;另外一方面,在这个过渡期,如何处理16:9新规格产品在产品线中的位置,处理与其他主力产品的关系,需要诸多的尝试。
显示器只不过是厂商一个赚钱的工具,盈利才是首要目标,当然不愿去多折腾,推广16:9宽屏也是因形势决定。在面板行业景气时,面板价格上涨,面板厂商话语权在手,显示器厂商多多少少要被动一些,接受16:9宽屏面板也多一些,在面板行业不景气时,面板价格下跌,话语权又将会偏向显示器厂商。
但16:9未来普及的整体大形势,大家有目共睹,各显示器厂商也只能积极面对,在近几月推出一些市场定位不高的16:9新品,一方面看市场渠道的反应,另外一方面收集产品上市后的反馈数据,用于制定更适合市场的16:9新产品以及新的市场策略。
明基是最早布局16:9宽屏规格的品牌,在2008上半年就发布了相关16:9产品线的大量信息,并且在下半年大胆的取消了一些16:10规格,用16:9新品来补充。目前,明基16:10宽屏机种的数量已经不到5款,16:9规格已经成为其主力,是16:9宽屏推广最为积极的品牌。
与台湾面板大厂友达亲密的关系,使明基具备了良好稳固的面板资源,此外,明基下半年在国内市场实行了新的政策,产品以高性价比为诉求,其产品的价格水平下调了一个层次,竞争力上升,因此也得到了销量上升与市占率提升的回报,同时也清空了不少16:10、5:4规格以及前期积压的中高端产品库存。
此外,三星、AOC、优派、宏碁针对16:9产品的布局也非常积极。AOC、宏碁全面普及16:9产品线,任何一个规格都不放过,而三星除了唯一一款23.6吋的16:9宽屏和21.5吋16:9宽屏,其余的16:9规格均采用自家面板,其中最为显眼的则是20吋与23吋16:9宽屏。
16:9除了两款23吋、一款23.6吋、24吋规格,还有瀚宇彩晶的24.6吋规格,究竟是谁是主流大屏规格,还将会有厮杀
16:9虽然还没完全取代16:10,但主流的规格之争已经上演。各家面板厂同一等级的面板产线,玻璃基板尺寸规格、切割技术都会有一些不同,这也就意味着各家切割16:9规格的经济尺寸不一定相同,造成了16:9宽屏面板出现了诸多的新尺寸规格,杂乱不统一。
仅24吋附近就有两款三星23吋(1920×1080、2048×1152)、LGD 23吋(1920×1080)、LGD 25吋(1920×1080)、奇美23.6吋(1920×1080)、友达24吋(1920×1080)、瀚宇彩晶24.6吋(1920×1080)等面板规格。
除了三星2048×1152超高分辨率的23吋宽屏面板外,上述的其他面板规格分辨率都是1920×1080全高清的分辨率。分辨率相同,尺寸不同,究竟哪一个规格能成为主流,赢取消费者的支持,一来要看面板厂商的支持力度,保证充足的产能,另外就是看价格谁更有优势。
● 鸡肋规格:18.5W、21.5W难成大器
2008年出现的16:9规格机型,毫无疑问将会成为2009年液晶显示器市场的主调,虽然要说短时间内替代16:10,成为市场主流机型,不太现实,但在2009,16:10与16:9共存的时期,如何将市场份额从16:10规格过渡到16:9,让其可以支撑整个显示器事业的盈利,是各品牌共同奋斗的目标。
随着液晶面板产能结构不可逆转的调整,以后的液晶显示器面板都将由6代线以上的面板厂来切割,这必将导致16:9规格的全面普及,而在过渡期,没有做好尺寸规格的转型,将会在后期陷于被动。
18.5吋宽屏的分辨率仅1366×768
不难看出,在这样的整体行业形势下,2009年在厂商的主导下,新的主流尺寸规格必将是16:9,这也将成IT媒体的舆论焦点。以2008年最受关注的两款16:9规格18.5、21.5吋来看,由于其尺寸上的因素,会被我们习惯的看作是19W、22W的替代者,但在实际产品规格方面,18.5W由于分辨率仅为1366×768,小于19W的1440×900,并且实际应用,确实会有分辨率过小的鸡肋问题;而以全高清作为特性宣传的21.5W,虽然分辨率高达1920×1080,显示画面精细度超过22W,但画面点距的舒适度却遭到严重质疑。
18.5W、21.5W是最早面世的16:9宽屏,自然受到了多方关注,更是早期16:9宽屏的代表,但这要归功于有7家6代面板厂的经济切割尺寸都是这两个规格,在6代线上,可以切割24片18.5W或者18片21.5W,切割效率分别为88%和89%,产能利用率高,成本自然也控制得更好。
从2008年的销售情况来看,18.5W凭借比19W更低的价格,在市场的销售还算不错,属于走量的机型,但这其中有多少个人用户购买,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而对于21.5W,似乎整个市场都不是很乐观,如果此规格也诉求比22W更低的价格作为卖点,那意义就不是很大了。如此看来,18.5W、21.5W都不是主流规格的“非常好的人选”,16:9的主力到底是谁?
● 20W、23.6W有望最终成为主流
2008年除了16:9规格除了最常见的18.5W、21.5W,年末还有20W、23W、23.6W以及24W机型上市。我们可以将23W、23.6W、24W以及即将上市的24.6W归为一组,这几个尺寸差距较小,之间拥有潜在的竞争关系。
三星20吋16:9宽屏面板LTM200TT01
我们先抛开繁杂的大屏规格,简单了解一下20W。该规格目前为三星主导,是其7代线的经济切割尺寸,同时也是友达、奇美、LGD 7.5代线的经济切割尺寸,在产能方面,拥有一定的基础。
在产品规格方面,其分辨率为1600×900,可以看作是19W(1440×900)的加宽版,并且点距为比较舒适的0.276mm,是一款相当不错的入门级规格,笔者一直将其看作是19W的真正替代者,而更巧的是三星7代线切割19W(16:10)与切割20W(16:9)的片数相同,同为32片,这也就意味着这两个规格的成本非常接近,而应用在显示器上,20W尺寸比19W大一吋,从宣传的角度、产品定价以及厂商获利,都有一定的优势。
在今年20W 16:9宽屏缺货前,其销量非常高,已经是货真价实的走量机种,终端产品与16:10 19W机种的差价尽在10~30元人民币之间,加上“19W加宽版”的产品特性,走红是必然的。
2008年液晶显示器价格大幅下滑,19W不到700元,22W不到千元,整个市场的产品价位全部下移,而这也为更大尺寸规格的机型成为主流,在用户的价格接受度上做了铺垫,加上16:9相比16:10,高度更低,受垂直可视角度影响更小,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大尺寸化更易被接受。
三星、LGD目前力推23W,也是一款未来规格竞争的主力,近期市场不少23W机种打出超低特价,非常劲爆,如宏碁X223Hbd。24W目前仅友达一家推出,暂无其他面板厂跟进的消息,是否能赢得主流战场,还很难讲,但近期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明基推出的G2410HD采用了奇美阵营的23.6吋宽屏面板,这也许意味着一些势头的变化。
24.6W则是瀚宇彩晶5.3代线特有的经济切割尺寸,受限于产能与显示器品牌的支持,成为主流还需诸多努力。不过近期全球首款24.6吋16:9宽屏瀚视奇HH251已经上市,市场报价仅1399元,价格比小其一吋的23.6吋还要便宜,势必将成为市场又一新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LGD推出了25.0吋的16:9宽屏面板,如果也是走性价比路线,与24.6吋必然有一番厮杀。
目前已知的有23W、23.6W、24W、24.6W、25W总共五个16:9大屏规格,其中很多厂商比较看好23.6W,这主要还是基于上游面板产线的经济切割来进行考量的,此规格不但是7.5代线的经济切割尺寸,在8.5代线上的切割效率更是达到了96%(液晶电视景气低谷时或者未来,髙世代线都有可能调配产能切割显示器面板),再加上拥有奇美等面板大厂的支持,23.6W拥有成为主流规格的潜力。
● 奇美VS友达:主流规格花落谁家?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预测23.6吋会成为最新的主流大屏规格,逐步取代22吋16:10宽屏主流大屏的地位,这也是我们此次选择23.6吋16:9宽屏作为横评规格。由于23.6吋清一色的是奇美阵营,因此我们横评加入了部分24吋16:9宽屏,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友达阵营。
品牌 |
SAMSUNG |
AOC |
ViewSonic | |
型号 |
||||
尺寸(英寸) |
23.6 | |||
点距(mm) |
0.272 | |||
面积(㎡) |
0.15284516 | |||
接口 |
DVI,VGA, HDMI |
VGA,HDMI |
VGA |
VGA,DVI, HDMI |
摄像头 |
无 |
无 |
无 |
无 |
触控按键 |
是 |
是 |
否 |
否 |
升降支架 |
无 |
有 |
无 |
无 |
垂直旋转 |
无 |
无 |
无 |
无 |
支持比例缩放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品牌 |
ASUS |
Envision |
BenQ |
HKC |
型号 |
||||
尺寸(英寸) |
23.6 | |||
点距(mm) |
0.272 | |||
面积(㎡) |
0.15284516 | |||
接口 |
VGA,DVI |
VGA,DVI |
VGA,DVI |
VGA,DVI |
摄像头 |
无 |
无 |
无 |
无 |
触控按键 |
否 |
否 |
否 |
否 |
升降支架 |
无 |
无 |
无 |
无 |
垂直旋转 |
无 |
无 |
无 |
无 |
支持比例缩放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上面表格中记录了此次参加横评的23.6吋宽屏的各品牌相关型号,三星2494HS、AOC 2434PW、优派VA2413w以及易美逊G2460w等都是近期市场较为火热的23.6吋宽屏型号。除了LG W2453V暂时无测试样机外,没有漏掉一款市售的23.6吋宽屏。
23.6吋16:9宽屏是指屏幕可视区域对角线长度为23.6英寸,长边:短边=16:9的液晶显示器规格。其点距为0.272毫米,在被公认为舒适点距的0.270mm~0.30mm之间,即使是文字方面的应用,也不会感到吃力。根据其屏幕可视区域的长宽数值计算出其面积为152845.16平方毫米,即0.15284516平方米。
目前仅奇美一家推出23.6吋16:9宽屏面板,该规格在三星7代线上切割效率为84%,7.5代线的切割效率为90%,8.5代线的切割效率更高达96%。值得注意的是,奇美7.5代线的玻璃基板尺寸为2250mm×1950mm,可以切割24片切割23.6W,与切割21.5W的片数相同,这也就是说奇美7.5代线切割23.6吋液晶面板更经济,未来前景相当可观。
除奇美外,LGD也有7.5代线,充足的产能可以以保证23.6W的供应,而更加经济的切割以及量产,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在终端保持更有竞争力的价格,这也让不少显示器厂商纷纷支持23.6W规格。
与23.6吋宽屏相比,24吋16:9宽屏目前市售可见的仅5款,从数量上来看,显示器厂商似乎不怎么捧场,这5款机型中,AOC 2430V价格最便宜,不到1300元。
24吋16:9宽屏面板目前仅友达切割,其点距为0.277mm,比23.6吋的0.272mm略大一些。此外,根据其长宽值可计算出24W面板的面积为0.15883546平方米,比23.6W大出约3.8%的面积。
在横评多款机器时,笔者无法用目测分辨出23.6吋与24吋的大小区别,仅在使用时,会有轻微的尺寸差异感,但不是很明显,因此从主观的角度来说,在实际使用中,23.6吋与24吋16:9宽屏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
此次横评中,接口方面,24吋16:9宽屏的阵容比较豪华,除了AOC 2430V之外,其他4款机型都具备HDMI接口,其中宏碁P244W还拥有两个HDMI接口,不但同规格机型中是首款,在所有液晶显示器中,这样的接口配置也是非常少见的。而8款23.6吋宽屏中仅有3款配备HDMI接口,整体的配置来看,整体水平也较24吋宽屏组有些许差距。
● 23.6吋宽屏:经典22W规格的继任者
16:9规格机型的全面上市,已经开始逐步取代16:10宽屏,曾经19W、22W 16:10机型在市场的较好搭配,在16:9时代会出现什么变化呢?
以目前16:9与16:10共存的情况来看,18.5W、20W、23W、23.6W的16:9规格都有不错的销量,其中前三者由于价格很有竞争力,市场销售比较火爆,而23.6W在销量上不如前三者,但是其可以看作是16:9规格中的高端机种,属于对显示器规格参数有所要求的用户才会选购,有种当初22吋16:10宽屏的感觉,因此我们认为23.6吋16:9宽屏是22吋16:10宽屏的正宗继任者。
★ 24吋16:10宽屏“边缘化”
16:9宽屏的到来,开始逐步稀释16:10的市场地位,最先淡出的当属24吋16:10宽屏规格,相比新生的同尺寸16:9规格,其成本过高,竞争力落后。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市售的24吋16:10宽屏已经不多,仅有的几个型号,近期也在特价销售,此外就是一些行业应用机型或专业广视角机型。
24吋16:10宽屏的淡出,将会空出很大的价格区间,而这部分会被23.6&24吋补上。通过入门、普通、高端等级的划分,配合娱乐、商务、行业等应用类型的划分,将会形成较为全面的23.6吋宽屏产品线,在上游23.6吋宽屏面板产能充足的情况下,在未来是比较可行的。
1199元的双接口23.6吋16:9宽屏——易美逊G2460W
目前属于16:9与16:10抢市场的阶段,因此新上市的23.6吋机种的配置都较为简单,一方面是为了保持价格竞争力,突出性价比,争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前期的预热;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对终端市场的试探,收集市场反馈,以做进一步的产品部署。
● 23.6&24吋宽:上网、文本、娱乐应用解析
选购显示器除了要看价格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看自己的需求,有的喜欢漂亮外观,有的则以色彩、画质为重,而有的则追求多接口等。除了前面举例的需求之外,尺寸、点距、分辨率是选购显示器最基本的参数。
★ 非常好的的16:9尺寸
尺寸(英寸) |
23.6 |
24 |
22 |
比例 |
16:9 |
16:9 |
16:10 |
宽(mm) |
521.3 |
531.4 |
473.76 |
高(mm) |
293.2 |
298.9 |
296.1 |
23.6&24吋16:9宽屏的尺寸大小较为合适,23.6吋、24吋宽屏可视区域高度分别为293.2mm、298.9mm,与22吋16:10宽屏296.1mm的可视区域高度最多不到3毫米的差距,完全可以忽略。因此从尺寸上来看,23.6&24吋16:9宽屏并不会有明显的压迫感,并且从中心点观看屏幕上下,受可视角度的影响也不大,基本与22吋16:10宽屏无异。
而在宽度方面,23.6&24吋16:9宽屏则明显胜过22吋16:10宽屏,增加了不少的视野面积,在观看16:9或2.35:1的视频时,屏幕无黑边或黑边更少,有效利用率更高。另外,水平方向可视角度较大,因此宽度的增加,左右部分的亮度衰减并不严重。
★ 标准的1080p全高清分辨率
尺寸(英寸) |
23.6 |
24 |
22 |
比例 |
16:9 |
16:9 |
16:10 |
分辨率 |
1920×1080 |
1920×1080 |
1680×1050 |
23.6&24吋16:9宽屏在分辨率上相比22吋16:10宽屏拥有压倒性的优势,1920×1080的标准全高清分辨率,不但在高清视频或游戏时能得到完整1:1点对点的画面,在实际办公上网等文本应用中,空间也倍增。
1920×1080分辨率并排打开两个Word页面,两侧还有留白
★ 适合上网、办公等文本应用的舒适点距
尺寸(英寸) |
23.6 |
24 |
21.6 |
22 |
比例 |
16:9 |
16:9 |
16:10 |
16:10 |
点距(mm) |
0.272 |
0.277 |
0.276 |
0.282 |
点距是衡量显示器上网办公,字体大小的重要指标,点距越大,屏幕显示的字体就越大,如果以大多数用户眼睛离屏幕的距离为准,0.270mm~0.300mm的点距范围是被公认为最适合观看文本,23.6&24吋16:9宽屏在此范围之内,文本应用不存在任何问题。
前面为大家介绍了16:9规格的来由,上下游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未来主流16:9规格进行了分析性预测,大家对23.6吋宽屏为何作为此次横评规格也有了一定了解,下面就开始进入正文:23.6&24吋16:9宽屏横向评测。
横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横向比较各款机型的优劣,从中找到自己选购产品的一个平衡点,并且以此为参考。经常关注液晶显示器产品的朋友,平时可能只在乎产品的两方面,即性能与价格,这也是最重要的两点。
如今液晶显示器已经非常普及,采购的个人或群体多种多样,对产品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大家较为看中的性能、价格,一些用户还会关注其外观,能让它成为屋内装饰的一部分;关注其易用性,使应用得心应手;关注其附加功能,是否内置了特殊功能,使用更加多元化;关注其功耗,让大规模应用,省电节能可以立竿见影;关注其售后服务,让使用更加放心。
客观测试(40) |
|||||
亮度 |
对比度 |
亮度均匀性 |
能耗比 |
待机功耗 |
|
综合考虑多方面的使用,我们将此次横评分为三大部分:主观测试、客观测试、其他。客观测试包括亮度、对比度、亮度均匀性、能效比、待机功耗的高精度仪器的测量,通过数据来对产品性能进行客观角度的表达。而“其他”则包括附加功能、性价比、售后服务三部分,这是常被忽略的部分,但又比较重要的。
其他(20) |
|||
附加功能 |
性价比 |
售后服务 |
|
虽然液晶显示器可以通过仪器测试,但最终还是讲求使用舒适。我们在测试中发现,仪器测试数据可观的机器,主观使用感觉不一定最好,因此我们在横评中加入了主观测试部分,主要分为基础性能测试、图片测试、易用性、外观四大部分。
主观测试(40) | |||||
基础性能测试 |
图片测试 |
易用性(10) |
外观 | ||
按键易用性 |
菜单易用性 |
接口 |
主观测试中关于性能测试的部分为“基础性能测试、图片测试”,采用泡泡评测中常用的主观测试方法,为了保证一定的参考性,在图片测试中,选取了四张我们最常用的图片,凭笔者两年来对这四张图片在众多液晶显示器上的测试使用,能够通过它较好的辨认每台横评机器显示时的表现质量。当然这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毕竟是主观测试,不过笔者会秉着公正的态度说话。
此外,主观测试还有另外两部分“外观、易用性”,外观的评判顾名思义,而液晶显示器的易用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OSD按键易用性与菜单易用性。易用性的判定对于不同的用户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与附加功能的概念有一些交叉,这里我们做一下区分,易用性除了包含按键、菜单两方面,还加入“接口”,也就是说特殊接口的增加,有加分效果。诸如升降、旋转、摄像头等特性归到“附加功能”中。
以上的表格中已经详细的标明了各横评项目的分值比例,总分为100,其中关于性能测试方面的分值为50,包括客观测试的亮度、对比度、亮度均匀性以及主观测试的基础性能测试、图片测试,在整体的评判中,占有较大的分值比例。其余部分的评价分值为50,包括产品外观、易用性、附加功能、性价比、售后服务等部分。
通过测试出的色度坐标,在XY轴标出相应的点,就可以画出色域覆盖范围
此外,在色彩方面,我们也做了相关的仪器测试,得到了每台横评机型红、绿、蓝三个纯色的色度坐标,每个坐标由两个数值(u′、v′)组成,代表了x,y轴上的一个点,红、绿、蓝三个坐标点就可以连成一个面,这样就可以简单的通过坐标来体现色域的面积和覆盖范围。
不过即使两台液晶显示器得到的色域面积相同,但它们的覆盖范围也不一定相同,量化这项测试的结果不实际也无参考性,而且枯燥的数据很难单独理解,再加上此次横评中无广色域机型,因此舍去了色彩方面的客观测试评价。如对色度坐标数据感兴趣,可以给笔者邮件(zhoubing@pcpop.com),我会提供每台机器的色度坐标给大家研究。
● 豪华阵容:价值几十万的测试装备
此次液晶显示器横评的客观测试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完成,专业的测量仪器让测试数据的精准性有了保障的基础,而实验室各位老师的鼎力支持,在测量方法和测试过程中给了我们不小的帮助,在此感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老师。
横评是比较麻烦的事情,首先发邀请函至厂商收集横评所需的机器,有的厂商早早送到,有的却迟迟拖延,浪费不少时间。机器收集完毕后,就将十四台显示器全部运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这可真是苦力活,就光拆包装箱将机器取出安装,就花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往回装的时候用了1个多小时,尤其是一些底座极难卸下来的机器,四肢全用上了都没辙,没将手划破已经是大幸了),囧!
计量院的环境非常不错,安静!人少!在北京这个拥挤的城市,也许只有学校或者科研类单位才能有这样的环境吧!再来看看我们此次测试的装备吧!
测试精度极高的专业功耗测试仪器,操作也比较复杂,要想玩转这设备,不下点功夫根本搞不定,还好我们只用它测试功耗与液晶显示器10分钟的耗电量,功耗数值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SpectraScan PR-670色度计,就是用它对准屏幕来测量各项参数
在里面可以保证绝对的黑暗,屏蔽外界所有的光线,保证测试数据的低误差
此次横评客观测试的主力设备与辅助设备都是高精度的专业仪器,完全可以保证测试数据的精确度,这一套装备也是价值不菲,对于我们的横评测试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我们将在明天为大家奉上此次横评的客观测试部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