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CPU频道 PCPOP首页      /      CPU     /      新闻    /    正文

另类的北漂!台湾IT玩家10年趣味经历

    编者:本文系读者参加10年征文活动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另外,获选发布的文章是否获奖的问题,请作者咨询相关编辑。另外,本文部分内容之前曾有发表,现根据作者回忆重新收集整理。

    1999年到2009这10年,是PC与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十年。我来自宝岛台湾,因为在北京学习与就业的关系,已经做了整整5年的“北漂”。我不但是个数码发烧友,也是一只“7×24”的在线网虫。

    所以非常有幸在这十年中,亲历了繁简Windows以及中文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从繁体到简体,从小岛到大陆,其中的经历缤纷璀璨,实在有非常多的经验想要分享给大家。不提供硬邦邦的市场数据或者分析报告,只提供亲眼所见与亲身经历!毕竟---文章,贵在精彩而真实!

    我怎么就不在台湾上大学,却跑来大陆学习和工作了呢?我怎么就从此不用繁体而彻底改用简体软件了呢?我怎么就放弃了注音输入法,而坚定不移的使用起拼音输入了呢?相信大家一定对这些问题会非常感兴趣的,因为在这5年间我已经为这些问题和大陆的朋友们交流无数次了,并且和台湾以及港澳的朋友们,也有若干与此相关的讨论,这使我兴起了想要专门写一篇文章的念头。

    好的,当当当(敲锣),接下来各位看官们就听小编娓娓道来,我这几年来的心得与体验。

十年征文经典:



    我是高雄人,生于台北,从小在南部长大。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在1994年(我是81的),当时正是“586”电脑在台湾渐成主流的时候,还记得当时去了一个家里蛮有钱的小朋友家里,看着他用586开机进入了DOS,启动了彩色的“贪吃蛇”游戏,心里的感受叫激动啊!那时才知道,世界上除了任天堂和SEGA,还有叫电脑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不用插卡,不需要金手指就能玩,实在是太酷了。


高雄市在这儿~ (曾经的世界靠前大港...现在第六都快保不住了)


我家的位置(湾仔内)

    过了一年,1995年,在一位电脑工程师叔叔的家里,又和电脑有了第二次接触,那时台湾已进入资讯产业高度爆发的时期,所以我对电脑已经有了点粗浅的认识,听说过Windows、DOS、滑鼠(为了区别港台计算机词汇与大陆词汇的差异,此时完全以港台的词汇来描述),这些专有名词,只不过还有点雾里看花似的,有些一知半解。当时第一次看叔叔演示了“拨接上网”,就看叔叔喊醒了那只稀里哗啦响的“猫”,然后打开了Netscape浏览器,我一看那浏览器的窗口和Windows的档案管理器窗口长得好像啊(右上角都有“一个杠一个框还带一个小红叉”),所以就傻乎乎的问:叔叔啊~什么是网路啊?网路是不是就是Windows啊?

    叔叔看我还是个小孩子,也不好意思鄙视我,就言简意赅的回答:不是。我一看叔叔没心思回答我的问题,也就不问了,可当时我对电脑的好奇与渴望,已经到了不可自拔的程度了(主要是想玩三国志4),于是就回到家死缠烂打的央求妈妈也给我买一台。那时正好赶上了高中联考(中考),父母很担心我会沉迷游戏而考不上学校,但想想以我的学业成绩来说,即使不沉迷游戏大概也考不上学校吧,给儿子买了电脑,说不定还出一个比尔盖茨呢,所以父母一时糊涂,还是给我买了。
<

    于是,花了新台币20000元,一台配置了14英寸显示器、Pentium 75 MHz处理器、8MB记忆体、800MB硬碟,以及DOS+Windows 3.1作业系统的电脑,就让我抱回家了,其他的参数不记得了(也不懂)。当然,是请那个工程师叔叔帮忙装机的,当我看到他把装好的白色机器推出来的时候,他一样言简意赅的说了一句:小心玩,不该删的别删,不该动的别动。


当年的“586”电脑(图片来自互联网,和我的电脑长的差不多)

    可我一回到家开始疯玩游戏之后,就把叔叔的忠告给抛到九霄云外了,才一个星期电脑就推回了叔叔哪里,原因是---我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把“c:\\dos”的文件夹给删了...崩溃!

    就这样,我的Pentium机就在一连串游戏与软件的轮暴之中,悲惨的存活了1年,其中经历了无数次暴死、惨死、假死,抢救等过程,勉强度过了Windows 95时期。后来那工程师叔叔实在被我烦怕了,只要我不怀好意的走过他家门前,他就大门紧闭,深怕这充满破坏力的小恶魔又钻进了他家院子里,于是那叔叔就建议我妈妈,送我去培训班学电脑吧(有点送去少年队管训的意味)。

    1996年暑假,我被押解到补习班去上课了,我记得很清楚,那个补习班叫做“南训电脑”,当时我理解的是“南部管训最严格的电脑管训班”的意思,坐落在高雄火车站前的“中山一路”,是很热闹的补习一条街,我从copy、delete、cd\\这些Dos指令开始重新学起,也第一次理解了根目录、层级目录这些概念,经过这段管训时期后,我的电脑毁灭率终于大大降低了,终于不再出现直接Delete掉Dos或Windows文件夹的悲剧。

    那台586,在度过了Windows 98时期之后,于1999年肢解退役,升级到了最新的Pentium III处理器与Windows 2000作业系统。而我,也终于厌倦了追逐电脑游戏,而对一个广阔的新大陆---“网际网路”,产生了兴趣。
<

    虽然我的考试成绩总是不好,但考试的运气一直不错,很轻松的就上了高雄小有名气的高级职业学校---中华艺术学校,这是一所专门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民办3年制中学,而为什么出名呢?因为这个学校没有围墙,只有一栋教学楼和700名学生,并且还随时面临被拆迁的风险(真的,念到高三的某一天,市政府哇啦哇啦的派了一大群民工拿着电钻和锤子过来拆台)。


高雄市中华艺术学校(别怀疑,当年就这么一栋)

    第一次上网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学校,学校的网路教室拉了几条56K的数据线,一开始对网路没什么好感,只有一个感觉---“有够慢”。而一群高二的孩子挤在教师里上网也不会干什么好事,印象中最刺激好玩的事,就是趁老师不在围观某某同学下载的有色图片,为什么觉得慢?因为当时的网速下载一张图片差不多要5分钟。

    于此同时,一部当时很喜欢的电影上映了,那就是出品于1998年,由汤姆汉克和梅格莱恩主演的浪漫爱情喜剧---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经典的剧情、浪漫的氛围,让我一下子对互联网的神秘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要是觉得网恋好像很浪漫)。同样的,我又缠着父母央求着给我装“网路”了(这小恶魔)。网路对10年前的父母来说,就像洪水猛兽一样可怕,在三姑六婆的社交圈中,总是不断的流传着某某某上网上到离家出走了,谁谁谁家的孩子,为了网友而自杀了。父母当然不希望我小小年纪就深陷在这个毒流乱串的黑窝子里,高中联考前给我买了电脑,已经害我去念一间随时会被拆的学校,若是在大学联考前又让我上了网,那岂不是误了我终生。父母这样的思考是非常有道理的,但禁不住我一再哀求,他们还是再一次的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给我买了一台“猫”。


电子情书 海报

    “猫”送来的那个晚上,我关起了房门,立马开始疯狂上网,我还记得我的用户名是b2341516,运营商是中华电信,那时申装网路都会附赠一个免费邮箱,后缀为@hinet.net,所以我的第一个邮箱就是b2341516@hinet.net(现在当然不能用了),一辈子忘不了。

    那天晚上,我一下子上网上到了天亮,然后去上学,回来,继续上,又上到了天亮,持续了好几天。都去看了什么好料的在此就不方便细说了,总之,我们这些懵懂无知的80后孩子,终于有机会透过伟大的互联网,好好的弥补了健康教育课所没有学到的宝贵知识,也透过了互联网,可以联系千千万万的人,无论在世界任何角落。

    正当我疯狂的使用PC与疯狂的上网的时候,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影响我日后10年甚至50年人生的两大习惯正逐渐成形,那就“电脑与网络”的使用习惯,现在回想起来,也就是从那天开始,这两大习惯就已经常伴我左右,成为了我人生的一部分,并且一定会终身与它常相厮守,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它的价值。

kimo.com.tw),可说是台湾网民必上的首选网站,后来这个网站于2001年被Yahoo!给收购,更名为Yahoo!奇摩(tw.yahoo.com)。之后又于2006年收购了台湾最大的社群交友网站“无名小站”(wretch.cc),成为垄断台湾网路市场的超级怪兽。


当年的奇摩站

    而当时网友最常去的软体下载站点,叫做"史莱姆第一个家"(slime.com.tw),相信很多大陆网友也听说过的,这是一家很神奇的网站,如果说Yahoo! 奇摩是台湾互联网的超级怪兽,那么史莱姆这个网站就称得上是“超级黑马”了。

   

            10年前的史莱姆                   现在的史莱姆

    从10年前第一次上去到现在,这个网站的界面一点也没有改变,依然保持着一副Web1.0个人网站的模样,而即使没有任何改变,它的人气依然居高不下,现在仍保持在台湾100大网站排行榜的第41位(详见数位时代台湾100大网站排行榜)。
<

10年前的台湾“软硬体”市场概述

    10年前台湾的电脑与软体市场如何呢?这非常值得一提,因为当年的台湾软硬体市场,与现今的大陆软硬件市场有非常多的相似性,这里我们要开始探讨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是本文所要陈述的核心主题之一---“盗版”。

    如今,在台湾的软硬体渠道市场上,已看不见任何盗版的身影,但在10年前,盗版业同样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热门产业”。

    那时台湾的盗版,又叫做“大补帖”,顾名思义就是光碟内容精华荟萃,像是一帖一帖的滋补药方,要让你大补特补。大补帖的外包装非常简单,就是普通的CD光碟,上面贴个小标签或者列印一串例如“Game123”编号。内容编排有点类似大陆的“软件直通车”,将一大串附上序列号的软件打包成一个一个文件夹烧成碟,里面再附上一个"Readme.txt"目录,甚至有些做出“品牌”的大补帖,还会在Readme下面附上一个“下期预告”,这就是台湾大补贴的一个典型的面貌。

       
像不像“软件直通车”?              被厂商塑造为方便面品牌


现在,中国台湾省的电脑城长啥样?

    北京最热闹的电子一条街是中关村,台北是光华商场,而我的老家高雄,则是火车站前的---建国路,距离“南训电脑”补习班不远。


台北 老光华商场(门口还有卖香肠的阿伯,哈哈:P)


台北 新光华商场(感谢diofox童鞋提供)


高雄建国路电脑街(哎...日渐凋零)

   从以上几张照片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中国台湾省的电子零售业也相当发达,但零售规模是比较小的,站点也较为分散。
<

10年前,中国台湾省的盗版是咋样?

    那时的卖盗版的可说是非常的“明目张胆”,通常直接在路边摆了摊就铺开来卖,形式一样很简单,就是一张板桌,上面铺开一排一排的光碟,光碟上印有编号,旁边再放一本目录以供索引,当时一张碟的价格大约在新台币100元左右(人民币25元),很贵吧?可当时一套正版的三国志5,售价高达新台币1800元(合人民币360元,现在三国志11依然延续了这个定价),相较之下就会觉得盗版三国志5才100元,实在是太划算了(当然这个价值观来到了大陆之后又完全被刷新了,不过那是后话)。

    既然卖盗版的敢在路边卖,不怕警察来抓,当然都是有点“背景”的人,所谓背景,就是在道上混的,我曾经发现有一个卖碟的大哥,背上有一条明显的刀痕,可能是被日本武士刀砍的(台湾黑道走的是日本风格),而另一个大哥,他的左右手无名指各少了一截,可能是老大派他去绑架什么富商的女儿没有成功,被迫剁了自己的无名指,相当令人触目惊心。我每次去买,总是不敢离我的脚踏车太远,要被抢了可以赶紧开溜,而买了碟若是质量有问题,也不敢拿去换,万一大哥被惹毛了在我背上和无名指也来一刀,那我岂不是完蛋???


传说中的“大补帖”(本人仅存珍藏)


来个特写,游戏有模拟人生、NBA Live2003等...
(看到没?右上角的破解序列号)


现在的“大补帖”,但已经没有公开发售的版本,99%都是朋友互传
(这张盘就是去年十一返台时,朋友刻给我的)

    所以说,台湾的著作权保护机制能逐渐完善,不是没有道理的,买盗版竟然要冒着生命危险?谁还敢去买啊?不过我说的是小城市高雄的情况(人口約150万),像台北那样的“大都市”(人口约270万,总体素质远高于南部地区),可能情况会稍微文明一些。
<

2000年,第一次尝试即时通讯,我的第一次网恋


曾经的霸主 ICQ

    2000年左右,即时通讯软体发展了3~4年后,开始风行全世界,超越了BBS、eMail、聊天室等传统通讯形式,打开了新局面!当时最为热门的软体,当然就是ICQ啦(注:QQ一开始叫做OICQ,是ICQ的山寨版,MSN那时还没成气候)。

       
ICQ 2000               VS.             OICQ 2000

    当时,我也第一次尝试了“网恋”,除了被“电子情书”这部电影影响,还遭到了当红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刺激,总觉得只要是网恋,就一定很浪漫,只要是网恋,就一定会遇见命中注定、又长发飘飘的天仙美女。 
    <

    1995~2000 两岸三地软件与网络应用概述:

    当当当!说完了个人经历,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个年代两岸三地的软件与网络应用的概况。

    1994年,到2000年,是PC与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

    硬件方面,是由英特尔奔腾586领军,朝向奔腾II、奔腾III冲刺发展的时期。

    软件方面,正是微软领军的操作系统 MS-DOS 7.0 + Windows 3.1,快速成为市场主流的爆发性阶段,这也是“Wintel”架构,强强联手,横扫全球的时期,也正是Wintel的高速发展,“个人电脑”才成为了现实,脱离了学校和实验室进入了千家万户。

    那个时候必装的软件是什么呢?

    操作系统:MS-DOS 7.0 + Windows 3.1

    输入法:拼音、五笔(大陆),注音、仓颉(台湾)、仓颉(香港)

    文书处理:Microsoft Office(两岸三地高度一致)、WPS Office(大陆)、汉书文书处理系统(台湾)

    浏览器:Netscape、Internet Explorer

    游戏:仙剑奇侠传、轩辕剑、模拟城市、大富翁、三国志、三国志英杰传、DOOM、沙丘魔堡、命令与征服、毁灭公爵,等等...(两岸三地高度一致)

    游戏修改大师(Fpe2000):这个小玩意儿让我又爱又恨,就是它!可以把诸葛亮的智力改成1,把吕布的忠诚度改成99,可同时,也会一不小心把系统给搞崩。

    网络方面:95~99年,主要是由56K拨号上网主导市场,我们说熟知的国内外龙头网站,在这段时期中,先后找了适合自己的车库创业,Yahoo(1994创业于车库),Google(1997年创业于车库),阿里巴巴、搜狐、网易,百度,也在这段时期里先后在车库里创业,即使不在车库里创业,也会在车库隔壁创立,所以凡是伟大的IT公司,一定要找适合自己的车库创业。

    另外,面对Internet这个新奇玩意儿,三地各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

    两岸三地,网络词汇差异对比:

    在这里,我们来对比一下,两岸三地对于互联网这个新鲜玩意儿的描述:
    
    Internet(互联网):大陆叫网络,港台叫网路,统称互联网。这方面港台说法差不多,唯独大陆有一个有趣的别称,叫做“信息高速公路”,这个词现在已经不太流行了,不过据说在马云、张朝阳刚出道那会儿(1995),是一个最时髦的词汇。

    Get Online(上网):两岸三地都叫上网,不过大陆也有一个有趣的别称,叫做“上网冲浪”这个词应该是从英语“surf the net”直接翻译来的。(我一直纳闷,在56K上网猫的时期,网速有那么快吗,可以到冲浪的程度?)。

    ADSL(宽带):港台叫宽频,大陆叫宽带。

    Router(路由器):这个词难得的呈现了高度的统一性,都叫路由器。

    Modem(调制解调器):同样的,这个词港台都叫做“数据机”,用数据机连接上网,都叫做“拨接上网”,唯独大陆叫做“调制调解器拨号上网”,而且可能是这个字太过绕口了,所以大陆网民又发挥了神奇的创造力,賦予了它无比生动而又贴切的封号,叫做“猫”,这只猫非常的神奇,不但会叫,而且全世界各地的每只猫,叫声音都一样(嘟嘟嘟嘟嘟嘟嘟~滴~~~嗒!嘎嗯噶恩!叽~~~~~~嘶~~~~ ),玩过“猫”的网民们,可以回想一下猫叫的声音。

    这个称号,从56K调制解调器延伸到了路由器,现在无线网络也普及了,所以像Wireless Modem Route这样的无线路由器,就叫“无线路由猫”,很好!越来越强大了。

    95~00这段时期,两岸三地的PC与网络实际应用方面,并没有显现出非常大的差异,大家用的都是486、586、MS-DOS,玩的都是仙剑奇侠传,逛的都是聊天室和BBS,上的都是56K的网络,只是普及率各有不同,港台地方小、人口少,所以普及的相对比较快,但中国大陆后续的发展,则越来越出乎人们的意料。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逐年增长、网民数量、以及互联网产业的飞跃发展,逐渐体现出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巨大的优势,因此,PC软硬件产业以及互联网产业,依托着这样的优势而发展壮大,反观港台,则受限于人口基数少,经济放缓,因此互联网与软硬件产业陷入了漫长的停滞期,相比十年前,没有太多的增长,甚至有所倒退,在应用方面逐渐显现出极大的差异。

    编者:如果有读者对征文感兴趣,欢迎来稿,有机会获得大奖,详情请见《10年IT经历征文 拿三星LCD显示器大奖》。■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十年 我们和你在一起 读者调查
  泡泡网到现在已经走过十个年头了,相信这十年来也为网友们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伴随大家一起成长。在此我们特别设置了一个调查,希望能够了解每一位网友对泡泡网的印象。此外参加调查的网友还有机会获得我们准备的十周年纪念精美礼品哦。
 

1.您从什么时候开始访问泡泡网

2.您对泡泡网的印象(可自己填写,用空格分隔)

3.您对泡泡网有任何感想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