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政采电商化 业内人士:能力不足 怪谁?
政府采购电商化,从2011年开始试水。经过了三年观望期,到2014年,以中央国家机关、深圳市罗湖宝安区等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上线为契机,政府采购电商化掀起了第一次高潮。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通知》的国办63号下发,鼓励政府采购电商化发展。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0多个省市都建立了政采电商平台,深圳市、江苏省、广东省等地区的线上采购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
显然,政府采购电商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然而,就在近日,京东政企采购负责人却在公开媒体高调宣称,政府采购流程与电商有着天然的基因冲突,交易规模做不大。
此话一出,立马引发行业轩然大波。到底是政采电商化做不大还是京东做不大? 下面的事实,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惨不忍睹:重点电商化采购项目 京东垫底
在重点电商化采购项目上,京东的表现,似乎有些惨不忍睹。自去年7月央采商城上线以来,因无法提供属地化服务,六家供应商中,京东排名倒数;显示,国家电网电商采购商城销售规模过十亿,而其中京东的销售排名在末位,仅几百万元;深圳市采商城年交易额5个亿,京东累计销售仅百万,排名倒数第一;广东省采商城年销售额3个亿,京东因无法开通政府账期,交易额不足百万。
同时,浙江省、海南省、莆田市、苏州市、合肥市、镇江市、蚌埠市、连云港市、黄山市、亳州市、深圳罗湖区、深圳宝安区等十几个省市区县级项目中,均未看到京东身影。
入围项目没有同行多,项目交易量又垫底,这也许就是京东所说的交易规模做不大吧。
短板太多:服务等方面均落后对手
在服务方面,京东的政企采购也缺乏相应优势。政府采购有着采购单位分布广、采购需求多样化、采购流程管理严等特点,无论是前端产品选择、中端购物付款,还是后端配送、售后都离不开与采购人的及时沟通、协调。然而,目前京东全国只在部分地区有服务团队,大部分地区只能通过电话客户进行沟通。
而在公务卡线上采购、政采账期、电子发票等,与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密切关联的管理制度和系统支持方面,因京东不开放账期及无本地化服务等短板,也导致其在政府采购领域无法做大。
作为京东老对手的苏宁,在政企采购上的表现却是可圈可点。在服务方面,苏宁在全国360多个城市,拥有本地化专业服务团队。在中央国家机关商城上线运营初期,苏宁一周内便完成了与全国近2000个采购单位面对面项目对接,在沟通效果和解决时效方面的优势,只能让京东望尘莫及。
业内人士指出,政采电商化是大势所趋,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务院【63号】文件精神,推动政企电商化发展,不能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怪政府、怪模式、怪基因。
看来,作为涉足政府采购领域不久的京东,需要学习的还很多。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