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知识百科:不为人知的中国民乐器
泡泡网音频频道7月14日 大家好,本期的《音频知识大百科》小编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民乐器的组成和一些重点乐器的特色以及历史起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音乐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珍贵财富,也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总宝库的贡献。继承和发扬中国音乐的优秀传统,是创造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新音乐的必要前提。
《音频知识百科:不为人知的中国民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首先可以分为四大类: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四大类。(根据发声原理分类)
再具体一些的话,体鸣乐器包括:敲击体鸣乐器、互击体鸣乐器、落击体鸣乐器、摇击体鸣乐器和综合奏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包括:棰击膜鸣乐器、拍击膜鸣乐器、混合击膜鸣乐器。
气鸣乐器包括:唇振气鸣乐器、嗓振气鸣乐器、边棱气鸣乐器、吹口气鸣乐器、单簧气鸣乐器、双簧气鸣乐器。
弦鸣乐器包括:打击弦鸣乐器、弹拨弦鸣乐器、弓拉弦鸣乐器。
另外还有一种青铜乐器主要包括:铙、钲、钟、铎、铃、钩、镦于、鼓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们中的一些特色乐器。
敲击体鸣乐器主要包括:叮咚、木棍琴、韵板、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单打、铓、铜鼓等。
锣,一种打击乐器乐器,由铜制成,形状像盘子,通过用槌子敲打发出声音。
锣在中国的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它不仅在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歌舞伴奏中使用,而且也是庆祝集会、赛龙舟、舞狮子、欢庆丰收和劳动竞赛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锣属于打击乐器,以黄铜制成,可以分为大锣、小锣、云锣十面锣等。大锣的声音宏亮、强烈、力度变化幅充大;小锣的声音清脆有诙谐色彩;云锣是有节律的打击乐器;十面锣是由十几面大小不等,音色、音高各不相同的锣悬于木架上,由一人独奏。
◎ 锣的历史
远在春秋时期,我国西南的百濮人和江南的百越人,就以金属冶炼而著称。锣是古代濮族人民和壮族先民骆越部族最早使用的乐器之一。云南是我国古代铜鼓的发祥地,在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铜鼓中,有的鼓面正中受击处呈半球形隆起,和现今的十分相像,这是一种原始形制的锣,锣面上有舞蹈图,边沿有一铜环。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也保存着许多骆越人集合鸣锣的珍贵形象资料。1978年,从广西贵县(秦汉时称布山县)罗泊湾一号墓,还曾出土了一面西汉初期的百越铜锣,该锣近圆形,锣面横径32.1厘米 、纵径33.4厘米,锣脐直径22厘米,锣边铸有拱线纹一道,拱弦上系了三个等距的活环,锣面上刻铭文“布”字。这是我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铜锣实物。可见,锣在 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互击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棒棒、铜镜、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头钹、二钹、小钹、铙、大铙、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铃、腰铃、阔朔克、板凳、它石、骨板子,等等。
钹,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
钹(铜钹、铜盘),是一种打击乐器又叫民间称镲。它是互击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铙和钹是两种乐器,形制近似但略有不同。二者皆铜制,圆形金属板,中间隆起半球形部分叫碗或帽。 每副两片, 相击发声。 通常直径为30~50厘米。铙和钹的区别在于,铙的碗部较小,发音较响亮,余音较长;钹的碗部较大,发音较浑厚,余音较短。铙与钹在民间常配合使用,用于民间吹打乐和戏曲伴奏。除汉族外,钹在众多少数民族中也流行。
◎ 钹的特征
钹用响铜制成,呈圆片形,中央半球形部分称碗或帽,碗根至钹边部分叫堂。碗顶钻孔,穿系皮绳、绸或布条,以便双手持握,两面为一副,相击后振动发音,声音宏亮,浑厚。
◎ 钹的演奏方法
钹在演奏时演奏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有轻击、重击、磨击、扑击等手法。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地方戏曲、歌舞伴奏和锣鼓队中。另有单击音,用小棰敲击单片钹沿,获其特殊音响效果,用于民族乐队和说唱伴奏。如流行于福建福州、闽侯、永泰、连江、闽清等地的曲种“福州评话”。即用单钹伴奏。演唱者右手执钹,拇指上套一瓷环,可碰击钹的边缘作响,左手持一小棍敲击,以击节说唱。流行四川的曲种“荷叶”,也用单钹伴奏,相传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而且是因演员击节所用之钹,形似荷叶而得名。
落击体鸣乐器:乐杵、竹捣筒、竹筒、瑶族竹筒、阿嘎等。其中竹筒,是哈尼族落击体鸣乐器,。它由生活器具演变而来,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阿嘎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
竹筒
◎ 竹筒特征:
竹筒多选用较长而粗大的凤尾竹筒制成,筒长100厘米~120厘米、筒径7厘米~9厘米,上端敞口并修削成 45度角斜面,中间打通竹节,下端筒底保留竹节。竹筒无固定音高,哈尼族一般多选用十二个音高不同、但发音洪亮的竹筒为歌舞伴奏。
◎ 历史故事
在墨江、江城、澜沧、孟连、景洪和勐海等地流行的《竹筒舞》,是深受哈尼族人民喜爱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在村寨的院坝中心,演奏者们一边歌唱,一边手持竹筒将筒底向地面上专设的木板冲击,使之发出有节奏的“咚咚”音响,人们围成圆圈,随着竹筒的节奏翩翩起舞,并按逆时针方向徐缓前进。除老人和儿童外,哈尼人都竞相参加,尤以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最为活跃。每逢一年一度的春节,哈尼族人民通宵达旦地欢乐、庆祝,《竹筒舞》要跳三天三夜,老年人也凑在一旁,一边饮酒一边唱起叙事歌,兴尽方散。 哈尼族《竹筒舞》的伴奏乐器,除竹筒外,还有铓、镲等。
摇击体鸣乐器主要包括:连厢棍、萨巴依、热巴铃、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等。
连厢棍
连厢棍,又称花棍、金钱棍、霸王鞭。是满、蒙古、彝、白、苗、土家、汉等族摇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我国北方、云南和中南一带盛行。
◎ 连厢棍特征
用一根细木棍或细竹杆制作,棍长80厘米~100厘米、直径2.5厘米~3厘米,在距两端5厘米~10厘米处,各开一个长10厘米、宽1.5厘米或三四个较短的透空孔, 从侧面钻一小孔穿入铁钉作轴,再分别嵌入四五个小铜钱或小铜钹。摇动花棍,铜 钱或小铜钹撞击孔壁而哗哗作响。花棍表面涂以红、黄、兰等色漆饰,棍两端系扎若干彩色绸布细条为穗,以作装饰。
◎ 连厢棍演奏方法
演奏时,可单手执单棍,也可双手执双棍,摇击或敲击发音。敲击部位有肩、腰、背、臂、肘、两手、两膝、两足以及两棍相击,都可振动铜钱作响,造成复杂的节奏变化,并配合以各种舞姿。技艺较高者可使其在手心、肩头或背部等处旋转。常由一人、数人或数十人手执花棍边打边舞。是近代广大城乡民间常见的歌舞表演形式。北方称打连厢,南方称打花钱、九子鞭,湖南等地称霸王鞭。表演时还可演唱各地民歌,形式生动活泼。满族耍单鼓(烧香)、跳萨满时也常使用连厢棍,它既是舞具,又是伴奏乐器。云南彝族和黔南苗族的青少年,多在传统节日里表演打花钱,并分别用铜鼓和木鼓等乐器为其伴奏。
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蹈到、铁簧、锡伯族铁簧等。其中,竹簧以小巧多样的形态,流传于民间。它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宁夏、陕西、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省区的众多少数民族都在使用。
◎ 竹簧的制作
竹簧用质地坚硬、干透的竹片削制而成。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有单片竹簧和多片竹簧,因演奏方法不同,有用手指弹拨和用丝线抻动的竹簧,根据形状和头部样式的不同,又分为凸头形、网针形、平头形、锥形和管状等多种。
◎ 竹簧的演奏方式
演奏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簧尾,多片簧则使其呈扇形,将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竹簧头部,引起簧舌振动,便会发出明亮的叮咚之音。另外的一种抻动竹簧,多用于各族的单片簧,在簧的头部中间穿一小孔,系一丝线,奏时左手执簧尾,将簧舌靠近两唇间,把线头套在右手指上,以指牵线使簧舌振动发音。竹簧演奏者,利用双唇向 前突出呈筒状增加共鸣、扩大音量,并借以口型变换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运用不同的奏法,竹簧既能发出余音袅袅的音色,也能发出较粗犷的音响。
棰击膜鸣乐器主要包括:大鼓、壮族的种劳、瑶族大鼓、水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拢、赠疆、瑶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猪嘴鼓、姜鼓、战鼓、扁鼓、八音鼓、书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环鼓、抬鼓、达玛、纳格拉、达玛如、建鼓、神鼓、那额、达布尔、竹鼓等。
达玛,又称嘎阿,藏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昌都、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巴塘等地藏族宫廷歌舞乐队和藏传佛教寺院中。
◎ 达玛结构
达玛鼓身多用黄铜铸造而成,个别用铝合金或木制作,外观与口小肚大的坛子相像。鼓底较小,上部是鼓体直径最大处,顶部鼓口稍内收。达玛有大小两种规格,大鼓称达玛切,又称雄达玛或低音达玛;小鼓称达玛穷,又称雌达玛或高音达玛。
达玛的上端鼓面蒙以牦牛皮,蒙皮时间一般以藏历九月为佳,因为此时牦牛长得最肥壮,皮质也最好。蒙皮要用当天所宰之牦牛皮,皮板湿润易于拉伸。鼓皮周边扎有若干小孔,用整根细牦牛皮条穿入小孔并与鼓底皮圈往复串连、勒紧固定。松弛或绷紧皮条可以调节鼓皮的张力,改变鼓的音高。铜制鼓身外表多涂以银粉。鼓棰木制,棰长30厘米,棰头稍粗,尾端略细并系以红绸条为饰。
◎ 降低鼓音
演奏前,为使两鼓发音高低分明,常将达玛切的鼓皮用水浸泡,以使鼓音降低,而达玛穷的鼓皮则要在日光下曝晒或在火边烘烤,以使鼓音升高。达玛属于无固定音高膜鸣乐器,但大小两鼓音高常为五度关系。
◎ 达玛历史背景
达玛最早一直流传于西藏地区,但到了公元9世纪上半叶的朗达玛统治时期,佛教遭受破坏,歌舞被迫禁绝,达玛也曾失传达八百年之久。直到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时期(1642年—1682年),拉达克土王前来朝觐达赖时,达玛才随之再现于宫廷乐队。首先用于拉萨市布达拉宫嘎尔巴乐队,嗣后又流传到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昌都向巴林寺、四川甘孜的甘孜寺和巴塘的昌宁寺等寺院。
拍击膜鸣乐器:夏尔巴鼓、八角鼓、铃鼓、达卜、黄泥鼓、长鼓、光亚、光吞等。
八角鼓
八角鼓是满族、白族、汉族等族打击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八角是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八角鼓都有一个长长的鼓穗(谷穗),是代表年年五谷丰登的意思。
◎ 历史背景
明代已开始流传于北京。原是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而成,象征着满族八旗的团结。八角鼓,又称单鼓。满族、白族、汉族拍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和云南省大理、剑川等地。
◎ 主要演奏技巧:“弹、摇、碰、搓、拍”
弹:以左手持鼓,右手指弹击鼓面,是八角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分为“单指弹”、“双指弹”、“联弹”等方法。
摇:以左手持鼓摇晃,使鼓与小钹碰撞发声。
碰:以左手持鼓向右横碰右手指而发声。
搓:以右手大指从鼓面外沿边逆转向上搓圆圈至里沿边一周,由食指弹击鼓面一次。因鼓面蟒皮刺朝下,故逆搓可使鼓皮震颤,进而使鼓框上的小钹颠响。
拍:以左手持鼓,右手单拍鼓面,用于演奏完毕,以示结束。
混合击膜鸣乐器主要包括:手鼓、圆鼓、边鼓、双面鼓、杖鼓、蜂鼓、汪都 ,等等。
杖鼓,又称长鼓,朝鲜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朝鲜语称卜。它的历史悠久、构造独特、音色柔和,常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是深受朝鲜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目前这种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主。
◎ 杖鼓结构
鼓身用一段椿木、桦木或杨木(多块木料拼合也可)掏空或旋制而成。全长56厘米~70厘米,两端鼓腔粗而中空,中间鼓腰细而实心,呈两个倒接的脚杯状。左端鼓腔长18厘米~22厘米、鼓口直径24厘米~26厘米,右端鼓腔长16厘米~20厘米、鼓口直径22厘米~24厘米,中间鼓腰直径10厘米~ 12厘米,从而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共鸣腔。鼓身外表涂以红漆,绘有描金花纹图案。左端鼓腔稍大,多蒙一块较厚的牛皮、马皮、驴皮或猪皮,以使其发出柔和、深沉的低音;右端鼓腔略小,多蒙一块较薄的鹿皮、羊皮或狗皮,以使其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皮面缝在两个直径41厘米~48厘米的圆铁圈上,分别盖于两端鼓口,铁圈四周各置八个铁钩,拴以皮条或鼓绳,相邻两绳间穿以可活动的皮套(又称浮转),左右移动皮套可调节鼓皮张力。左右两端分别称为手鼓面、棰鼓面,都无固定音高,一般将其调成四度或五度音程关系,并能根据演奏的需要来定音。鼓棰用竹条或细竹制作,棰长40厘米。
◎ 杖鼓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鼓横挂于腹前或置于木架上,左手拇指扶住铁圈,其余四指可单指敲击或一起拍击手鼓面,右手执竹条敲击棰鼓面。经过人们不断地发掘、整理,演奏技艺极为丰富。手鼓面奏法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闷鼓点等四种,棰鼓面奏法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 滚奏、震奏等,敲击的节奏变化有四十多种。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独唱、舞蹈伴奏。
唇振气鸣乐器:牛角、铜角、刚洞、海螺、鹿笛、长号、筒钦、铓筒、布巴等。
铓筒
铓筒,是彝、傣、满、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傣语称筚相短、哈亚。汉语称桶子、大铜角。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及辽宁、吉林等地。
◎ 铓筒历史
铓筒是古代军中号角,相传是在北魏时期(公元386年—534年)由大角衍演而来的。明、清时期称为铜角。明代王圻《三才图会》“铜条”记载:“古角以木为之,今以铜,即古角之变体也。其本细,其末钜,本常纳于腹中,用即出之。为军中之乐。”古代用于军旅,也用于贵族王侯或武职官员的仪仗队中。1959年,江苏省江宁县水阁子应塘村明代沐英墓曾出土一支铓筒,同出者还有长号一支。
◎ 铓筒结构
管体铜制,上小、下大、底空,由上、下两节组成。上节为吹管,管体细而长,顶端固定号嘴。下节为共鸣筒,呈钟形或喇叭形。不用时,上节管体可收缩进下节里,用时再拉出。
◎ 演奏方法
吹奏时,一人在近喇叭口处的铜环上系带,挂于肩上,另一人手持铓筒吹管吹奏。可吹出单音,音量洪大而低沉。用于民间婚丧喜事和隆重仪式等场合。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满族铓筒一支。全长181厘米,上节 长79厘米,号嘴外径6 厘米、深1.2厘米、孔径0.5厘米,下节长102厘米、喇叭口直径23.7厘米,口外 缀有铜环,制作工艺精细,外表涂以浅紫色漆。此铓筒曾由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珍藏,50年代捐献国家,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嗓振气鸣乐器:合欢箫为代表。合欢箫,是壮族一种奇特的嗓振气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邕江之畔邕宁县等桂南一带的农村。
合欢箫
◎ 名称来源
合欢箫虽然称作箫,但非常独特,只有管端开有吹孔,管身上却没有按音孔。它的名称来源于两种与“合欢”有关的含意,一是用一段竹管破开两半后再合拢而成,二是常为壮语称作“欢”的山歌调伴奏。既是两半相合的管身,又为其伴和作“欢”,所以才有了合欢箫之名。这是壮族人民就地取材,并结合本民族民歌曲调而创制的乐器,虽然文献上没有留下它的踪迹,但从其流传和应用看来,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
合欢箫结构极为简单,管身为一节两端带节隔的竹管,是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称作“单竹” 的竹材制成的,这种竹子竹节长、管壁薄。
◎ 演奏方法、声音特点
演奏时,管身竖置,奏者口含管首吹孔,对着长条形通孔哈气哼鸣,气流在管内击发合拢的两边竹片,便可发出嗓音与竹片振动的混合音响。演奏者左手扶持管身下端,右手拇指、食 指沿着管身上下移动,按触管身外表的不同部位,使哼鸣之声冲激合拢的管壁,可调节竹片 的振动幅度,改变混响的音量和音色。
合欢箫是靠演奏者的声带振动作为音源的,它的音高、音域均与人声相同,富于歌唱性,所 以合欢箫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田园风味。
边棱气鸣乐器包括:胡笳、壮笛、乃依、横笛、横笛、短箫、筒箫、鼻箫、斯布斯额、鹰笛、骨笛、吐任、直通箫、布利亚、巴葛丢冬、列都、笛朽篥、库洛、双管鼻笛、扎令、阿乌、笛老挪、泥哇呜、狍哨等。
巴葛丢冬
巴葛丢冬,苗族边棱气鸣乐器。因使用树皮制成,故汉族称其为树皮拉管。流行于广西壮族 自治区隆林、西林、田林、那坡等桂西各地。
◎ 巴葛丢冬的制作
巴葛丢冬由树皮管和木杆构成,采用同一根细树枝为材料,以选取粗细均匀,杆身顺直者为佳。民间自制自用,规格尺寸不定,一般管长13厘米~16厘米、外径1.5厘米、内径1厘米。制作时, 将一根长24厘米~30厘米的顺直树枝,用刀在13厘米~16厘米处将树皮割破,并使这段树皮与木杆松脱,即成为两端通透的树皮管。将掉皮的木杆再套入原来的树皮管内,就成了一端开口、一端闭口 的空心管。未脱掉树皮的一段木杆作为把柄,以便手执。
◎ 巴葛丢冬的演奏
巴葛丢冬在演奏时,竖吹。左手握树皮管,右手执木杆柄,管口朝上,置于下唇,双唇收拢向管内吹气 ,右手上下推拉木杆,改变管内气柱长度而振动发音。吹奏前,木杆要沾些清水,以使与管 的接触滑润。音域c1-f3。音色清脆、高亢,与哨音相似,深受广大苗族青年和儿童的 喜爱。每逢上山放牧或劳动间歇之时,顺手做成巴葛丢冬,即可吹奏自娱,又能驱散劳累, 经常吹奏民歌小调或其他乐曲,独奏曲有《苗山欢》等。
吹口气鸣乐器主要包括:夜箫、侗笛、塞箫、奖、瓦格洛、雄林、苏奈依、嘟噜、低音嘟噜、太平箫、嘎嗦、五月箫、筚箫、筚笋、勒绒、姊妹箫、双管侗笛、波晓呼、决篥杰等。
嘎嗦,苗族吹口气鸣乐器,又称拉音笛,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那坡等地。
◎ 五月箫结构
嘎嗦管身为竹制,采用无节细竹管制成,一般管长36厘米,上端管口外径1.6厘米、内径1 .2厘米,下端管口外径1.4厘米、内径1厘米。将管身上端2厘米管壁修削去3/4,余下管壁下延6厘米,将其表皮修削为平面,两边垫以细竹篾,其上盖一长8厘米、宽1厘米薄竹片,用细绳捆扎后成为宽0.5厘米、高0.15厘米的长方形进气孔道。正对气道中部开一穿透竹片和管壁的倒置等腰三角形分气孔,在孔下方(角的顶部)管壁和竹片之间,横置一个小竹片作为分 气阀,移动分气阀可调整音色和音量。在管身正面开有六个圆形按音孔,第六孔开 在管身全长的1/2处,距两端均为18厘米,在第六孔至下端管口之间,等距3厘米开出第一至第五孔。
◎ 嘎嗦演奏方式
演奏时,嘎嗦管身竖置,右手按下三孔,左手按上三孔,嘴含进气孔道吹口,但下唇不能堵塞上 端管口。筒音a1,第六孔发高八度音,通过平吹和超吹,音域a1—a3。平吹音色柔美 ,超吹音色清脆。经常使用手指滑动抹孔等演奏技法,其滑音别有风味。是深受苗族人民喜爱的吹奏乐器,多用于独奏自娱。人们无论在欢乐或忧伤的场合中,都可以用嘎嗦来抒发内心的丰富情感,而不受时间或场合的约束。乐曲有《喝酒调》和《痛苦调》等。
单簧气鸣乐器主要包括:巴乌、筚、筚相、苗笛、芒筒、竹叶笛、马布、筚鲁、寸笛、咚咚亏、笔管、大嘀珑、筚多喝、波芦、筚建、利列、利罗、笛列、筚尔、筚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双管巴乌、双管筚朗叨、筚总、决列、双管竹叶笛、双管马布、菲察克、筚达、葫芦笙、芦笙、排笙、木叶等。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在我国,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它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 关于芦笙的传说
芦笙在苗族的祖先神告且和告当的古远时代就出现了。相传那时,告且和告当造出日月后,又从天公那里盗来谷种撒到地里,可惜播种的谷子收成很差,为了解忧,一次告且和告当从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扎成一束,放在口中一吹发出了奇特的乐声。奇怪的是,地里的稻谷在竹管吹出的乐声中,长得十分茂盛,当年获得了大丰收。从此以后,苗家每逢喜庆的日子就吹芦笙。
◎ 芦笙的演奏
演奏时,笙管竖置,双手捧持笙斗下部,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按左右两排笙管音孔,嘴含吹口,吹吸均可发音,站、坐、走、跳均可吹奏,形式活泼多样。芦笙与葫芦笙的显著不同是:芦笙的笙管上端出音孔处,套有稍大的竹管、笋壳、铜筒或用竹篾片摺成三角形的小喇叭,可起到良好的音响共鸣作用,使音量扩大、音响洪亮、音色优美动听而丰富多变。
苗族的芦笙乐队,是民间业余奏乐组织。每队由五六支芦笙组成,分为高、中、低不同音区,既有笙管高达三丈有余的低音芦笙,也有管高尺余的高音芦笙,再加上发音低沉的芒筒,合奏起来音响雄壮粗犷、气势磅礴。
双簧气鸣乐器主要包括:巴拉曼、波伯、细筚篥、小闷笛、苏尔奈、长唢呐、嘉令、波列、苗族唢呐、白族唢呐、彝族唢呐、拜、勒尤·勒浪、洞巴、阔诗乃依、双筚篥、长积、双管闷笛、咪咪、双勒浪等。
双筚篥,朝鲜族双簧气鸣乐器,又称双管,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朝鲜族聚居地区。
◎ 双筚篥的结构
将两支大小、孔距、音高相同的细筚篥并排联接而成。它的管身为竹制,管长18厘米~22厘米 、尾端内径0.6厘米,管身开有八个(前七后一)按音孔,每管上口都安有一个芦苇制的双簧管哨,哨长4.5厘米,竹管上下两端镶有铜箍,两管的首尾分别用丝弦捆扎或金属片联结牢固。
◎ 双筚篥的演奏
演奏时,管身竖置,右手指横按两管下四孔,左手指横按两管上四孔,口含两管簧哨吹奏,可奏出同度双音,也可吹奏单管,发出单音,并能奏出三度、四度或五度和音。音色高亢粗犷、清丽悠扬,音量较单管显著增大,吹奏技巧也较单管难度大。常用于独奏或参加民族乐队合奏,富有独特韵味,是深受朝鲜族人民喜爱的吹奏乐器。
打击弦鸣乐器主要包括:竹筒琴、竹琴、锵等。
竹筒琴,是一种瑶族、壮族打击弦鸣乐器。瑶语因地区不同而称谓有异,南丹一带称其为扎绒或扎文筒;田林一带称为当奴。因其用一节竹筒制成,故又称竹筒琴。历史悠久,形制古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田林、隆林各族自治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等地。
◎ 竹筒琴的结构
造型古朴,琴体用一节毛竹筒制作,全长50厘米左右,直径6厘米~10厘米,最大者粗细以奏者手能持握为宜。琴筒一端或两端留有竹节,田林、都安两地多一端留竹节;南丹则两端都留有竹节。在竹筒中段的二或三个不同侧面上,剜起竹皮细丝若干条为琴弦。每条竹丝弦长30厘米、宽0.1厘米~0.2厘米,两弦间距为2.5厘米。弦的两端仍与竹筒相连,并用竹篾圈或细铅丝箍紧,以使不易剥离筒体。同一侧面的两弦构成一组,一支琴通常设有二至三组弦。将每组弦下的筒体弧面均削成平面,两头支以竹马,马长3.5厘米、高0.8厘米。两弦的中段嵌入一小块木板条为“桥”,使两弦相连,以便击奏时互相引起共振。“桥”下管体上分别开有一个圆形小音孔,孔径1厘米。在琴体留节的一头距顶端10厘米处,还开有一个稍大的椭圆形按音孔。
◎ 竹筒琴的演奏
演奏时,采取坐姿或立姿均可,也可边走、边跳、边奏。左手持握琴头,右手执小竹棍、小木棒或竹筷打击琴弦发音,以琴尾击地使整个竹筒振动也可发音。竹筒琴的每组两弦定为同音,移动支弦的竹马可改变弦长、调节定弦的高低,各弦组间音程通常为大二度或小三度关系,音域六度左右。左手拇指开闭琴头按音孔,改变筒内气柱振动,使竹筒琴成为气鸣乐器,音色也相应变化。
弹拨弦鸣乐器主要包括: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独弦琴、五弦琵琶、纳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兹、苏古笃、扎木年、弹布尔、赛依吐尔、碧约牛腿琴、独它尔、喀什热瓦普、多朗热瓦普、热瓦普、巴朗孜库木、库木日依、阿肯东布拉、乐队东布拉、月琴、贵州咸宁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龙头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僳僳三弦、赛玎、壮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竖箜篌、凤首箜篌、双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转调箜篌、卡龙、弓琴、达比亚、傣玎、托甫秀尔、东布尔、菲特克呐、三线琴等。
火不思,蒙古族弹拨乐器,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目前火不思流传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
◎ 火不思的来源
火不思一词为土耳其共和国语qobuz的音译,约于唐代从中亚传入中国,又名浑不似,“和必斯”、“虎拨思”、“琥珀词”、“吴拨思”、“胡不思”和“胡拨四”等(均为蒙语音译,即琴的意思),民间称其为胡不儿或浑不似。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甘肃省北部等地。四弦、长柄、无品、音箱梨形,明代时民间相当盛行。
北京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杨大钧先生珍藏有一面传世火不思精品:通体用硬木制成,全长80厘米、腹宽10.8厘米,共鸣箱蒙以蟒皮,上方嵌有骨花和螺钿花纹,琴首平顶,正面镶嵌螺钿梅花,弦槽后开,左侧横置四个瓜棱形琴轸,琴颈细长,共鸣箱背部雕刻有精美纹饰,此琴约为清代初期制品,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弓拉弦鸣乐器主要包括:琤尼、牙筝、塔吉克艾捷克、胡琴、萨它尔、胡西它尔、椰胡、葫芦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独弦胡琴、适争、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铁琴、藏京胡、马骨胡、竹筒胡、纳西胡琴、二黄、朗多依、西玎、多洛、扎尼、彝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彝族四胡、布依四胡、马头琴、克亚克、呃吱、牛腿琴、库布孜、朝尔等。
牛腿琴,是侗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体细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侗语称各给、给以、给宁、勾各依斯。它的历史悠久,规格多样,音色柔细,主要用于侗族民歌和侗戏伴奏。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黔、桂、湘三省、区接壤的广大侗族地区。
◎ 牛腿琴的结构
琴用杉木制成瓢状,面上装薄板构成共鸣箱。两根弦,五度定音,琴弓一般用二胡弓。因其形似牛腿,琴端二角似羊角,又称“牛巴腿”、“羊角弦”。演奏时琴身放在左手腕上,左右来回转动,演奏方法和姿态略似小提琴。或自拉自唱,或男拉女唱。多用于走时弹唱爱情歌曲,低音演奏,柔声歌唱,别具韵味。婚礼上用此琴与琵琶合奏,传达出热烈喜庆的气氛。
◎ 牛腿琴的传说
关于牛腿琴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在黔东南的一个侗族山寨里,住着穷、富两家人。富人依仗财势经常放狗去咬穷人,穷人也不示弱,奋起反抗将狗打死,从此两家仇恨日深。一次,穷人养的牛见主人被欺,冲上相助,富人见势不妙,也放出自己的牛来。此后,人与人打,牛同牛斗,闹得整个山寨不得安宁。有个神仙下凡来调解,送给每人一支芦笙,让他们吹着走乡串寨,忘记争斗。而牛却不听召唤,越斗越凶。神仙担心牛的角斗再挑起人的旧仇,气急之下便把两头牛的后腿给砍断了。两牛再也无法争斗,矛盾虽然得到解决,可穷人却永远失去了耕牛,他伤心地抱着牛腿痛哭不已。待牛腿腐烂了,他就做了一个木头的牛腿,仍抱着它一边抚摸,一边诉说自己的苦衷。于是,后来就逐渐形成了在民间流传的牛腿琴和牛腿琴歌。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支牛腿琴,琴体都用一整块杉木制成,琴形完全相同,全长分别为49厘米和52厘米。共鸣箱呈长瓢形,蒙桐木面板。
青铜乐器主要包括:铙、钲、钟、铎、铃、钩、镦于、鼓等。
铙,又称为钲和执钟,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
◎ 铙的历史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妇好墓出土有五柄成组合的铙,这是至今发现铙组合的最高数字,是为宫廷使用的乐器。《宋史·仪卫志》和《辽史·乐志》载,北宋和辽时,铙曾用于皇帝仪仗中的鼓吹乐里。当时佛教所用铜钹称为铙,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铜铙,浮屠氏所用浮沤器,小而声清,世俗谓之铙,其名虽与四金之铙同,其实异”。(宋代《乐书》所载“铜铙”条同此)。浮屠,梵文佛陀之译名。这种铙不是《周礼》所载金铙或西周以来植鸣的大型铜铙或编铙。明、清两代,铙已用于地方戏曲伴奏,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昆曲伴奏曾用大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