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CPU频道 PCPOP首页      /      CPU     /      评测    /    正文

买i7+X58的后悔吧!i5+P55性能全测试

    不知道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上代产品库存压力太大,还是由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太弱并不构成威胁,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总之今年Intel给人的感觉是漫不经心,无视对手也就罢了,似乎也不重视消费者,奇怪的产品策略让用户进退两难。

    自全新架构的Core i7发布后,Intel又到了平台更新换代季,LGA775将被无情的抛弃,取而代之的是LGA1366与LGA1156的高低配。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i7(LGA1366)的发布犹如石沉大海,高高在上的售价让人望而却步,而面向主流的i5(LGA1156)却迟迟不肯登场,这导致Core 2(LGA775)平台变得高不成低不就,定位较高的酷睿2四核及双核产品线让人提不起兴趣,也只有低端主力奔腾双核给日渐冷清的市场带来不少新意。

    其实,新一代中高端主力Core i5处理器和P55芯片组早已准备就绪,不管Intel雪藏多久,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据最新的报道显示,Intel将会在今年9月份第二周正式发布i5+P55,同时进驻桌面和移动平台。

    那么两个月以后即将粉末登场的新一代LGA1156平台是否值得期待呢?它比当前优异的LGA1366平台差多少?能比LGA775强多少?本文将为大家献上最全面的分析测试。

● 历史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想当年AMD首次将内存控制器整合到CPU内部之时,Athlon 64产品线就被一分为二,分别是整合双通道内存控制器的Socket 939平台,以及整合单通道内存控制器的Socket 754平台,当时754的发布时间比939早一些,加之939平台价格太高,所以很多追新的用户以及追求性价比的用户都选择了754平台。

 
Socket 754和Socket 939代表着AMD辉煌的过去

    现在,Intel初次整合内存控制器,在产品策略方面与当年AMD惊人的相似,也将处理器产品线一分为二,只不过规格方面更加强悍,整合方案更加彻底:发烧级LGA1366接口Core i7整合了三通道内存控制器,主流中高端LGA1156接口Core i5整合了双通道内存控制器及PCIE控制器,低端Core i3(命名未定,也是LGA1156)甚至还整合了显卡,从此主板北桥芯片组的所有功能都被整合至CPU内部!

    不过Intel的产品发布策略与AMD完全不同,Intel是高端先行,LGA1366散发出来的强大实力让人垂涎欲滴,而后姗姗来迟的LGA1156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即便是最低端的产品也因整合了显卡以及采用了32nm工艺而卖点十足。与当年AMD草草收场的754平台不同,此次Intel的主力将是面向中低端的LGA1156平台,所以这种产品策略看似难以理解,其实却相当高明!

● Core i5尚未定型,最终产品存在变数:

    关于Core i5处理器的命名及规格,直到上个月还是个未知数,近期泄露的消息比较多才逐渐明朗起来。起初Intel打算将Lynnfield四核心处理器都命名为Core i5,但后来可能发现i5的性能与i7实在是太接近了,毕竟两者的核心架构和规格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少了一条内存通道而已。于是Intel准备“攀亲带故”,将支持超线程的i5命名为i7系列,不支持超线程的才叫做i5,不过这一做法遭到了主板厂商的强烈反对。


Intel新的处理器命名方式,i5变身i7

    不管在正式发布之时Core i5的最终名称将会是什么,笔者还是愿意将LGA1156接口的四核处理器称为Core i5,所以本文中所提到的i5就是指Lynnfield四核心处理器,下同。

● 拨乱反正!关于i5最大的误区

    根据之前对于i5的报道来看,i5与i7除了内存控制器的通道数差异外,在架构上会有很大的不同,据称i5将抛弃i7的QPI总线,而重新启用老旧的DMI总线,事实上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QPI(QuickPath Interconnect,快速通道互联)是Intel用来取代FSB(Front Side Bus,前端总线)的新一代高速总线,CPU与CPU之间或者CPU与北桥芯片之间都可以使用QPI相连。在民用级的i7+X58平台,i7处理器与X58北桥芯片之间就通过QPI总线相连。


Intel官方的这张示意图让很多人产生误解

    而通过Intel官方Lynnfield核心(也就是Core i5)示意图来看,i5处理器与芯片组之间居然没有使用QPI、而是通过DMI总线相连。要知道QPI总线带宽高达25GB/s,而DMI仅有2GB/s。

    事实上在i5处理器内部,除了像i7那样整合了以往北桥的主要模块——内存控制器外,Intel索性连PCI-E控制器也整合了进去(因此上图显卡直接与CPU相连),这就相当于整颗北桥都被CPU吃掉了,连接CPU与北桥的QPI总线自然也不会幸免。如此一来,CPU将直接与“南桥”相连,他们之间的总线叫做DMI。


X58北桥与ICH10R南桥之间的总线也是DMI

    其实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总线大家并不陌生,Intel全系列芯片组的南桥和北桥之间都使用带宽为2GB/s的DMI总线相连,i7的X58与ICH10R南桥之间的总线也是DMI。因此,i5与i7相比,在总线方面没有任何缩水,而且i5的整合程度比i7更高,整个北桥都被整合至CPU内部,显卡不通过北桥直接与CPU相连,理论图形性能会更强!

● 那么i5在哪缩水了?

    i7整合了三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而定位主流的i5只整合了双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相信这一区别大家都清楚。

    i5的内存控制器有所缩水,但它比i7多整合了PCI-E控制器,拥有16+条PCI-E 2.0通道,最多可提供一条X16或者两条X8接口给显卡使用。

    i7的配套芯片组——X58北桥拥有36条PCI-E 2.0通道,可以灵活的组成16+16+4、16+8+8+4、8+8+8+8+4等多种组合方式,支持双路、三路、四路SLI和CrossFire,是发烧游戏玩家的梦幻平台。


i5和i7的L1/L2/L3完全相同

    现在i5和i7的区别就非常明朗了,只是内存通道和PCIE通道不同而已,其他方面的规格是完全相同的。

    前面已经提到过,Intel想要把部分高端型号的i5命名为i7,主要是因为i5的性能实在太强,非常接近于i7。除此之外,Intel还通过各种手段限制i5的实力,以防i5威胁到i7的地位。


i5的NB(Uncore)和QPI都被锁定

● 限制一:锁定NB频率,内存性能进一步受限

    NB就是北桥的意思,NB频率指的是内存控制器的频率,它直接决定内存的带宽上限以及内存延迟,超NB频率有时候比超内存还管用(详情参阅三通道内存横评一文)。

    i7处理器的NB频率完全没有锁定,默认情况下NB频率是内存频率的两倍,比如使用DDR3-1066的内存,那么NB频率就是2133MHz,刚好可以满足每条内存通道的带宽。当然玩家可以手动对NB超频,在内存频率不变的情况下,还能获得不小的性能提升。

    而i5处理器的NB倍频被锁定在了15x,默认133MHz外频下NB频率就是2000MHz,它最多可以满足DDR3-1000内存的带宽需要,虽然i5默认支持DDR3-1333(i7默认仅支持1066),实际上却不会有任何性能提升。

    当然,如果玩家对i5进行超频的话,在提高外频的同时,NB频率随之提高,此时高频DDR3内存自然会有用武之地,只是超频手段及分频不如i7那般灵活方便了。

● 限制二:锁定QPI总线,这个其实无所谓

    i7支持三种QPI总线带宽,至尊版i7 965和975默认QPI达6.4GT/s,普通版i7 940和920默认4.8GT/s,虽然较低但Intel允许玩家超频QPI,i7 920可设定为5.6GT/s或者6.4GT/s,而且在超外频时,QPI将进一步提升。

    而i5的QPI已被锁死,默认32x倍频,外频133MHz时QPI=4.26GT/s,比i7 920还要低一些。

    通过我们之前的测试来看,由于QPI带宽充足,民用平台数据压力不够大,因此超频QPI对于常规应用几乎不会有任何性能提升。而且超外频的同时QPI也会随着增长,假设将i5的外频超至200MHz,此时QPI正好是6.4GT/s,与i7 965/975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完全不用在意QPI被锁定的事实。

● 正式版会不会解锁?估计希望不大

    以上都是目前i5处理器工程样品存在的限制,QPI总线和NB频率均被锁定,这与当初Core i7 920 ES版的策略完全相同,不过正式版i7 920却开放了QPI和NB超频选项。今后i5系列会否开放QPI与NB超频还是个未知数,笔者估计希望不大,因为Intel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拉开i5与i7的性能差距以及超频能力,如果完全开放的话i7就没有任何吸引力了。

    虽然Intel想要限制i5的性能,但实际上这丝毫难不倒超频玩家,但如果是普通用户的话,损失可就不小了。为了照顾众多不会超频主流用户,Intel进一步强化了自动超频功能,在全默认状态下,i5的性能将比i7更强。

● i7和i5独有的Turbo Mode自动超频技术:

    Turbo Mode,故名思义,就是加速模式,它是基于Nehalem架构的电源管理技术,通过分析当前CPU的负载情况,智能地完全关闭一些用不上的核心,把能源留给正在使用的核心,并使它们运行在更高的频率,进一步提升性能;相反,需要多个核心时,动态开启相应的核心,智能调整频率。这样,在不影响CPU的TDP情况下,能把核心工作频率调得更高。


BIOS当中的自动超频开关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游戏只用到一个核心,Turbo Mode就会把其他三个核心自动关闭,把正在运行游戏的那个核心的频率提高,也就是自动超频,在不浪费能源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性能。Core 2时代,即使是运行只支持单核的程序,其他核心仍会全速运行,得不到性能提升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Turbo Boost默认是开启的,通过自动调高CPU的倍频提高性能。比如Core i7 920默认频率是20*133=2.66GHz,在多任务重负载情况下,它的倍频会自动+1,达到21*133=2.8GHz;在单线程情况下,它的倍频会自动+2,达到22*133=2.93GHz。

● Core i7 920的自动超频限度:倍频+1/+2

    值得一提的时,目前一线主板大厂已经破解了i7的自动超频功能,比如华硕X58可以将i7 920的倍频手动设置为21,为超频玩家提供了不少便利和更高的提升空间。

● Core i5 XXX的自动超频限度:倍频+2/+4

    可以看出,i5的自动超频幅度比i7更大,倍频可在单线程应用下+4、多线程应用下+2,未来如果主板厂商能破解i5倍频的话,22倍频将会使得i5比i7更好超!

● Core i5工程样品曝光:

    我们手头这颗Core i5工程样品的默认主频为2.66GHz(20*133),支持HT超线程技术,要是按照目前的命名规则来看它应该被称为Core i7才对。但是按照前面规格表来看2.66GHz的型号应该是不支持HT的,这就是目前Core i5的现状——命名规则、还有规格、频率都没有定论,除非Intel正式发布,否则一切皆有变数。

    从外观来看,i5与i7非常相似,CPU PCB正面很多触点不知道干什么用的,背面密密麻麻的接口看上去跟1366很像,其实它只有1156根,不信您可以数数^_^。

    如果把三颗处理器放一起对比的话,就非常直观了,Core i5虽然看上去和Core i7非常相似,实际大小却与目前的主流Core 2完全相同。整合三通道内存控制器,使得i7的针脚(触点)数大增,删掉一条通道后i5比i7少了210根,但还是要比Core 2多很多。

    P55应该是Intel第一款采用单芯片设计的芯片组,但它并非是像NVIDIA那样采用了南北桥合一的设计,Intel是将整个北桥都整合进了CPU内部,因此芯片组就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颗南桥……

● P55主板只有南桥


P55芯片组其实就是一颗南桥,使用与传统北桥相同的覆晶封装

    P55只起到南桥的作用,从规格上来看P55和ICH10R的区别不大,对于新潮的USB3.0和SATA III都不支持。但从工艺上来看P55要远胜ICH10R,P55使用了65nm工艺制造,而ICH10R是陈旧的三代以前的130nm工艺:


ICH10R南桥,130nm工艺,PBGA封装

    目前还不清楚P55芯片组的详细规格,到底比ICH10R有多少改进,但只对比X58和P55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P55不但没有北桥,而且南桥工艺也先进好几代,相信整套平台的功耗与发热会下降不少。

● P55的CPU插座很有创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LGA1156的插座既不同于LGA1366也不同于LGA775,安装方式很独特:


i5处理器接口与core2接口大小相当

    LGA1366虽然比LGA775大很多,但实际上CPU的安装方式是完全相同的,而LGA1156插座就很有创意了,紧扣CPU的方式设计的很巧妙,安装力度更小、方式更加简单,但紧密程度感觉不如LGA1366.

    可以这么说,定位高端的X58平台仅是技术展示,而定位主流的P55平台才是真正将nehalem架构走入百姓家的真正形态,也更让人期待。

    通过前文的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由于ES的缘故,且型号不能被CPU-Z正确识别,不能肯定是我们所拿到i5的具体型号,不过根据所拿到i5的定位,衔接i7与Core 2之间的空缺,所以我们测试i5的频率与i7 920及Q9450保持一致,均为2.66GHz。重点对比i7、i5以及Core 2 Quad间的性能差异。

● 测试平台:

PCPOP.COM泡泡网DIY评测室

硬件系统配置

处理器

Core i7 920 (四核八线程/2.66GHz/4x256KB L2/8M L3)

Core i5 XXX (四核/2.66GHz/4x256KBytes L2/8M L3)


Core 2 QUAD Q9450(四核四线程 2.66GHz L2=12M )

 

主板

ASUS P7P55PRO(P55)
ASUS R2E(X58)

MSI 7353(X48)

硬盘

希捷 7200.12 500GB

内存

海盗船DDR3-1333 2Gx3

显卡

影驰GeForce GTX285

电源

海盗船HX1000W

显示器

ASUS 24寸 M241H

软件系统配置

操作系统

vista SP2 64bit

驱动

Nvidia 186.18WHQL

  
ASUS P7P55PRO

    三颗CPU在测试时均关闭节能与自动超频技术,保证频率都是2666MHz,测试其它们在相同频率下的性能表现。

    i7 920官方默认支持DDR3-1066,i5虽然官方默认支持DDR3-1333,但性能实际上与DDR3-1066没有区别,为了统一测试环境,我们将三套平台的内存都强制设定为DDR3-1066 8-8-8-20-1T。此时i7平台的NB频率为2133MHz,i5平台的NB频率为2000MHz,由于无法微调所以i7略占优势。

    测试软件方面,64Bit系统下,有64bit的版本我们使用64bit测试,没有则使用32Bit进行测试。测试软件版本在下面的性能解析中会有说明。

● 测试目的:

    i7与i5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存通道多一条,因此我们除了测试i7三通道的性能外,还在少插一条内存的情况下测试了i7的双通道性能,与i5进行同规格对比。

    由于部分低端型号的i5将不支持HT超线程技术,因此我们还在关闭HT的模式下测试了i5的性能,供广大读者参考。

Sisoftware Sandra 2009 SP2算数/多媒体测试(原生支持64Bit

    Sisoftware Sandra是一套功能强大的系统分析评比工具,拥有电脑你能想到的各种设备的测试方案,作为一款系统测试软件,除了可以提供详细的硬件信息外,还可以做产品的性能对比。其中算数和浮点运算程序直观明了,能够大体知道一款CPU的性能表现。

{imageTitle}

    看过这样的成绩,我们欣喜地发现,整点与浮点算术及多媒体理论性能测试中,i5的性能并没有比i7弱多少。

    但是关闭超线程后,性能大降,有些成绩甚至比老旧的Core 2架构性能还低,毕竟Q9450拥有多达12MB二级缓存,这是i7都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超线程技术对于多核性能的提升贡献非常之大!

Sisoftware Sandra 2009 SP2内存带宽/延迟测试

    内存读写方面,同为拥有集成内存控制器,少一条通道的i5不敌i7能够理解。但14GB/s的带宽,对绝大多数应用也绰绰有余了。反观FSB架构的Core2 Quad,都是双通道DDR3-1066带宽却只有i5的一半,整合内存控制器的威力可见一斑!

    SuperPI 性能测试

    SuperPI是由东京大学Kanada Lab.所制作的一款通过计算圆周率的来检测处理器性能的工具,在测试里面可以有效的反映包括CPU在内的运算性能。在玩家群中,Super PI更是一个衡量CPU性能的标尺之一。

    SuperPI这种纯计算软件完全由架构效率和核心频率高低,以及缓存容量大小速度来左右测试结果,所以核心架构几乎一致、性能差异在内存通道上的i7与i5性能表现相差不多也不难理解了。

    单线程的SuperPi,是否开启HT自然不会对结果造成太多影响。

    ◎ wPrime 性能测试

    wPrime是一款与Super Pi相同的圆周率计算软件,但与Super Pi只能支持单线程不同的是,wPrime最多可以支持八个线程,也就是说可以支持八核心处理器,并且测试多核心处理器性能时比Super Pi更准确。

    这是一款取代SuperPI的新一代的纯计算软件,不过加入了多核多线程的支持,软件测试原理依旧是测试CPU整体的计算能力。从成绩上看,性能表现与SuperPi基本一致,但由于多线程的关系,关闭超线程性能下降较为严重。

    这里超线程技术对于多线程软件的性能贡献幅度之高再次让人刮目相看。

   Fritz 10 Benchmark 性能测试(无64Bit版本)

    这是一款国际象棋测试软件,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Fritz9》这款获得国际认可的国际象棋程序中的一个测试性能部分。由于国际象棋的运算大致仍旧是依靠电脑CPU的高速处理能力,将每一个可能的走法以穷举算法预测,从中选择胜算最大的非常好的走法。所以用它来衡量对比不同的PC系统中CPU的多线程运算能力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凌珑

     Fritz这款国际象棋引擎模拟器,测试的是CPU的AI算法运算能力,在默认情况下,软件是根据核心的数量,自动设置线程数进行计算。虽然内存性能占劣势,但i7与i5性能相当,只有关闭超线程情况下,性能有不小下降。

    ◎ ScienceMark 性能测试(64Bit版本有BUG,故使用32Bit)

    ScienceMark是一款通过运行一些科学方程式来测试系统性能的工具。主要用于桌面台式机和工作站上测试内存子系统,同时也用于测试服务器环境中的读写延时,当然,它对内存的带宽及CPU与内存控制器之间的速度等也可进行测试。


sciencemark

    从测试成绩来看,同为2.66GHz的情况下,5种平台的成绩相当,区别并不大,看来sciencemark对主频更加敏感。

    ◎ CineBench R10 性能测试(原生64Bit

    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Maxon公司表示,相对于之前的9.x版,R10版更能榨干系统的最后一点潜能,准确体现系统性能指标。最新R10版,支持XP、vista、MAC等,最高支持16核。

剑指千元中端 45nm酷睿E7200对比测试  剑指千元中端 45nm酷睿E7200对比测试
默认优化线程模式:双核处理器双线同开,三核则三线同开,以此类推

    在CineBench对比测试中,单核测试中,i7与i5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而core2架构就要逊色很多。多核效能中,开启超线程提升明显,而内存通道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了。

 应用程序对比测试

   ◎ WINRAR压缩软件性能测试(原生64Bit

    WINRAR作为目前最常用的压缩软件备受大家喜爱,基本是每台电脑的必备软件。而大家也知道,WINRAR的压缩效率和CPU的性能成等比关系,CPU运算能力越强,压缩及解压文件的速度就越快。

    之前我们就专门针对WinRAR 3.9做过测试,发现该软件对内存延时比较敏感,而从成绩看,核心效能一致的i7与i5性能几乎一致。由此看来HT对性能的贡献不仅限于理论测试,实际应用软件也提升不少。

   ◎ 视频转码软件MediaCoder(补丁升级64bit

    高清视频流行的今天,有多少人知道欣赏的720P高清电影是通过压缩1080P视频得来的,而关乎压缩速度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使用的CPU以及支持的指令集。所以,笔者采用MediaCoder编码将1080P压缩至720P测试CPU的编码能力。

    由于我们的测试视频不大,所以转换时间并不是很长。由于核心架构一致,即使内存性能受到削减,i5与i7的性能表现相差不多,但是关闭超线程后,性能大降。而老旧的core2就没有这般幸运,性能表现和nehalem架构差距较大。

 ◎ PHOTOSHOP CS4滤镜渲染速度测试(原生64Bit

    PhotoShop CS4对多核的支持也不太好,性能表现主要看单核效能。i7与i5核心架构一致,性能表现差异不大,内存性能对PS速度影响不大。且关闭超线程也没有什么影响。而core2的败退则主要是核心架构所致。从中可以看出,内存带宽够用就好,集成内存控制器的双通道i5已经足够用了。

    PCMark Vantage 性能测试(原生64Bit

    PCMark Vantage 是Futuremark发布的新一代基准测试软件,并比较完美的对多核心处理器进行了优化,而且是专为Windows vista 32/64-bit打造的,不再支持Windows 2000/XP。PCMark是一大堆日常应用的合集,其中包括大量的多任务测试及多媒体视频音频测试,虽然多核心并不能发挥出全部性能,但优化支持也很到位。

剑指千元中端 45nm酷睿E7200对比测试

    PCMark Vantage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进行:1、处理器测试:基于数据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图形处理、音频和视频转码、文本编辑、网页渲染、邮件功能、处理器人工智能游戏测试、联系人创建与搜索。2、图形测试:基于高清视频播放、显卡图形处理、游戏测试。3、硬盘测试:使用Windows Defender、《Alan Wake》游戏、图像导入、Windows vista启动、视频编辑、媒体中心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搜索和归类,以及以下程序的启动:Office Word 2007、Adobe Photoshop CS2、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2007。

    看过这样的成绩,您会怎么想呢,i5与i7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pcmark作假?其实从内存延时上分析,也不难理解了,同样的内存控制器,区别仅是少了一条通道,但双通道对现今的测试软件来讲,也绰绰有余了,所以内存性能差距并不大,而核心架构一致,总分也就相近了。

    3D Mark Vantage 测试(无64Bit)

    3DMarkVantage2008年4月28日发布,是业界第一套专门基于微软DX10 API打造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并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能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需求。和3DMark05的DX9专用性质类似,3DMark Vantage是专门为DX10显卡量身打造的,而且只能运行在Windows vista SP1操作系统下。

脱胎无需换骨 变脸版9600GSO深度测试

    由于此款软件是针对3D性能的测试,所以只选用了测试项目中的CPU选项的得分进行对比。设置为性能模式,采用1280X1024进行测试。

    Peformance模式下,应该说除了core2造成系统瓶颈外,i5和i7都很好地发挥了显卡的性能。除了关闭超线程外,性能有些许下降。内存通道数多少,影响并不大。

     CAPCOM公司于1987年推出的大型电玩机台格斗游戏《街头霸王》,堪称目前格斗类游戏的始祖。经过了20多年的不断演化之后,如今的PC版《街头霸王4》不仅在画面上走向了全新方向,而且加入了各种新系统,试图让传统2D格斗游戏得到重生。

    PC版《街头霸王IV》将对应Game for Windows Live功能,支持在线对战、游戏内短信交流和即时语音聊天。PC版除了支持高解析度画面输出之外,还为玩家提供了画面渲染风格选择的功能,除与家用机版一样的“普通”模式外,还有“水彩”、“海报”和“烟灰墨”这三种追加的渲染风格。

    内存通道虽然少了一条,但内存带宽不是瓶颈。核心架构一致,i5与i7的表现同出一辙。都不会对游戏造成瓶颈。

● 经典游戏正统续作《FarCry2》(无64Bit)

    经典之作FarCry曾是首款DX9游戏、首款通过补丁支持DX9C、HDR+AA的游戏,FarCry的成功除了画面极致华丽之外,其游戏中真实的武器操作感觉和明快的画面风格也受到了很多玩家的肯定。在此之后,FarCry的开发商Crytek着手制作Crysis并与EA合作发行,于是FarCry的正统续作FarCry2就由育碧独立制作发行,游戏内容也从热带孤岛转移到了广袤无际的非洲大草原。

    FarCry2整个游戏世界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玩家可以自由在其中驰骋,而游戏的结局也是开放的。游戏中的环境可以动态变化,玩家甚至能体验到一年四季、动态天气效果、24小时日夜循环等效果,这也是其不同于其他游戏的亮点。

    测试方法:FarCry2自带非常专业灵活的测试程序,自动加载地图并且换场景,充分展示该游戏高精度纹理贴图、火焰、爆炸、广袤的场景、草丛和树木等。

    在1280x720的设置下,显卡已不是瓶颈,而CPU的处理能力才是决定游戏速度的关键。而这次i7终于扬眉吐气,展现了其应有的性能表现,但实际上,造成这样的问题并非i5核心性能所致,而是pcie控制器带宽所致。

    ◎ DX10游戏—《孤岛危机》(原生64Bit

    作为年度DX10游戏巨作Crysis的游戏画面达到了当前PC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超越了次世代平台和之前所有的PC游戏,即便是搭配优异的显卡,在采用大分辨率开抗锯齿的情况下,也只能勉强“浏览”游戏。

DX10救世主!PC大作Crysis特效全解析

     测试方法:Crysis Demo内置了CPU和GPU两个测试程序,我们使用CPU测试程序,这个程序会自动切换地图内的爆炸场景,激烈的爆炸场面严格的考验着CPU渲染性能,运行一段时间得到稳定的平均FPS值作为测试依据。

    在低分辨率情况下,显卡已经不是瓶颈,而仅仅在于CPU的运算能力。虽然架构一致,但cpu性能表现上,i5相对i7还是有一定差距。而GPU测试结果呈现类似的情况,i5性能甚至不如core2平台。其中原因并非cpu性能所致,更多的问题是pcie内存控制器

   ● 功耗对比测试:

    在上面的性能中,i5与i7的性能差异并不大,想必用户对intel新一代主流45nm工艺的4核功耗表现十分感兴趣,集成北桥功能后,是否会大幅加大功耗呢?下面我们还是通过实际测试来证实一下i5+P55平台的功耗吧:

G80禁锢的右半部分
测试工具——海韵功耗仪


拷机软件Prime 95

    我们的功耗测试方法就是直接统计整套平台的总功耗,既简单、又直观。测试仪器为Seasonic的Power Monitor,测试所用软件为著名拷机软件Prime 95,这款软件堪pc稳定性的梦魇。无论系统性能多么强劲,都可以将CPU占用率压至100%,此时系统负担极大。所以当Prime95模式选为Small FFTS(纯考验CPU的负载能力)进行拷机测试,进而得出功耗表现。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i5是惊人地省电,待机模式下比i7和Q9450少60W,满载模式下居然省电120W之多!让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凭心而论,笔者我开始比对成绩时,也怀疑是不是测试出了问题,但经过反复几次测试后,功耗数据确切无误。低功耗自然有原因,那么是什么让i5有这般省电秘籍呢?

    原因1:首先从平台架构上说,i5+P55与i7+X58相比,由于i5整合了简化版北桥功能,所以平台上少了一个传统意义的北桥。而我们都知道,主板上功耗最大的就是北桥,而65nm工艺的X58北桥功耗发热都不小。

    原因2:i5与i7相比,由于删掉了一条内存通道,所以内存控制器晶体管数量骤减,再加上主板上少插一条内存,无形中又节省了不少功耗。

    原因3:而更关键的是,i5使用了最新制程的45nm,同为2.66GHz,但核心电压更低(i5大概比i7低0.1V左右),根据我们先前的文章《超频真的划算么?深入研究CPU电压频率》,我们知道,CPU电压对功耗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基于以上这三点,i5+P55平台如此省电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此,i7与i5的对比测试结束了,对所有成绩进行分析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i5与i7相比,由于核心架构和规格几乎一致,同频下性能自然处在同一水平上;
  • i7三通道带宽过剩,普通应用根本用不着,所以i5双通道性能损失很小;
  • 超线程技术非常实用,多核优化的软件大都能从HT中受益,未来专门针对HT优化的软件也将越来越多;
  • 由于i5简化了内存控制器,简化并吞噬了北桥,南桥采用先进工艺,因此i5+P55平台的功耗远低于i7+X58,从每瓦性能的角度来讲,i5大获全胜!


i5与i7硬件规格上并无差距,内存性能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总体上讲,i7+X58的性能并没有与i5+P55拉开差距,尤其是日常应用软件上,几乎感觉不出两者有什么差异。也难怪Intel准备将支持超线程的i5命名为i7,由于超线程的性能提升相当显著,因此在i5上市后大家一点要考虑清楚,是否购买支持HT的型号。

    在性能对比之外,笔者要说下i5平台的PCIE链路问题。通过几天的试用,发现i5平台现在还有些让人无法忍受的bug,与某些显卡有PCIE链路兼容问题,使用公版GTX285显卡,显卡的带宽一直保持在8X,甚至会限制在4X模式,此时3D性受带宽限制表现不佳。

    这是处理器首次整合PCIE控制器,存在BUG也在所难免,理论上来讲整合PCIE控制器后3D性能应该更强才对,但事实却非如此。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这也是为什么在游戏测试中,i5表现不佳的真实原因。相信伴随i5真正上市之时,Intel及主板厂商会修正这个让游戏玩家头疼的bug。

● i7+X58定位发烧游戏玩家及工作站

    通过我们的评测来看,似乎i7+X58已经毫无优势,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测试的软件大都针对普通用户,数据压力较小,因此大内存带宽以及高速QPI总线未能派上用场,实际上在长期高负荷运行的工作站及小型服务器上,内存及总线对性能也会有不小的贡献。


对玩家来说,X58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对多路显卡系统的支持

    另外X58比P55支持更多的显卡及PCIE设备,对于想要组建多路CrossFire和SLI的玩家来说,显然i7+X58才是非常好的平台,i5+P55最多支持双路CrossFire,是否支持SLI还不确定,因此不能算是优异游戏配置。

    通过Intel发布的Nehalem Xeon的规格来看,Core i7其实就是专为服务器设计的CPU,在民用领域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实力,只有在多路、更多核心的平台上,才是其大展拳脚之处。而X58平台的优势也在与未来将会支持6核处理器,P55显然是不行的。

● 性能十足,功耗价格更喜人,i5+P55适合大众

    从性能上看,i5与i7差距很小,不能不承认,内存通道少一条对性能是有影响的。但两者差距如此之小,正是因为内存带宽过剩所致,内存性能决定于两个方面延时与带宽,由于集成了相似的内存控制器,延时的表现是同样的,带宽受通道数影响,会有所损失,但i5集成内存控制器的双通道内存性能还是十分强劲的,也正基于此,i5与i7性能差距不大。

    从功耗上看,i5较i7真是省电太多了。前文已经分析过原因,这里不再阐述。而这样的低功耗表现应该可以说是未来处理器的发展方向,向着集成化高的方向发展,集成度越高,整体平台功耗就越低。

    看过i5,您是否对其充满期待呢?性能堪比i7,而功耗又令人惊喜,而更大的期待就是价格,i5的定位就是取代Core 2 Quad,衔接与i7间的市场空缺,市售最便宜的i7 920目前价格是18XX,那么i5自然要比其价格更低。而只要core2 Quad清仓完毕,i5的价格自然也会随之下滑。

    综上所述,按照现有情况分析,i5的上市定将引发市场中的火热追捧,成为同级别产品中性价比高的组合。如果AMD不作出相应的市场对策,既高端市场后,中端市场也将被intel全面占领。金秋9月,i5上市之际,火热的平台化之战即将打响,让我们试目以待!!!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