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70后创业者金色IT十年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个时代也会慢慢开始学会合理地评价个人。我们评价商业公司,一般是看它的市值和年销售额,我们评价个人就要看其创新能力、信息估价能力、价值观和财富观。以往市侩的商业管理应该让位于更加民主、更加多样化的社会观念。
我把自己的观点讲给来自英国Webster大学的MBA外教听,教授称赞说完全可以就这个论题写一篇管理论文;我把自己的巨大转变、成长反思以及网络业的现实体验告诉周围朋友,大家都觉着很有启发。朋友开玩笑说我的故事可以上电视,讲给更多人听,引起更广泛的思考。
2003年,陕西电视台与央视合作一个记录片《独生子女成长的故事》,寻找中国独生子女的典型。编导无意听说了我的故事,觉得非常好,辗转找到我,带着摄影师扛着摄像机来到我家中。
于是,那年的夏天,摄影机记录下我在地铁站的匆匆而行,记录下我研究生报道跨入大学校门的瞬间。人生的道路可能很长,可是标志性的转折可能就那么几次,那种心灵深处的感悟和震动完全表现了出来。
有一个镜头是在地铁站里完成的。我伫立在地铁前,来往的旅客川流不息,奔驰的列车轰鸣而过,只有我的背影无比清晰。一个人的镜头,一个城市的缩影,时间在那一刻为我停留。
采访到了尾声,母亲请两位编导老师吃顿饭。这饭局可有名堂:一是庆祝我考上MBA;二是召集老三届一班朋友,大家共同探讨二代人之间的价值差异。讨论十分热烈,聚会反而成为整个采访最大的亮点。
“我们也有激情,我们也有理想,我们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岁月,照亮整个国家。”
“所有的苦和泪都属于我们,欢笑和掌声都属于孩子们,历史把亏欠我们的给了我们的下一代。”
“小到每家每户,大到社会国家,小到个人求学,大到抗击非典,人与人贵在相互理解,贵在相互支持。”平时言语木讷的父辈们妙语连珠。
“快快长大,快快成熟,早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当年不理解我选择的老爸老妈终于释怀。
纪录片在天津、北京、西安、上海等地电视台播出后反响非常好,我收到很多朋友、过去同事的来电,大家认为这个记录片拍得很有意义。
2003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邀请我参加“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论坛,我再次赴京。人大从全国631所大学的1500多名青年学子中选出8名代表,作为不同价值观念的实践典型。令我大为惊讶的是,比我更年轻、更有才华、更加勇于实现理想、承担责任的青年一代大有人在,我不禁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2月6日下午,我们聚会中国人民大会堂,聆听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海格曼的演讲。八个人一起合影留念。我仔细一瞅,嘿,这又是一个历史的缩影。八人来自国家的不同省市,有东南沿海开放城市,有中部省份,有东北三省,还有大西北;八人代表了不同的专业,有基础学科,有应用学科,还有面向市场经济的商业管理。
一张集体照反映出我国人才市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产业规划从劳力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教育体制从重视基础学科到面向应用学科、管理学科,满足需求培养多种人才的转变。
更巧的是,照片背景是人民大会堂大型花卉图《万紫千红》。是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此情此景不正是年轻一代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最好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