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叙:我家有11台电脑 重点在高端DIY
2009年8月12日,在Intel高性能台式机峰会上,Intel全球副总裁、中国大区总裁杨叙、全球渠道营销经理Chris Tobias,Intel中国渠道营销经理张文翊接受了媒体记者访问。
杨叙(以下简称杨):在这个时间段举办这样一个活动,也得到了合作伙伴全力的支持,大家谈到今天对整个DIY市场的面对的挑战问题,大家都表述了各自的观念,展望了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总的来讲,这次活动达到了目的,大家各抒己见,对DIY市场的看法进行了沟通。光说还不行,外面有很多看的,各位有时间可以去体验一下。我家里也用这些东西,感觉是面临很多挑战。大环境变化,市场演变不可避免。我们在座三位非常乐意回答问题。
记者:今天的主题,我们应该理解为是Intel想要去改变用户的购买习惯呢,还是看到行业发生的一些不太健康的方向,而去引导和改变?
杨:都有,中国的市场比较特殊,过去10来年,中国完成了一个普及电脑的时期。大家第一次买电脑,使用电脑的方式比较初级。现在大家使用电脑的方式比10年前成熟丰富多了,不过和国外成熟市场比还是有差距。我们现在面临成熟的过程,过程中产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台式机、笔记本的增长等。有很大一群人,对台式机的要求也提高了。
今天会议是要大家看到方方面面变化,哪些是短期现象,哪些是长期趋势性的变化。产业在抓住趋势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各自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从产品策略、到零售市场,怎么制定战略策略去引导消费者,面对今天的挑战。更关键的是帮助大家清楚看到未来的机会,拟定一些未来发展的方向。
记者:请问您自己家里用几台电脑,都是什么样的配置?
杨:我家里有9台电脑,我有三个小孩。我和我夫人一人一台台式机,她有两台笔记本,不算上网本我就有三台笔记本,小孩一人一台。台式机4核的就有两台,一台小孩的一台我老丈人的,还有家里监控的……所以台式机就5台,接下来全是笔记本。一共是……11台,而不是9台,刚才说错了。
除了这个之外,最近我帮亲戚买了轻薄型笔记本,台式机的话一般不到两年换一台。
张文翊(以下简称张):我没有那么多,家里3台笔记本,两台台式机。笔记本工作用机,我和我先生各一台,我女儿一台。台式机主要是家里用,处理照片、音乐等。
记者:2009年中国DIY市场,在您看来有多大的容量?台式机CPU未来三年是一个怎样的走势?
杨:按第三方数据是45000台,保守一点,今年市场25%是DIY的话,很容易就计算出来了。这里面有个很大的误区,过去10几年到现在是不一样的,10几年前DIY占了将近一半的市场,这才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过,这是不正常的。所以今年到了25%,并不是市场的萎缩,而是市场在走向成熟。今天的市场,应该更成熟、更稳定。
现在25%的量,比10年前一半的量还要大。人们对电脑的体验、需要是在细分的。我们只是抓住了容易买的,卖电脑像在卖白菜。实际上需求在细分,大家还只是抓住配置要便宜,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记者:Intel有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等几大部分,那么现在这些部分人力物力的投入,在Intel内部的比重分别是多少呢?
杨:比重都很大,没有具体分到说哪块是多少。整个Intel芯片研发已经从单核高频、单线程时代跨入了多核、多任务、多线程,并行处理,整体效果比以前好很多。企业的效率大大改善。
张:今天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台式机市场,在台式机市场,DIY超过50%,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把重点转向DIY市场。下个月,我们要发布重要的产品——lynnfield,所以我们把合作伙伴召集到一起,怎样更好的发挥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杨:品牌厂商我相信在台式机领域还会缩小,DIY还会增加,因为品牌厂商更多的专注点和精力在笔记本等移动产品上面。
记者:刚才说国内DIY渠道利润比较低,影响他们的动力。Intel在这方面有没有政策上的调整?
杨:我们确实看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这个问题是大环境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大家一起来想办法。如果不把高端电脑产品的作用给用户解释清楚,那么面临的挑战就会更大一些。因为中国的用户是最需要解释清楚的。不然就面临卖大白菜的局面,比如你的CPU是2G,他的是3G,你的LCD是20吋,他的是22吋。这样一个报参数的局面,导致大环境今天这样。这么好的配置,能干什么,销售说不清楚,只能说硬件的参数,说完之后,好,价格2999,钱也挣不了了。
没有谁有意这样,大家都是DIY销售人员,为什么解释不清楚?销售人员自己的知识、培训是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至尊地带,是一个尝试,用专业人员,用各种细分应用需求的方面,消费人员进来后,把更多的话题带向电脑用来干什么,怎么用,再当场体验。
张:我们做了很多调查,消费者本来想买6000元的机器,到了卖场都卖3000的电脑,消费者没有买到他真正需求的电脑。至尊地带的目的,就是体验,10000元的PC和3000元的是不一样的,消费者无论从性能还是服务,要有不同的体验。至尊地带的环境和销售,跟以前都不一样。上海店老板反应,之前他的营业额是50万,开至尊地带后增加了4倍,而他店里的i7以前每月卖100台,现在是500台。市场上普通的店酷睿系CPU大约只占10%,而至尊地带,占到了60%。
除此之外,很多硬件厂商会找他做高端产品总代,给他很多生意机会。高端市场用户是存在的,渠道也需要信心,还有很大的空间。全国目前10个城市有至尊地带,接下来几个月我们会继续配合有信心的渠道。
记者:刚才您提到Intel做一体机的平台,2010年进入渠道,一体机在Intel未来的发展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Chris:今天的一体机,首先是和显示器厂商合作,探讨不同一体机的选择,然后再和主板厂商探讨标准,比如制冷、散热等,为今后的市场打好基础。关键是要有标准的模块。
我们会和合作伙伴一起,把产品推向市场,预计2010年,以后产品会越来越多。
记者: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对DIY渠道会有怎样的支持?
张:下午日本同事会跟大家分享,日本市场做得很成功。两三年前,日本市场很多赛扬,现在酷睿已经超过60%。这也是我们今年渠道工作的重点:首先你要启发高端消费者,其实消费者是存在的,只是在现在的市场消费环境,很多时候他没有买到高端产品,导向都是价格为主。所以我们在网上和媒体的合作,会引导用户,现在电脑确实能做到很多东西,有很多发烧友存在。
具体对渠道的支持,我们会把线上线下连接更好,把网上吸引到的用户拉到渠道的店面,暑促的时候已经开始这么做。另外针对渠道培养兴趣和信心,把握高端的机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做高端是一条出路,今天的活动也是这样的一种方式,希望渠道看到高端市场的吸引力,至尊地带就是一个尝试。还有,现在的DIY渠道很多时候关注的是终端用户,其实很多中小企业也是发展机会,比如动漫设计、广告公司,这些公司未必会被大品牌商服务到,这就是渠道的机会。另外我们会整合厂商资源,配合渠道。
记者:今天我们是高端台式机峰会,宣传画上4款商标全部是酷睿系列。请问Intel将来怎么定位奔腾和赛扬这两个品牌?Intel用了10年时间,打造奔腾品牌,如今面临着向酷睿的转换,杨总怎么看待这种转换?
杨:赛扬在市场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定位,是大规模、普及型、通用型的产品。这种市场已经不用花太大的功夫。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是要超出通用的使用方式,应用方式的改变、体验效果的不同,对性能也有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应用选择更好的就是酷睿、i7等等。
比如今天转换视频,笔记本就很慢,几乎无法做,如果用4核台式机,效果完全不同,只有体验过后才知道(和笔者《4490新版面世!CUDA硬转码完全实用化》一文测试结果相同)。现在赛扬、奔腾是通用性的,跟酷睿的定位不一样。
记者:在国外成熟DIY市场,渠道和市场营销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引入中国市场吗?
Chris:在国外,DIY情况和中国差别很大。DIY价格更高,利润更多。真正按照用户使用目的、方式的具体需求增加软硬件、应用方案,这样用户的机器都有独特的特点。包括发烧友和中小企业的用户,都能得到更好的服务。
杨:通用机器一般买品牌台式机,DIY更多强调个性和独特的需求。
记者:刚才您说的一体机模块都是标准化,未来一体机会不会出现攒机的现象?北京已经出现了一体机攒机商。
Chris: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首先要把一体机的设计生产标准化,便利于DIY。实际上有几种趋势有利于一体机的DIY化发现,第一是摩尔定律,越来越多的晶体管集成到板上;还有我们的面板越来越便宜,各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所以业界对标准化很有兴趣,所以这些给了把一体机推向DIY更多的选择。
记者:大家谈到高端台式机,印象中都是大机箱,但是某些人可能只对专项应用有兴趣。小型专项机市场未来可能会很大,Intel未来是主推i7进入小型化市场呢?还是主推Atom这种小型化专项处理器?
杨:两个都要做,这个问题非常好。我自己家里高清播放设备,客厅和办公室又不一样。办公室是4核,大硬盘盒;客厅里面体积就要小。两个都是趋势,这不是一个替换关系,这是根据不同应用需要来去选择,更适用于哪个产品。这就是引导消费者,按照他应用的需要展示功能。
张:首先我觉得媒体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看到很多消费者买电脑前是上网收索的,但是很多网站是以价格导向为主。所以现在我们试着跟网站合作,看看能不能改成以应用方式为主,这样推荐机器更合适。
真正店面都是凌乱以价格为主,我们也是希望逐渐改变店面,有不同的体验区、简单上网等等。
Chris:北美和欧洲都做了6L机,中小企业做了呼叫中心,一些应用细分的东西已经出来了。
记者:今天联合这么多伙伴谈高端台式机发展,Intel对这些伙伴有什么样的支持?
杨:大家合作这么多年,合作方式已经很成熟,从产品定义到分享市场需求。定义DIY用户的需求,这方面要做很多工作。今天讨论这么多,都是要根据应用的需要,根本需求的不同,把产品区分出来。这里面需要合作伙伴的合作。一些之前没有合作过的也要合作,比如一些软件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