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录品质探幽(四):如何测试光盘
刻录质量的问题一直是刻录发烧友所喜欢研究的问题,哪个刻录机更好,哪个盘片更好,哪个版本的Firmware更好等等,都是他们所谈论的话题。而本专题的目的则在于帮助大家了解所谓的刻录质量是指什么,各个参数的详细含义,以及它们对光盘质量的意义。而就测试的方法来说,其实并不止上述4个软件。在刻录界有着深厚功力的日本三洋公司也有一款针对其刻录产品的测试软件——UM Doctor,但它只能在三洋的OptoRite DD0405/DD0401/DD0203/DD0202或它们的OEM机型上使用。由于它们在中国大陆的普及率很小,所以很少有人采用它进行质量测试(在国外也很少见人用它)。
UMDoctorPro.II.配合相应的三洋光驱也是测试光盘
C1/C2或PI/PIF(UMDoctorPro叫UncPI)的利器
事实上,对于具体的用户而言,他们的刻录设备与读取设备基本上是固定了的(对于某些用户,刻录机=读取设备),所以就刻录质量来说,如果在这种固定的组合中能得到比较好的测试结果,用户就应该满足了。这里,我们可以将CD-DVD Speed中的ScanDiscc测试或CD/DVD Inspector的Readability Test测试作为质量测试的底线,再配合CD-DVD Speed的传输曲线测试,如果能顺利的读取,就可以说在你使用的环境中,光盘的质量是没有问题的。没有必要过分的纠缠于C1/C2、PI/PO的测试数据中(如果能进行相关测试的话)。
要知道刻录机、刻录盘、读取光驱(相当于测试平台)、刻录机Firmware版本这四者中,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评测结果。有时很可能会出现,媒体测试中表现很好的刻录组合刻出的光盘,在自己使用的读取设备上不能读取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测试中表现较差的组合通过刷新Firmware后表现良好的情况,但媒体可能会因为条件的限制,很少能进行跟进性测试。
对于不少人来说,光盘的可流通性非常重要,有时很可能会帮朋友刻上几张盘。因此,刻完的光盘的兼容性就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但这种兼容性算不算是质量问题呢?如果它在某些光驱上的评测结果十分完美,但在某些光驱上根本认不出来,我觉得就不能说光盘的质量是差的,这很可能是光驱在读盘方面的“个性”使然,大家想一想DVD影碟机的挑盘现象就会明白。所以,经常需要与他人分享刻录成果的用户,可以更关注一下刻录盘的兼容性问题,这往往比单纯的追求刻录质量更有用处。
对于媒体而言,则要在相关的测试中做出正确的引导,如果有条件,刻录盘(或刻录机)与读取设备的测试范围要尽可能的大,以向读者提供更为完善的参考信息。由于可能的组合太多,范围太大,单纯的以一两款盘片对刻录机进行刻录质量的定论,或以一两款刻录机的结果对某一刻录光盘的质量进行评判都是不可取的。反过来,读者在观看这类取样数较少的测试报告时,也不能将媒体的测试结果绝对化,但测试的范围越广,可参考性也就越大,就这一点来说,媒体所做的刻录质量测试的价值仍是不可否认的。
好啦,有关光盘刻录质量的探讨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希望本专题能给各位光存储爱好者带来某种启发或帮助。也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来《存储时代》的论坛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