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画质与高速度兼备 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评测
熟悉索尼全画幅微单的朋友应该都知道,A7走入门定位、A7R主打高像素、A7S则是高感光视频机路线,上面还有最新款旗舰级A9定位高速连拍机,但不久前索尼直接跳过了A7M3而是最新推出了A7RM3,并且打乱了原有的“阵营”,为大家带来的是一款既拥有高像素同时又具备高速度的全画幅微单机型。
这次A7RM3依然沿用上代A7RM2的约4240万像素背照式Exmor R CMOS感光元件,虽然并没有用上A9的堆栈式设计,达不到与机皇A9一样的惊人追焦能力和连拍速度,但其也具备新的前端LSI,传感器读取速度提升2倍,改进的BIONZ X影像处理器使图像处理速度提高1.8倍,同时达到了ISO 100 -ISO 32000(可扩展至ISO 50 - 102400)的感光度,特别是在低感光度设置下可实现15级的宽广动态范围/宽容度,比上代A7RII的13.9级宽容度提升不少;连拍能力也由上代A7RM2的5fps大幅提升至10fps,在同等像素内的所有全画幅机型中,目前也只有索尼A7RM3能达到10张/秒的高速连拍且还是机械快门。可以说,这次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的推出确立了一个新的影像新标杆。
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
A7RM3,焦距:16mm,光圈:F13,快门:1/40s,ISO:250
A7RM3,焦距:200mm,光圈:F5.6,快门:1/2000s,ISO:100
A7RM3,焦距:200mm,光圈:F2.8,快门:1/800s,ISO:400
A7RM3,焦距:72mm,光圈:F7.1,快门:1/500s,ISO:250
A7RM3,焦距:85mm,光圈:F2.8,快门:1/200s,ISO:100
外观保持A7R系列风格 操控更加方便实用
如果说A7RM3在型号命名上继承了上代A7RM2,那么在外观上则更多的是延续了旗舰级A9的设计语言,虽然为了区分定位A7RM3少了A9左肩上的连拍与测光模式转盘,但包括双卡槽、对焦摇杆等按钮配置则是都与A9类似。而在接口方面A7RM3并没有以太网口,但新设计了一个Type-C,更方便与更多新一代电子产品连接,当然,原本的Micro-USB这次A7RM3也仍然保留。机身重量与尺寸方面,A7RM2则介于A9与上代A7RM2之间,含电池在内的重量约为657g,三围尺寸则是更接近A9,达到约126.9×95.6×62.7mm。
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相机正面
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相机背面
A7RM3操控上变化最大的在于全新设计的机背按键,除了新加入的AF对焦点选择摇杆、AF-ON按钮外,视频拍摄按键也终于挪到了取景器旁。此外,机背处菜单按钮的左侧新增了一个C3按钮,用户可将其设置为给照片评级之用,以方便快速地从多张连拍的照片中进行选择,连拍照片甚至支持在预览时进行分组。
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相机顶部
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相机侧面
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相机侧面
索尼A7RM3机身的整体设计与A9更靠近,相比A7RM2多了焦点选择拨杆,部分按键的位置也做了调整,拍摄时更为顺手。在总体操作的便捷程度上要比A7RM2更加方便,更加成熟。按照索尼的风格,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之后整个A7系列新推出的机型在按键以及转盘的布局方面都会延续A7RM3的设计,这对于索尼来说无疑让全画幅微单这个系统在操控方面提升一个台阶,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个不错的福音。
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型号标识
顶部更加宽厚,拍摄模式转盘增加至3个自定义设置
A7系列终于拥有对焦点拨杆
更高规格的EVF电子取景器,100%视野率约369万像素、约0.78倍放大倍率
约4240万像素全画幅Exmor R CMOS感光元件
3.0英寸约144万像素翻折屏,支持触控操作(但仅允许触屏选择对焦点位置)
这次索尼A7RM3在接口上更加丰富,设计了一个micro USB和更先进的Type-C接口,双USB接口可以方便我们一个插充电宝给相机进行额外供电,另一个则可外接快门线,但是并不能同时连接移动电源。
配备了双媒体卡槽,其中一个可支持UHS-II高速SD卡,用户可分别单独储存JPEG与RAW,或分别存储照片和视频。
这次A7RM3另一个我觉得非常大的提升就是电池续航升级,使用了和A9一样的NP-FZ100系列电池相比A7RM2采用的NP-FW50系列电池容量扩充了约2.2倍,使用LCD屏幕时可拍摄650张照片,EVF模式下可拍摄530张照片,相比前代产品可以说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并且其还可与A9的手柄通用,相信光就这一点就会有不少人会为之动心。
索尼A7RM3搭配FE 16-35mm F2.8 GM镜头
索尼A7RM3搭配FE 24-70mm F2.8 GM镜头
索尼A7RM3搭配FE 70-200mm F2.8 OSS GM镜头
索尼A7RM3与索尼G大师镜头“大三元”
索尼A7RM3与A7RM2外观操控对比
对于上代A7RM2而言发布至今已有好几年时间,可能有不少用户都这从2到3的升级计划,那么在外观操控上,两代产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家一起来看看。
机身正面对比,基本上一样
机顶对比,A7RM3要比A7RM2稍微厚一些,并且手柄更加突出(应该是电池更大的原因)
机身正面对比
A7RM3与A7RM2的最大区别在于机背的设计,首先C3自定义键挪到了A7RM3机背左侧MENU按键旁,视频拍摄按键则设计在取景器右下方;其次A7RM3去掉了AF/MF与AEL拨杆,取而代之的是更方便的对焦点拨杆,而AF ON与AEL被安置在机背右上方;另外A7RM3的转盘更大,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并且蒙皮区域有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独立的AF-ON按钮我认为非常好用,以往“半按快门”时基本与快门按键联动,但单独的AF-OM按键可以把对焦功能分拆出来,当在拍摄快速移动中的主体时,可以利用AF-ON按钮不断追焦,等到需要的画面出现时再直接按快门来捕捉,这样可以在拍摄运动场景时更得心应手。
从这个角度可以明显看到A7RM3要比上代更厚一些
A7RM3多功能齿轮转盘更加突出
另外,A7RM3拍摄模式转盘与A9相同,原来“SCN”(场景选择)模式改为“S&Q”(快/慢动作视频拍摄)模式,并且增加到3个自定义拍摄设置功能。
A7RM3为双卡槽设计
总的来说,在操控上A7RM3比上代更加专业这毫无疑问,虽然这些都只是一些小细节的地方,但是能感受到索尼对于用户需求非常敏感,之前处于劣势的地方在这台A7RM3上基本上已经有了全新的进化,虽然还是A7系列微单,但带来的是更加方便成熟的操控体验,相比于以专业著称的单反相机来说,A7RM3也可以毫不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