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快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
分享
羊快疫主要发生于绵羊,该病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此病后发病突然,病程极短,其特征为真胃粘膜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1.流行特点
绵羊对羊快疫最易感。发病羊营养多中等以上,年龄多在 6~18 月龄之间。一般经消化道感染。腐败梭菌常以芽孢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孢便进入羊的消化道,但多数不发病。当存在不良的外界诱因,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减弱时,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
使消化道黏膜,特别是真胃黏膜发生坏死和炎症,同时经血液循环进入体内,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休克,使羊只迅速死亡。
2.症状
发病突然,病羊往往来不及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有的病羊表现为不愿行走,离群独处,卧地,运动失调,腹部膨大,体温表现不一,有的正常,有的升高至 41℃左右,病羊多在数小时至1d内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3.防治措施
该病以预防为主。平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 消除诱病因素。本病常发生地区, 可每年定期接种羊三联苗或羊五联苗。寒冷季节羊应在高燥地区放牧,早晨出牧不要太早,防止受寒感冒,避免羊只采食冰冻饲料。
由于该病病程短促, 来不及用药就已经死亡。对少数缓慢病例, 应及早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和肠道消毒剂, 并给予强心、输液、解毒等对症治疗。
编 辑:张婧
审核专家:梁茂文 副研究员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0人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