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新闻频道 PCPOP首页      /      新闻频道     /      动态    /    正文

女科研工作者诠释科学与创新精神

女科研工作者诠释科学与创新精神

“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数学的算法基础还是计算机的应用技术?”“是否有相关技术让建筑垃圾得以再次利用?”“人的大脑的独特性在哪里?怎样才能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短短几分钟互动环节,观众们纷纷变成“好奇宝宝”,向台上来自不同领域的5位女科研工作者抛出各种问题。

4月24日下午,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妇联联合主办,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听见花开”新时代女性沙龙之女科学家的“科学与创新”活动顺利举办。5位平时埋头做研究的女科研工作者,走出实验室亮相广州大剧院,与120多名观众现场分享成长经历、创新故事,用自身的行动经历诠释新时代女科学家的精神。

科研成果转化最有成就感

昨日到场的女科研工作者走上科学之路虽然各不相同,但她们都有着同样的愿景,就是让科研成果造福公众。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研究成果能应用到建筑中去。”祝雯和团队研发的混凝土添加剂聚羧酸减水剂,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在添加剂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工与建筑两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这对她来说挑战不小。

但科研不是一朝一夕见成果的事,像曲宜波从事的神经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可能要过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得以应用。“我导师说,如果你有能力做科研,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这应该是你的职责。”曲宜波说,做研究会遇到很多挑战,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不断开拓人类对生命认识的过程,并不能用金钱或者物质去衡量。

陈雪平也谈到,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过程非常漫长。“测试程序可能一两天完成,但背后的团队付出的努力是看不到的。”她的身份还是一名毒理学家,如今利用鱼胚胎去检测日用品是否安全,“毒理学家需具备一个服务社会的心态,希望用这些毒理学的知识捍卫消费者的安全和我们的健康,这是我们觉得很重要的。”

创新源于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

沙龙现场,5位女科研工作者分享了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和困扰,但正是这些挑战促成了女科研工作者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保持一种对未知东西的好奇和探索,那你的创新的动力会一直保持下去。”谈及科学创新,凌京蕾有感而发。随着传统设备制造重工业逐步走向智能化,她和团队也正在攻克智能楼宇项目。她介绍,在不久的未来,结合大数据,电梯可以自动感知住户居住的楼层,还能检测电梯零件是否需要更换。

在提问环节,在场一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担心自己将来会被机器人抢走饭碗。曲宜波告诉他,创新的潜力是无法替代的。“创新潜力是人脑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在A I时代,要想不被科技淘汰,就得不断创新,不能总是沉浸在信息洪流当中。”唐平称,科研人员与匠人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创新。她建议,政府要加大力度生成有创造力的土壤,让创新人才在广东这块有创新力的土壤落地生根。

团队配合默契才能游刃有余

科研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成了各位女科研工作者的难题。作为企业中的科研人员,祝雯对此感受非常深,直言平衡工作家庭比做好科研难度更大。

“企业最为关注效率,我们所有研究都围绕效益来做。我自己带科研团队,不仅要跟进科研工作,还要兼顾经营指标,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家庭对事业的支持就尤其重要了。”在她看来,在单位和同事是一个大团队,在家里一家三口是一个小团队,制定严谨的时间表计划以及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必不可少。另外,夫妻之间也需要默契配合,她周六负责带小孩上兴趣班,到了周日带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丈夫。

曲宜波更坦言,做科研以来自己并没有完全的下班状态,无时不刻不在操心着课题进展,连过年也忙着准备材料申请项目。“连轴转”对于基础科研的工作人员来说是常态。“当然科研也是我们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很多时候是痛并快乐着。”这句感慨引起了在场嘉宾的共鸣。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